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倩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在数学练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数学应用题、填空题和判断题,而这些题干表述有时会误导学生,这就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阅读基础和判断能力。可以说,学生通过数学阅读理解题目是正确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生涯,针对如何提升学生对数学题干的阅读能力做以下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9-0146-03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al reading ability
XU Qian (The Eighth Primary School of Jinchang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al reading awareness and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In mathematics practice, there are often some mathematical application questions, fill-in-the-blank questions and judgment questions, and these questions sometimes mislead students, which require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 have a certain mathematical reading foundation and judgment ability. It can be said that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questions through mathematical reading is the premise of correctly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Based on my teaching career, the author makes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on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on mathematics question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Mathematics; Reading ability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在思维方面还是思想方面的发展都不健全,这就导致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思维。在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时候,如果没有小学数学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正确培养,那么小学生就不能主动阅读,同时还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这并不利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数学教师应当从多方面提升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发挥出他们的阅读思维。
1.通过观察阅读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值得小学数学教师注意的是,小学生虽然在数学阅读经验和阅读水平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小学生并不知道如何通过正确、有效的阅读方式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数学教师及时地引导和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开展观察式阅读的方式来提升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思维。观察式阅读就是需要小学生对一些数学事物或者数学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生活性水平,让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到阅读中描写的数学知识,从而加深自身的阅读印象,提高對数学知识的阅读理解。如果遇到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就可以积极通过信息技术寻找相关的数学图片视频或者数学故事等,让学生在对图片、视频和故事的阅读分析中找到关键的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小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认识到相应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将烦琐化、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直观化、简单化的数学知识,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当学生在学习有关“克与千克”的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积极开展观察阅读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习数学中的“克与千克”。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查找与“克与千克”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观察的方式对图片进行阅读,比如一袋水果一千克、一箱啤酒五千克等。小学生由于思维并不完善,所以需要数学教师通过观察阅读的方式,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让小学生能够充分明确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数学教师还可以提高学生观察阅读的实践性水平。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杆秤,在引导学生学习“克与千克”的知识时带领学生测量身边的物体重量,比如黑板擦、三角板、粉笔、笔记本等物体的重量,这不仅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观察教学效果。
2.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整体上来讲,对比式阅读主要适合应用于小学数学的课后复习阶段。这种阅读方式是指数学教师积极引导小学生,将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数学公式或者数学概念等进行比对,并从这些相似的数学公式、数学概念中寻找出相同类和不同类,这样就能将各种烦琐复杂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整齐化、统一化,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对比式阅读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培养小学生的阅读逻辑性思维,使他们通过数学阅读就能够明确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充分发挥出小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作用。当教师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阅读,然后再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去适当地制定合理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数学阅读中的关键信息。将思维导图和对比式阅读相结合,既能够发挥出阅读的最佳作用,也能够充分培养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逻辑思维。经过长时间的对比式阅读教学,即使没有数学教师的及时引导,小学生也能够有效地整理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达到最佳的数学阅读效果。例如当数学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圆柱体的表面积”知识时,部分小学生由于对各种数学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所以在这部分数学阅读解题中会出现困难,小学生不能正确分清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从而导致他们在解题阅读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解题失误,最终使他们的数学成绩下降,还有可能逐渐使小学生丧失数学学习信心。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出对比式阅读的作用,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明确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表面积之间的公式关系,只有让小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明确这些数学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小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出现的失误,从而达到最佳的对比阅读效果。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列举出来,让学生寻找不同公式之间的区别,学生在阅读数学公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强记忆,还能够深入理解数学公式的概念,从而完整地区分三个公式的不同之处。
3.通过问题阅读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问题阅读的方式指的是数学教师通过一系列数学问题,去激发学生想要继续阅读的欲望和兴趣。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有了数学问题,才会激发小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产生相应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明确阅读中的数学任务,并根据数学任务的类型和特点,向小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当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能够从侧面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欲望,想要通过阅读来找到相关的数学答案。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提高问题阅读的实践性水平,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实践性的数学生活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出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提升问题阅读的时间性水平,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降低数学阅读时的困难程度,当然,数学教师在讲解一些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时,小学生可能不能充分理解,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如果将这些复杂化的数学知识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就能够有效地将这些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进而有效降低小学生的数学阅读难度,达到最佳的数学阅读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小学阶段数学教材中的公式及概念都比较简单,但是这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小学生来说不能从根本上明确这些数学概念的含义,所以数学教师就要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数学教师在打造问题阅读课堂时,首先应当让学生充分明确为什么阅读、通过阅读解决什么数学问题等,也就是说只有小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明确阅读的原因,才能带着疑问去寻找数学答案。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问题阅读引导训练,这样小学生才能从解决问题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有关“厘米、分米、米”的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积极建造问题阅读课堂的形式来实现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或者数学教材上的数学知识去明确教学培养目标,然后设立一段文字,“小明早上从2dm的床上起来,然后穿上了20dm长的上衣和90dm的裤子,然后又穿上了18cm的鞋,拿出20dm的毛巾擦了擦脸,就去上学了。”数学教师可以设立一个合理的数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情境的阅读找出其中不正确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或者和其他学生交流的方式找出数学情境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这种问题阅读的方式和以往阅读的方式有所不同,小学生能够从中找到有效的数学信息,并通过自己的思去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从而进一步加深自己对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的具体认知。
4.通过精细化阅读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并不完善,所以大多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比较弱,甚至有部分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题目阅读时不理解题干意思,不能挖掘题目中关键的数学信息。因此,小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就找不到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些教师在出题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在题干上加一些容易误导小学生解题方向的词语或者数字。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就要积极开展精细化阅读,带领小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来充分明确数学题目的含义。数学教师还应当注意在引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讲解关键字词,比如“分别”“相当于”“占”“是”等字词,如果小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那么很有可能极大程度上会降低自己的解题正确率。对于理解能力不高的小学生来说,积极引导他们对数学题目进行咬文嚼字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当数学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有关“平行线”的数学概念时,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圈出平行线概念中的关键数学信息,这时小学生可能会圈出同一平面、不相交、两条直线等内容,说明小学生对平行线概念有了基本的认知;然后,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圈出的关键信息画平行线。小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就能够明确平行线是体现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不能将任意一条直线画成平行线。精细化阅读可以让小学生更加明确数学概念中的关键点,这样,当小学生在做相关的数学判断题时就能够清楚地找到其中的错误信息,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数学阅读能力。
5.通过开展思考阅读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学教师要明确展开数学阅读教学,并不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阅读,而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一定的数学思维去认识和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数学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文字的表面意思,去找到更深层的数学知识内涵,并且经过小学生自身的分析和思考,得到最终正确的数学概念。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无论在引导小学生开展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时,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充分发动自己的数学思维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找相关的数学知识点,这样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优秀的数学阅读思维与阅读理解能力。数学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开展数学阅读时,要让学生在阅读完毕以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和数学关键点,并针对这些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强思考,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最佳效果。数学教师不仅要从各方面提高小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的数学思考能力,还要引导小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数学阅读的有效性作用,在提升小学生解题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他们的解题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数学教师可以从网络或者小学教材中寻找相关的数学例题,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数学题。比如“参加学校运动会的一年级学生一共有300名,其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之间的比例是6﹕4,那么请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在这道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之间的比例是6﹕4”换成“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人数的6/10”等,通过这样的问题转换,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也可以让小学生更加明确数学题目的含义,不仅极大程度降低了小学生解题的难度,还锻炼了小学生从多方面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与良好的阅读兴趣,就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充分明确数学阅读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进行日常的数學教学以外,还要为小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和空间,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阅读教学水平,从各方面寻找能够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要想最大限度地让小学生树立起自觉进行数学阅读的意识、提高数学阅读水平、充分发挥出自身数学阅读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数学教师和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徐艳.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