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到元宇宙:产业发展机遇、挑战与政策建议

2022-05-30 09:01郑世林陈志辉王祥树
产业经济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元宇宙产业发展互联网

郑世林 陈志辉 王祥树

关键词:元宇宙;互联网;产业发展;平台监管

一、引言

2003年,一款名为第二人生(SecondLife)的游戏,带人们走向一个元宇宙(metaverse,当时还未将其译为“元宇宙”)的世界:人们可以在游戏中建造房屋、社交,甚至可以在游戏中赚取货币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VR、MR、5G、云计算、区块链等元宇宙底层技术的高速发展,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对游戏、远程办公、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产业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元宇宙这一概念顺势站上风口,2021年呈现出井喷态势,以Meta(Facebook的母公司)、微软、谷歌、腾讯等为代表的国内外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元宇宙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元宇宙的热潮,因此2021年又被称作“元宇宙元年”。

当前互联网已从Web1.0时代走到Web2.0阶段,并正在朝着Web3.0阶段迈进,而Web3.0便是元宇宙持续运行的底层技术基石。现有的互联网使用角度始终受制于电脑屏幕这一物理屏障的阻碍,无法给人带来真实的交互体验。而发展到元宇宙阶段,通过戴上智能设备创造的沉浸感,便会使人逐渐忘记空间、时间的概念,使得传统意义上互联网的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边界感变得模糊,进而会被打破,因此有学者认为,元宇宙阶段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互联网发展的终极阶段(方凌智等,2022)。总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终局的元宇宙的建立,是在整合现有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旨在打造出一种虚实共生的新型人类生活方式。

元宇宙本身的建立与许多基础科技产业有关,比如底层的通信产业、前端的智能穿戴产业等。技术支撑了元宇宙的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反过来,元宇宙发展催生出的一系列经济、娱乐、文化等活动,又进一步刺激了技术的更新迭代(方凌智和沈煌南,2021)。元宇宙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元宇宙”产业自身的诞生,而且还改变了现有的产业格局,元宇宙直接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给传统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重大的发展机遇,比如:区块链和NFT等元宇宙核心技术可以为文化产品确权提供流转凭证(李晓宇,2022;陈吉栋,2022),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和发展;基于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推动传播形式向“场景型信息”转变,带来更多内容享受的同时,也会挑战现有传媒行业的格局;元宇宙相关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教育、娱乐、营销等场景,从而提高人们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水平(Kuhn,2006;陈波和陈立豪,2020;向安玲等,2021;周荣庭和魏啸天,2021;夏翠娟等,2022),给相应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从产业链角度而言,元宇宙底层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实现所有生产环节的互联互通,将会极大提升经济效益(Sivadas等,2021)。

虽有一些文献已经描绘元宇宙在具体行业的应用,但对于元宇宙本身的概念始终莫衷一是,并且鲜有研究从产业视角深度剖析元宇宙产业本身及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因此本文关心的问题是:可能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发展业态的元宇宙,究竟会给产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又对现有产业带来哪些挑战?如何在加快元宇宙发展的同时有效治理与防范元宇宙伴生的各类风险?本文将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本文研究不仅对中国从互联网到元宇宙所带来的产业发展空间具有启发意义,而且对元宇宙引发的监管模式变革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是:首先对元宇宙的概念进行梳理,在总结前人的观点的基础上,从产业角度提出见解;然后探讨元宇宙带来的产业机遇和给现有产业造成的冲击,以期更好地了解元宇宙的发展情况;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针对推动元宇宙健康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产业规划设计。

二、元宇宙概念梳理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作者NealStephenson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人们可以控制数字化身(avatar)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交往、娱乐、消费等任何可以在现实世界做到的事,这个虚拟世界被作者称为“元宇宙”。从字面来看,元宇宙(metaverse)是由meta+verse组成的合成词:“meta”即“元”,是“超越”的意思;verse指“universe”,即“宇宙”,因此字面上可將其理解为“超越现实宇宙的另一个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喻国明和耿晓梦,2021;高奇琦和隋晓周,2022)。

元宇宙后来被理解为“虚拟世界群(virtualworlds)”(Castronova,2001),包含了“赛博空间”等现实中已经应用的虚拟现实技术。其定义中阐明了数字化身在虚拟空间的作用,并基于数字化身指出虚拟世界群的三个主要特征:人们借助数字化身获得与现实类似的物理感觉性(physicality)、大量数字化身间的交互性(interactivity)以及虚实空间链接的永续性(persistence)。该定义呈现了元宇宙雏形。

后续有学者认为元宇宙指的是计算机生成的一个完全沉浸式的三维数字环境,使得处于不同物理空间的多个用户可以出于工作或娱乐目的实时交互(Dionisio,2013)。该概念是将元宇宙视为一个互联虚拟世界的大型网络空间,而非单独的虚拟世界的放大版。事实上,元宇宙也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深度应用,“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催生了许多新科技,许多学者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聂辉华和李靖,2021),甚至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方凌智和沈煌南,2021)。

近年来,伴随研究的深入,元宇宙更多被界定为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数字空间(李晶,2022),以及未来数智世界的一种理想具象(赵星和陆绮雯,2022)。元宇宙不等同于虚拟世界,也不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而是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互融合的一种形态,是未来人类的生活环境。现实的人依托于强大的交互技术,与虚拟世界中自己的数字化身建立联系,从而改变未来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元宇宙作为一个“文明”的概念,许多学者也基于各自学科背景思考其文明性和社会性的概念。就传播学角度而言,元宇宙环境下人类将成为现实与虚拟的融合物种,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身体、认知的局限,并将赋予人类更多的传播自由(吴江等,2021)。人们在虚实融合的元宇宙中产生信息,且数据媒介将以连接一切的方式形成结构社会的新力量(谢佳琳和张晋朝,2014;喻國明,2021;吴江等,2021)。从经济学角度,元宇宙是一个诚信为通证、完整自洽的经济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数字身份与数字财产结合的新路径(吴桐和王龙,2021;李晶,2022)。它可以突破地理空间的局限,并有效降低信息传播成本。另一方面,元宇宙中的经济现象与传统经济学的假设相悖,或会重塑经济学理论。宏观上的元宇宙经济系统在现实中的内、外双循环之上,生成新的“虚实循环”,并对分工、交易产生影响(陈小勇,2020;胡泳和刘纯懿,2022;陈永伟和程华,2022)。哲学视角下,元宇宙是由技术和意识共同搭建的社区,会重塑“人”的概念和存在方式,并开拓人的生存空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吕鹏,2022)。另一方面,元宇宙的出现会引起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新讨论,人类或会进入意识凌驾于物质、思维决定存在的现代性困境,产生文明危机(刘永谋,2022;秦子忠,2022;王海东,2022)。从技术维度看,元宇宙是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区块链、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及数字孪生等互联网全要素的整合性技术应用形态(喻国明和耿晓梦,2021)。元宇宙真正落地有赖于一系列底层基础科技、应用科技、终端设备的深度融合,包括承载更大数据传输的大带宽、低延迟网络和云计算等技术,以及为实现更好的沉浸感需要进一步升级换代的终端设备VR/AR等,进而搭建好元宇宙的基础平台,最后通过虚拟货币、区块链技术等建立起一个新的经济文明。

本文认为,元宇宙本质上仍是由数据、算法构建的虚实共生的立体世界,可以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的密切融合。元宇宙创造的独立虚拟空间可以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全新场域,给元宇宙直接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冲击,迫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相关产业与元宇宙的融合发展。

三、元宇宙产业发展机遇

元宇宙是VR、区块链、5G等多个前沿科技的融合应用体,“元宇宙”概念的热度越高,人们对于其底层技术的关注也就越多,越有利于底层基础产业的发展。元宇宙虚拟性特征和数字化身的引入,转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在传媒行业、电子商务、数字营销等方面都有新应用。同时,NFT(non fungibletoken,非同质化代币)成为数字产品的确权基础,有利于数字产品的交易、流转,从而激励创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元宇宙的互联网属性能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联互通和交互水平,进一步刺激零售业、制造业更深层次发展。

(一)元宇宙基础科技产业或将迎来繁荣期

元宇宙的实现有赖于5G/6G、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的发展,但目前技术水平离元宇宙真正实现仍有很大距离。尽管如此,元宇宙给资本提供了新的投资方向,并形成对元宇宙热度越高资本涌入越多的正向促进机制,这有利于推动元宇宙相关的基础科技产业繁荣发展。

首先,以5G/6G、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底层技术是元宇宙世界得以构建的基石。6G建立在5G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网络延迟的问题,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的沉浸式体验;随着元宇宙世界的发展,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这将有赖于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而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可以保障元宇宙世界经济体系的安全。我国数字底层技术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以5G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这使得我国在构建元宇宙世界的进程中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与此同时,国家出台的诸多政策也将惠及一系列元宇宙底层技术,进而推动元宇宙底层技术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在2020年召开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明确把“新基建”视为对冲疫情影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力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手段。工信部、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宏大愿景:2025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初具规模,到2030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以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基建”正是构成元宇宙技术架构的底层科技。可以说,元宇宙所代表的底层科技符合我国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国家战略安排为元宇宙的真正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除底层技术外,以VR/AR为代表的终端设备是人们进入元宇宙的端口,元宇宙的真正落地有赖于VR/AR设备的更新和普及。但受目前技术水平的制约,用户体验远远达不到仿真体验的要求。2018年美国的一项调研项目显示,影响用户体验的主要因素是图像分辨率、帧率和时延。目前市面上VR设备最高支持4K的分辨率,而真正实现元宇宙所需的“沉浸感”则需要VR设备达到16K的分辨率,从而消除肉眼的“纱窗效应”。同时,刷新率决定VR视频的流畅程度,理想状态需要180Hz,但当下大部分设备仅为70Hz~120Hz。除此之外,VR设备的信息输入及互动反馈也是影响体验感的重要因素。现有VR输入方式主要是传统手柄、触控手柄、动作捕捉等,大都停留在现实世界输入、虚拟世界反馈的单层面。只有现实世界、虚拟世界能够实现双向反馈才是元宇宙的完整形态,才谈得上真正的深度沉浸式体验。日本总务省2020年《信息通信白皮书》预计,世界AR/VR相关软件及服务支出将从2020年的11.7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4亿美元,到2022年将达到16.7亿美元(KPMG咨询株式会社和经济产业省,2021)。可见,以AR/VR为代表的元宇宙终端设备市场将会快速发展,元宇宙为其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二)元宇宙推动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

元宇宙中信息形式将从二维信息向多维度的场景型信息升维,一方面降低了人们表达的限制;另一方面,人们借助“数字化身”能够更充分地接触虚拟世界,促进人们进一步探索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因此,元宇宙能够激发人们的文化创造力。此外,文化产品的形式也将更加丰富,NFT作为确权的基础科技,又为文化产品流转提供保障,元宇宙时代的文化产品将更加丰富,文化市场也将更加繁荣。

首先,从用户角度看,元宇宙能够再次强化个体的传播权利,促进个体创造更丰富的文化内容。一方面,数字媒介技术通过再造“数字躯体”,质变性地增强人的主体性,实现传播权利的回归,个人传播权利的不断强化是各种数字媒介技术发展演变中不变的主线(喻国明,2021)。借用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在元宇宙视域下,数字化身、沉浸式信息传播都会增强人体对于外界的感知,从而使得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更加积极——无论是客观的外部世界还是人类的内心世界。

另一方面,元宇宙技术突破了人们信息传播的诸多限制。“眉目传情”是人们信息传递的理想状态,在信息传递时不存在信息丢失。语言、文字作为信息载体有天然劣势,受限于信息制造者和信息接收者个人的表达、理解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常常“辞不达意”,而技术进步在逐渐改善这一窘境,图片、视频等高维信息逐渐成为信息媒介,促进了人的传播自由。元宇宙信息“沉浸式”传播方式将进一步带来信息传播领域的变革。从当下已经广泛讨论的VR新闻中,已经可以看到元宇宙信息传播形式的雏形,信息不再是平面语言符号的叙述,而是被直观立体地呈现出来。VR新闻几乎是新闻发生现场的高度还原,通过VR技术使新闻发生的场景完全呈现给受众。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进入某一事件中体验,而非通过文字、图片的信息在大脑中加工后形成对于事件的认知。未来随着元宇宙推动媒介技术对个体的进一步赋权,个体创造力将被进一步激活,在元宇宙中人们的内容生产会更加自由,每个人表达的媒介都会更丰富、表达的方式会更简单。因此,元宇宙可以强化个体传播权利,并会带来用户内容创作领域新的发展。

其次,文化产品的形式也不止于人们的想象,元宇宙沉浸性和虚拟性技术特征会催生出新形式的消费需求,比如数字化身的周边产品和“元宇宙+剧本杀”等。用户将数字化身视作自己的分身,通过打扮数字化身、定制个性化的造型来强化沉浸感,而随着沉浸感的提升又会加强用户将数字化身视为自己本人的倾向(楠见孝等,2004)。另一方面,数字化身的容貌、衣着会影响人们对于其背后真实的用户身份的印象,这就为人们购买数字化身周边产品提供了一个外部动机。从游戏《第二世界》中服饰相关的商品交易情况、在线游戏上进行的RMT(realmoneytrade)的市场规模来看,用户对虚拟形象有非常高的定制欲望,这表现出追求个性文化的倾向。因此,元宇宙所带来的虚拟化身的服饰周边产业或许会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而基于“场景式信息”形式和“交互性”的特征,人们在未来可以期待元宇宙在信息传播领域的更多应用。当下风靡年轻群体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等线下沉浸式游戏体验馆即是最为直观的使用场景。“剧本杀”等是通过在现实中获取信息还原事件发生的场景,给顾客带来全新的娱乐体验。在元宇宙真正落地后,“剧本杀”等游戏可以实现线上化,并且通过接入VR眼镜等技术和设备,实现更加丰富多元的娱乐体验。

除此之外,NFT作为确权的基础科技,能够解决当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给予所有者唯一的版权凭证,为数字藏品的创造、交易提供有利条件,这有利于激发艺术家的创造热情、促进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NFT是在以太坊等已成功的加密货币网络上铸造的,且每一个NFT都是唯一的,可以抵抗黑客的盗窃行为。正是基于强抵抗性和唯一性,NFT具有为数字资产确权的天然优势。网络资源的易获得性造成了当下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困境,但当一件作品与NFT结合后,该作品便被赋予了一个不可篡改的唯一编码,无论该作品被交易了多少次,其相关权利与历史交易数据始终可查。游戏《第二世界》中已有先例,人们设计房屋、庭院等数字劳动或虚拟商品在与NFT通证化后,可以从元宇宙平台流向现实世界,人们通过虚拟劳动赚得了现实世界中的通货。

(三)元宇宙推进零售业营销模式转变

元宇宙将改造升级现有零售业,不仅可以提升当下的电子商务体验,也会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一方面,元宇宙可以弥补当下电子商务的不足,提升购物体验。尽管电子商务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非常便捷,但是电子商务仍然无法替代线下场景。这是因为有些商品的感知需要调动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顾客往往需要亲身体验才能获取商品的更多信息。在电子商务情境下,由于顾客购买商品时无法试用,常常因为收货后对产品的质量或功能不满意而退货,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进入元宇宙时代,信息传递将更加全面,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认知提升,使得购物更加便捷。以家具产业为例,家具的尺寸、材质、颜色等信息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等二维信息载体难以全面地传达给消费者,消费者理解的商品常常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但元宇宙虚、实结合的特性和“场景型”信息传播模式可以数字孪生消费者家中的空间布局,并将家具商品映射到“家”中,弥合消费者认知与商品实际情况之间的鸿沟。元宇宙还可以在不终止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基础上,通过构建3D环境来增强用户体验。“得物”App于2020年推出的AR试穿功能可以全方位体验限量版球鞋,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选择想尝试的球鞋款式,并将相机对准自己的脚,通过AR技术就可以把鞋投放到用户的脚上。在元宇宙背景下,未来或许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访问虚拟超市,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拿起购物篮、挑选所需的产品,而不是在网站上仅能通过浏览商品图片感知商品。

另一方面,元宇宙也扩展了经济活动的范围,形成虚拟空间“体验式”的营销模式。互联网技术为传统零售业拓展了“线上”的维度,元宇宙也将为商业活动增加新维度,而新的交易模式可能也在这种多维的、新型的复杂环境中产生(Papagiannidis等,2008)。回顾电子商务发展史,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发展拓展了虚拟空间,形成“线上下单、线下交货”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的跨时空特性克服了传统零售业的时空限制,使其能够辐射更广泛的地理空间,并支持全天候的商业交易活动。元宇宙视域下,虚拟空间的“沉浸感”和“真实感”更强,消费者可以通过虚拟化身漫步在元宇宙中挑选、试用自己喜欢的商品,就如同在真实商場中购物一样,可以减少退换货成本。并且由于元宇宙商店所陈列的商品能够高度仿真,消费者可以直接感受材质、颜色等信息,一旦有了需求,便可直接向工厂下单,可以减少仓储成本。对商家而言,元宇宙也拓宽了商品销售渠道。锐步、丰田等许多企业已经在《第二世界》中开展商业活动,向“居民”展示公司形象和产品。有些汽车企业在《第二世界》中为“居民”提供3D真车模型,“居民”可以定制、驾驶这些虚拟汽车。此外,企业还可以在《第二世界》中创造或测试新产品、新概念,然后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因此,元宇宙不只是一个新的销售渠道,也将带来一个全新的市场营销范式(Kuhn,2006)。

(四)元宇宙赋能工业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元宇宙构建逻辑是通过数据模拟、仿真现实世界,再通过传感器获取数据进行建模。元宇宙初衷也是为了将现实世界映射到元宇宙中模拟、控制生产全过程,最终强化物理世界,在现实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首先,在研发场景下,工业元宇宙可以通过VPG(虚拟实验场)模拟物理世界的实验过程,从而减少投入、降低风险。吉利汽车在整车研发前期的无实车阶段,就可以完成大量以前只有实车才能完成的工作,提前感知汽车相关风险,从而压缩整车研发周期。该技术缩减了样车试制和物理试验的支出,节约大量研发成本。Omniverse是由英伟达研发的一款数字孪生平台,已经能够支持多人同时在平台上创造内容。人们可以在平台上创造和仿真符合物理定律的共享虚拟3D世界,使其各项指标高度符合现实世界。目前宝马已在Omniverse平台搭建了一个虚拟工厂,其全球的工程师、设计师和专家等可以融合到同一个场景中协作,共同进行产品规划、设计、模拟等复杂工作,在数字工厂甚至可以完成整套产品规划。宝马称Omniverse平台有望使生产效率提高30%。

其次,在制造和维护环节,工业元宇宙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提升工程师之间的交互协作水平,打破劳动力流动边界。以飞机维护场景为例(Aziz和Geun-Sik,2021),工业元宇宙可以将价值数亿美元的实体飞机(如波音737Max8成本约为1.2亿美元)转化为虚拟数字孪生体,并通过MR辅助技术人员工作,减轻工程师认识负担的同时提高维护质量,为航空公司和维修运营服务提供商节省大量资金和资源。头戴式设备驱动的MR应用程序可以替代手持移动设备(平板电脑等),从而解放工程师的双手。但这对设备的语音交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实现顺畅地衔接各工作流程,语音交互将是基于MR在工业元宇宙的应用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除此之外,飞机的虚拟模型可以轻松下载,全球各地维修人员可以共享内容。航空公司或航空学校可以使用虚拟3D模型取代设备和飞机等实体物理设备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异地、实时培训工程师。而且这些模型数据都是动态的,可以与内置手册、教程说明等实时交互,实现全球实时共享,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工业+元宇宙”将替代“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工业+元宇宙”与早期的“工业+互联网”概念类似,但“工业+互联网”侧重于现实世界中各种设备、生产线、整个车间和企业内部、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的协同,集中在生产过程。而“工业+元宇宙”除了涉及整个工业流程之外,还涉及前期商务合作的谈判、合同签订、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以及后期的产品试产测试、入库、运输、安装维护、售后服务等全部过程,整个流程形成闭环(高玉娴,2021)。因此,鉴于在生产场景之外“工业+互联网”连接、互通、集成程度不高的客观情况,发展“工业+元宇宙”逐步代替“工业+互联网”便是大势所趋。

四、元宇宙的产业冲击

元宇宙带来产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对现有产业形成冲击。虚拟数字人随着智能化水平、仿生水平、交互水平的提高,可以完成更多人性化的工作,会挤占服务业从业者的就业空间。随着元宇宙中信息维度升高、互联互通能力加强,可能会催生出新的生产交易模式,对商业带来冲击。元宇宙还会放大平台企业的垄断势力,给产业规制带来极大的压力。此外,若私人部门的数字货币率先得到推广,可能会干扰央行货币政策、加大金融风险。因此,厘清元宇宙可能带来的产业冲击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启发传统产业顺应趋势从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一)虚拟数字人挤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就业空间

虚拟数字人是人们在元宇宙中的数字化身,其本质是AI+仿真拟人形象,是人工智能具象化的化身。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将数字虚拟人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播传媒类,比如虚拟明星、偶像、网红和主播;第二类是专业服务价值类,比如虚拟医生、教师、员工等;第三类是生活陪伴类,如虚拟宠物和亲属等(方圆,2022)。当下主要是一些能够使用相对简单、重复性机器指令表示的功能得以实现,比如虚拟主播和商场、银行等室内场所使用的引导型机器人。目前数字虚拟人已经在多个领域投入应用,比如工商银行的智能客服、央视虚拟主播、清华大学虚拟大学生华智冰等。尽管如此,当下虚拟人的交互性、高机动性技术仍需改进,且距离其大规模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AI、仿真、渲染等技术成熟,虚拟人在泛娱乐行业、传播业,甚至在一些需要专业知识的行业将产生替代效应。

从短期来看,数字人对于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冲击明显。“剧本杀”“密室逃脱”是时下年轻人非常热衷的一种线下娱乐模式,它们是通过场景布置、玩家角色扮演、剧情,使玩家短暂地脱离现实生活,将自己置身于虚拟情境中。这种娱乐模式大都配备NPC(非玩家角色),主要职责是扮演、提供一些线索,使得游戏体验感更加真实,但每一个剧本NPC所承担内容基本是重复性的。据央视财经报道,2019年我国剧本杀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00亿元大关。元宇宙虚实结合的技术特征可以大量替代现实中成本高昂的机关、场地,很可能阻碍沉浸娱乐线下行业的发展。NPC重复性工作同样可以由虚拟人替代。这意味着元宇宙的发展很可能会取代这类简单体力劳动者的工作。

在长期,数字虚拟人能够胜任那些需要专业性知识或者需要更强创造力的工作,可能会使更多的脑力劳动者失业。目前清华大学的虚拟学生华智冰已经可以完成作曲等创造性工作,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字人会在知识传播领域带来更多应用。除了替代重复的、机械性的工作外,虚拟偶像智能化程度提高后在泛娱乐赛道也将有所作为。Z世代的网民热衷于追星,但明星的失德行为常会让众多粉丝“塌房”。虚拟偶像的行为几乎可以做到完美無瑕,在元宇宙内又可以永存。因此,虚拟偶像在未来会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对于现实演艺人员的需求也因此减少。对于教育服务业来说,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学校的教学都采用了线上直播的形式,但是由于学生与老师所处物理世界的割裂,往往会导致出现互动效果差、听课效率低等问题。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利用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便可以打造一个由数字虚拟老师授课的数字世界,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身在课堂的真实体验,而且因为效率的提高,对老师的需求也会减少。因此,数字虚拟老师会相应取代部分线下教师的职能。

(二)元宇宙商业冲击现有电子商务业态

元宇宙商业可以弥合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认知鸿沟,弥补了电商平台的缺陷,对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带来冲击。此外,由于信息维度和商业环境的升级,店铺选址、商品展示等商业环节与以往不同,元宇宙对电商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元宇宙体验式购物模式将逐步取代电子商务菜单式购物模式。电子商务极大地降低了仓储成本、提升了消费体验,由于元宇宙本身就是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因此电子商务菜单式购物模式在元宇宙环境下不会有技术难题,其固有弊端将在此环境下尽显。其一,电商平台无法提供线下购物的愉悦感。这是因为在购物平台上消费者大多是有目的地去检索商品,无法提供线下购物时休闲、放松的购物环境和购物体验。其二,无法在电商平台对同类商品进行直观对比。消费者线下购物时,可以直接感知商品的样式、材质、颜色,甚至可以亲自体验,这恰是当下电子商务购物场景所缺失的。其三,尽管物流行业已经足够高效,但仍无法实现即时到货,并且由于电商平台商品主要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展示,消费者对商品预期可能与其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这又增大了退换货概率,从而增加购物的时间成本、运费成本。但是随着元宇宙技术及购物场景的完善,能够提升消费者对目标商品的认知,获得近似于线下购物的体验,进而提升了顾客的购物满意度。

其次,元宇宙环境中更复杂的技能需求会淘汰技能单一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元宇宙商业不一定会减少电子商务从业者数量,但会改变工作内容,传统电商从业者若不提升技能将难以满足需求。元宇宙中商品展示是多维的,因此商家从信息供给的角度而言就不再是简单的摄影这么简单,从业者应该掌握商品多维信息的采集能力。此外,“元宇宙商店”是建立在虚拟空間的数字模型,商店选址、店内装潢、氛围营造、品牌理念等都与现实世界不同,这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

最后,元宇宙中传统营销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比如时下流行的主播“直播带货”可能升维成“虚拟人带货”,这个虚拟人可能是王者荣耀游戏中的“李白”、电影中的“哪吒”,甚至是算法直接根据用户喜好生成的虚拟主播形象。而且直播中展示的商品也会升维,不需要主播来试用,消费者可以通过数字化身亲自体验。因此,“直播带货”的形式也可能会因为元宇宙的发展而被部分淘汰。另外,直播需要消费者进入“直播间”,即使网络传输速度再快,严格来说“进入”和“直播”都不是同时开始的,总会存在时间差,而元宇宙则创造了虚拟、现实无缝衔接的空间。未来将会有瞄准虚拟空间、现实空间两个空间中的用户的新的营销手段出现。

(三)元宇宙数字货币会给金融行业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

首先,元宇宙数字货币会挑战主权货币。元宇宙的目标之一是创造一个虚实共生的经济系统,而货币是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要素。元宇宙虚实共生的空间特征使得传统纸币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更加需要数字货币。但私人部门数字代币存在缺陷,比如比特币背后没有相应的标的物与其挂钩,币值不够稳定,信用等级比较低,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可以用来日常交易的数字货币。稳定币Diem虽然部分克服了比特币的天然弊端,用真实资产与币值挂钩,加上Facebook等科技公司以及一些非营利国际组织的背书,使得信用等级有所提高,但依旧无法具备与法定货币同等的信用等级。但是目前这些“非主权货币”大有挑战主权货币地位的势头,给一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体系带来风险。

其次,私人部门数字货币挑战央行货币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稳定币的加入使得货币分层M0、M1、M2的界定变得更加复杂,影响政府判断货币政策的作用路径,干扰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央行与Diem协会的调控目标不一致,央行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除此之外还会涉及高就业、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稳定、利率稳定、外汇市场稳定等方面,但Diem在选择储备/释放资产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维持币值稳定。因此,私人部门的数字货币作为货币流通手段时会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实际实施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小国或者国家主权货币信用不足时,Diem的替代效应更强,极端情况会使这些国家丧失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巴曙松等,2020)。反过来,数字货币的大量使用倒逼政府加强对财政政策的依赖。私人部门数字货币对于货币政策的干扰,使得政策配合不够理想,加大挤出效应的影响,从而影响宏观调控的整体实施效果,因而使得政府不得不加大对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依赖。

最后,私人部门的数字货币会增加金融犯罪风险。数字货币的流通速度很快,去中心化的Diem在流通时会有“金融脱媒”的风险,影响金融市场的安全。此外,区块链技术提高了交易的保密性,但交易的匿名性同时会带来一定的监管难度,成为不正当交易的手段。并且点对点的直接交易方式也会为洗钱、走私、灰色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便利,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若“点对点”支付的数字代币更加普遍使用,这将对国家税制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在此情况下足额完税将是一项紧迫且现实的议题。除此之外,Diem协会的角色类似于中央银行,如果协会成员一起合谋超发Diem也会获得类似于“铸币税”的收入,损害用户利益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四)元宇宙会带来平台企业垄断、用户歧视和隐私权问题

首先,元宇宙会造成平台数据资源的垄断。数据是新型的生产要素资源,数据只有在开放共享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然而元宇宙平台企业利用自己在市场中的支配地位,垄断着各自平台收集的数据,会造成数据壁垒,阻碍其他企业进入元宇宙领域。同时,数据垄断会造成元宇宙平台企业之间的割裂,不利于统一的元宇宙大平台的建立。毫不夸张地说,元宇宙的创新型发展必然是由数据创新驱动的,而数据垄断则对数据价值的释放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如何引导元宇宙平台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促进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防范元宇宙平台利用垄断数据损害用户权益,这都是在元宇宙时代一个非常现实和严峻的问题。

其次,算法歧视风险都将进一步被放大。早前《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火爆朋友圈,揭示了算法计算出来的“指标”推着骑手不断加速,导致骑手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但被算法困住的又何止是骑手?网约车公司根据用户过去的消费习惯判断用户的等候耐心、消费水平从而进行事实上的“杀熟”,即进行价格歧视,进一步剥夺消费者剩余;网购平台、搜索引擎上的浏览记录暴露公众的兴趣取向,平台从而能够精准推荐客户感兴趣的商品;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停留时间、点赞、收藏数据,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此后,用户所接收到的信息限制在所感兴趣的或是熟悉的领域,造成认知盲区和知识短板。

最后,元宇宙中用户的隐私权也将面临更大挑战。元宇宙用户的信息较互联网用户而言,类型和维度都有升高,主要包含三种类型的隐私,即:(1)个人信息,如外貌、经济、社会地位等;(2)行为信息,如兴趣、选择等;(3)交流信息。数字化身呈现的笑容频率记录着用户的性格特征;在虚拟空间的行动轨迹暴露用户的日常行程,包括见过哪些人、持有多少资产、购买过哪些商品等,这些都会被运营者掌握。此外,元宇宙中人们拥有具象的数字化身,数字化身是人在元宇宙世界的客观存在,享有与现实世界一致的人身权利,因此,除了互联网时代常见的黑客攻击、网络暴力外,还受到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跟踪、性骚扰、隐私侵犯等威胁。

五、政策建议

元宇宙发展将为元宇宙基础科技产业、文化传媒产业、零售业、工业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元宇宙不仅会对传统服务业、电子商务零售业、金融业等造成冲击,也会伴有宏观经济不确定、平台垄断、用户隐私泄露等风险。为充分利用元宇宙产生的产业发展红利,防范元宇宙可能引发的诸多冲击和风险,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加快元宇宙底层技术产业发展

首先,大力建设元宇宙底层新型基础设施。元宇宙本身是云计算、分布式存储、物联网、5G、区块链等底层前沿数字技术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而成的,因此,推动元宇宙的高速发展对底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以5G、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政府应设置引导资金,吸引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带动民间资本投向元宇宙底层新型基础设施。

其次,加快元宇宙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国在芯片、人工智能、计算机操作系统、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始终受制于人,而实现元宇宙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这些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中国政府应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不仅充分利用好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联合技术攻关的传统體制优势,也要充分利用财税金融政策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市场失灵问题,激励民营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攻克元宇宙相关核心技术。

最后,加强元宇宙相关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元宇宙平台的建设离不开掌握高端技术的人才队伍。一方面,高校应该加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还要加快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业设计等应用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此同时,高校也要注重元宇宙相关交叉学科的建设,并加强元宇宙相关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另一方面,提高元宇宙相关专业人才引进政策待遇标准,创造有利于学科融合发展且开放包容的研究环境,吸引海外优秀的科学家、青年学者、工程师归国,鼓励企业自主培养元宇宙专业相关技术人才。

(二)推动元宇宙赋能传统产业

第一,中国政府应推动元宇宙向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元宇宙+传统产业”。目前“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达到顶峰,而元宇宙仅停留在游戏和影音娱乐等行业则无法带来一个全新的、持续的增长点,因此,需要推动元宇宙赋能到实体经济中,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一方面,通过政府补贴政策激励企业进行“元宇宙+”相关技术的研发,加快元宇宙赋能传统产业,抢占元宇宙发展赛道的领先优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为元宇宙发展创造优良的产业融合发展营商环境,通过设立元宇宙产业园区、元宇宙应用示范区等方式来整合资源,打造产业集聚优势,从而降低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成本,促进元宇宙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

第二,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鼓励“元宇宙+产业”的发展。目前“元宇宙”和“元宇宙+”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元宇宙+发展”必然会引起居民和监管者的安全担忧,比如元宇宙辅助驾驶会触及监管者对交通安全的担忧,但监管过严反而会错失产业发展机遇。因此,中国政府不仅要扶持“元宇宙+产业”的发展,减少元宇宙接入传统产业的各种壁垒,而且也要对这种新模式、新业态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

第三,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治理协作,促进元宇宙赋能传统产业。元宇宙产业渗透一定是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的融合发展模式,传统政府条块治理模式在涉及多个领域的元宇宙治理时容易产生“政出多门”“数据孤岛”等问题。因此,政府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与治理协作,通过成立各级数据综合管理部门、元宇宙信息共享平台等来增强部门协作能力,以促进元宇宙赋能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三)加强元宇宙反垄断、算法歧视和隐私泄露监管

一是加强元宇宙平台数据反垄断监管,尤其加强数据垄断的事前和事中监管。《反垄断法》的修订弥补了数据治理的法律空白,但受限于平台的公共性特征和垄断衡量指标的不足,传统“事后规制”模式对平台企业规制效果不佳。因此,应探索适用于元宇宙平台的事前监管和事中监管模式,覆盖整个数据收集、加工和使用环节。

二是加强元宇宙平台企业算法规制,防范平台企业利用算法进行用户歧视。中国应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基础之上,厘清平台企业的算法界限,完善元宇宙平台企业的算法规制政策。政府要督促平台企业在进行算法设计时就以平衡各方利益为基础,在预见到算法可能带来用户歧视等风险和危害时,及时、主动地对算法进行修正和调整,加强企业算法歧视风险的预警能力。

三是规范元宇宙平台企业用户数据的获取范围,着力保护用户的隐私权。元宇宙平台企业应贯彻落实《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对于数据收集、使用的限度和规范,合法高效地利用元宇宙世界数据,规避过度收集用户数据、侵犯隐私等问题。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隐私加密和数据脱敏等技术,利用安全技术手段解决用户隐私信息保护问题。

(四)推广央行数字货币和防范元宇宙金融犯罪

首先,针对私人数字货币挑战主权货币的问题,积极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和推广。许多国家还没有确定法定数字货币,即使中国数字人民币已经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推行,但也受制于中国用户微信等支付手段的黏性,存在着推广困难的问题。一方面,中国应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在保证法定数字货币的效力和安全性的同时着力解决央行数字货币使用范围有限问题;另一方面,针对私人部门发行的数字货币要采取谨慎的态度,限制其发行数量和使用范围,必要时甚至取缔私人部门数字货币的发行权力。

其次,完善虚拟数字资产确权、定价和交易机制,防范金融犯罪。数字资产价值难以衡量以及“点对点”的交易方式使得利用元宇宙平台进行洗钱等犯罪行为有可乘之机。一方面,政府应在借鉴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虚拟数字资产的确权和定价机制,严厉打击虚拟数字资产炒作、虚拟资产泡沫化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在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对交易过程进行加密的同时,也要提高交易流转过程的可溯源技术,依靠技术手段打击金融犯罪。

最后,加强数字货币监管,维护宏观货币政策稳定。针对私人部门发行的数字货币,应将其效力范围限制在元宇宙平台之上,而对于央行数字货币,应加强对于数字货币发行、传导等过程的理论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必须符合货币政策的导向,与现实货币的发行互为补充,同时要对数字货币的流通过程加强监管,通过央行数字货币利率调整、预期管理等手段,使得数字货币的流通量与央行货币政策的步调一致。

猜你喜欢
元宇宙产业发展互联网
元宇宙中的“孤儿们”?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