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与提升路径研究

2022-05-30 14:40
中国内部审计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高校

方?

[摘要]高校会计工作的主体是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对高校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直接的影响。文章从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经验四个方面研究高校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导向,探索“两个维度+一个制度体系”的策略,寻求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高校   会计人员   胜任能力   路径

本文系华侨大学教育管理基金“基于价值创造的高校管理会计团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HJY16)

一、引言

随着财税预算政策的不断更新和政府会计改革的稳步推进,会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和价值化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的会计工作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预算、核算和决算业务,还包括战略规划、分析决策、可持续发展等。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希望财务部门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高校管理层希望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师生希望获得更便捷高效的会计服务,未来高校的会计工作还将从事后反映转向事前管控,从业务管控转向业务协同,这就对会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研究高校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框架和提升路径,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整支会计队伍的水平,以充分发挥“为校理财”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国际上对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1967年发布的《职业知识框架》,初步界定了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知识。1999年又发布《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明确了会计人员应当具备职业胜任能力、个人胜任能力和广泛的经验视野。1998年,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发布《职能图:胜任能力框架与会员胜任能力》,从会计人员的角度定义了4个关键领域、13项关键角色及41个职能组。2000年,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发布《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提出胜任注册会计师的能力包括技术知识、一般管理、领导能力和职业观。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提出胜任执业会计师的能力包括职业态度、行为技能、功能性技能、技术知识、智力能力等。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潘俊等运用功能分析法和能力要素法,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和专业价值观层面构建政府卓越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许萍等研究了会计职业准入要求对高层次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构建了包含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在内的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

对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提升路径也有相关研究。张佩佩指出,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高校会计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但目前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学历水平参差不齐、学术背景不合理、专业知识单一、职业道德建设不到位和法制观念淡薄,并提出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加强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汪晶提出,随着高校会计的职能定位由执行、监督转变为决策、分配、控制,会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据此从培养会计人员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严格会计人员的选拔标准、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财务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赵建新认为,高校的会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任务越来越重,但现有会计人员的精力集中于核算,管理会计能力薄弱,因此,从加大培训力度、拓宽用人渠道、提高管理会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能力提升的路径。

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和提升路径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共识,有待于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2007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提出,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应包含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实务经历等。上述指南对工作经验提出了要求,但现有的研究很少涉及此角度。因此,本文从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经验四方面探讨高校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框架,并寻求能力提升的路径。

三、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现状

(一)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更新滞后

高校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基础的核算知识,还需要拥有较强的管理分析能力。现阶段会计人员大多拥有扎实的核算知识和丰富的核算经验,符合传统会计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随着财税预算政策的更新和管理会计的应用,会计人员还需要掌握经济学、管理会计、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善于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但是,由于会计人员忙于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培训和学习的时间普遍较少。以笔者所在部门为例,由于平时忙于工作,外出培训大概3—5年轮一次,邀请专家来校进行业务培训一般每学年只有一次,这就导致了会计人员的知识体系难以得到及时更新。

(二)技能水平相对不高,有待完善

政府会计改革的推广、管理会计的应用以及现阶段推进的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使会计人员面临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高校会计人员不仅要拥有核算技能,还应该具备综合分析技能、管理技能、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等技能。但现阶段,高校会计人员的技能多停留在核算层面,影响了高校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职业道德建设不够,法律意识相对淡薄

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高校会计人员唯领导命令是从的现象,当领导指示与国家规定不相符时,并不会提出质疑,而是看报销单是否有领导签字,有即可办理,因而,部分会计人员违反法规的行为时有发生。此外,高校会计工作存在“重人情,轻原则”现象,尤其是报销审核环节,往往会因人而异,口径不一,影响了财务部门的公正形象。

(四)管理会计工作经验相对不足

高校財务部门除了核算监督之外,还需从专业角度解读政策、挖掘分析数据和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在决策评价、资源配置、战略发展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作用。但现阶段,会计人员的大部分精力耗费在会计核算工作上。以笔者所在财务部门为例,全部门88%(50人/57人)的人员从事核算工作,未真正参与到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领域,缺乏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相关经验,不利于高校会计人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四、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

政府会计制度、管理会计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当前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胜任能力框架的指导。本文参考《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分为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实务经验四部分,构建以知识为基础、以技能为主体、以经验为重要保障、以职业道德为约束力的胜任能力框架(见图1),并结合高校会计人员的工作特征,借鉴IFAC倡导的基于胜任能力的原则方法中的投入法,设计出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的具体内容(见表1)。

五、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提升路径

上述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一方面,可以为高校对会计人员进行聘用、考核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反过来与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现状进行对比,有助于及时发现当前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不足,为提升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以及更好地完成高校会计工作提供借鉴。提升高校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不仅需要高校领导层的重视和会计人员自身的努力,还需要财务部门建立更加科学的制度体系。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校会计工作的专业性、规范性等特点,以及会计工作的岗位需求,探索“两个维度+一个制度体系”的策略,即高校和会计人员两个维度通力协作,并结合建立的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岗位制度体系,共同致力于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提升。

(一)两个维度共同协作

1.高校维度。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高低与高校领导层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财务部门创造价值的高低。因此,高校的领导层应坚持“以人为本、制度为先”,并重视会计队伍的建设和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高校应将会计队伍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战略中,将能力提升贯穿到会计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分析—规划—实施—评估—反馈—修正”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应当注重人性化管理,充分听取一线会计人员的心声和建议,协助解决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缓解其工作压力,并鼓励会计人员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

2.会计人员维度。随着财务环境的变化和业务的不断升级,高校会计人员的职业领域不仅包括核算监督,还涵盖预算管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会计人员的工作逐渐向预测和分析转变,为高校的战略规划以及经济决策提供信息。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方面的知识,还应具备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擅于对复杂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总结。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还需要具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思维,注重综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所以,会计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根据高校会计岗位需求积极主动学习,把“德才兼备”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目标,做到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进而提升自己的胜任能力。

(二)建立会计人员岗位制度体系

1.岗位准入制度。财务部门应当根据目标任务、岗位设置和现有人员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和流程,严格制定会计人员的准入标准。聘用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具有多学科或者跨学科专业背景的会计人员充实到会计队伍中,优化队伍结构。此外,还可以创新会计人员的选拔程序和考核内容,根据岗位需求,综合考虑会计人员的成长环境、个人性格等要素,选拔有潜力的会计人员,从源头上提升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2.岗位分配与整合制度。财务部门根据业务性质、岗位特点,并结合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背景、学历、性格、兴趣等,对会计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使用,做到岗位与胜任能力相匹配,人尽其才,达到“1+1>2”的效果。

以笔者所在高校的核算科为例,涉及复核岗和审核岗,复核岗选取知识和技能比较全面,职业道德水平较高和经验比较丰富的会计人员,审核岗选取精通会计知识和财经法规知识的会计人员。因为该校外教和境外学生较多,所以配备了一名有留学经历的会计人员。此外,该科室还涉及一些基建工程业务,也配备了一名精通工程知识的会计人员。通过这样的整合,该科室在处理相关业务时,能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崗位精准培训制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会计人员进行所有知识的培训,会计人员自然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知识。所以,应当根据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实施精准培训。针对岗位需求和会计人员自身的知识短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和有层次的培训。

笔者认为可以把会计人员对所需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划分为3个层级,对于岗位所需的核心知识,需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达到3级,对于辅助知识应当熟悉或者了解,达到1级或者2级即可。这样,会计人员才能专注于本岗位所需的核心知识,做到精通。同理,对会计人员的技能也应当实施精准培训。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财务部门划分为办公室综合业务岗等17个岗位。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尽相同,对知识和技能所掌握的程度要求也不同(见表2)。

4.岗位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财务部门还需完善会计人员的岗位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考核不应局限于年度考核,也不应拘泥于形式。除了关注结果,还应当参考会计人员平时的工作态度和培训学习态度,并且考核指标应当与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作风相挂钩,根据权重,进行评分,形成可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更新到人事管理系统。通过岗位考核,督促会计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并重视自身胜任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财务部门还应当完善奖惩机制,对于一些难以胜任本岗位工作的会计人员,可以采取警告、低聘、辞退等措施。对于一些出色完成本岗位工作的会计人员,在职称、工资待遇、竞岗等方面优先考虑,激发会计人员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热情,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胜任能力,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会计团队。

六、结语

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是财务部门充分发挥“为校理财”作用和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综合考虑当前高校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现状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从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经验四方面,构建高校会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并积极探索“两个维度+一个制度体系”的策略,即高校和会计人员两个维度通力协作,再加上建立的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岗位制度体系,共同致力于会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提升,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邮政编码:361021,电子邮箱:fying.happy@163.com)

主要参考文献

[1]潘俊,袁璐,唐凯丽.卓越政府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与评价机制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9(3):16-27

[2]仝宁华.浅析如何提升高校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J].中国市场, 2014(34):65-66

[3]汪晶.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高校财会队伍建设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 2018(6):81-85

[4]许萍,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J].当代财经, 2005(11):99-103

[5]赵建新.新时代高校会计队伍和能力建设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 2019(6):3-6

[6]张佩佩.高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刍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11):112-114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高校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