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敏
【关键词】高中语文,美读,感读,研读,创读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1“] 美读”因其音声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与审美特质高度吻合,而成为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学习任务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组织诗歌朗诵会”“制作小视频”“形成演出剧本”等美读要求,诸多研究者对开展美读的价值、策略、途径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对美读内在机制尚缺乏清晰的揭示。高中语文美读实践仍然存在重视不够,美读体验少;指导乏力,美读方法低效;理解不深,方法路径单一等问题。
由此,本文以高中学生(以学军中学为例)为对象,初步构建一个基于感读、研读、创读三个层次的美读三维理论框架:感读是以直觉体验为特征的感受性美读,是研读、创读的前提,贯穿美读全过程;研读是在感读基础上的深入品鉴,是创读前的准备;创读是在感读、研读的基础上,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创新性表达。在具体实践层面,我们构造了作者、美读者和听者多主体之间基于感读—研读—创读三个维度逐层递进的对话场域,引导学生以读触情、以读激趣,构建实施“初读体验—课堂示范”的美读感读路径;以意暖声,以达情声和谐,构建实施“文本鉴赏—脚本设计”的美读研读路径;进行以声传情、以情共融的个性化创作,构建“作品创造—平台展示—赛事推动”多措并举的美读创读路径,形成美读三维实践框架。
一、感读:以读激趣,以读触情
一首诗或一篇好文章,我们往往一听到或一读到就感觉到它的美,却不去思索它为什么美。“美是直接的感知。”[2]感读是以直觉体验为特征的感受性美读,对于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文本,相比于从作者、背景、文体、语段入手迂回讲解,以感读直入文本是更高效的方法。
1. 初读体验,以读激趣
我国语言文字具有音乐的美感,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元音,因此发音清晰响亮。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阴阳上去,错落有致,形成抑扬顿挫的美感。平仄、清浊、双声、叠韵,产生跌宕起伏的韵律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觅觅”“清清”“凄凄”“戚戚”,这多组齐齿呼(发音时,上下齿几乎对齐)是四呼中最能表现凄惨悲苦心境的,通过感读,学生无须了解这些知识就能明显感觉到。而叠词“寻寻”“清清”“凄凄”“戚戚”的反复,平仄的起伏,体现出作者寻而未得,又觅,觅而仍未得,愈感环境的冷和内心的清,于是凄凄至于惨惨至于戚戚的感受,学生也通过感读体验到了。
2. 课堂示范,以读触情
课堂示范可以是名家朗诵、教师示范,也可以是学生范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听来品味作品的音韵、形象、情感之美。比如每当教到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笔者都会范读,总有学生在课堂上流泪。有一次笔者读着读着有些哽咽,读不下去了,停在那里,教室里一点声音也没有,空气凝滞了一分钟左右,这时有个男生自发地站起来,接着读了下去。于是母亲的坚忍与伟大,儿子的愧疚与怀念,这份亲情在教室里氤氲流动。这就是感读在课堂上的审美价值。朱光潜说过:“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3]读者对文本的情感首先需要感性的体验而非理性的分析。教师还可以提供优秀的美读音频、视频,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版《雷雨》,将学生带入紧张激烈的冲突中,感受情感的纠葛和人物的命运。
二、研读:以意暖声,情声和谐
在感读阶段,作者、美读者、听者之间的交流可能引起共鸣或争鸣,也可能什么也引发不了而孤掌难鸣。比如《蜀道难》中的“噫吁嚱,危乎高哉”,《窦娥冤》中的衬字“也么哥”,有些学生能沉浸到作品中,也有学生听了觉得好笑。因此还需进一步推进研读,即引导学生基于教材“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驱动以及感读获得的认知,因声求气,进入对文本更深层次的体验、鉴赏;通过对美读方法技巧的研究、运用,设计脚本,反复推敲,以收到情声和谐的美读效果。研读主要包括文本鉴赏和脚本设计两个过程。
1. 文本鉴赏,以意暖声
鉴赏以阅读理解为基础,是对作品的美的属性的一种能动的感受和反应,是学生认知、情趣、爱好的具体体现与阅读的再创造。[4]它遵循这样的路径:解意—融情—暖声。下面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红烛》为例分析。
(1)解意——厘清层次,把握主题
初读作品,整体感知,理解作品主题之美、结构之美。作品塑造了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的红烛形象,全诗围绕“放光出”与“化灰烬”的矛盾提出疑问:“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其中有三层原因:第一层,“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第二层,正是为了“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第三层,“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最后表达为光明甘心燃烧自己的情怀,以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主题。通过知人论世,学生不难理解《红烛》表现的是革命志士闻一多为了民主和自由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
(2)融情——探幽发微,得其神气
细读作品,探幽发微,需要美读者用心用脑推敲文字。融情可以遵循这样的路径:觅象—品境—悟情。觅象,比如《红烛》中除了有黑夜中燃烧跳动的“红烛”,还有象征黑暗反动势力的“残风”,以及代表民主自由的“花儿”和“果实”,同时更不能忽视黑夜里在红烛旁思索、领悟的诗人形象。品境,可以想象诗人在宁静的夜晚,独对一支红烛,一会儿皱眉疑问,一会儿点头微笑,一会儿慷慨激昂,一会儿痛苦悲壮又豁然开朗的形象。夜很静,但分明有一颗不安静的心灵在追问,在思索,在自言自语。红烛越烧越短,但分明有一种精神力量在滋长,像烛光充溢整个空间。悟情,比如《红烛》第二段,诗人先以交谈的形式试问红烛躯体与灵魂的始源:“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随着思绪的延伸,诗人从那摇曳的烛光中瞥见了灵魂“放光出”与身体“化灰烬”的不和。于是他尖锐地提问,却又以“矛盾”和“冲突”这不答之答结束,似乎陷入了迷茫。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位民主战士,心中果真没有答案吗?“红烛啊!不误,不误”,显然,诗人的发问与矛盾,是為了引起读者的思索。第四段中,红烛不仅要为光明而燃烧,而且要“烧破”“烧沸”,要以此烧醒在黑暗中蒙昧的人们。情感又深入一层。第六段更深一层,流泪是因为有“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不为燃烧了自我而流泪,只因不能为理想好好燃烧而流泪。不为牺牲而流泪,只因这牺牲换来的光芒被侵害而流泪;多么无私而高尚的情感!相比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诗人赋予红烛更丰富、更高尚、更炽热的情感。
(3)暖声——情随文生,气随情动
经过融情阶段的深入品味,情随文生,气随情动,内心情感的悸动和表达的愿望引而欲发,此时的“读”,所发出的声音就不是见字出声、毫无感情的“冷声”,而是包含着强烈愿望、热情生动的“暖声”。本文中的“暖”亦可作动词解,特指通过文本鉴赏和情感共融,使得“读”的声音富含情感和情绪色彩。例如《红烛》中九个“红烛啊”的呼唤,通过对情感的细腻解读、品味,体会到其丰富的内涵,就会读出九种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情感。
2. 脚本设计,情声和谐
为了使得美读作品更加完整和深入,还需要给学生提供美读的支架——美读方法,将鉴赏所得与美读方法有机融合,以写促读,设计研读脚本,反复推敲作品的基调、层次,情感的高潮、显隐,语气、语势的变化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以达到情声的和谐。
(1)方法支架
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很多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苦于美读方法技能的缺失。因此,教师有责任传授美读方法技能,如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轻重”“停连”“快慢”“虚实”等方法的效果和运用;利用各级各类朗诵比赛,给学生开设美读方法讲座,提升学生的美读鉴赏力和表现力。
(2)设计示范
结合必修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完成美读脚本设计课的教学。以《沁园春·长沙》为例,教师先提供名家美读示范,用美读符号记录重音、停顿、快慢、虚实等美读艺术处理方式,讨论名家美读设计的表现效果,记录设计理由,形成由美读标号和设计解说两部分组成的美读脚本范例,再运用到本单元《站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等诗歌美读脚本设计上。从学生脚本设计前后的朗读录音比较来看,后者的感染力远远超过前者。可见,脚本设计进一步推动文本鉴赏走向深入,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表现力都相应提升。
(3)对话磨合
研读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声音与文本磨合的过程。文本鉴赏、脚本设计循环往复,通过读来检验协调。在一遍遍的美读切磋、鉴赏、评价和反思中,追求情声的和谐,习得表现的方法,沉淀审美经验。因此,研读既适合独自推敲,更适合小组合作研究。
三、创读:以声传情,以情共融
创读是读者通过与作者的深层对话、情感共融和反思升华,产生创作冲动,在感读、研读基础上,调动美读技巧、审美经验、将文字语言个性化地转化成有声语言,自由地、忘我地进行创造,形成更具个人魅力的作品,达到美读者与作者、听者共话共融的过程。“它是个性化的、想象的、造型的、自由的、赋予情感色彩的、专注和投入的、注重过程的和愉悦的。”[5]创读不同于感读的感性,也不同于研读的理性,是感性与理性相融合的产物。它既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也是对技巧的完美运用,还是一种高于这一切的与直觉、天赋、情感相融的审美观照。
比如《红烛》第五段:“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教学中,有一组学生以个人朗诵的方式呈现深沉而悲壮的领悟,用压抑的声音表达丰沛的情感;另一组学生用群诵的方式反复诵读,第一遍以低而厚的声音表达深沉的领悟,第二遍用极富爆发力的声音迸发出为了光明甘愿牺牲的激情。两种美读,两种创造,表现的形式不同,呈现审美的个性,都达到了对作品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高层次境界。审美创造是审美活動的最高境界,能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愉悦与自由,当然这种创造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符合规律且个性化的审美实践。
除了课堂教学,语文教师要尽量给困于繁忙课业中的高中学生提供美读的机会,尤其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美读尝试,激发他们的美读热情和创造欲望。
1. 作品创造
在数字产品广泛运用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他们进行审美体验、鉴赏、创造。比如,对于教材中大量适合美读的作品,在上课前让学生录制美读音频或视频,然后在早读时播放,必然激发学生一较高下的美读热情。如果课堂以学生美读音像作品为出发点,在鉴赏评价中展开对作品的品读,会比枯燥的讲解或程式化的问答更能直接进入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经过感读、研读,最后能创作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美读作品,远比做堆积如山的练习题更具审美的价值。
2. 平台展示
信息时代,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为审美创造提供了广阔多样的展示平台。校广播站、校电视台、公众号、视频号、美读共同体等平台,给学生美读作品提供多渠道展示、传播的机会,营造良好的美读氛围。交流对象的扩大,交流方式的改变,网络评价的激励,激发学生审美创造的积极性,真正将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处。
3. 赛事推动
学校美育往往按学科分类,语文朗诵比赛、美术绘画比赛、音乐歌咏比赛,艺术类型单一,很难调动大多数学生参与审美创造。如果综合几种艺术形式,形成一个项目式活动,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会扩大;各学科不同艺术形式的交叉、碰撞、综合,更考验学生的审美直觉和鉴赏品位,也更能激发学生进行审美创造。笔者曾组织“与缪斯对话”项目式朗诵比赛,要求每个团队分工协作,确定一个导演,选定朗诵篇目;成立朗诵组,负责背景分析、脚本编写和朗诵;成立舞美组,负责音乐视频制作、海报设计、服装道具设计。从赛后对学生的调查可知(见表1),分工协作共同创造一个美读作品,这样的综合性审美创造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促进学生提升审美素养,获得审美愉悦。
由表1 可知,学生参与面扩大,对朗诵等美读活动有更多的期待。
美读是高中语文教学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感读、研读和创读构建起美读的框架。美读不单成全审美的语文,更成全审美的心灵,有助于学生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形成一种生命能量,走向人的自由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