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欢 屈玉丽
内容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最重要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利器。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媒介,不论是哪门学科,都不存在脱离教学语言的课堂。课堂教学语言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的达成、教学思想的传达。本文以于漪老师执教的《晋祠》教学实录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于漪老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分别以指令性语言、点拨性语言和总结性语言为切入点,分析于漪老师课堂指令性语言力求清晰、立足学情;点拨性语言联系旧知、启发新知,借用比较、强化新知,巧用问句、启发新思;总结性语言力求精炼并进行升华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于漪 教学语言 指令性语言 点拨性语言 总结性语言
于漪老师,她是一个时代的偶像,是基础教育界的楷模,她已经在基础教育界耕耘了将近70年,被赋予“人民教育家”的称号。多年的教育实践使于漪老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在教育界不断发光发热,塑造着一个又一个学生的灵魂,感染着一批又一批教师的心灵,播种着一代又一代的希望,培育了数不尽的国家栋梁。韩素静老师曾在她的《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一书中提到:“课堂上,有经验的教师会重点强调三类语言:指令性语言、点拨性语言、总结性语言。”本文便从这三点切入,分析于漪老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指令性语言
指令,即指示。在课堂教学中,指令性语言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发出的具有指示性意义的语言。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是依赖教师的指令性语言完成学习任务的。指令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在教师的指令下,学生可以有条不紊地学习。一堂课中充斥着大量的指令性语言,但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并非所有的指令性语言都是有效的,有的指令性語言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但有的指令性语言无疑是对学生的干扰。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教师下达指令性语言后学生无动于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教师的指令性语言不清晰,学生不明白该做什么;其二是指令性语言难度过大,学生一时间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指令性语言应力求清晰、立足学情。
(一)指令性语言应力求清晰
中小学学生是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群体,他们需要教师提出清晰的学习要求,清晰的课堂教学要求能够保障课堂的有序进行,能够促成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课堂时间非常有限,不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任务,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任务,都应紧紧把握住课堂上的有限时间。
于漪老师的指令性语言力求清晰,以她执教的《晋祠》一课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于漪老师以祖国的名胜古迹导入,她是这样讲的:“现在请每位同学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速度。”说罢,我们会发现,于漪老师在发出请同学们说的内容后紧接着条理清晰地阐明了要求,这是很多教师的课堂上没有出现的。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学生回答的格式大多为XX省(市、县)的XX,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加上要求,学生说出的名胜古迹可能只包含名胜而没有地理位置,答案就不全面了;也有可能轮到某位学生,但是学生还没有想好,就会出现支支吾吾、拖沓课堂的问题,于漪老师发出“速度”这一要求,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个暗示。此时,学生便会飞速地在大脑中检索名胜古迹的相关信息,从而节省课堂时间。接下来,于漪老师还补充道:“我不一个一个叫名字了,请挨着次序讲下去。你先说”。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呢?倘若没有这句话,首先学生不知道从哪开始,其次上一个学生说完下一个学生会等待老师的提问进而回答,这都是严重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正是因为这句话的存在,学生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完成了这项作业,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
(二)指令性语言应立足学情
教师要把握好学情,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习情况、认知水平等,才能够精准地发出指令性语言。指令性语言过难或过易都会干扰课堂的顺利实施。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指令性语言时,需要遵循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课堂上学生提出:“书上是唐槐,而词典上说的是隋槐”的疑问时,很明显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于漪老师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时,首先问道:“到底哪一个对?是隋槐还是唐槐?”这时有一个学生解答道是由于隋朝统治时间很短,因此隋槐、唐槐皆可。紧接着于漪老师提问:“隋什么时候建立的?”学生答道:“公元581年。”于漪老师接着问:“灭亡呢?”生答道:“618年。”于漪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字感知隋朝统治时间之短,使学生彻底明白这个问题。这一问题的解答运用到了历史学科的知识,实现了跨学科学习。于漪老师正是在立足学情,全面了解学情的情况下,自如地解决了课堂生成性问题。于漪老师不仅仅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学情,还了解学生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情况,运用历史学的知识解决语文课堂的问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点拨性语言
点拨即指点或启发。点拨性语言是指在上课过程当中,学生产生困惑时,教师使用恰当而又精炼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摆脱困惑的语言。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并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当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好的引导者能够做到由学生自己说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教师直接说出结果。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教师要允许学生勇于发表个人的看法,教师正是在聆听的过程中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的。启发实则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学习能力迁移到其它的问题上。
(一)联系旧知,启发新知
旧知,即过去曾经学到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点拨时,可以联系学生以往的知识,教师通过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启发学生,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接纳新的知识。联系旧知,启发新知,既是对过往知识的巩固,又是构建新知的桥梁。
于漪老师在执教《晋祠》一文时,在讲到“晋祠之铭并序”一句时,在对“铭”进行点拨时,她是这样讲的:“《陋室铭》中的‘铭,大家知道吗?”于漪老师并没有单独针对“铭”再次进行讲解,而是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联结起来,将前后知识相打通,这样做既是对之前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又解决了学生眼前的障碍。这也提醒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要具备有效性,讲课要精且有效,不做重复的、无意义的讲述。确保学生既能理解知识点,又能提高融会贯通的思维能力。
(二)借用比较,强化新知
比较,即辨别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高下异同。运用比较,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便于学生全面理解文本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会经常用到比较的方法,可以是两种事物的比较,也可以是多种事物的比较,比较的作用在于突出,明确各种事物的优缺点,便于学生全面地理解某种事物的特点。
以于漪老师执教的《晋祠》为例,于漪老师在讲这节课时,她请同学们拿出《中国名胜词典》,让同学们在词典中找出这一景点的相关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对照,找出不同之处,这样做首先调动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使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加入到课堂的讨论中。将课文知识与词典中的知识联结起来,加深同学们对这一景点的认识。在将课文描述部分与词典描述部分相对比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找不同并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原因。如学生找出:“词典上说晋祠是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书上说是在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数据上有些不对。”于漪老师紧接着问:“25公里是多少里啊?”学生集体答:“50里”。于漪老师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离正确答案走近了一步,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于漪老师接着又问:“怎么一个50里,一个40里呢?”这时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答到:“它们之间存在着方向的区别。”于漪老师:“好,方向上有差别。”生(继续说):“所以,距离也不相等。”于漪老师:“距离不相等,因此两个数据怎么样?”生:“都可以。”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文章和字典,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同时又是问题的解决者。在师与生的一问一答间,问题迎刃而解,于漪老师不仅仅引导学生从内容上作了比较,还分析文章与字典语言的不同,最终得出文章运用说明和描写的写法是为了达到閱读享受的目的,字典仅仅是说明,起到翻检的作用。
(二)巧用问句,启发新思
问句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当教师发出问句时,学生会迅速思考问题的答案。问句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有疑问、反问、设问,在课堂上,教师用的比较多的是疑问和反问。学生拥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发出的疑问就是设置的悬念,会引发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思考;反问句的问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纵观于漪老师执教《晋祠》的教学实录,会发现于漪老师的教学语言大多呈问句。于漪老师不仅自己在问问题,她还在引导学生问问题,学生问问题的过程正好体现了学生的疑问点,教师再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问题解决清楚了。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是教师预想的重难点,并不等同于学生的疑问点。教师提问加上学生提问,能够更加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我们共同来看一下这个片段:
生: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有一定的顺序,是由高到低的。
师:对不对?说明的顺序很清楚,由高到低。还有补充么?山怎样?
这句教学语言共包含三个问句,第一个问题,是在询问班里其他同学的看法;第二个问题“还有补充吗?”是在暗示学生的回答不全面,还有其它的点没答出来;第三个问题“山怎样?”是对第二个问题的补充,也为第二个问题指明了回答的思路。后两个问题呈层层递进的趋势,伴随着这样的提问,学生的思路也在不断深入。
生(集体):巍巍的。
师:再看课文,把晋祠——
师、生(集体):抱在怀中。(师做了一个“抱”的动作)
师:因此它的顺序是什么?
生(集体):由外到内。
到此,点明了说明顺序是由高到低、由外到内。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说出“由外到内”的顺序,设计问题,层层深入。于漪老师在点拨的过程中会运用大量肢体语言,一方面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剖析,我们发现,于漪老师非常重视在课堂上点拨学生,她从不轻易对学生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她在无形中一点一点地引导着学生走,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成长得很快,收获颇丰。
三.总结性语言
总结,即对某一阶段工作、学习、思想中的各种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出具有指导性的结论。课堂上教师总结性语言是指在一个活动、一个问题等环节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概括的语言。总结性语言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梳理,能让学生迅速明白课堂的重点,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性语言至关重要。
(一)总结性语言要力求精炼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要关照到课堂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引导学生的思维,还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梳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复杂的,因此,课堂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教师的总结。总结性语言是在点拨的过程之后,要力求精炼,能够让学生抓住重点。
于漪老师在《晋祠》一课提出:“现在请读一读第4自然段,作者是如何对树进行渲染的?”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后,于漪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了总结,即:
由地下到天上(手从下而上示意),又从天上写到地下,天上地下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描写,因此能够使读者如见其态(板书:比喻多角度)。不仅是说明,而且用比喻进行多角度描写,这样就寓艺术魅力于说明之中。清楚了没有?
于漪老师将学生零散的答案做了总结,语言精练,字字句句都是重点内容。同时,在总结的过程中利用板书、肢体语言不断进行强化。最后,再次询问学生“清楚了没有?”确保学生真正学懂这个问题。
(二)总结性语言要进行升华
教育最狭义的解释为德育,课程门门讲育人,课堂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由课堂升华至生活,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教师要巧妙地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向学生的生活延伸,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积极的人。
于漪老师在《晋祠》一课即将结束时,这样讲到:
师:中华民族数千年深厚的文化平铺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看到名胜,都可以看到古迹。刚才你们讲到的故宫、颐和园……这些历史文化哺育着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我们从祖国深厚的文化中吸取了大量的精神养料。今天,我们同样要从中吸取精神养料,不能愧对我们的祖先。
于漪老师通过对祖国名胜古迹《晋祠》一课的教学,由这一名胜古迹启发学生联想到祖国的大美山河,进而升华到中华民族精神,这一引领正是对整堂课的升华,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祖国大美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语言能够起到启智增慧的作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所在,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语言?如何设计教学内容?通过什么样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总是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事实是有些教师纵使有一桶水的知识,但是不会运用恰当的语言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从教学语言入手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武玉鹏.于漪语文教育思想述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90-94.
[2]白纯舵.教师应该扮演好“点拨者”的角色[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102-103.
[3]史立娟.談于漪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5):50-51.
[4]王有鹏,李欣霞.锤炼课堂总结语——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教师语言艺术之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11):29-30.
[5]陈治勇.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J].语文知识,2014(11):51-53+2.
[6]唐红江.董一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基金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塔里木大学汉语言专业;教育部"文化与边疆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阶段性成果;塔里木大学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项目编号:YLZYXJ202210);塔里木大学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项目编号:TDYLKC202217);塔里木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专项:《三全育人视域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TDGJSZ2204);塔里木大学校级科研创新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以阿拉尔市初中为例》(项目编号:TDGRI202158)】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通讯作者:屈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