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宇 孟凌霄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华夏文明的重要里程碑,是传承文明根脉的重要载体。央视网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一分钟系列短视频《看两会·字有深意》,着眼于从汉字的解构与演化中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实现全国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的可视化叙事。本文以该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试析以央视网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主题报道与文化传播中的融合创新,以期为主流媒体创新主题报道形式,提升文化影响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传播 央视网 《字有深意》
全国两会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式,其报道也成为各个主流媒体呈现融媒报道新思路、新技术的实践场。主流媒体不仅肩负着传递党和国家主流声音的责任,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与主力军。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传承与发扬,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①作为总台主办的以视频为特色的中央重点新闻信息平台,央视网积极尝试以更具创新性的报道形式连接受众群体。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网通过短视频《看两会·字有深意》(以下简称为《字有深意》)系列解读报道,深入挖掘汉字中蕴含的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使全国两会报道更加丰富多元,呈现出柔性化和中国风的特征。同时,积极推动受众对于汉字的诞生缘起、思想流转和文化传承的理解认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别具一格的智慧与神韵,进而引发受众对中国发展历程与个体成长之路的共鸣。
央视网《字有深意》是自3月4日起推出的全国两会系列宣传报道,每期时长一分钟,采用“短视频+文字”的报道形式,使受众得以在碎片化的日常阅读中收获高密度的信息反馈。《字有深意》通过对中国汉字的解构和演化呈现,深入探寻中国的发展之路、繁荣之路,实现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叙事,使全国两会报道呈现出多元立体的报道风格,带领受众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变并进一步关注中国的发展历程。笔者选取该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主流媒体在文化报道中独特的传播策略与启示。
一、解构汉字,读懂中国的发展之道
一种符号,穿越五千年时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它带着历史的印记,承载着中华智慧,②这便是汉字。中国汉字记录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进程,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发展历程的更替与演进。央视网《字有深意》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汉字与中国”的演进过程,使观看者在丰富立体的视听感受中了解中国先民的生产生活图景,理论层面增强受众对历史发展的深刻认知,情感层面扩充受众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认同。汉字不只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情感愿景,也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最坚强的精神纽带。
《看两会·字有深意丨两会说“业”:人民安居乐业》③对“业”字在早期造字结构中的含义进行梳理,对“业”字进行多重解构,古有“居者有其屋、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的民生理想,今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生动现实图景。央视网巧妙结合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突破以往报告新闻缺乏生动性的弱点,以“兴产业、稳就业、富家业”为题将家国情怀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带领受众了解中国的民生政策与历史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文化领域异彩纷呈。《字有深意》结合现代的传播与策划手段,在短视频传播领域中释放出文化影响力的无限可能。央视网以汉字的缘起为骨架,延伸至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从全国两会这一主题报道中寻找汉字作为切入点,巧妙地将主题报道与汉字文化进行结合,以汉字的演变这一小切口展现国家发展的大主题,通过以点带面的传播理念,给观看者带来可亲、可感、可信的观看体验,在以“Z世代”不断崛起的青年传播领域,不断吸引青年受众群体关注全国两会。
二、双向借力,文化自信的情感认同
《字有深意》报道的开头提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之根,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汉字的演进史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史,主题报道与文化传播双向借力,共同打造汉字文化的共荣共生之路。央视网将汉字解读与政策解读融会贯通,将主题报道蕴于深刻解读之中,不仅起到了引导价值观的作用,更为全国两会报道增添了趣味性与生动性。报道深刻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议题的融合创新,打破以往传统宏大主题报道中空有纵深感而无贴近性的桎梏,凭借真实、具体、生动的汉字元素符号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营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情绪感知空间,激发受众的情感认同与文化自信。
作为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珍贵基因,每一个汉字的形成和演变背后无不折射出丰厚的历史底蕴与智慧结晶,而汉字在传承与发扬中不斷释放的这种生命力与厚重感,正是《字有深意》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阐释。
汉字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要素,也是我们新时期文化自信的养分来源。央视网对于汉字演变的深入报道,使全国两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使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生命力与影响力。通过解构中国汉字这种独特的报道策略,央视网在政策解读方面为受众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理解形式,在情感上更加贴近受众、深入人心;在理念上激发共鸣,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正面宣传的质量与水平。
三、凝聚共识,汲古润今的价值共鸣
文化凝聚了特定受众群体的集体记忆,是将该群体维系在一起的情感纽带。受众对新事物的高接受度和高追求度,也要求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更加生动与多元的报道激发受众的兴趣,促使受众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来,这也是主流媒体在主题报道中的重要责任与创新思路。
综观主流媒体发布的短视频,特别是在传递主流声音方面,往往缺乏趣味性,易陷入说教的表达困境,难以引起受众的兴趣与情感共鸣。《字有深意》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汉字文化资源积淀,发掘其价值再现的可能性,积极引导受众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文化自信的理念,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报道摒弃传统的宣传思维,重点关注受众的共鸣点和情感认同点,将全国两会报道中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寓于受众的主观能动之中,以探寻受众的情感对接点,实现宏大主题的软着陆。
《看两会·字有深意 | 两会说“安”:国强则民安》④将网友自创的“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等网络流行语纳入短视频的解说词当中,采用贴近年轻受众的表达方式帮助“Z世代”了解政治信息,也赋予了他们政治参与的能力。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日益重要的当下,《字有深意》凭借优质汉字文化内容的广泛传播使主流媒体迸发出新的时代价值。由此,创新性解读与挖掘文化内涵成为当今融媒体产品打造的必由之路,在塑造共识、传递价值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四、央视网文化报道的传播启示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文化蕴含着治国理政的伟大智慧与修身齐家的道德典范,其报道在创新发展中不仅需要顺应时代,也需要适应媒介环境。主流媒体需要不断探索以平台融合和理念创新为路径的传播策略。笔者通过分析央视网《字有深意》的报道策略提出以下思考。
(一)转变思路,实现优质平台融合
央视网采用极富创新性的汉字解读方式报道两会,为观众呈现出多彩的汉字文化盛宴。然而,要促进受众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参与,实现传播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单一平台的传播范围毕竟有限,还需集合多个平台共同的力量,实现优质平台的融合互通,开辟出一条主题报道与文化传播的同向同频之路。主流媒体要主动转变思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各优质媒体进行平台、技术上的合作交流,共同打造主流媒体的文化传播舰队,基于此不断拓展受众群体,实现更广泛的内容覆盖,助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理念创新,拓展内容传播形式
媒介形式不断更新,但无论形式怎么变化,生产与传播优质内容是文化传播的核心所在。“道之所在,还在于己之所长”,内容既是主流媒体的王牌,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主流媒体要不断守正创新,将优质的传播内容与创新性的报道形式相结合。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主流媒体以更加丰富、多元的报道方式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要努力打破固有思维,聚焦优质内容,传播主流声音。
综观央视网《字有深意》系列解读报道的传播理念,其始终秉持着主流媒体的初心,即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不盲从于流量数据和市场需求,始终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对正确价值观的传递,对主题报道与文化传播的创新融合。主流媒体只有兼顾宏观社会背景、中观传媒生态与微观媒介变迁,以正确导向保持内容生产定力,以创新表达提高内容質量,文化传播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真正提升影响力。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EB/OL].(2014-10-16).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16/c164113-25845591.html.
②王永民,全根先. 汉字: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J].人民论坛, 2017(27):48-50.
③央视网.看两会·字有深意丨两会说“业”:人民安居乐业[EB/OL].(2022-03-08).https://news.cctv.com/2022/03/08/ARTIUNbEBJmqXPFnH4gGYgo2220308.shtml?spm=C94212.PI7udje1Z8ZV.S95938.4.
④央视网.看两会·字有深意 | 两会说“安”:国强则民安[EB/OL].(2022-03-11).https://news.cctv.com/2022/03/11/ARTIk0kDTKglxeAOBQqGR2Bj220311.shtml.
参考文献:
[1]黄楚新,陈智睿.虚实融合 交互共生 语态创新:2022“两会”新媒体报道观察[J].新闻与写作,2022(04):91-95.
[2]张曦.央视网“快看”:主流媒体短视频的价值观传播与引导策略[J].传媒, 2022 (4):62-63.
作者简介:张佳宇,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孟凌霄,内蒙古日报社理论新闻中心主任编辑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