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外教育不断受到重视。如今,校外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校外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升,应用互联网技术,校外教育的教学、活动、管理取得了一定突破。本文阐述了校外教学含义及实施意义,分析了当前校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互联网模式下如何加强中小学的校外教育,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学生;校外教育
一、引言
教育是国家发展之基本,也是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头等大事,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公民在社会生存的基础,事关社会及国家的发展[1]。中小学教育中,主要学习基础知识,也为教育目标奠定了方向,同时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意志力不完整,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校内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健康发展,校外教学也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模式逐渐应用于教育中,学生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媒体进行学习,传统的课堂授课制教育观念也随之改变。而将互联网教学应用早校外教学中,可扩充学生的学习途径,为现代教育带来无限探索与发展空间。
二、校外教学含义及实施意义
校外教育是学生在正规教育之外由相关教育单位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多样化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应用于中小学生中具有一定意义,可增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自校外教育开展以来,我国中小学校外教育已形成了少年宫、培训班等多种教育形式,形成了覆盖成交的校外教学网络。如今,我国中小学校外教育功能齐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也对学生的健康学习与学习兴趣进行了指引,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组建学科小组形式开展学科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加强学生的文体活动,以陶冶情操、提升学生兴趣、艺术能力为目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斷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因此校外教育也在探寻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经过多年探究与实践,我国校外教育信息化已拥有一定规模,基本形成了一套体系[2]。基于此,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教学模式的校外培训机构也发展于各个一、二线城市中,中小学生可在网络上以一对多、一对一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可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满足自己知识好奇心,除了基本教学,中小学校外教育中已体育、唱歌等多种课程也通过互联网开始实施,可见互联网的发展为校外教育开启了全新方式,学生可更加快捷的学到相应知识。
随着教育发展,校外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看,校外教育目标明确,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校外教育向中小学生积极进行思想引导教育与知识技能的培训,可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中小学生步入社会能力;从学校角度看,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在体系、发展空间上可以相互补充,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家庭教育角度看,校外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家庭教育,通过社会力量提升中小学生能力,使家庭教育得到满足,进而提升家庭教育的整个水平。基于上述意义,校外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自主性。随着校外教育的不断发展,虽为形成完整的固定模式,但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教育的积极改革发展中,校外教育借助企业发展资金援助与新课程的设置及专业教师的丰富教学,不断完善了我国教育机制,弥补了校内教育的不足[3]。
(二)全面性。与校内教育相比,中小学校外教育如大学“选修课”,教育类别齐全,不仅包括校内组织教育,还包括体育、艺术、文化、品德、能力等多种教育,不仅可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加强学生个性化发展,使中小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专业人才。
(三)广泛性。校外教学设计的各种学科内容具有广泛性,从内容上看,包括教育素质与中小学特长发展部分;从地域与学科上看,校外教育涉及范围较大;在受众群体上看,校外教育可以说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交接点,其面向的不仅是中小学生,同时高中学生、大学学生、家长、教师、相关社会人员也可以为受教育对象。
三、当前校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因素影响
网络学习作为当前中小学生学习的第二环境,为保证学习效果,首先要做好后台建设,提升网络流畅性与稳定性,然而当前大部分网络教学环境均存在网络教学崩溃情况,学生无法学习、签到、提交作业,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也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与学习积极性;同时,线上学习一般为居家学习,因此学生在家里应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当前家庭中,往往在学习中存在噪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且中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弱,学习过程中没有老师看管容易产生不注意听讲等情况,难以加强自我监控,约束力较低[4]。
(二)学生自律性差
据调查,与线下教学效率相比,线上教学效率较低,主要原因为学生自身问题。在传统的线下教育中,中小学生学习往往为机械化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因此在线上教育中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情况,而线上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实时监控,导致学生养成了机械学习的习惯,下课后不会过多思考,没有集中地自习、复习时间,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出现学习倦怠。
(三)教师线上教学能力不足
近几年,我国线上课堂始终在“加强学生注意力”、“强化课堂秩序”、“加强课堂讨论”、“课后线上交流”等教学形式上做出提升,但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探究不足,导致教师教学能用资源较低,课堂内容仍停留在线上黑板、PPT中,致使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特点认知不足,对教学平台较为陌生,教学形势仍然区域传统,加上对学生的监管不严,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出现两极化,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现象。
(四)进一步拉开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学差距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始终存在差距,城市人口较多,经济发展较快,与农村教育相比拥有一定的优势,虽近年来农村经济、教育发展迅速,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且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农村学生逐渐较少,各种教育设施、教育环境较为落后,导致农村信息化教育发展受到限制,在校外教育中,农村难以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教育[5]。
四、互联网模式下加强中小学校外教育策略
(一)转变理念
为加强校外教育,应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难以提升中小学生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并不是以记忆力与读写为主,而是拥有创新性思维与批判能力的人,因此校外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培养中,首先要加强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教师要巧妙运用互联网技术对课程进行高质量设计,丰富课程内容,以增加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就是加强中小学生主观意识教学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线上教学优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不受时间、空间的控制,虽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但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学生可在互联网上设置学习任务,学习后可在线上进行测评总结,总结后互联网可直接显示学生成绩,直观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给学生过多思考与深度学习机会。可见互联网教学时网络教学与部分传统教学特点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提升校外教学意义,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多加入网络教学元素,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式学习[6]。
(二)家校联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教育重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核心素养都是教育本质,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目前教育中,与传统授课不同,互联网授课课堂氛围与授课效率与传统教学产生一定差距,线上授课中,教师难以掌握学生听课状态,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受到限制,因此需要灵活运用线上教学方式,引导及督促学生学习的同时增加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7]。例:课前预习中,教师上传一些教学任务,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与图片概括知识点与课程内容特点,在课上教师选取学生进行解答,变现好的学生要提出表扬,同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打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可增强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积极性与活跃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重点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学生出现机械化学习或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在进行互联网校外教学时,由于中小学生自控力差,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做相应工作,提升学生自律性,家长与教师要共同为学生制定居家学习计划与生活计划,保证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自主养成习惯,同时教师要指导家长如何陪伴学生学习,将学生的上课情况、出勤、学习、测试结果及时反馈到微信群,同时对学生进行督促,培养其良好自自主学习习惯。
(三)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随着互联网教学的不断发展,学生可通过多种媒介与形式获取知识,因此学生的思想与生活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占有者,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难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8]。首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接受新信息、新知识,适应时代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水平,从而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理念的学生;其次,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教学技巧等能力,还要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才做能力、信息的筛选能力等多种技能,以适应现代教学发展,教师要参加融合慕课、微课等多种教育形式的线上培训,掌握所教学科的相关课程,及时与专家教师进行沟通,提升自己进修渠道,进而提升自身职业发展,顺应“互联网+”背景下教育需求,提升自身水平。
(四)构建完善互联网教育平台
互联网校外教育平台数量多,教学种类多,家长或学生选择时往往失去判断力,因此要融合各类教育平台优势,建设一个完善的教育平台,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也减少了家长及学生的选择[9]。构建平台时,首先,要整合资源。紧跟地方教学特点,根据当地省市教学改革方向做出具有区域性、针对性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互联网教学中,可应用多种技术,如电子音响技術、卫星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等,将各学科材料与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相关课程教学目标,如:语文、国学等课外教育中,教学资源库可以应用多媒体手段制成可检索且具备一定规模的活动,以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存在,整合的资源不仅作为教师的教案与教学手段,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测试的资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对资源进行整合,还要对网络资源进行严格的审查,选取具有价值的资源,提升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其精神成长。其次,实现信息共享。线上校外教育要发挥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功能,完善信息分享平台,增强各教师之间的交流,保证资源对等,同时共享内容要进行实时更新,既要体现出网络化,也要体现现代化,才能保证校外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进而促进校外教学发展与进步;最后,提供个性化线上教育服务。校外互联网教育可应用大数据平台及人工智能为中小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加强线上教学的个性化,人工智能能会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兴趣、习惯及知识基础等多种特点进行分析,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服务,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学习,在分析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大数据可多学生的学习情况、表现、关注点等性质进行记录分析,经过整理反馈给教师,教师可应用学生特征制定专门教育,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完善农村互联网建设
政府机关与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村校外教育的建设伊始,建设农村教学基础设施[10]。首先,可对农村进行校外教育招商引资,吸引教学者对农村进行教育投资,对现代化设备进行引进,召集社会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教育,如书法、绘画、音乐等特长课程,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五、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时代,教育逐渐呈现开放性、多元化及个性化发展,线上教学以不是“实验”阶段,而是可实际应用于学生教育中,校外教学应用互联网技术,可得到快速发展,加强校外教育事业逐渐完善,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肖欣婷 长春市少年宫
参 考 文 献
[1]田晓燕,野中阳一.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途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6(1):116-123.
[2]李悦,金心亦.“三全育人”视域下乡村扶贫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评《大学生助力农村小微企业成长的扶贫路径研究》[J].中国瓜菜,2021,34(10):143-144.
[3]杜晓伊.“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49(4):171-176.
[4]樊晓杰,林荣日.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研究——以我国东中西部10个贫困县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21,19(5):81-88.
[5]刘益东.用“互联网+代表作”落实代表作评价制度——并论开放评价引发的开放教育革命[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3):14-19.
[6]杨晓宏,周海军,郑新.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实施特征与启示——基于在线教学质量报告和在线教学案例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0):48-53,62.
[7]哈艳,万永彪.“互联网+”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5(2):95-100.
[8]魏钦恭,张佳楠.来自兄弟的“让渡”和母亲的“馈赠”:校外教育投入中的女孩占优现象与家庭偏好逻辑[J].社会,2021,41(5):208-242.
[9]徐灵莉,蒋娟,徐晨寒,等.基于“互联网+”模式下肿瘤康复科普教育体系构建及应用[J].重庆医学,2021,50(14):2446-2449,2453.
[10]方芳,李剑萍.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逻辑演进与现实挑战——兼146起教育培训纠纷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21,19(6):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