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有效积累文化底蕴,形成语文学科素养呢?笔者认为,在古诗文的教学中,适时、充分挖掘其中丰裕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一条重要路径。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助学系统既是帮助教师们确定“教什么”的辅助工具,也是帮助学生深入阅读的有力资料。教材注重建构帮助阅读学习的系统,努力达到“教材不只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用来阅读学习的学本”的效果。如果教师注重对助学系统里的注释等加以适当延展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度阅读理解文本,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文本背后的意义的兴趣。
比如,在教读《滕王阁序》一文的“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一句时,学生可以判断“孟学士、王将军”应皆为宴席上有名望之人。教材对“孟学士”的注释为“孟学士,名字不详”,但根据文中将其与“王将军”并举,可知此人身份地位不凡。再查阅唐末五代王定保所著《唐摭言》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可以推断,本次宴会的写作背景是“都督阎公”为女婿“孟学士”设雅集之局。
助学系统辅助阅读,既验证了本文写作背景为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也激发了学生深入研读文章,不断探究文章、文字以及考据的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中华文明。汉字的象形、指事以及会意的建构,反映了先民对自然的认知。作为先民借以思维和交流的符号系统,汉字包罗了社会文化的多个方面。因此,在古诗文的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汉字建构的教学,让学生透过富有生命力的汉字,去深入探究一些文化现象,从而达到文化传承的意义。
比如,在对比阅读苏轼的《石钟山记》和《后赤壁赋》时,细心的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同样表达“黄昏”之意:前文是“至莫夜月明”的“莫”,后文却是“今者薄暮,举网得鱼”的“暮”。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介绍《说文解字》分析“莫”的造字法:
莫(mù)【名】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经过深入学习,学生一方面可以了解“莫”和“暮”两字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会意字的造字法含义。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
古诗文中的名物,主要是指草木、鸟兽、虫鱼等事物的名称。现在许多学生对古代的名物词不太了解,导致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深入,甚至有误解。
了解古代植物词的含义,可以对古诗文上下文的文意有更清楚地理解。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这首诗写一位被抛弃的妇人对她前夫的依恋。“上山采蘼芜”一句有一个寓意:希望前夫能回心转意。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需要了解古人对蘼芜的认识。蘼芜,古人又称其为薇芜或江蓠。它的叶子跟中药里的一味药材“当归”长得非常像,所以古人也管当归叫蘼芜。“当归”一词在古书中很早就有“应当归来”的寓意,“上山采蘼芜”也就是“上山采当归”,也就是她希望前夫能够回心转意,回到她的身边来,所以才有了后面的“下山逢故夫”。
名物词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我们探索古代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如若能及时对文本中名物风土进行解读,不但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我国丰富的文化传统,为自身积累文化底蕴和汲取民族智慧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曾说:“中小学教材里文言本身和文言文所記载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以及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感与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因此,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关注古诗文中的典章制度。如此,教师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对文本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和改进思维方式。
因此,在文言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节候和典章制度的解读,并以此作为古诗文教学中进行文化传统教育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又一切入点。
如教读《琵琶行》一文的“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古代服饰的颜色。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南北朝时期,五等官服制度创立。在这种制度下,紫色位列第二,地位仅次于红色。到了隋代,紫色正式超越红色,成为百官常服的首选颜色。所以,后世就有“红得发紫”“大红大紫”的词语之说。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更要有对教学的耐心、细心,从而带领学生一起研究教材和古代文化传统。如此,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有趣味,研究性学习也不会停留在言语上,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也可以期待。※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