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玲
[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综合与实践”领域进行了重要调整,内容主要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現。设计与实施一个好的主题活动,需要加强对《数学课标(2022)》中相关要求的理解,也需要教师基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本文从“主题选取、目标确定、过程设计、活动指导”等维度对“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建议,并辅以部分实例,以期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新要求、新变化,创造性地设计并实施适宜学生学习的主题活动。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活动设计
“综合与实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之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成长发展起着独特作用。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反映了新世纪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体会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渠道。《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该领域的名称修改为“综合与实践”,进一步明确该领域内容“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标(2022)》)对“综合与实践”领域进行了较大调整。作为回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课程综合、学科融合”要求的主要内容领域,“综合与实践”被赋予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和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新价值内涵;在课时上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每学期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量设计并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在学习内容上,在原有的“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类型,并强调跨学科实践;在内容呈现上,以“主题活动(项目学习)”为主要呈现形式,说明了具体主题活动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及学段教学建议;同时也明确了该领域的学习应以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展开。
《数学课标(2022)》中“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诸多变化,都需要在实践场域、在综合与实践具体的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中落实。与其他三个领域的内容相比,“综合与实践”领域为实践留有更大的空间,因此更需要学校、教师准确理解“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变化,合理地设计与实施主题活动。
一、主题的选取
《数学课标(2022)》中的“综合与实践”内容,主要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共列举了13个主题活动、2个项目学习,以及17个活动案例。但这些主题活动及案例,在教材编写或教学设计时,可以使用不同的主题名称,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因此,学校在实践中,可以创造性地开发、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及内容。
(一)兼顾内容类型
“综合与实践”的具体主题内容,可大致划分为“以融入数学知识学习为主、以综合应用数学知识为主、以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主”这三个类型。这三个类型并不是对“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内容的绝对划分,但可为主题的选取和活动设计提供参照。
对于“以融入数学知识学习为主”的主题内容,“综合与实践”领域在第一学段安排了“认识人民币单位、认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认识基本方向”等内容;第二学段安排了“认识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认识常见的质量单位、认识方向”等内容;第三学段安排了“认识负数”。这些主题是教材编写、学校实践中必须包含的,但主题活动的名称、具体活动设计等,可与《数学课标(2022)》中不同,只要能达成相对应主题的内容要求及其学业要求即可。
对于“以综合应用数学知识为主”和“以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主”的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数学课标(2022)》中列举的主题及案例为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完全可以根据学校课程实施的条件、资源去编创不同的主题内容,殊途同归地实现课程目标。因此,应充分挖掘该学段数学知识间的关系、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等,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趣味的主题活动,达到巩固认识、加深理解、体验应用、感悟联系等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需要注意的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主题活动,并不是高年级的专利,应覆盖到各年级的主题活动选取与设计中。
(二)考虑学段变化
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主题设计,应有助于学生丰富对量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等。因此,活动主题和内容的选取,应基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和其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形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在此基础上,第二学段的学生应尝试解决应用性的数学问题和简单的现实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应用意识。因而可设计指向多个数学知识领域的综合性情境或现实性问题,同时应注意挖掘数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联系,设计操作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内各领域知识的联系,以及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对问题解决的作用,拓展数学理解,提高应用意识。
第三学段的“综合与实践”,除了“主题式学习”外,还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展开,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调查、探究、实验、设计等活动中,尝试解决现实性、挑战性的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因此,应设计现实性、综合性、挑战性的任务,充分依托本地区的社会、文化资源等,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挖掘题材,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感悟对数学各领域知识间联系及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理解,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创新意识。
(三)广泛挖掘资源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学校办学特色,不仅可以对同一个主题开展不同的设计,更应该依托本地、本校的课程资源,充分、广泛地挖掘和改造,创造性地设计适宜本校、本班学生的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
从数学学习中寻找。《数学课标(2022)》中将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融入“综合与实践”领域,进一步消弭了此领域和前几个领域之间的边界,并且倡导以实践、操作、探究等方式开展各领域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除了已经被放在“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数学知识,还可以进一步从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寻找适宜以实践方式展开学习的素材,设计成“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开展二年级“认识大数”内容学习的同时,设计了主题活动“1万有多大”,通过独立数出1万粒大米、圈出报纸上1万个字、课余时间累计跳1万次小绳、全班合作折1万颗幸运星组成六一活动标志等,以数1万、找1万、做1万、折1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数量积少成多的感受,建立1万的表象,发展数感,感受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从学生生活中挖掘。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素材与资源,可将其设计成“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如“学校中的数学”,搜集、整理自己学校的历史发展、面积环境、师生人数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也可以聚焦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一些学校因为疫情防控等原因,需要将学生上课间操时人和人的距离变大,导致同一时间学校所有学生无法全部到操场上做操,要求重新设计全校的出操方案。将这一现实问题转化成“设计学校出操方案”的项目学习,指导学生充分考察疫情防控的要求、学校出操的环境、学生上操的需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新方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素养。
从社会环境中发现。社会生活中,有诸多值得学生关注的问题,如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有反映祖国发展变化的信息,如载人航天工程等;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源,如在数学文化、历法等方面的体现等;还有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如消费、文娱、体育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设计的素材来源。如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师生关注到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设计主题活动“为车辆寻找一个‘家”,针对共享单车占道等违规停放问题,制定计划,开展调查,提出问题解决的办法。
二、目标的确定
确定了“综合与实践”的主题后,就应结合主题所包含的素材信息和拟设计的具体活动内容,确定主题活动的目标。
(一)准确定位目标
一般来说,教师习惯明确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是从教师的视角确定的目标,以便做到“心中有数”。“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本质上是一类解决问题的活动,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应是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过程,而不是在教师提供的确定思路和要求下按图索骥。因此,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的目标表述应该站在学生的视角和立场,描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同时,目标的表述应向学生传达清楚而具体的活动要求,便于学生明确所要完成的任务及任务涉及的各方面指标,在清晰的目标下制订方案,开展问题解决的系列活动。
《数学课标(2022)》的课程内容中,增加了“学业要求”部分,就是从学生的视角和立场来明确学习活动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师在确定某一具体的主题活动目标时,可以参照《数学课标(2022)》“综合与实践”领域“学业要求”中的表述,分解、细化学业要求的维度,调整学业要求的程度,制订出适用于该主题活动的具体要求,即形成适合本班学生的主题活动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规划目标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分布在各个学段、各个学期,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和教师教学实践中,都应从整体上纵向规划好各学段、各学期“综合与实践”的活动目标,以确保各维度活动目标的有序进阶。
以问题解决能力的相关目标为例,第一学段的学生知识和经验有限,将问题解决的目标定位成“能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活动经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尝试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尝试克服困难,感受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等就比较适切。相比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可在此基础上增加“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取经验、方法用以解决新的问题;能与他人合作制订简单的问题解决方案,主动寻求支持和帮助;能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或猜想”等目标。第三学段问题解决的目标应逐步从教师引导下的发展向自主研究、自主发展的方向转变,可考虑将“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历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及应用;提高自主研究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等作为目标。
同一个维度下,几个学段的目标是渐进发展、不可割裂的。确定“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目标时,应整体把握同一维度的目标在不同学段的侧重点,兼顧同一学段各维度的目标,做到同一学段的各维度目标互为补充,不同学段的同维度目标合理衔接。
(三)把握多维目标
《数学课标(2022)》修订时,虽然将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纳入到“综合与实践”领域,但并未改变该领域的实质,反而更加强调数学知识的学习、应用应被置于真实情境和现实问题中,通过实践、探究、交流、合作等方式开展综合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价值的理解与感受。因此,“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的目标,绝不能仅仅关注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这些显性的目标,更应关注在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可能经历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需要锻炼的思维能力,以及可能使用的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策略等隐性的目标,并应将隐性目标显性化,在活动前加以规划,对照目标进行具体活动内容的设计。
比如在主题活动“教室大改造”中,要求学生以本班教室为对象,粉刷墙壁、重新布置等,其中包含编制粉刷教室墙壁预算的问题。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并没有数学新知识的学习要求,但编制“粉刷教室墙壁预算”涉及粉刷墙壁的涂料用量、工序、价格等多种信息的采集、筛选,以及用数字、图表等简明地呈现预算方案,因此主题活动目标就应包含数据调查、信息处理、方案优化等指向问题解决能力的维度。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关注思维、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等维度的学习目标,并不意味着在一个具体的主题活动中,上述维度要面面俱到。教师在确定主题活动的目标时,可以结合活动的内容、学生的水平和需求,以及本校各学段“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整体设计等因素,对多维目标应整体把握、合理选择后再加以确定。
三、活动的设计
(一)活动资源准备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实施需要资源及环境的保障,要进行周密的活动计划与准备。因此,在进行具体活动设计时,应考虑该活动所需的场所、设备、教具、学具、环境布置、人员协作等,为学生探究等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例如,主题活动“我的成长变化”,让学生通过调查与自身相关的数据感受成长变化及数据的作用,教师需要在设计活动时就计划好应为学生提供哪些测量或记录的工具,并有计划地联络家长、体育教师等人员协助学生测量、记录。又如,“节约用水”主题活动的筹备,要充分挖掘、调动、整合校内外物资及人力资源,保障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如需要预先沟通本地的水务部门、污水处理厂等单位,协助学生开展调查;联系从事“水质检测”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协同指导学生研究;搜集并整理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资料信息,以备学生研究过程所需;协助学生准备“一个坏掉的水龙头一天浪费的水量”实验所需的器材等。
(二)活动过程规划
“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随着活动任务的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如体验应用类活动,通常可包括“明确目的任务、体验与应用、交流与评价”等环节;问题解决类活动,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制订计划、方法指导、活动实施、展示交流、评价反思”等环节;项目设计类活动,则可设计“介绍范例、查找资料、组建小组、交流反思、调整改进、撰写报告”等环节。这些环节不是机械的,对应不同主题的具体活动,教师可以灵活调整环节次序,也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创新。
如主题活动“节约用水”,可设计8学时完成:第1~2学时师生可以共同就“节约用水”的话题展开讨论,从中发现需要进行调查、实验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明确且具有操作性的问题;第3~6学时,学生可以依次进行几个小课题的研究,也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大组,同步推进几个不同小课题的探究;在同一个小课题下,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已有信息储备等,组建小组,选择不同的具体研究问题开展探究;第7~8学时,学生可以自创形式,总结、发表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交流、反思得到的启示,发出倡议。对于活动过程的展开,可根据主题活动目标、内容的需要及资源情况,采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集中+分散”等灵活的方式推进。如“节约用水”这个主题活动,交流“节约用水、环境保护”的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汇报与交流等,这些内容可以安排在课内集中进行;而走访城市污水处理厂、调查“我国淡水资源储备信息”、实验“一个坏掉的水龙头一天浪费的水量”等内容,则可以安排在课外、校外,调动社会、家庭的力量,共同协助、指导学生完成。
(三)具体活动设计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提倡多学时的长程学习,可由若干个与主题相关的具体活动或学习任务构成。具体活动的设计,应注意以下方面:活动难易适度,有助于数学思考。应注意将活动前的猜想思考、活动中的验证思考、交流中的对比思考及活动后的反思延伸都考虑进来,即将数学思考贯穿活动始终。而要做到这一点,活动任务应难易适度,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数学与生活、已知与未知的数学知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便于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或学习经验,拾级而上,在活动中思考,提高数学能力。
指向数学本质,有助于提高素养。“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要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看出”数学现象,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中涉及了多少个学科,关联了哪些具体数学知识,借助具体任务进一步感受、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应用,始终是活动开展的目的之一。如测量一片树叶的面积,不仅要得到这片树叶的面积是多少,更要在活动中感受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以及对这些方法的合理优化。
活动开放弹性,有助于开展探究。学生在活动中要获得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展现创造性,因此具体活动的设计应在目标要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留有一定开放性和弹性,以有助于学生开展探究。例如,解决问题可以使用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也可以使用其他策略与方法;应能采用多种方式呈现结果;应为学生留有拓展问题、提出新问题的空间。
形式灵活多样,有助于激发兴趣。具体活动没有限定的形式,可以打破班级、年级界限设计活动,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内容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游戏、对抗赛、模拟体验、角色扮演、成果发布、“产品”推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活动评价设计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中的评价,是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照主题活动的目标详细确定评价的时机、内容、方法、标准等。主题活动的评价应伴随着活动开展的过程进行,因此应关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性,提倡多主体参与,充分发挥评价在活动进行中的激励作用,全面地评价主题学习的过程与效果。如主题活动“节约用水”,学生在设计“一个坏掉的水龙头一天浪费的水量”实验方案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如何评价各小组的实验”作为本组实验方案设计的一部分来考虑,共同设计具体的评价内容与形式。可以从“实验中的具体方法是否合适、实验过程是否严谨、成员分工是否合理、实验结果是否明确”等维度来设计,并在实验进行阶段、总结阶段按照学生设计的评价内容与形式展开自评或互评。同时,因主题活动的评价指向过程,指向多维目标,因此应格外加强对评价量规的设计。评价量规以评价目标为统领,将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统一起来,更好地为主题学习活动服务。而具体的评价量规,应在主题活动中进行检验和修正,以提高其评价的精准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活動的指导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一定是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尤其是“综合与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在活动指导上激励、保障学生的参与。
(一)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
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权。如可以与学生共同商定主题活动的具体内容难度、范围和活动方式。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可以将对主题内容的问题化过程设计成具体环节之一,师生共同商议决定解决哪些具体的问题:开展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还是个体活动,开展班级内、校内活动还是校外活动,开展短周期活动还是长周期活动等。并且,在主题活动推进中,也应注意把活动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如学生在选择具体的研究问题、组建小组等事项中,教师不要过多干预,而要协助学生在“试误”中学习如何选择实践课题、与人交流合作;应当鼓励并尊重活动中学生不同的思考方法、处理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为多种学习方式的实践提供条件保障。应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设计开放的活动环节,增强问题的探究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以便学生自主地进行合作交流、调查研究、探究分析、猜测验证、实验论证等多种方式的学习,经历较为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
(二)对主题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教师的指导应面向全体、跟进全程、照顾差异。第一学段,教师可将指导重点放在学生是否参与了活动,获得了什么样的体验,怎样与别人交流,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需要怎样的帮助等方面;同时也应注意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使用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描述感受、表达收获、总结发现。
第二学段,教师应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情境或问题中的信息,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在问题结果过程中了解、实践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对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比较判断;指导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反思,归纳概括问题解决的经验。在活动中,可结合具体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合作、碰撞思维、交流评价;针对综合性较强或涉及学科较多的活动内容,应加强对活动过程的组织与协调,弹性处理活动的时间,扩展活动的空间,甚至设计多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等。
第三学段,教师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有反思的问题解决过程。在组织活动中,应注意指导学生制定、实施并调整方案,搜集资料、利用信息,实践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梳理、总结、反思活动经验,体会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提高模型意识;应加强对活动过程多主体、多形式评价的指导,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检视和反思,丰富数学活动经验。针对一些现实性任务,还应对学生课内外探究等提供方法、技术上的指导和协助。
(三)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
“综合与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实践中的体验、感受,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建立学生实践活动档案,真实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及表现。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逐渐深化,创造性火花逐渐迸发,他们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这些信息,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并加以运用,将活动引向深入。
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经常反思、梳理自己或小组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是怎样想到的?这样做对吗,这样合理吗?还有其他方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通过反思获得经验。在学生完成综合与实践活动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进行汇报交流,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活动结束后,教师本人也应该回顾、反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总结活动指导的成效与不足,以便为后续活动设计、调整提供借鉴和依据。
如主题活动“绘制校园平面图”中,教师指导学生随时记录自己在测量校园建筑、场地的数据,确定比例尺,选择合适纸张绘图过程中的问题。以下是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记录的问题:
每一条边线都要量吗?时间不够,量不完怎么办?
校园中两座教学楼之间的距离比较远,用卷尺一次量不完怎么办?
怎样快速、准确地记录测量的数据?
测量的数据总有遗漏,需要不停地补测,怎么办?
校园中两座教学楼不是正对着的,怎么确定两个楼的相对位置?
……
记录了问题之后,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此过程作为主题学习最后阶段交流反思的重要内容和同学分享,共享测量的实践经验,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正确把握教师指导时的角色
在“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主动性,在现实情境中与客观世界对话,教师可以是活动的协调者、参与者、示范者、指导者、协助者、评价者,而非控制者。
教师可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确定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低年级学生实践经验、知识储备、能力发展都有限,教师的示范、指导、协助就尤为重要,在某些活动中,教师要亲自示范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记录数据、如何表达结果等,并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协助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参与“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经验则较为丰富,教师需要担当协调、引导、评价的角色,协调活动资源,参与交流讨论,倾听学生的思考与困惑,鼓励学生实践探索,适当提出建议,欣赏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评价,以引导活动顺利开展,促使学生学有所获。在高年级学生开展项目学习时,教师甚至要以合作者、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参与到项目设计、问题解决之中。
在指导活动时,教师要始终明确,“综合与实践”的目的与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习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开放的、探究的,所以应摒弃“要得到明确的结果或最好的结论”的观念,对于学生“半途而废”的探究思路、“不合常规”的结论或作品,应宽容对待,积极发现其中的过程价值。如“你有多少根头发”这个主题学习的目标显然不能是得到某人头发根数的准确结果,而是思考、探究解决复杂的、非常规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因此教师应将主题活动的重点放在“制定數头发的方案—执行方案并记录过程—交流方法策略”的过程上,引导学生规划问题解决思路,有步骤地开展探究。此外,学生列举出的具体办法,即使有重复、有疏漏,或者有偏差,都应进行展现和交流;并且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对比、联系各种具体的数头发的方法,归纳方法中的异同,得到若干个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综上所述,“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题活动,是核心素养的导向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探索数学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载体。教师应结合《数学课标(2022)》中此领域的新定位、新要求,运用自己的实践智慧,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学习需求、素养发展的学习活动,在实践中积累活动设计与实施经验,总结提炼活动的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