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大概念潜能,引导学术型课堂

2022-06-01 14:04周洁云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专制奏折盛世

周洁云

自历史统编教材投入使用以来,“容量大、课时少”成为一种教学常态。该如何设计既符合课程标准又完成教学任务,且有助于提升历史素养的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历史学科引入大概念理念,强调的是学科大概念,非跨学科大概念,目的是围绕单元教学,更好地实施深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在单元主题教学中,聚焦大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将个别的知识、技能与更大的认知架构相联结,利于学生洞察学科特性,迁移运用所学的知识。”[1]由此看来,以大概念为本的教学是解决现今历史教学困境“容量大”“课时少”的有效途径。笔者以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这一课时为例,探讨大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一、基于大概念,提炼学习主题

本课属于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第2课时,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认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认识这一时期封建专制发展和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由此造成的差距使中国面临着危机。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笔者认为“专制集权”可作为本单元的大概念。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空前强化,从康熙到嘉庆经过四代帝王的努力,在前朝巩固边疆的基础上,最终奠定现代中国的版图。也就是说版图的奠定是专制王朝发展的产物。到了清朝前中期,专制集权进一步发展达到了鼎盛,其表现除疆域的极盛外,还有集权的顶峰、人口的增长、经济的繁荣等。但随着整个世界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所以专制下的中国自然和世界发展的差距逐渐增大,内外危机凸显。所以清朝前中期的盛世是封建专制王朝下的最后一个盛世,那么这个盛世自然不同于以往的盛世,而这一时期与世界的差距也使得危机的表现与以往不同。由此我提炼的教学主题是“盛中带衰——饥饿的盛世”。由此,从纵向上看,清王朝在历代的统治基础上将专制集权发展到新的高度,并通过积极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的治理,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从横向上看,处于中国传统社会顶峰时期的清王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二、立足大概念,优化教学结构

埃里克森在《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一书中提到:事实性问题会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境下——正如事实本身就锁在特定时间、地点或情境下。概念性问题能够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正如概念本身能够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笔者认为课堂教学需要事实性问题,但绝不仅仅将大量历史事实进行罗列和排序,而是围绕大概念“结构”“联系”“迁移”的本质,引导学生探究并获得概念性理解。统编新教材关于清朝前中期讲述的内容较多,介绍了君主专制、文字狱、疆域奠定、人口膨胀、统治危机、拒绝与世界交流等多方面内容,如果一一赘述,不仅完不成课时,更没有体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了更好地体现知识点与大概念之间的联系,我重新整合教材内容,设置了四个子目“盛世之密”、“盛世之饥”、“盛世之思”和“盛世之智”。通过“盛世的秘密”来展现清朝前中期极度盛世的专制与疆域,通过“盛世下的忧患”展现清朝开创盛世的同时面临着内部的统治危机(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政治腐败、军备废弛、文字狱等等)。这两个子目从正反两面展现了清朝前中期专制制度下的鼎盛与危机,从横向上联系此时的西方,不难对比18世纪的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差异,而乾隆皇帝却仍然虚骄自满、夜郎自大、保守短视,拒绝与西方通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由此我又设计了“盛世之思”和“盛世之智”,来对康乾盛世进行评价和反思。这样的教学结构简洁明了,突出了大概念,也让学生学习有了抓手,并给了教师很大的空间来展开探究性活动。

三、围绕大概念,创设历史情境

“大概念的提炼和形成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大概念,却不能直接提供大概念,因为没有依托的大概念是抽象的,无法对接学生的学习基础,更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2]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史料和问题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提炼并理解这种立意或者观念”[3]。教材中关于奏折制度和军机处的表述比较抽象,很难让学生理解它们的作用。在整理史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代名臣张廷玉历经三朝,康熙时入值南书房,雍正时任命为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并配享太庙资格,乾隆时特封为三等伯爵。通过这位汉族大臣生平事例,可以看到奏折制度的程序及作用,以及他作为军机大臣时的谨小慎微,处处听命于皇帝。

因此,我围绕大概念,创设历史情境,教学设计如下:

教师设问:为打造一支高效率的官僚队伍,康雍乾时期选拔官员的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要有谋略,要能为皇帝出谋划策。)

材料呈现: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

——赵尔巽《清史稿》

教师设问:张廷玉在雍正时期的突出贡献是什么?(参考答案:完善了奏折制度,创制了军机处的廷寄制度。)

教师讲述: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官员传递公文要通过通政司,传递给内阁,内阁票拟后上交给皇帝。这个过程比较冗长,而且容易泄密。从康熙时采取奏折制度,官员单独呈送秘密报告给皇帝,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给官员,简化了过程。这张图片是雍正时使用的折匣(出示图片),专门发给有奏事权的官员,并配有两把钥匙,让信息的传递更为保密。

材料呈现:雍正帝……藉奏折搜集情报……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

教師设问:奏折制度的作用有哪些?(参考答案: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提高了决策效率。)

教师讲述:康雍乾时期,国内满汉民族矛盾尖锐,国际形势严峻,下情能不能上达是国家政治安全的一大隐患。清朝前期通过奏折制度,强化了国家的统治能力,但随着奏事官员范围的扩大,使得官员因猜忌而变得小心谨慎,从而打击了官员的积极性。A5F0C47D-04C8-4BDD-91A5-716C44E9F0B8

材料呈现:凡有诏旨,则命廷玉入内,口授大意,或于御前伏地囚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皆称旨。

适西北军兴旁午,每奉密谕,筹划机务,羽书四出,晷刻不稽……舆中马上,披览文书……夜燃双烛治事,既就寝,或从枕上思及某疏某稿未妥,即批衣起,亲握笔改正,黎明付书记缮以进。

——刘洋《旷世殊荣:清代名臣张廷玉配享太庙问题探析》

教师设问:张廷玉能配享太庙的原因是什么?从张廷玉这位军机大臣身上,思考军机处的职责是什么?(参考答案:文思敏捷、主事干练;正直勤勉、缄默持重。军机处的职责: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商议军情。)

设计的最后,我给学生介绍了这位雍正时被誉为股肱之臣的最后命运,被乾隆玩弄于鼓掌之间,被抄家后郁郁寡欢而终。由此让学生感受到奏折制度、军机处的设置都是皇帝控制政治的产物,本质仍然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我通过设计新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中,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在理解中内化吸收。

四、透过大概念,深入探究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探究的问题需要围绕大概念设置,体现教学重点、教学立意或是教学主题,以问题聚焦,最理想的形成问题链,使得课程内容结构化,学生思维逐步深入,并形成历史认识或者观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4]本节课我设计了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来展现盛世下的忧患,耐人寻味的是,马戛尔尼最初是怀着对盛世的期待来到中国的。设问一:马戛尔尼受什么影响成为了“中国迷”?设问二:马戛尔尼访华后又是如何评价中国的?设问三: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皇帝答应了吗?反映出乾隆皇帝怎样的思想观念?设问四:马戛尔尼的出使让欧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不用武力,就无法打开中国的大门。请问这样的观念为今后的哪一场战争埋下了种子?我通过设计这四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18世纪中西方之间的差距,当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时,中国的皇帝仍不自知,没有及时调整,从而错过了追赶世界的机会;而清政府拒绝与英国通商,也埋下了1840年鸦片战争的种子,当时马戛尔尼提出的种种要求在《南京条约》中基本实现。教学设计中的探究环节,培养了学生分析史料、深入思考的能力,把清朝前中期的危机与近代中国的危机紧密联系,将这一课时的“鼎盛与危机”与近代的“危机与救亡”有机结合,遵循了“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同时通过问题探究,深化了对大概念的认识。

综上所述,基于大概念进行教学设计,围绕学习主题,重新整合教材内容,通过合情合理的历史情境,融入大概念的理念,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地探究,这样有助于解决一线教师现今教学中“容量大”“课时少”的困境,在寓教于学中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注释】

[1]陈志刚、王继平:《大概念的理解与教师备课》,《历史教学》2020年第17期,第40页。

[2][3]丁继华、杨竞、刘晓兵:《论大概念教學的实施路径》,《历史教学》2021年第9期,第14页。

[4]方颖:《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教学设计》,《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第15页。A5F0C47D-04C8-4BDD-91A5-716C44E9F0B8

猜你喜欢
专制奏折盛世
以泉会友,共享东亚文化盛世
盛世钟声
盛世之美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的奏折
雍正朝奏折制度发展概述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欧洲早期印刷业应对专制统治的方式与成功原因探析
批评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