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推进全民阅读的担当与路径

2022-05-30 14:27黄毓
出版广角 2022年12期
关键词:出版业全民图书

【摘要】全民阅读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形成浓厚的社会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全民阅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出版业作为阅读的主要内容提供者与推动者,是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主体之一。出版业能否根据时代变化和人们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和丰富的阅读形式,切实发挥实际作用,将关系全民阅读能否向纵深推进,进而形成浓厚的社会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社会。

【关  键  词】全民阅读;出版业;精品出版;创新推广

【作者单位】黄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2.012

2022年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大会的贺信中强调:“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全民阅读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形成浓厚的社会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民阅读从泛化到深入:全民阅读的政策脉络

全民阅读理念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正式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构想,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1995年11月,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于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旨在推动更多人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2006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正式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2014年,李克强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这是领导人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民阅读。从2014年到2021年,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到“全民阅读”,除2017年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以外,其余均为“倡导”全民阅读。2022年3月,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全民阅读第九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从“倡导”全民阅读到“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说明我国的全民阅读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效,在此基础上,全民阅读也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向纵深推进。

除政府工作报告以外,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如《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7年,国务院通过《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并从总则、全民阅读服务、重点群体阅读保障、促进措施、法律责任方面确定促进全民阅读的方向。2021年3月,中宣部發布《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部署了七项重点工作,提出着力培根铸魂、突出主题主线、深入基层群众、加大服务力度、立足本地特色、创新方法手段、扩大宣传效果。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广泛汇聚民智,提升国民素质,最大限度激发民力,在社会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都有获得感的全民阅读生动局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出版业推进全民阅读面临的挑战

全民阅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发力。出版业作为社会阅读的主要内容提供者与推动者,是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时期,出版业根据时代变化和人们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和丰富的阅读形式,将全民阅读向纵深推进,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各种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以手机为代表的网络智能终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带来阅读的数字化。人们浅层化、碎片化、场景化的阅读特征日益凸显,出版业在推进全民阅读过程中面临新挑战。

一方面,精品内容不足。跟风出版一直是中国出版的顽疾,往往一个品种火了,各出版机构就竞相出版同类产品,甚至从书名、封面到行文都大同小异,导致此类图书同质化问题严重,这种现象在版权保护期结束的公版书领域尤为突出。此外,我国的分级阅读体系尚未完善,至今仍然没有出台明确的分级阅读标准。虽然一些出版机构已经意识到推出分级阅读图书的重要性,但是只有少部分出版社在分级阅读领域展开探索,导致市场的分级阅读读物数量、品种、精品较少。特别在童书出版领域,虽然图书种类丰富、图书总量大,但根据不同年龄段读者进行选题策划的图书相对较少,并不利于儿童开展阅读。全民阅读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当各种同质化、良莠不齐的图书充斥市场,当图书的内容不能契合读者的学习需要,不能匹配读者的认知程度,必然造成读者选择、阅读的困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经考验的经典内容比比皆是,出版机构应扛起文化宣传重任,以精品化理念加强图书生产,通过差异化出版丰富出版物的门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全民阅读的纵深推进提供优质的阅读土壤。

另一方面,阅读推广形式单一。目前,大部分出版机构在阅读推广方面主要以“书评+作者简介”或“内容简介+试读”为呈现方式,过于专业的推介内容往往难以激发大众的阅读兴趣,导致推广成效一般。而且,大多数出版机构都选择通过书店或者书展举行新书首发仪式、读者见面会等,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场景化、精细化推广的出版机构不多,推广形式相对单一。“酒香也怕巷子深”,高质量的出版精品如果没有匹配的营销推广渠道,那么其优质的内容和蕴含的思想则不能为人所知。采用多样化的推广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可有效提高传播效率,有助于精品作品触达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随着读者阅读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如何提升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是出版机构在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出版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路径

信息化时代,出版业要探索新的阅读形式,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内容,以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

1.精细化图书种类,提供精品阅读内容

(1)提供分类、分层的阅读内容

当前,我国图书种类越来越丰富,图书总量越来越大,这为推进全民阅读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同时,一些出版机构开始注重图书分类、分层的精细化,这为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阅读需求提供了条件。如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与湖北三新文化传媒公司共同组织、策划的“全民阅读书香文丛”,就是配合当前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以“分众阅读”为服务导向的读书随笔类丛书。值得强调的是,针对当前的童书市场,出版机构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开发不同类型的书籍,如绘本、少年文学作品、科普书籍等,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来设计图书的内容与展示方式,切实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出版机构只有根据读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阅读内容,才能从根本上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阅读动力,从而促使读者自觉开展阅读活动。

(2)注重精品力作出版

一是主题出版作品。主题出版是出版的主流方向,做好主题出版对社会思想、社会风气具有很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行业管理者应加强规划,引导阅读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开发更多、更优秀的主题出版物。全民阅读推广者应在相关活动中倡导广大读者把主题出版物纳入自己的书单。

二是经典文学名著。阅读文学名著能提升阅读者的文学素养、社会素养。出版机构要基于当前的文学出版,探索新的文学出版道路。正如左建明所述,20世纪80年代山东青年作家群的集体特征表现在读书方面那是一个狂热的读书年代,大家读书,互相传染,互相推介,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最近读什么书。一旦有好书出版,很多人争相去读,这种阅读实际上都渗透到个人的创作中去了。可见,做好经典文学作品的出版,能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例如,聂震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任职期间,积极整合出版社的文学资源,组建教材出版中心和少儿编辑室,遴选优秀经典名著,推出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等一系列图书,为大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精品。

三是科普类作品。科普类读物社会关注度较高、实用性强,对读者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大意义。近年来,国内科普作品(如健康保健类图书)的出版呈现繁荣局面,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高新科技、前沿科学的普及图书问世,如《大国速度:中国高铁崛起之路》、“少年航天局”系列图书、引进版《DK儿童太空百科全书》等,成效显著。有关部门不仅设立了许多科普奖项,如“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等,而且设立了航天科技图书出版基金等,同时出台了许多鼓励和保障措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考中医》击中热点,引发读者思考,达到帮助读者真正认识中医、接纳中医,坚定中医从业者和中医院校学生理想信念的目的,由此掀起了一股“中医热”。可见,助力全民阅读的科普类作品,需要基于“人本位”的价值传导,而非简单的知识性介绍。出版机构应在积极回应社会热点、焦点的同时,坚守初心,在做好精准规划的基础上帮助更多读者接受阅读材料的价值,进而追求理性思辨、心灵内省而获得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力量。

四是国学与地方文化作品。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样离不开人及人文精神力量,国学与地方文化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提升地方文化品位,为地域文化发展找到理论支撑与依据,增加“道路自信”“文化自信”,进而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出版机构只有据此开发更多相关选题,挖掘高质量书稿,培养作者队伍,才能让地方文化在价值传导的过程中不断升华,提升知名度。

2.创新图书呈现形式,丰富阅读推广路径

(1)采用多样化的出版形式

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对出版行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出版机构应认真研究当前的内容呈现形式,用人们易于接受、多元化的出版形式呈现阅读内容,顺应立体化阅读趋势,大力发展有声书、电子书、动画书等。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地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等文化节目热播,不仅带动了相关图书的出版,也掀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图书的阅读热潮。广西地方文化书籍“我们的广西”丛书、“文化广西”丛书、《广西诗歌地理》若采用多样化数字出版形式,对提高广西全民阅读成效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这些立体化的阅读内容不仅可以为读者带来沉浸式的“深阅读”体验,而且可以激发人们强烈的阅读兴趣,从而使人们产生阅读需求。在出版融合的当下,编辑作为优秀作品的策划者、生产者,应积极拥抱新媒体技术,深刻把握多种出版形式,打造图书价值链,推出融合出版精品。

(2)发挥优势助力全民阅读推广

宣传全民阅读,传统方法(书话类、评论类、纸媒书讯类)是以图书馆组织活动为主,出版机构参与较少。除图书馆以外,阅读书房近年来发展迅速,新媒体融合在全民阅读研究中也被反复提及。出版业要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民阅读的宣传推广活动,为全民阅读的深入发展推波助澜。如从2006年开始,广西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推进“书香八桂”系列项目建设和开展重大阅读活动为主要抓手,全力打造“书香八桂”品牌,激发全社会的阅读热情。地方管理部门先后组织开展“广西人读广西书”、广西书展、全民读书月等系列活动。2017年,广西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为了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广西做了许多工作:从2013年开始,开展“广西好书”阅读推荐活动,效果显著;开展“书香之家”评选活动,截至2018年已开展了三届,表彰了300多个书香家庭;加快推进“互联网+全民阅读”平台建设,支持建设一批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加强建设八桂书香网、麦林文学网等全民数字阅读平台,其中,2013年上线的八桂书香网已经成为全国性全民阅读品牌,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肯定。未来,广西出版业应根据广西提出的建设目标策划一系列活动,成为政府政策執行的重要参与者,为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积极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付勃达. “出版力”与“阅读力”:聂震宁的全民阅读观概述[J]. 出版广角,2021(5):29-32.

[2]左建明. 谈谈八十年代山东青年作家群(左建明)[EB/OL]. (2011-10-13)[2022-03-20]. http://www. sdzj. org/content-773836403083. htm.

[3]裴永刚,韦玮. 探索建立全民阅读长效机制[N]. 团结报,2021-11-06.

[4]糜倩,万山. 编文与做人:对提高编辑力的思考[J]. 编辑之友,2010(7):82-84.

猜你喜欢
出版业全民图书
全民·爱·阅读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可持续全民医保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