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麻醉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镇痛方式,通过向患者实施局部或者全身麻醉,在进行侵入性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因身体上的疼痛而影响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以往麻醉药物的制作过程中,通常会选用大麻、曼陀罗、鸦片等作为原料,在18世纪后,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药物的研究中,乙醚受到了不少医学者的关注,并且逐渐在临床得到普及[1]。伴随着我国现代麻醉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的技能操作也更具专业性特点,对麻醉师自身的能力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外科作为医院一大重要科室,手术是大多数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麻醉更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生不仅需要对麻醉的方式和操作步骤进行合理的规划,还需要对麻醉深度作出科学的选择,这不仅仅决定着麻醉效果的好坏程度,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与否也有着较大的关联。尤其是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因老年人本身体质就弱,身体各项功能逐渐衰退,加上术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如过度焦虑、恐慌等,这些因素的存在,意味着手术治疗的实施必须谨慎[2]。不过,从以往老年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上不难发现,术后部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问题,若无法治愈,可能会逐渐发展为精神疾病。针对这种情况,临床需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寻找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出现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本研究已经交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确认审核通过,本研究对象选自医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共88例,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手术麻醉中,根据麻醉深度的不同处理,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平均(68.72±3.67)岁,体质量49~75 kg,平均(61.47±2.47)kg,ASA分级Ⅰ级、Ⅱ级分别为24、20例;对照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61~77岁,平均(67.32±2.84)岁,体质量48~77 kg,平均(61.87±3.14)kg,ASA分级Ⅰ级、Ⅱ级分别为23、21例。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均已经确定,全部为腹部手术,无呼吸系统、精神异常疾病患者,本研究在所有患者签字同意下开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在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行营养支持、水电解质紊乱纠正等各项常规治疗[3]。另外,术前,医患之间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等相关注意事项,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加强患者心理上的疏导,安抚患者的情绪,做好思想工作。待一切手术器具及其他医用物品配备齐全后,展开手术。术中,行全身麻醉,完成静脉通道的建立,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包括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合理使用试检麻醉剂监视仪。其后,选取合适的通气方式,将压力值等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在患者佩戴氧气面罩时,对氧气流量进行调整[4]。
最后,实施麻醉诱导,在医生的叮嘱下,医护人员协助麻醉师完成各项工作。选用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27,规格:5 mL∶5 mg安瓿,5支/盒),使用剂量标准为0.05 mg/kg,采用肌内推注给药的方式将试剂输注至患者体内。另外选用依托咪酯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11,规格:10 mL∶20 mg),按照0.3 mg/kg的标准静脉推注用药,注意对患者的通气情况进行观察。选用苯磺顺阿曲库铵药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规格:10 mg),按照0.15 mg/kg的使用标准注射治疗。选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规格2 mL∶0.1 mg),按照3~5 μg/kg的使用标准用药[2]。选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3,规格1 mL:1 mg),按照0.5 mg的用量进行肌肉注射。在患者携带氧气面罩期间,需要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监测,对呼吸频率、潮气量相关参数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呼吸顺畅。与此同时,对患者的血压指标进行检测,选用七氟烷(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规格250 mL),吸入的浓度为1%,采用微量泵入的方式,将丙泊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规格10 mL∶100 mg),按照10~20 mL/h的使用标准用药。在麻醉维持过程中,选用的丙泊酚药剂和七氟醚,前者使用标准为0.4~0.6 mL/h,后者试剂浓度为1%。在观察组患者麻醉处理过程中,注意调整丙泊酚泵注的浓度,按照标准为400 mg/h,观察组患者的使用标准为300 mg/h,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定时完成芬太尼的追加,每小时追加量为0.1 mg[5]。在丙泊酚泵注速度的调整中,需要根据各组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设置。对患者的心率、血压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指标数值的变化情况,合理使用阿托品及麻黄碱,在医生的协助下,展开腹部手术[6]。
在患者手术完成后1、3、5 d三个时间段,分别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统计认知功能障碍总人数,计算出对应的占比[7]。评分27~30分为正常值,21~26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0~20分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0~9分为重度认知功能障碍。使用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对患者手术前后记忆力进行测试,23分以下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8]。
本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用率(%)和()表示,分别采用χ2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1 d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5 d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5 d观察组 44 28.34±1.34 25.38±1.24 27.25±0.24对照组 44 28.64±1.47 22.16±1.47 24.38±1.44 t值 - 0.213 5.246 7.254 P值 - >0.05 <0.05 <0.05
在患者术后1、3、5 d三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例(%)]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中血压变化三项指标比较,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苏醒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术中血压变化值(mmHg)观察组 44 10.24±2.54 11.34±2.14 7.89±1.57对照组 44 9.25±2.48 10.84±2.34 7.66±1.47 t值 - 0.254 0.214 0.236 P值 - >0.05 >0.05 >0.05
认知功能是心理障碍的一种反应,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问题,在人脑内在活动的进行中,包括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加工处理、转化等过程发生问题,从而阻碍脑部活动的正常运行,继而对患者的情感功能、执行功能或记忆功能的发挥造成影响。通过临床研究,最终推测出以下几种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认知障碍的因素[9],其中,一部分患者本身存在精神类疾病,或者某些器质性疾病,受到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障碍性问题;另一方面,老年手术患者由于自身精神紧张,加上体质较弱,在麻醉过程中,由于麻醉程度较深,也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本研究针对手术麻醉深度这一内容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如今,我国医疗事业在快速发展,且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麻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10]。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麻醉处理过程中,医生必须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体质情况、药物耐受性等内容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案,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发现,在老年患者手术治疗中,若麻醉程度较浅,麻醉药物用量低,虽能够避免一些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但从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患者体动反应的出现情况上来看,对手术的进行难免会产生影响[11-12]。但若麻醉程度较深,药物用量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生命器官功能的发挥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阻碍,患者缺血缺氧状态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从而导致脑损伤[13]。从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受损情况上来看,浅度麻醉下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要低于深度麻醉患者。因此,在老年患者手术治疗中,医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情绪上的疏导、心理应激反应的调节、身体状况的监测等,尽可能地采取轻度麻醉的方式展开手术,以便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能够较快康复[14]。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老年患者手术治疗中,轻度麻醉对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临床应多加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