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陶艺活动开展的有效路径

2022-05-31 00:34王艳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4期
关键词:陶泥陶器陶艺

王艳

陶艺活动是一项回归自然的活动。玩泥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事情,而泥巴又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通过双手的捏塑、把玩,可以创作出各种形态的作品。在幼儿园开展陶艺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幼儿在陶艺制作的过程中,大脑不断构思着,眼睛不断观察着,双手不断调整着,需要手、眼、脑的协调配合,才能将已有的生活经验幻化成陶艺创作的灵感,最终完成一件件灵动作品的创作。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所在幼儿园的相关实践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有效开展陶艺活动的方式方法。

一、创设良好陶艺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创设一个适合幼儿学习、成长的陶艺环境。

如:我园在道路两旁的文化宣传栏里开拓出一片“陶艺小天地”,里面有用图画方式描述的陶艺小知识,也有幼儿认真做陶艺的照片展示。户外的“玩泥区”中投放有大量的陶泥和陶艺制作工具,幼儿可以在里面自由发挥,随时玩泥。在家长开放日,我们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在这里陪伴幼儿玩耍。走进室内,在走廊的两侧,教师与幼儿一起在亲手制作的陶器花盆里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班级里,教师为幼儿陶艺活动特意开辟了一块区角,桌子上摆放着瓷盘、瓷碗、陶泥、雕塑等工具材料,旁边还有一个展示区,用来摆放幼儿已经完成的陶艺作品。

充满陶艺文化氛围的环境,激发了幼儿对陶艺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地参与到陶艺活动中来。

二、充分挖掘现有资源

我園所处的龙虬镇因境内的龙虬庄遗址而得名,制瓷历史悠久。引导幼儿认识陶艺,了解龙虬陶文化,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是我们开设陶艺活动的初衷。教师积极挖掘本土文化,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幼儿对陶艺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以一种饱满的情绪主动参与到陶艺活动之中。

如: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了龙虬庄遗址,引导他们在陈列室里观察猪形罐、葫芦瓶、小陶罐、罐形鼎、四乳黑陶罐、圈足壶、三足钵等陶器的外貌形态,然后为幼儿讲解龙虬陶器的发展历史。幼儿听后,纷纷赞叹:“原来那么早我们的祖先就会制作陶器了,还做得这么好看!”“真的太厉害了,要是我也会做就好了。”这时候,突然有个幼儿对我说:“老师,你会做陶器吗?”我诚实地回答道:“老师现在还不会,但是老师可以学,回去我们一起学一下怎么做陶器好不好?”幼儿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学习的队伍。

通过实际参观,幼儿对本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陶艺制作充满了好奇,一个个跃跃欲试。

三、科学有效正确引导

幼儿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完善,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在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陷入思维的死角,这会严重阻碍幼儿活动的继续开展。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幼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正确引导。

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了解了不同的制作工具及使用方法后,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尝试。显然陶泥制作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快就有幼儿出现了问题:“老师,我的陶泥怎么揉不动呀?”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水加得太少了。“再加点水试试看。”在我的建议下,幼儿尝试多加了点水,果然就变得柔软好揉了。通过一番观察,我发现小明总是对着自己的作品发呆,便走到他身边问道:“怎么了?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小明沮丧地说:“老师,我想做一个漂亮的水池,但是它现在变得好丑啊。”我仔细看了下他的作品,发现是因为泥土用少了,在做的过程中只能不断地用碎泥往上补,结果越补越奇怪。“试试看先用多一点的泥土把形状捏好,然后再进行局部修改,效果会不会好一点儿呢?”

面对幼儿层出不穷的问题,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既要为幼儿留下思考探索的空间,又要助推活动能够继续开展。

在开展陶艺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深入挖掘相关本土资源,充分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文化的魅力、发现陶艺的价值,引导幼儿逐渐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交流合作,在幼儿心中播下一颗美的种子。

(责任编辑:牛丽真)

猜你喜欢
陶泥陶器陶艺
陶器文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修复方法分析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怪兽奇想
家乡陶泥文化在幼儿活动中的运用与实践
可爱的公鸡
捏陶泥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不完美的独特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