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022-05-30 06:47:56岳瑞
求知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岳瑞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愈渐繁荣,教育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成绩,如今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其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初中课程中,化学属于较难理解的一门科目,大部分化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实验才能有效掌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应用实验教学的方式授课,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理解课本知识,激发对化学科目的学习兴趣。文章对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原则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根据初中化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来看,课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都是初中化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教学资源不充足、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达标等方面的影响,很多学生无法有效开展化学实验活动,其化学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将自己习得的化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化学教师更应当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一)与新课改目标保持一致

我国的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适当采用实验教学法,把课本知识融入实验教学中,把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易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印象,为学生往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般义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在步入初中阶段后才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化学,他们对化学这门学科充满好奇心,教师应当在这个时候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加强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教师运用实验教学法,能使学生对化学科目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实验,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能提升自身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课堂学习积极性。

(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自出生后,从多方面获得对外界的认知,比如我们用眼睛觀察色彩,用味蕾品尝美味的食物等,如果没有经过仔细观察,我们难以获得有效的信息,也就很难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对其中的各种知识进行验证和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变化过程,从而获取信息,最终得出结论,发现物质的深层规律。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事物颜色和状态的变化、化学反应中是否出现气泡或者反应物等,能有效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1]。

二、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

(一)科学原则

科学原则是指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开展化学实验教学。首先,教师应当遵循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来设计新的课程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符合他们学习特点的学习环境。

(二)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所以他们的化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情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主体性原则

传统的化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照本宣科,容易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很多教师为了能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目标而缩短课时,加快上课的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没有做到有效沟通,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这种课堂教学方式违背新课改要求,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将自身视为知识的引路人来参与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内容作为基础进行实验教学设计。比如,在学生学习制取氧气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化学公式,还要让学生了解制取氧气实验中所要用到的化学仪器,所有实验步骤的意义以及催化剂的作用[2]。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并且让学生有参与感,教师应当设计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仍以制取氧气实验为例,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有没有同学说说自己在实验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老师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下呢?”然后再引导学生做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并解决学生刚刚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对学生的结论作点评,看学生的答案和解决方法是否正确、合理。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大胆地开阔思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来设计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大胆尝试,勤于动手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应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来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会理性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学生认识化学仪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并将吸墨式钢笔和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滴管进行对比,并用吸墨钢笔模拟滴管,教师分小组观察,看哪一位同学的动作最规范。又如,在学生学习化学元素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现象向学生解释化学元素的特点[3]。化学教材上提到很多地方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河流被污染等情况。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矿场周边进行实地考察,询问当地居民因为矿场资源的开发而面临的生活变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开矿、采矿的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认识和理解化学元素。

(三)合理设计教学问题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本知识不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使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知识点设计课程,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自己的思维;要注意自己设计的问题的科学合理性,尤其是那些针对重难点知识设计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4]。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或不同见解。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认识这些元素吗?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些金属元素中谁最活泼呢?谁能告诉老师,这些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是根据其什么性质来确定的呢?”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产生了很多见解,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想,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金属元素的反应状态,然后分组探究讨论。等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针对这些结论进行讲解,以这样的方式来不断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化学实验教学中,逐渐完善教育方式和教学步骤,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望,通过优秀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更先进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部分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一些化学实验不能进行,导致学生不能直观地学习化学实验相关的知识[5]。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化学实验教学,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模拟各种不同的化学实验,使书本上原本死板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难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动画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动画演示可以将复杂的化学反应简单化呈现,使化学实验步骤更加清晰明了。

(五)组织多样化的活动,积极拓展课外实验

因为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设施的限制,化学实验课常常不能全面开展,这会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化学相关的课外活动,将化学实验教学融入学生生活,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参与课外化学实验活动,合理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有目的和有计划地组织活动,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化学知识。课外实验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拓展他们的思维以及想象力。初中化学教师除了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多创造课外实验教学的机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和学生做好沟通,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6]。比如,有的学生发现用了很久的烧水壶会产生水垢,导致烧出来的水比较浑浊。学生在自己的兴趣小组中提出这一问题,然后进行组内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分析出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与氢氧化镁,最终结合酸碱盐相关知识取得较好的实验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同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研究化学问题,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要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其所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逐渐增多。一些学生能很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但是一进行实践操作便束手无策,这展现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对课本知识能死记硬背,但是无法做到灵活运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经常感到无从下手,这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作为化学教师,我們应该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理论知识,然后通过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其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不是成为“书呆子”。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应积极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联合学校方面加强对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重视实验教学的教学成果,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长良.初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91.

杜华,贺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J].华夏教师,2018(23):78-79.

舒建忠.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2):45-46.

玉卫秀.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1):155.

郁德贤.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22) :11-12.

楼香平.高中化学教学中数字化实验的应用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24):53-54 .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13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2:31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7:49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6:54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