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2022-06-01 19:29姚鑫
民族文汇 2022年21期
关键词:高中班级学生主体策略探究

姚鑫

摘 要:班级管理作为高中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对于教师和学生会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转变以往的认知,赋予学生更大的权利。而对于学生来讲,也需要积极响应教师的引导,挖掘自身潜力,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理解,成为班级的一分子,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级;学生主体;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前言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作为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种十分新颖的尝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突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教师需要深入班级,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了解,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创设班级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学生严格遵守班级制度的意识。因此,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也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一、当前高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初中生相比,许多高中生的思想十分成熟,能力有所提高。以自控能力而言,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更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会存在叛逆心理,再加上一些高中的学生课业相对繁重,很容易带来更大的压力,无形中加剧了班级管理难度。若是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个性化的发展,也没能严格遵循学生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过于强硬的管理方式,使得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状态,导致高中班级管理效果不够理想。

(一)学生缺乏自主管理意

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参与其中,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这也是最为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对于自主管理的认知不足,再加上缺少应有的独立能力,甚至一些学生带头对于班风班纪破坏。没能严格遵循教师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方法,也正是因为缺乏管理意识,教师和学生针对班级管理很难达成一致。

(二)班级管理的理念老化

一直以来,高中班级管理由班主任负责,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学生的管理模式。这种情况经常会导致许多教师对于班级管理的认知存在片面性。班级管理的方式过于老旧,以教师为主体。虽然在短时间,这些班级管理制度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时间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会造成教师和学生出现隔阂。

(三)班级管理的策略不完善

由于许多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些学生个性极强且较为叛逆,若是采用打压、严格约束等一系列管理模式,并不利于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良好氛围的营造。再加上这种过于刚性的管理,很难得到学生的支持和理解。教师制定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管理班级,却没有考虑到这些方法是否适用于高中生以及是否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没能根据学生需求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使得班级的管理只是形式主义。

二、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挑选优秀班干部队伍

由于高中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型社会,教师需要充分肯定学生,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也需要从学生认知和心理状态出发,选择合适的班干部,进行班级内部管理。而对于班干部的选择,不仅要只注重成绩,也注重其他能力。为了保证公平、公开、透明,需要让学生自由竞选,集体投票。不仅民主,也能够选出学生心中最为理想的结果。在选出班干部以后,教师需要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带领学生进行班级活动,对于班干部而言虽然是一项挑战,但是更能激发责任心,也能让班干部在不断地管理和实践中发展个人的认知和能力,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

(二)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务必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营造一种理想的情景,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增加对班级的归屬感以及班级的凝聚力。而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中也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第一,定期举办班级活动,就是可以在每隔几周或者几个月,利用班会的时间,针对这一时期班级出现的事情进行适当点评,或是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针对一些事情开展讨论,得出结论,在班会结束之前,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和总结,由教师进行点评,有利于增加学生彼此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想法,从而打造一种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第二,要开展常态化的班级辩论赛,通过辩论的方式获得对方的观点,为教师今后进行班级管理提供明确依据。高中生正处于极度的敏感期,在这一特殊时期,需要教师给予关注和理解,也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因此,进行常态化的辩论赛,特别是对于一些可能会引发社会争议的案例特征进行分析时,更能让学生根据知识结构发表意见,促进学生思想的碰撞。

(三)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是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优化策略之一。由于高中生虽然处于敏感的青春时期,但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教师可以将适当的班级事务主动权交还学生。这并非是放纵学生自由安排班级事务,而是需要一定界限内的自由,是指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让学生有序进行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的建设作为班级管理重点,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对于教师和学生彼此配合,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高中班级而言,由于文化建设内容较多,例如班级纪律,促进学生挖掘更大的潜力,也需要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除此之外,教师更是需要做好表率,通过正向的语言和行为,向学生传达积极思想。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针对文化建设与学生进行商讨,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做到相互监督,更要注重客观环境的建设,包括班级卫生情况、整体环境打造等等,让学生在一种明亮宽敞的空间学习,使更加轻松、干净、愉悦的环境逐渐感染学生的心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发展,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创新改革带来重大机遇。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新评估师生关系,注重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因此,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分析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情况,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 邢文.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8):125-126.

[2] 赵国梁.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2019(43):143.6CB323FD-18BB-40C8-A2EE-1EFF9744A4E3

猜你喜欢
高中班级学生主体策略探究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