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格评审”视角的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研究

2022-05-30 10:48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中国内部审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配电网网格供电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网D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审计委员会、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将推动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公司党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增强审计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履行新发展阶段审计的重要职责。审计部门力求为公司党组持续改善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推动公司战略落地衔接有序、层层落实、发挥实效。

“十三五”期间,虽然国网D电力公司10千伏(KV)及以下配电网投资近百亿元,且占电网总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大,但仍然存在电网发展、服务水平在城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并有效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及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政策,需要对已投资的电网项目能否达到国家政策要求等进行评审,而电网投资后评审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后续投资方向等提供建议。因此,在电网投资评审过程中公司审计引入“网格评审”模型,即把一个复杂的电网实体分成若干简单的实体网格,而这些简单的网格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约束,构成整个结构。分析这些简单的结构,可以得到整体的变化趋势,网格越细越整齐,结果就越精确。基于“网格评审”对公司辖区内电网规划与设计、调度与运行等方面评审,精选评审样本,全方位拓展审计维度开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内部审计通过搭建模型,推进配网提质增效,确保国家乡村振兴政策落地,通过分析投资效果,把控新兴产业投资方向,推动降低能耗,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政策部署落实。

一、项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项目指导思想

根据公司近年重点难点工作和新兴产业升级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评价和建议职能出发,构建以投资效率、经济效益、运行安全和社会效益为维度的评审模型,选取典型项目开展评审。内审部门通过量化分析单个或多个项目组成的资产组的投入产出,计算运营后实际已取得的质效,客观公正评价投资效果,完善公司经营优化策略,提升精准投资和精益管理水平,推动公司由投资驱动向精益高效管理转型,进一步促进公司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同时逐步落实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项目工作目标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重大政策部署落实情况,以供电网格现状评估和诊断分析为重点,构建涵盖“组织-资产-项目”三个维度,突出“评审对象-评审指标-评审应用”三个重点,致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精益管理、深化提质增效三个应用的评审模型(见图1),开展配网投资效率效益评审,提出管理建议,推动配网由投资驱动向精益高效管理转型,促进配网管理水平提升。

(三)项目基本原则

1.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公司决策部署,重点围绕经济效益、价值贡献和带动效应开展审计监督,及时揭示影响重大政策决策落实的制约因素,严肃揭示不作为、慢作为、盲目决策、过程管控不力、损失浪费等问题,积极推动问题整改,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及制度。

2.坚持客观求实。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审慎科学客观地进行揭示和评价,鼓励、支持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探索与创新举措,保护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3.坚持治理导向。围绕推动完善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审计监督效能,以经济效益、政策和重大改革任务推进情况为重点,持续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及公司党组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力度,堵塞漏洞,规范管理,充分发挥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项目组织及开展情况

(一)审计组织方式

重大政策跟踪审计为周期性的持续审计监督。具体组织方式包括:一是成立由多个部门成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制订、执行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实施方案,落实业务部门责任并积极推进其提供相关数据。二是建立“三层四组六通”工作机制,形成评审资料“直线”传递,评审过程“矩阵”探讨,评审结果“梯形”研报的“点、线、面”互动立体工作机制,确保评审工作高效高质完成。其中“三层”指由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实施小组、评审工作小组组成的梯级指导实施层,“四组”指评审工作小组由业务部门、单位组成的评审工作组,技术指导组,数字支撑组,成果应用组,“六通”指上下顺畅贯通成果、左右全面沟通专业、前后完整沟通疑点。三是设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集后评审工作成员,听取项目阶段进展汇报、推进项目工作进度、沟通解决项目疑点、把控汇研工作成果。

(二)项目主要程序及技术方法

1.以电网诊断分析为切入点构建配网评审模型。

三层分解,赋能最小评审单元。对配网进行“供电区域-供电分区-供电网格”逐层分解(见图2),以网架末端“毛细血管”——供电网格构建评审单元。供电网格管理界面清晰,具备2个及以上主供电源点,10千伏网架结构相对独立。

三层递进,诊断配网供电网格。构建包括投资效率、经济效益、运行安全、社会效益四个方面,涵盖电网结构、供电能力等6个维度26个评审指标体系,依据配网供电区域特点和获得电力影响因素,采用德尔菲法赋权,搭建“资源-能力-价值(RCV)”评审模型(见图3),全方位分析供电网格现状。

三层映射,深化指标应用场景。按照评审指标的管理动因,匹配对应“组织层-资产层-项目层”应用场景,深挖指标背后的管理因素。开展分区分层应用,精准匹配末级业务动因与整体价值贡献,探索供电网格“规划-建设-运维-客服”发展、运营、评价的途径、思路和方法。

2.以深化结果应用为落脚点开展配网评审工作。

评审配网规划成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以网格为单位,测算各年线路联络率、供电半径、自动化覆盖率、供电可靠率等指标结果,评价规划核心指标满足程度。以网架为单位,测算经济效益、投资效率、运行安全、社会效益,评价年度规划对电网运营的影响。树立经营电网理念,助力激励约束机制优化。配电网后评审强化价值创造和价值引领,把效益意識贯穿到配网网格建设和运行各环节,评审模型为旗县组织绩效评价提供支撑,助力配网“规建维服”一体化试点建设,评审指标丰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图4),助力员工绩效考评,激发基层价值创造力,增强内生动力实现公司自我发展。

(三)审计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充分考虑供电区域相对独立性、供电网架完整性、管理便利性等方面需求的前提下,根据配电网规模和管理范围,按照目标网架清晰、电网规模适度、管理责任明确的原则,将市区、县域10千伏配电网供电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分区,一个供电分区包含若干个供电网格,一个供电网格由若干组供电单元供电。

1.样本选取。

以“代表性、典型性、推广性”为原则,选取配电网网格和新兴产业项目作为评审样本。

代表性:契合公司发展现状,能够代表省内同等级供电区域配电网发展建设的平均水平,避免选择的县区存在过度受政策或非典型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新兴产业项目与国家和国网公司总体产业升级契合,符合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推广性:配网管理体系、机制健全,后评审结果能够反哺为配网项目投资、管理过程中的相关专业提供有效的改进提升措施与建议;新兴产业项目能够落地且具有较强的实操性,能够在更大的范围或领域中推广,避免因地域限制而无推广价值。

典型性:县区在供电区域划分(含有相同级别供电分区)、发展水平、电网效益等方面相当,能够较好地对后评审结果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新兴产业项目的产业发展模式、风险控制措施、产业带动能力能够发掘且量化,满足其先进性的需求。

2.评审指标。

配电网网格评审是为了“刻画”配电网平均发展基础、投资成效、社会贡献及获得电力的真实水平,探索配电网进一步的发展途径、思路和方法,故从投资绩效、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装备水平、供电效率、安全可靠性、电能质量角度设定指标;新兴产业项目投资评审旨在从项目本身的先进性出发,重点关注其商业模式的风险、实操性和可复制性,为新兴产业大规模开展提供路径和启示,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设定评审指标。主要指标具体见表1(节选)。

3.项目成果。

一是评审模型搭建方面,配电网网格评审:以电网网架中的末端“毛细血管”构建的经营单元开展价值贡献评审,选取D县城区南部网格、中部网格和北部网格,通过六个维度(投资绩效、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装备水平、供电效率、安全可靠性、电能质量)的评审指标建立评审模型,对配网运行管理进行“网格成像”,全面透析配電网运营发展中投资绩效的“营养”匮乏点、运行可靠的“栓梗”堵塞点、网架结构的“坚强”平衡点、运营管理的“闪光”贡献点。找准配电网末级业务动因与整体价值贡献的精准匹配,驱动运营能力新提升、挖掘管理能力新潜力、贡献创造能力新价值,做好电力乡村振兴中的配电网“规建维服”典型示范引领。风电及配套风电供暖项目评审:公司具体以合同能源方式开展,项目涉及资金来源于租赁公司、风电设备提供商,风电企业两家,供热托管单位共六方。项目采用融资租赁保底利润模式于2021年正式运行,因缺乏实际运行数据,结合项目可研报告、合作协议和近6个月的电量数据,适于采用房地产估价中的“假设开发法”估价模型,即预计估价对象开发完成后的价值,扣除预计的正常开发成本、税费和利润等,“先知先觉”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值。

二是评审结果方面,配电网网格结合数字化经济效益模型获取的数据,完成财务和运行数据资料的整理工作,依据评审指标编制基础测算表格18张,获得48项计算指标依据。风电及配套风电供暖项目已完成初步评审。通过合理估算财务杠杆,确定最优资本结构,选取经济效益指标4个、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4个,设置发展要素因子、敏感析动系数、风险防控指数、社会生态效益等指标,开展评审测算。按照20年合同经营期,投资1.5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12亿元,静态投资回收期13年,节约标准煤12万吨/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2万吨/年、二氧化硫1040吨/年、氮氧化物900吨/年。同时,20万平方米配套供热项目每年可为电网带来稳定优质的负荷约13兆瓦(MW),年新增绿色电量约2400万千瓦时。

4.存在问题。

10千伏线路联络率较公司平均水平低9.52%,线路半径超过15千米占样本的12%(典设不超15千米),网架结构需要加强。部分网格配变设备负载率过高、线路轻载与重过载并存,供电能力需要提升。老旧设备化率(超10年)达到17%,装备水平仍需改善(见图5)。

5.意见建议。

以讨论促成果,深化结论和建议。召集工作组,针对本阶段评审过程中揭示的问题,追根溯源,找到问题本质。结合D公司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强化评审结论和建议的深度和可使用性,同时对已有先进管理经验探讨大范围实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掘后评审的续延价值,将后评审工作做实做严。召集各部门和单位深入学习和探讨,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对好的做法加大宣贯,同步加强与各网省兄弟单位的交流和分享,进一步夯实配电网管理基石,为实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将审计监督工作深入持久扎实推进。

三、总结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国网D电力公司通过开展“网格评审”技术,精心选取样本,紧扣“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落实国家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目标,对公司配网发展进行评审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在项目编制上,提升了配电网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做实了项目前期工作,强化了项目储备。在论证投资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的同时,推进项目的可研经济性、深度和精度,健全了供电网格“省、市、县、所”四级相互衔接机制,上下配合,规建匹配,全面落实网格化规划机制,将电网投资与输配电价核价水平、盈利能力紧密挂钩,为公司投资决策和后续项目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在项目规划上,进一步优化10千伏配网投资地区分布,合理安排年度项目,强化项目建设时序,提升优化项目年度投资计划,深入地解决了配电网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大力提高获得电力能力。在电网布局上,精准预测了用电趋势,着力需求侧用户和供给侧负荷关系研究的同时,紧握住了区域经济发展脉搏,扩大了相应地区配套电源建设,平衡了投资增长与效益提升的关系,切实解决线路供电距离长、超半径供电、配电线路负荷多而散、距离负荷中心较远等关键卡点,进一步优化提升了配电网投资建设布局和结构。在提质增效上,进一步强化了运维成本管控,并与实际产出强挂钩,做实做深“规建维服”一体化管理机制工作,深度开发“组织层-资产层-项目层”的应用场景,全方位融入了提质增效再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强化配网运维成本管理,提高资本资源配置能力。在数字化建用上,配网网格评审引入数字化审计工具,建设配电网经济效益评审模型,既破解了配网经济效益计量计算难题,进一步提升了评审工作效率,又为常态化开展配网工程评审和精益化管理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配网网格中“内部模拟市场”的深度实施,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全要素发力提质增效,合力共筑管理卓越、运营高效、效益争先的良好价值生态,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风电及配套风电供暖项目的开展实施,是创造性践行“绿电双循环”、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模式的新典范。创新了D地区“源网荷储”互动的清洁能源新模式,构建了绿色能源发展生态圈,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国民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是国网D电力公司“一体四翼”战略布局的有力实践。

(执笔人:邹睿  孙敬涛  黄健  石尚)

猜你喜欢
配电网网格供电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战洪魔保供电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2050年澳大利亚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2050年法国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