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一词的成因及流行

2022-05-30 13:19赵晨曦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转喻小众

赵晨曦

内容摘要:新词“小众”是对“大众”仿拟构词的结果,从名词到形容词的演变则通过转喻机制实现。语言经济原则是“小众”成词并流行的客观因素,“小众”连用较早却较晚成词并流行的原因是当代社会文化中鼓励对个性的表达与追求。

关键词:小众 仿拟构词 类推 转喻 社会心理

“小众”是今天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在网络语言中更是常常可以见到,例如:

(1)微博作为一个刚刚出现不久的交流平台,目前在国内的互联网竞争中还处于小众平台的地位。(《微博:140個字的营销游戏》)①

(2)但是这几年香港流行工业日渐式微的同时,小众文化却有些复兴姿态,比如最近两年香港文化人爆发型地在内地出书。(中国经营报博客)

笔者发现,“小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未被收录,《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始收录该词,可见“小众”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小众”连用早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已有用例,为何时至今日才作为一个词被人们广泛运用?本文将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入手回答这一问题。

一.“小众”的演变

《说文》:“眾,多也。从 目。衆意。”汉字中以三指多,故“众”本义为“人多”,即众人。“众”作为名词,最常用的指称对象是人,可以跟在其他词后面表示某一类特定群体,例如:

(3)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尚书》)

(4)楚众欲止,子玉不肯,至于城濮,果战,楚众大败。(《国语·晋语四》)

(5)尸而攻盗于北宫,子蟜帅国人助之,杀尉止,子师仆,盗众尽死。(《左传·襄公十年》)

(3)中的“众”指“众人”;(4)中的“众”指军队、士兵,是拥有具体身份的人,“楚众”即“楚国的军队”;例(5)“盗众”杨伯峻注为“群不逞之人”。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众”作为名词时表达的都是群体意义,具有[+多量]的语义特征。

“小众”之“众”取其名词义。古代汉语中,“众”常在名词后构成“NP+众”形式,“众”同时承担表达复数和表人的功能,而少有与形容词组合的情形,与“小”的组合更是罕有,搜集到的用例仅有三例:

(6)见使守卫朔,而不能使卫小众,越在岱阴齐。(《公羊传·桓公十六年》)

(7)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史记·大宛列传》)

(8)何用以小众为病?(《册府元龟·卷四百五》)

例(6)中的“小众”语义中并不包含与“数量少”有关的义项,更与今天的“小众”无甚相关,“卫小众”意为“卫国的民众”,“小”字在此处是对得罪周天子的卫国国君的贬低之意。例(7)叙述小月氏的来源,大月氏因受到匈奴杀戮而逃亡,剩余小部分未能逃亡的月氏人即成了小月氏,此例中的“小众”意指相对整体而言的“少数人”。例(8)中的“小众”意为“人数少”,张希崇在敌众我寡的情形下劝说汉人合力出逃,故言“为什么因为人数少而担忧”。由此可见,从上古到近代汉语中就已经有“小”与“众”组合表示“少数人”的用例,但只是偶有出现,使用频率极低,并未成词。

“小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尚未被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注释为:名词,人数少的群体(对“大众”而言)。21世纪以来的新词词典多有收录“小众”一词,如:

(9)所谓吸引力和感染力,都不只是对“小众”而言,而是对“大众”而言的。(《新词语大词典》)

(10)图书品种的繁荣形成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阅读趣味,读者呈小众化趋势。(《新世纪汉语新词词典》)

可见“小众”的确属于成词较晚的新词语,正如词典释义,作为名词的“小众”含义为“人数少的群体”,这与古代汉语中“小众”的语义一脉相承。除了上例,这样的用例已经有很多:

(11)破除开大锅菜的旧习惯,不妨把“大众”掰开来,认认真真分门别类地服务好八方“小众”!(《市场报》1994年)

(12)一方面我们终于找到一种方法与大众沟通的技巧,另外,我们也不满足仅仅影响小众,需要介入。(中国经营报博客)

(13)宁财神不讳言,这部电视剧是给四十岁以下观众看的,这群人在收视人群中一向被归为小众。(《武林外传》)

(14)另外,由于奢侈品的受众毕竟只是一小部分的小众,客户资源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抓住有限的市场又要求这些员工具有极高的服务意识。(《解密奢侈品牌企业用人经》)

作为一个生命力强盛的新词,“小众”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逐渐被人们接受的过程是清晰了然的,特别是例(14)中的“小众”受到“一小部分”修饰,表明其已经完成了词汇化。

“小众”经常在偏正短语中充当定语,如:

(15)它过于典雅的特点注定无法取悦当代多数观众,应该使其在小众艺术的定位上进行传承。(新华社2002年4月新闻报道)

(16)而《绿茶》总体上艺术气息较浓,因此不少评论认为《绿茶》是一部“小众”电影。(新华社2003年8月新闻报道)

(17)随着中国古典文化的回归和外来文化的涌入,无论对于“大众文化”还是“小众文化”,都是一次洗礼。(《武林外传》)

“小众”修饰的中心语一般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事物,而这类事物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定语“小众”可以理解“面向小众”,这是其作为名词具有的对象义。但“小众”在语义上逐渐由概念域投射至心理情感域,发展出“冷门的、另类的”之义,这使得其词性也从名词类转为形容词。

“小众”的形容词性质更典型地体现在它可以受“很”“非常”这类程度副词修饰,如:

(18)就是本来我们剧场是一个很小众的,居然小众作品可以变成大众都在听。(《杨澜访谈录Ⅱ》)

(19)互联网从一个非常小众的东西变成大众普遍使用的工具。(《创业者对话创业者》)

(20)但左小祖咒的作品真的是很小众,永远不可能产生上述情景。(韩寒博客)

某件事物“很小众”意味着接受、喜爱这件事物的人数更加的少。同样,当“小众”充当谓语时,它的形容词性也能得到体现:

(21)以前人们都以为豆瓣小众,就自己上,结果一起身发现全办公室都是豆瓣,以前人们都以为陈绮贞小众,就自己听,结果钱柜里一点歌发现还大合唱。(韩寒博客)

上例中的“小众”如果按名词词性进行理解,在语义上是不通顺的。比如“陈绮贞小众”不能理解成“陈绮貞是数量少的群体”,因为陈绮贞是一个个体,明显不能与群体划等号,因此这里所表达的语义应该是“陈绮贞是冷门的(歌手)”。

二.“小众”成词及演变的机制

1.“小”和“众”的语义变化

根据上文,无论是“众”的本义还是引申义中,都含有“多”这一义项,这与“小”所蕴含的“少”这一义项相矛盾。两个含有相互矛盾义项的词如何组合在一起被语言所接纳,进而被人们习惯使用,首先可以从“小”和“众”的语义变化中得到解释。

“小”作为汉语中的常用词,它的语义演变发生得很早,先秦时期就已经发展出虚化的程度义。“小”的语义最初是指“体积、面积不及一般事物”,是空间义,人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受到认知模式影响,语义范畴会围绕原型不断扩大。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是语言产生新语义的重要途经,人们的思维会将具有相似性的事物通过隐喻的方式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语义。“小”的语义正是在隐喻的作用下,从“面积不及一般事物”发展出表示“数量不及一般事物”。这种从空间义到数量义的改变是“小”语义扩大的体现,这一变化使得“小”和具体事物名词组合时可以顺利地表达“数量不及一般对象”这一含义。

作为表达人称复数的名词“众”,与其他语素或词组合时,其语义上虽然也承担着复数表达功能,但是其人物名词功能更明显。当“众”的语义重点凸显在“人”上时,它的前面就可以另加表示其他性质的词进行限定,其中当然包括表示数量多少的“小”,由此两个语素的组合是符合语言规则的。

2.“大众”的仿拟构词

“小”与“大”的语义关系从本义开始便密不可分。“小”的本义是:“面积不及一般对象”,与“大”相对。因此“小”与“大”的语义发展不可避免地处于互相影响之中,二者的语义演变过程除了各自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仿拟构词和类推作用也在其中显露身手。

先说仿拟构词。仿拟是一种修辞现象,是根据某个已有的格式临时性仿造出一个新的格式。一旦新格式在社会成员中得到普及,使用频率增加,新格式便会经历从偶用到常用的阶段,最后固定成词,如此“仿拟构词法”便成为新词产生和流传的途径。

“大众”的成词时间远早于新词“小众”,明清时期“大众”一词就已经在语言中固定下来,意为“多数人的群体”,开始常用来指军队,后来也指一般人:

(22)若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愿大王察臣愚衷,早苏众望。(明《东汉秘史》)

(23)次早,一干大众起身,先差了两个家人去府城里寻拣宽阔下处。(明《醒世姻缘传》)

“小众”作为新词被使用之初总是与“大众”在同一句子中共现:

(24)这样一来,对“美术人”或简称“美人”的成就判断对俗世的大众或高雅的“小众”来说更为容易。(《读书》第195期)

(25)目前,京剧观众早已从大众变为小众。(新华网2004年3月新闻报道)

例(24)使用“小众”的同时使用了引号,而句中“大众”并无引号,说明作者对“小众”是否成词的规范性还不明确,很可能认为此时的“小众”只是对“大众”仿拟的修辞用法。由于“大众”较早地稳定在语言里,当要表达与之相反的语义时,便自然地通过仿拟构词,选择语义相对的语素替换已有格式生成“小众”。通过构词方式生成的新词“小众”不再是一种临时的、个人的修辞产物,而是稳定的、社会的规范词汇。

3.类推和转喻

除了内部的语义变化,外部的类推作用同样是语义演变的重要动因。类推的发生,是基于两个事物的相似性,这种相似可以来自形式,更主要的是来自意义或功能。在“小众”的成词和演变过程中,“大众”对其存在一定的类推作用。

从外形上看,“小众”与“大众”同是定中结构,且中心语为同一语素,结构上的相似性继而造成了二者意义上的相似性:均为对群体数量的描述,且多数情况下二者所指的数量多少正是相对而言的。“小众”在句中的功能也与“大众”保持一致,首先拥有的是名词的用法,以及均可做定语修饰与文化、艺术有关的事物。在由名词类转为形容词上,本是“大多数人”义的“大众”通过隐喻可以产生“通俗的、流行的、受欢迎的”等意义,与之相对的“小众”也就可以隐喻为“冷门的、另类的”等义。

此外,“大众”加上后缀“化”后变成动词性的“大众化”:

(26)有些国家不仅普及初中,还普及高中,甚至努力使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推行从出生到老死的“终身教育”。(网络语料)

(27)当年我在美国的那段时间内,浏览器还没有出现,互联网还不像现在这样大众化。(《创业者对话创业者》)

“小众”同样也发展出了动词“小众化”的用法:

(28)较之它的姊妹艺术散文和小说,新诗的读者面明显要窄一些小一些,新诗明显还是“小众化”的艺术。(《人民日报》2000年)

(29)离开了群众的喜闻乐见,就是不搞大众化,只搞小众化,就是出了方向性差错,就是孤家寡人,自我欣赏。(《读者》)

无论是用作名词还是形容词,或是加上后缀动词化,“大众”意义和功能上的成熟都先行于“小众”一步,并影响着“小众”发生同样的演变。

类推作用是“小众”语义演变的重要机制但不是全部,“小众”与“大众”的形容词用法均只见于现代汉语中,时间上并无较大差异,因此形容词性的“小众”除了受到“大众”类推的影响,也通过自身语义上的转喻机制实现名词的形容词化。

三.“小众”流行的语用动因

1.语言经济原则

语言经济原则即省力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以最小的认知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当生活中出现新事物时,需要有新的词语或词义来填补语言概念上的空缺,此时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借助头脑中已有的词汇,通过相似性来描述新事物,如此既减轻了理解、记忆上的负担,又能够准确、形象传达语义,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语言经济原则促使人们交际时总是趋向选择同时满足说话人完整表达和听话人完全理解的最简洁的语言符号。人们对“大众”的含义和用法都是熟悉的,说话者在使用与“大众”具有相似性的“小众”时,会认为听话者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意图能准确传达,不需要进行多余地解释。因此,在需要表达“人数相对少的群体”时选择“小众”一词的做法体现了语言经济原则。

2.社会与心理因素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作为新词的“小众”,它的演变和流行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也离不开人的心理需求。“大众”的含义是“民众”,宣扬“大众化”本是为了贴近民众、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人作为个体的属性逐渐得到发展,人的个性拥有更自由的展示空间,“大众”一词似乎开始变得意味着跟随大流、趋于平庸。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是难以容忍自己与其他个体变得同质化的,而“小众”文化的出现适时解决了这种困扰,正迎合了人们追求个性的心理。

另一方面,“小众”文化虽然冷门,但也有其固有的受众和追随者,也许在科技、信息尚不发达的时代里,由于受到主流文化有形或无形的排挤,小众文化曾长期不被理解和重视。而当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后,“小众”的自我认同也随之觉醒,与之而来的还有对获得社会认同的需求。语言和思维拥有一致性,人们对个性的追求、小圈子对认同感的渴望,共同促使着“小众”的使用范围扩大、使用频率提高。这一动因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词新语得以流行的共性。

“小众”连用构成的短语始见于《公羊传》,但在古代汉语中并未被广泛使用,而是直到现代汉语中才焕发活力。作为新词的“小众”,其语义发展经历了从“人数少的群体”到“冷门的、另类的”,也即从名词发展出了形容词属性。在“小众”成词的背后,“大众”的仿拟构词和类推起到了重要作用,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开放社会中人们追求个性的心理,是“小众”在语言中快速流行的动因。

从成词到流行,“小众”在语义上逐渐脱离了“大众”的限制,语用上亦然。当千年来鲜有人言的“小众”在现代汉语中重獲生机,当句子中的“小众”不再需要与“大众”共现,现实中的“小众”同样也不再为了衬托“大众”而存在,小众文化同样值得尊重,这既是语言的更新,更是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庆.“小”的语义演变及其搭配组合[D].暨南大学,2012.

[2]吴晓峰.修辞现象词汇化:新词新义产生的重要途径[J].益阳师专学报,1998(04):67-71.

[3]李明,姜先周.试谈“类推”在语义演变中的地位[J].汉语史学报,2012(00):69-79.

[4]刘念.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91-94.

注 释

①本文语料均来源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转喻小众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虽小众但可贵
北京CEDRUS小众买手店
找到属于自己的“小众强需求”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