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下英语文学原著与简写本易读方法

2022-05-30 14:33陈晶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英语文学援助

陈晶

内容摘要:传统易读度研究主要探讨语法和语义之间的错位体现关系,并根据语法领域框架探讨英语文学原著和简写本的语法隐喻使用情况,由此发现简易本在改写原著的过程中,直观表现出不同隐喻化的持续特征,转变了抽象化的表现形式,呈现了人类经验构型的原本面貌,有助于提升语篇文学的易读性。因此,本文研究在了解语法隐喻基本内容后,以英语文学《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对原著和简写本的阅读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实践结果证明语法隐喻在文学原著中应用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语言功能。

关键词:语法隐喻 英语文学 援助 简写本 易读度

易读度是指书面材料容易阅读和理解的程度。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可知,有关英语文学易读度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点,一方面是指利用易读度公式进行测定,另一方面是指研究文本的语言特征。目前,科研人员在广泛运用易读度分析文学原著的同时,对公式有效性提出了质疑。比如说,Bruce、Rubin等人在研究中认为,易读度公式忽视了篇章结构和应用语法对文章易读性的影响;Bailin、Grafsrein等人在研究中提出,易读度公式所遵守的标准很难直观呈现文本难度,尤其是在语法复杂性和考量词汇中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探讨其英语文学原著和简写本在语法隐喻与文本易读性之间的关系。

一.语法隐喻的定义分析

最早提出语法隐喻概念的是系统功能语法创始人韩礼德,其在研究中发现意义表达的不同变体不仅体现在词汇层中,还表现在词汇语法层中。简单来讲,词汇隐喻只属于词汇语法选择的某一方面,也可以将其称作是措辞[1]。而隐喻变化不仅出现在词汇层中,还会产生在词汇语法层中,他在后续研究中补充道,不能直接认为一致性和隐喻性代表相同含义,而是向传统词汇意义上的隐喻一致,是对层次的重新组合。韩礼德在研究中提出了两种语法隐喻,一种是指概念,另一种是指人际,前者主要表现为名词化和及物性,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逻辑隐喻,但在他看来for、why、so as to等可以运用其他措辞说明。

1.一致式和隐喻式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研究更加注重给定表达式在一定意义上的变体,而语法隐喻框架在研究中更加关注给定意义在表达中的变体。根据韩礼德对从上和从下两种隐喻角度的分析发现,目前研究主要是从上角度分析隐喻[2]。对比两种角度分析发现,隐喻化不明显的是指一致的,而另外一种则被看作是隐喻的。隐喻化不明显的也就是上述研究提出的词汇隐喻,被称作是语法隐喻中的子范畴。在词汇语法层中,一致式的例子名词代表事物,动词代表过程。假设利用动词词组来表现参与者,名词和形容词来表现过程,名词和动词来表现环境因素,那么这就属于一种非一致的表现。

2.概念分析

由于概念功能涉及到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经验,另一方面是指逻辑,因此概念隐喻也可以看成是经验和逻辑这两种形式。及物性系统作为概念功能的语义系统,概念语义也被看作是及物性隐喻。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看,及物性隐喻也被看作是经验隐喻的具体形式。经验在不同的发生过程和参与者、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语法层实现会依赖于及物性系统[3]。因此,韩礼德在实证研究中提出,解释从句的概念功能包含三项步骤:首先,要选择过程类别;其次,要完成及物性的功能分配;最后,要掌握词组和短句序列。如果这三项操作发生变化,那么必然会产生概念语法隐喻。除此之外,名词化也被看作是语法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并不能等于语法隐喻。

二.基于语法隐喻框架的英语文学原著和簡写本特征分析

要想更加深入了解语料的研究效度,本文主要考查《爱丽丝梦游仙境》简写本的改写者、阅读者、主题内容,利用功能语言学的专业术语,明确语式、语场、语旨这三项情景语境影响因素的界限。

1.概念改写

“… there was nothing on it except a tiny golden key , and Alices first thought was that it might belong to one of the doors of the hall.”(原著P14)这句主要描述了故事的主人公爱丽丝在兔子洞底部的玻璃桌子上发现了一把金钥匙,她觉得可以用这把钥匙打开大厅里的一扇门。从语义角度分析发现,爱丽丝的想法(think)属于心理过程,在词汇语法层中表现一致式要利用动词词组,但上述文学原著转变了传统理解模式,利用名词词组(Alices first thought)来表现主人公的心理过程,让原本动态变化转变成静态心理,这就属于概念语法隐喻。相关的功能成分也会随之产生改变,心理过程的感知者则属于名词词组的修饰内容,故事主人公爱丽丝的想法则是主要的识别者[4]。针对上述英文文学原著进行简写的内容有很多种,比如说:What other use there be for this key? It must belong to one of the doors in this hall thought Alice.(简写本A.P.12);“Will it open one of the doors ?”she wondered(简写本F.P.10)等。简写本的语法隐喻形式主要是利用认知动词来表现心理过程,比如说wondered等,其中主人公爱丽丝是活动感知的主体,她的所思所想将会利用主句完成投射。从本质来看,改写之后的故事过程将会利用动词词组来表现,而参与人员将会利用名词词组来表现,实际感知的具体现象将会利用被投射的小句来表现。在这一过程中,词汇语法层的语义层和表现形式具有相同性。由此可知,简写本将会让英语文学原著的概念语法隐喻转变成常规的一致式表达,此时词汇语法层的含义与语义层含义更加接近,能帮助读者在语法结构上快速掌握句子含义,提升整体文学篇章的易读性。

2.语气改写

“Come,(a) theres no use in crying like that!”said Alice to herself,rather sharply “(b) I advise you to leave off this minute!”(原著P15)这句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爱丽丝因为拿不到桌子上的金钥匙着急地哭了起来,哭了一会儿后她告诉自己哭泣没有用,不要再哭了。从句子语气来看,两者都属于陈述语气,但所表现出的语言功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a)主要表现了信息沟通的言语功能,(b)则表现了“别哭了”这一命令,其中蕴含一定的隐喻式表达功能,因此在简写本的改写中存在较大差异。现如今,有关这一内容的改写分为两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将陈述语气转变成隐喻句式,并适当保留原著文学的一致是陈述语气;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祈使语气来表达命令[5]。由于简写本的改写较为复杂,所以在语气隐喻改写的过程中要选择以下对策:首先,要注重保留并增加原本文学名著中不存在的语气隐喻;其次,将原本语气隐喻转变成一致式,让部分一致使转变为语气隐喻;最后,要在保留原本文学名著语气一致式的基础上,将语气隐喻还原成一致式。从本质来看,语气隐喻在简写本中并没有完全转变成一致式,部分版本编写还会适当增加原著不存在的语气隐喻。

3.去情态化

在本文研究的英语文学原著和简写本当中,情态隐喻很少出现。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情态表达情况发现,文学原著中的一致式情态判断在简写本中存在两种方式,一方面是指隐喻化的显性主观情态判断,另一方面是指去情态化处理。具体如下所示:

“…this time she found a little bottle on it .”(“which was not here before”,said Alice )…(原著P16)

这句话描述了主人公爱丽丝重新来到玻璃桌前,找到一个神秘小瓶子,并认为刚才它并不在桌子上。这句英语语法的描写主要利用情态副词(certainly)来表现隐性客观的情态变化,属于一致式形式[6]。假设将“刚才小瓶子不在桌子上”的可能性情态判断看作是小句,利用命题的形式来表现显性主观的情态意义,那么部分简写本在改写中则直接删除了情态表达,主要利用否定极性的方式来表现原有含义。由于情态表达可以帮助说话者表达自身意见,所以其不仅增强了读者和故事之间交流的可能性,还为读者提供了反对或赞同的两种选择。就算高程度的情态表达也无法达到极性表达的明确性,原因在于情态表达并不具备极性表达的不变性,因此这种简写本的处理方式有效提升了主人公爱丽丝自我判断的明确性。由此可知,简写本在改写英语文学原著时,会利用构建显性主观情态表达处理隐性客观情态判断,会利用即兴表达取代情态判断,这样直接将命题转变成确定结果。对比分析英语文学原著与简写本的语义隐喻处理方式发现,后者对前者的改写并不只有一致式或隐喻式两种方式,还具有不同隐喻化程度的连续统特征。

三.各类语法隐喻程度的对比分析

1.还原程度

出现语法隐喻的原因在于,语言存在层次的区分,语义和词汇语法表现的重组会产生语法隐喻。因此,本文研究主要从以下内容入手对比分析,不同改写方式下是如何还原概念隐喻的:

“…and burning with curiosity, she ran across the field after it …”(原著P10)

这段话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爱丽丝在看到兔子从上衣口袋拿出怀表时的惊奇。对这一现象感到惊奇属于心理过程,常见的英语表达方式就是利用动词词组,但英语文学原著中是利用物质过程来表现,此时主人公爱丽丝的心理活动将会被隐喻成环境成分,主要利用介词短语来表现,原本动态词组呈现的心理过程将会被抽象成名词,而心理过程的感知者则被隐性处理。

其中,部分简写本对“burning with curiosity”改写,得到了“That did surprise Alice”或“Alice was very surprise”等,这种方式在选择过程类型时,利用常规的意志是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根据词汇语法和功能成分分析发现,两种改写方式体现了心理活动的功能成分就是过程本身,前者运用了形容词组,而后者则更加注重表现主人公愛丽丝感到惊奇的语义[7]。

根据级转移向度角度分析发现,英语文学原著中的句子是从高级转变为低级,而简写本改写的第一种方式则保持了一致式的级阶选择,后者则属于小句的复合体将会转变到更高级阶。从语义信息角度来看,英语文学原著在处理隐性语义的过程中,更为重视心理过程的感知者,而简写本改写的第一种方式包含感知者和心理过程,后一种还涉及到引起心理活动的课题,也就是被感知的具体现象。根据语义删减情况来看,英语文学原著中的信息数量更少,而最后一种改写方式的信息语义更加丰富。

根据上述研究分析发现,一致性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指级阶,另一种是指性状。在上述研究语句中,简写本的性状都表现出一致式,都利用动词词组来呈现心理过程,名词词组来呈现感知者[8]。但从级阶角度来看,两者并不具有一致性。后者运用了比一致式更加高级的小句复合体,会依据被投射小句来表现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不仅能让表达信息更加明确,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语义信息。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文本提供的信息越明确,文学著作的易读性越高。由此可见,在保障性状一致性的基础上向更高级阶转移,可以在填补信息资料的同时,提升文学著作的易读性。

2.语气隐喻

部分简写本虽然存在语气隐喻,但实际隐喻化的程度和原著文学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如下所示:

“…and she tried to curtsey as her spoke-fancy curtseying as youre falling through the air! Do you think you could manage it!”(原著.P.13)

“…Alice tried to bow like a lady as she spoke. But can you imagine bowing as youre falling through the air? Do you think you manage it?”(简写本A.P.8)

这一语句主要用来表现主人公爱丽丝在调入兔子洞时,想象自己可以经过深洞穿过地球中心到达南半球,她在空中下落时还想要优雅地向当地人鞠躬。假设将“fancy curtseying as youre falling through the air ”这一部分转变成一致式,那么陈述语气的表达方式如下:

It is difficult to bow when one is falling through the air.

在文学原著描写中,作者运用了祈使语气,而在简写本改写中利用了疑问语气,两者都属于隐喻式表达方式。对比两者的隐喻化程度发现,在语气系统中表现信息交流功能的直陈语气包含疑问和陈述,而祈使语气具备服务沟通和表现物品的语言功能。本文研究的简写本选用了非疑问语气,相比一致式的陈述语气都属于直陈语气,由此可见简写本的隐喻化水平更低,而文学原著在信息交流中的隐喻化更高。因此,虽然简写本并没有将原本语气隐喻还原成一致式,但和英语文学原著对比发现,实际隐喻化程度持续下降。

四.简写本改写的原因分析

结合上述研究的案例分析发现,简写本在处理原著人际隐喻的过程中,相比概念隐喻更加灵活。其中,英语文学原著当中的概念隐喻大都选择删减或转变成一致式;部分语气隐喻在简写本中虽然没有被改写,但适当增加了语气隐喻的水平;一致式情态也被改写成隐喻式[9]。本文研究简写本改写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的主要原因,主要从语义扩展和個体语言发展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由于幼儿语言发展经历过概括、抽象、隐喻话这三个阶段,所以根据个体语言发展角度分析,人类只有在进入学科性过强的中学阶段才能慢慢了解概念语法隐喻,而其也可以让语法的技术化和抽象化达成现实。根据概念隐喻和阅读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大部分概念隐喻较多的文学原著主要面向于阅读能力更强和接受大学教育的读者,而对原著进行改写,可以面向低龄读者,其目的是将经验意义重新转变成自然且具有典型的构型,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降低文学著作的阅读难度。

综上所述,从语言进化和个体语言发展角度来看,隐喻式相比一致式的出现时间更晚。利用语法隐喻框架对比分析英语文学原著和简写本可知,在改写期间并不是直接将所有隐喻式转变成一致式,其目的是构建人类经验的原本面貌,有效提升文学著作的易读性。根据当前语法隐喻在两种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情况发现,结合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之间的错位关系,明确两者对语篇易读性构成的影响,系统掌握传统意义上易读度研究无法解决的篇章语法结构问题,有助于为当前研究英语文学原著易读性的问题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程春松. 语法隐喻视角下的英语学术语篇名词化汉译研究——以《学生事务评估:实践指导》翻译为例[J]. 海外英语, 2020(3):2.

[2]李文, 郭建辉. 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概念语法隐喻能力——基于中外博士论文的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0(1):9.

[3]赵小勇. 影视观摩和文本阅读相结合的英语文学教学实践研究——以《红字》原著和改编电影为例[J]. 读天下:综合, 2020(32):2.

[4]许加勇.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经典文学阅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技投资, 2020(12):2.

[5]刘翼斌, 励坤杉. 象似性视域下语法隐喻的共时和历时研究[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7(3):6.

[6]秦睿. 概念语法隐喻视角下涉海文本中抽象名词汉译策略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8):41-44.

[7]张惠娥. 中学英语文学阅读分级读物词汇分布量化研究[J]. 基础外语教育, 2021, 23(5):10.

[8]温泉, 杜萌萌. 功能对等视角下《逍遥游》片段英译本对比研究——以Legge,赵彦春译文为例[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5):16-20.

[9]方义桂, 丛迎旭. 语法隐喻视角下英汉名形化的认知语义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3(3):9.

(作者单位: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潇湘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文学援助
爱心援助
司法警官高职院校英语文学选修课程管理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英语文学教学中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策略
发展经验的嵌入:援助实践的叙事
高职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
论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及形象阐释
英语文学翻译的“合理归化”原则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