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杰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教师必须要运用归纳思维来组织教学。本文以《溜索》教学设计为例,来阐明归纳思维的运用与延伸,为自读课文教学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溜索》 阿城 归纳思维 部编版教材
部编版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其中“教读课文”主要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方法,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自读课文”则是学生运用在教读课文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从而强化自身的阅读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自读课文的教学一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或是与教读课文无二,仍是教师主导课堂,侧重知识方法的传授;或是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过分放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缺少教师必要的引导。
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阅读教学中教师逻辑思维模式的偏差——归纳思维的欠缺。逻辑思维分演绎和归纳两种,前者是从一般到个别,后者是从个别到一般。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是通过阅读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很多教师惯用演绎思维,将文本的相关知识直接告知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特定的方法逐一验证这些知识的正确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既不知道为何使用这种阅读策略,也没有深刻的阅读感受,只有各种琐碎的方法传授,自然无法提高思维品质。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运用归纳思维,引导学生“从探寻文本的具体内容、思路结构、写作方法、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从阅读、思考、品味中,获得对文本的一般性结论。”自读课文的初衷,就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文本,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归纳思维的运用。教读课文的教学,教师会随堂传授相应的基本知识(如语言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章学知识等)与一定的阅读策略,但这些内容通常缺少一定的体系,散乱无章。自读课文可借助同质文本(内容、题材相似的文本)的学习将其归纳整理,使学生形成科学而有章法的知识体系,进而掌握读某一类文本的阅读方法,积淀相应的阅读经验。
笔者以部编版九下自讀课文《溜索》为例,在教学中运用归纳思维针对语言文字运用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相应的阅读方法,掌握关于阅读的方法性知识。
《溜索》小说与以往小说不同,继承的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传统,寥寥几笔形神毕现,讲述了我国西南地区马帮汉子在奇险的怒江上溜索的经历,进而赞扬了马帮汉子们勇于挑战、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情节中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语言艺术的运用上却颇为丰富,最大特点是简洁明快,干净洗练,有中国古典小说的凝练含蓄之美。《溜索》一文写的是在奇险的环境里一群马帮汉子们溜索的过程,表现了他们无所畏惧的英雄本色。小说语言选词炼字考究,值得品味。根据课标和单元要求,结合学情,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找出环境奇险之处;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牛与“我”在文中的作用;3.品味独特的语言艺术,感受人类挑战自然艰险的精神气概。
归纳是通过分析、比较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提炼,抓住核心内容发展学生思维,归纳要比演绎更有难度。从演绎的角度来看,整体到局部的梳理,思维是顺势而为的分析活动。归纳,其结论未知,需要思维主体积极主动地分析、辨别、比较、综合,进而得出最终的思考结果,在阅读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促进学生归纳能力的提升。如文中一处奇险的环境,这是根据文本为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预习内容,共有两问:1.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2.小说发生在一处奇险的环境,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奇”在何处,“险”在何处?(提示:关注第9段对“索”的描写)
阅读小说先要了解主要内容。学生此前已学过多篇小说,知晓小说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学生通过情节概括,可以理清事情的发展经过,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奇险的环境是整个故事的活动背景,《最后一课》《故乡》等小说均是如此。围绕小说三要素快速梳理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粗略体会环境特点,教学中淡化对情节概括的指导,对语言艺术的分析可做到尽可能细致精妙,从而引领学生深刻感知阿城笔记小说的特点,品读出这篇小说的独特魅力之处。学生由此可以归纳,小说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往往会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解释人物出现特定言行举止的原因。
自读教学的重要使命是:基于“自”,落实“自”,强化“自”,达成“自”,即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方向,巧妙引导学生利用旁批阅读文章,培养学生从课内到课外阅读迁移延伸的能力。这篇小说的授课将带领学生一同关注旁批中的共性与个性之处,分析旁批的指向与主人公首领的关联,了解它们分别对突出首领形象的作用,进而带领学生深刻认识首领这一人物形象。通过预习,旨在使学生归纳初读小说的方法:1.概括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及其关系,从而整体把握文本;2.小说中若出现大量的环境描写(尤其是自然环境),要留意其特点,它们往往与人物形象有密切的联系。
对于作品分析来说,最为精致的分析就是在经典文本中,把潜在的、隐秘的、个性的创作性风格分析出来。恩格斯说:“文学作品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帮汉子无疑是小说的主要人物。溜索是原始渡河工具,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木或其它固定物上,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那么这处典型的奇险环境,再现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人物形象刻画是小说的重难点,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群,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阅读任务:
1.结合马帮汉子们过溜索时的具体表现,说说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2.文中为什么要细写牛过溜索时的情状?3.“我”过溜索时是怎样的表现?探究:小说是如何来刻画马帮汉子的人物形象并进而表现主旨的?
在阅读中,学生将文本整体分解为部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列提纲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厘清文章结构,在概括各部分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纲目清晰、言简意赅,又体现着一定逻辑关系的结构系统。列提纲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条理,提升对文本结构的分析、概括能力。一般来说,分析人物形象首要考虑的是正面描写,即动作、语言、神态等人物描写。小说中有许多形象准确的人物描写,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分析问题不大。但对于这篇小说而言,人物描写的笔墨并不是太多,更多的是对外部环境与线索人物的描写,即侧面描写。外部环境既包括陡峭险峻的峡谷,也包括惊恐万分的牛群,线索人物则是跟随马帮汉子们一起过溜索的战战兢兢的“我”——都对马帮汉子的形象起着衬托作用,反衬他们的沉着勇敢、果断从容、团结协作的精神。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来讲,可利用写故事梗概、概括中心思想和拟标题等几种形式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将文本内容进行合理压缩,删除枝叶,保留主干。在压缩提炼、去粗取精的思维过程中,锻炼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创作一篇小说环境描写大都是十分重要的,作者会通过特色语进行环境描写,看似无心、与故事主线没有关系的描写实则恰好是为剧情的发展做出铺垫,为了通过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塑造,引导学生对《溜索》这篇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开篇的第一个场景描写进行体会,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使读者可以慢慢地接受引起强烈反思,突出这种描写方法的价值。如文章中“口极狭、山不高,一个半牛勉强可以通过。”作者的这句环境描写看似简单,但能够感受到路途的险峻,也写出了环境的奇,通过环境描写来营造物象,以此使文章的情节更加生动曲折,确保结构可以更加立体。在《溜索》这篇小说中,运用奇幻绚丽的语言对环境的壮美和奇险进行描述,如“汉子们在溜索的中有一只大鹰始终如影随形,这只大鹰似乎是上苍赐给汉子们的保护神”,不仅突出了智慧与神勇,且增添了神话色彩,可见环境是为人物形象而服务的。人物形象的刻画,除了有直接描写外,还会用环境(相对独立于主要人物的外部的人、事、物)来进行烘托(或反衬、对比)。学生结合所学可以具体分类进行归纳——用外部环境进行烘托:如曹文轩《孤独之旅》中,通过芦苇荡、鸭群、暴风雨来烘托杜小康的心理历程,表现人物内心的成长成熟。用外在人物进行烘托(或反衬、对比):如施耐庵《智取生辰纲》中,用吴用等梁山好汉的团结协作反衬杨志虽精明老道但又暴躁的性格脾气。通过对环境作用的梳理,学生基本能够明白作者为何这么写环境的用意,以后遇到类似的文本,便能运用积累的阅读经验来解读文本。
统编语文教材中,写人记事的课文比重较大,而这类文章的归纳对学生而言也是难点。文章中精彩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虽然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但总的来说只是一个混沌的整体感觉,要细说的话学生往往就会“无从下口”。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或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方面,或从情节的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等方面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与事件的因果关系。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课文的语言特色进行感悟,在《溜索》这篇课文中,作者以平淡质朴的语言对马帮汉子,尤其是马帮汉子首领的英雄精神进行了歌颂,比如:“首领在马上稳稳的坐着,笑了笑。”这简单的一句描写、质朴平淡的语言表达,感受在万丈沟壑及天堑峡谷面前,首领无所畏惧、气定神闲的姿态。汉子们在首领的带动下,战战兢兢地走到角框上,如一句“首领大喝一声,命在天上,不得往下看,单纯从这一句平淡质朴的语言描写中,就可以看出马帮首领的担当,这一句简短的话铿锵有力、言简意赅,因此教师理应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平淡质朴的语言特色进行体会,从而在质朴的语言中了解英雄情结的内涵。一次溜索的经历,马帮汉子过溜索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但作者写来却惊心动魄,让人如临其境,这都得益于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小说语言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又与表现人物息息相关,因而设计了如下两问:1.第10段中的“小”字有何精妙之处?2.请你各找一句话做分析,说明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用字讲究的特点。
“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应该着眼在内容上。”(夏丏尊)读小说,学生往往偏重于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较少考虑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因此语言分析往往流于形式。即使引起了注意,由于惯性思维的运用,语言分析多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找找修辞,赏赏动词,看看句式——除此之外,很难在语言特点上有新的发现。
第一问引导学生去关注体会文中用词的精妙处,由此突破常规的语言分析套路。第二问在学生对用词特点有初步体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语言内部,分析语言是如何表达相应内容的。借助以上问题,尝试让学生理解,本文语言用词考究之处,在于运用恰当准确、形象贴切的动词来表现人、物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追问:
初中教学不同于小学教育,更强调需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课题、善于猜想、抽象概括、运用知识和善于反思,因此教师授课中更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实施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过程。通过资料收集与归类的实践过程,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究、抽象、推理、反思的过程,规范形成自身的独立思维,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为此提出《孤独之旅》与本文一样,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其语言风格是否与本文一样?
归纳思维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强调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学习和效果,为此要预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自觉收集信息,将信息转化为概念,最终学会处理概念。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文语言风格迥异,《孤独之旅》语言富有韵味,宛如诗歌,适合表现孩子的内心成长;《溜索》语言简洁凝练,言简意赅,适合表现人物果敢、从容的性格。由此可以归纳:不同的环境描写,会通过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来烘托人物的形象。结合课外阅读材料老舍《在烈日与暴雨下》,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一阅读经验的认知。
学法总结:自读课文需要掌握读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自行归纳,既能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做到“一课一得”。
如上所示,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总结归纳出本文的写作特点,归纳思维已经慢慢渗透到学习的每一环节。但以上归纳的方法,仅局限于“这一篇”,要通过学习“一篇”来通晓“一类”,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情节简单的小说怎么读?结合上述分析,以及学过的小说,引导学生自行归纳:这类小说往往会花大量笔墨在与人物有关的外在环境(人、景、物)上,通过外在环境来烘托人物形象,并借助独特的语言风格加以表现。如下所示:
通过深度思考,学生归纳的知识点才能由琐碎到整体再到体系,实现归纳思维的延伸,即将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整合,去解读某一类文本,在解读过程中不断完善原有知识结构,并吸收新的阅读方法加以拓展丰富,从而建构更加完备的语文知识与方法体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当运用归纳思维,统筹整合教读课文的知识点,提炼自读课文的教学生长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搭建解决问题的阶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部,深度思考文本语言表达特点,将个别理解上升到一般结论,获得对某些问题的共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丰富阅读经验,切实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夏丏尊,叶圣陶.阅读与写作[M].长沙:岳麓书社,2012.
[2]曹公奇.阅读教学的原点:归纳思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1.
[3]靳彤.“閱读方法”是什么?[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8.9.
[4]顾振彪.叶圣陶关于编写中学语文教材的论述[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8.6.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