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的一种初级形式,在我国已施行多年,然而就笔者的观察、实践来看,其效果仍有待提升。笔者根据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从语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师生观念四方面着手,探索让融合教育真正走向深度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融合教育;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朱晓燕(1987—),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
“融合教育”一词,在1994年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被首次明确提出,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的许多教师在观念上赞同融合教育,而实际教学中却拒绝特殊需求儿童[1]。这种矛盾的态度使得我国的融合教育停留在形式上的融合,并未真正满足特殊需求儿童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要求。在文章中,笔者根据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基于融合教育,探索满足特殊需求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融合:从“一刀切”到“阶梯式”
面对与普通学生存在较大差异的特殊需求学生,教师应为其设计特殊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参考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实现特殊教学方案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个别化[2]。
语文教师若想优化融合教育,首先应考虑将教学内容融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不同,兼顾学生的需求进行差异化选择,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素养差异设计阶梯式的学习任务。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异中生同
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不同的,他们对于同一篇文本的理解、感悟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进行选择,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环节。如在教授《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时,笔者先出示“兔”“刺猬”“松鼠”“鸭子”这几个动物名,再配上相应的动物插图,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认识生字,掌握看图识字、读词想图这样的语文学习方法。接着,笔者出示鳄鱼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想词语。待学生逐渐掌握这样的联想方式后,出示“狐狸”一词让班中同学进行描述。单纯的词语比图片更加抽象,在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中,学生会逐渐掌握描述动物形象的方法,从而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学习活动建构的同中有异
不同学情的学生在多元的刺激下,基本都能逐渐掌握知识,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搭建阶梯让学生的语言文字探索向更深处跃进。下面,继续以《我变成了一棵树》的词语教学板块为例进行说明。当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相关词语的音、形、意之后,笔者以此为基础,设计了阶梯式的训练。一是出示前面带“小”字的动物相关词语,让学生感受加上“小”字后,动物会显得更加可爱,并让学生尝试用“小( )”来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一梯度的训练题无论是特殊需求学生,还是一般需求学生都能适应。二是请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一处是“小( )”。学生基本都能找到“小馋猫”一词,但一部分学生能发现,这里的小馋猫并不指小动物,而是指主人公。三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妈妈要用小馋猫来称呼“我”?这一梯度的问题较难,于是笔者在学生思考时会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答案。由此,学生会理解小馋猫一词暗含着妈妈对作者的了解和浓浓的爱。通过设计三种难度的训练题,教师能让学生逐渐认识词语表达的浅层规律,并理解词语背后包含的人物情感,如此层层递进,逐层深入,能使得特殊需求学生和一般需求学生都了解词语背后的深意。
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兼顾班里不同需求学生的素养水平,设计符合班级整体学生素养的教学环节,而且主要应以特殊需求学生的学情为起点,搭建符合其素养的阶梯,确保其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目标。
二、人际关系融合:从“随班就座”到团队归属
一人一桌一椅的“秧田式”课堂座位,使得一些特殊需求学生囿于座位之上,这些学生的随班就读只是“随班就座”而已。可如何真正让特殊需求学生真正融入班级,并参与人际交往,树立正确的人际观、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笔者以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人际藩篱,让特殊需求学生获得归属感,从而更好地融入课堂。
(一)朋辈式帮扶:由一人到两人的默契
特殊需求学生更需要关注,但教师的直接关注有时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曲线救国”,让特殊需求学生先熟悉班级中的一两名同学,由这些同学带领其参与课堂活动,慢慢提高特殊需求学生的归属感。开展教学时,笔者常常变化座位方向,让相邻的学生自主组合,两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活动。如,自读课文环节,笔者会让结对学生交换语文书,一人读,一人用铅笔画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然后结对学生换回书本,把自己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纠正错误。最后,结对的两人共读课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特殊需求学生与一般需求学生借助文本進行了交流,经由文字感受朋辈式情感的温度。
久而久之,特殊需求学生会与特定的同伴形成心理相融的朋辈式学习互助关系,也渐渐能与他人进行课堂互动,甚至还能举手表达自己的朗读愿望,让更多的同学看到他的努力。这样,才能真正让特殊需求学生找到归属感。
(二)团队式合作:由一人到多人的成长
要让特殊需求学生融入课堂,一方面他们需要获得一般需求学生的认可。要让其他学生认可特殊需求学生,教师必须深挖特殊需求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展现自己的闪光点。笔者班里的特殊需求学生的亮点是,他虽然不擅长拼音但识写生字困难不大。于是,这位学生每一次听写进步、每一次听写全对,笔者都毫不吝惜地表扬他。渐渐地,其余学生对这位学生刮目相看。在分小组时,大家都愿意吸纳这位特殊需求学生,而特殊需求学生也更加愿意写好生字了。
另一方面,特殊需求学生需要体验到课堂学习的作用,才能促使其保持课堂学习的状态。因此,在生字教学时,笔者会采用小组开火车形式,让学生比比看哪一列火车开得正确又顺畅。由于笔者班里的特殊需求学生不存在识字问题,能出色地完成识字任务,在盖章奖励环节,特殊需求学生与组员相视一笑,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特殊需求学生的表现令全班同学发出由衷赞叹,于是这位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体会到了课堂的好,也就更愿意保持课堂学习的状态。
团队合作的课堂形式不仅能让一般需求学生看到特殊需求学生的优点,从内心深外接纳特殊需求学生,而且能让特殊需求学生感受到一般需求学生的善意和包容,形成学生在心理上相融的友好氛围。
三、学习过程融合:从表面参与到实质经验
融合教育不仅应关注融合的质量和效果,更应关注融合的教育过程。为使特殊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上融入班级,笔者做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情境导入,自主参与
低年级的语文知识相对简单,教师可以在教授这些内容时,着重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课堂的学习中。特殊需求学生比一般需求学生更需要一个情境作为切入口,以做好学习的准备。在教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动物儿歌”这一内容时,笔者以学生最喜欢的昆虫作为切入口,带领学生到繁花盛开的公园去寻找昆虫。在课堂上,教师先模仿自己找到的昆虫的动作,让学生猜;然后学生再模仿自己找到的昆虫的动作或声音,让其他学生猜。班中的特殊需求学生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模仿时做出了蝴蝶飞舞的动作,在同学猜测之后,特殊需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蝴蝶花间捉迷藏”揭晓了答案,引来了大家的掌声。
由此可见,教师找到适合的切入口,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即使是特殊需求学生也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二)探究新知,协同深入
探究新知对于特殊需求学生来说相对困难,因此在让学生进行这一学习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利用同伴和小组成员的协助作用,提高特殊需求学生的探究能力。考虑到在活动中特殊需求学生说了“蝴蝶花间捉迷藏”,笔者针对这一句子开展了教学。笔者先是通过师生对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该句子的第一个部分表示动物;再通过朋辈对读形式,鼓励对读的两人发现句子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在朋辈的帮助下,特殊需求学生能说出第二部分表示地方,第三部分表示干什么。
教师应明确,特殊需求学生自己一个人够不着的地方,可以借助朋辈的帮助,达到良好的效果。由老师领着,朋辈牵着,特殊需求学生也能在文本中行走一个来回,真正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探究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深度参与课堂活动。
(三)迁移运用,共同创作
能运用所学是深度学习的一个标志,而想要特殊需求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教师得搭建适合特殊需求学生的阶梯。此时,班中学生的创作可作为帮助特殊需求学生深度学习的一部分阶梯。教师可让特殊需求学生模仿同学的创作,对同学的创作进行修改;或者其他学生提供句子的一部分,由特殊需求学生完成剩余部分,在合作中创作。再以“动物儿歌”一文的教学为例,在巩固新知环节,笔者要求学生用上“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创作一首自己的动物儿歌。笔者班里的特殊需求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说了一句“黄鹂枝头唱着歌”,然后笔者就把这句话与其他学生创作的句子一起板书在黑板上,同时写上句子的作者姓名,并让全班同学齐读共同创编的儿歌。当读到作者时,特殊需求学生听到自己的名字格外兴奋,读得特别认真。
迁移是浅层创作的一种,当特殊需求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和由创作带来的荣耀时,他会更加积极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自觉地使用所学,努力达到能初步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师要为特殊需求学生的全程参与提供保障,特殊需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要给予时间和平台,助其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特殊需求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的,要给予帮助和支持,引领其达到能力提升的彼岸。
四、内在意识融合:从客观存在到身心相融
达到心灵的交融时,才算是真正的融合。这种融合需要到达班级中每一个人的内心,班里的学生发自内心尊重特殊需求学生、包容特殊需求学生的特殊行为,在活动中与特殊需求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共进,特殊需求学生才算真正融入了班级。
(一)尊重是基础
在有特殊需求学生的班级中,任何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都是尊重。对特殊需求学生的尊重应该是多向的,既包含教師对特殊需求学生的尊重,又包含一般需求学生对特殊需求学生的尊重。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特殊需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认真对待特殊需求学生的独特回答。同时,不回避特殊需求学生的特别之处,在适当的时机,化特别之处为教育资源,让班中学生认识到人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从而真正做到尊重。其次,教师应找到办法引导一般需求学生尊重特殊需求学生。在课上、在课间、在食堂、在长廊上,特殊需求学生与一般需求学生之间发生着无数的故事,孩童的心是天真的,他们考虑不多,教师可予以适当的引导。最后,尊重是双向的,特殊需求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的真正尊重后,才会打开心扉,接受教师和班中学生,尊重教师也尊重同学。
值得一提的是,尊重的产生没有既定的先后顺序,只要愿意,尊重自然会发生。
(二)包容是关键
特殊需求学生总有其特殊的一面,他们或许会在校园中尖叫,或者产生攻击性行为,又或者会有令人想不到的怪异举止。教师应明白,这些行为和语言的背后,是特殊需求学生内心的焦虑不安,这些焦虑和不安,需要包容来解决。因此,教师要挖掘特殊需求学生行为和语言背后的心理原因,理解其行为和语言。笔者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利用语文课堂中的互助小组,让学生共同解决学习困难,这样做有助于缓解特殊需求学生独自面对课业的压力。在进行小组默写比赛时,班中特殊需求学生小天写着写着,就使劲摇动手中的笔,用力地画在本子上,直至画到桌子上,发出尖锐的刺耳声音。笔者走到小天身边了解后发现,原来小天书写速度慢,跟不上听写速度,他认为在小组默写比赛中会影响整组默写成绩,由于紧张,他又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只能发出刺耳的声音来表达内心的焦急。了解这一情况后,笔者和班级学生商量并达成一致,等待小天写完词语,再报下一个。小天也尽量用最快的速度书写。几次下来,小天的听写速度加快了,就连听写正确率都提高了,甚至可能全对,不仅证明了自己,更为所在小组争光,赢得了学生的赞扬。
(三)让互助成为常态
尊重与包容可以让特殊需求学生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找到前进的方向。前进路上,教师应与特殊需求学生携手,特殊需求学生也应与一般需求学生携手,互帮互助。笔者班中的特殊需求学生背诵课文一字不差,笔者就请他做小老师,听其他学生的背诵。班中的特殊需求学生自理能力差,书本文具随意丢弃,其他学生看见了会主动帮助其整理。班中的特殊需求学生朗读课文响亮又清楚,晨读时间,笔者鼓励他用自己的朗读来唤醒其他学生的朗读,组织好晨读工作。渐渐地,班中的特殊学生看到讲台上的订正作业本,会主动帮助老师把作业本分发给有错同学,提醒同学尽快订正,交给老师……这样的互助,每天都在发生,一学年下来,因特殊需求学生带来的小矛盾大大减少了。
特殊需求学生融入班级虽慢,但只要坚持做到尊重、包容和互助,就一定能成功。
结语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特殊需求学生是特殊的天使。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意识先行,在观念上与特殊需求学生融合。一部分学生很难一开始就接受特殊需求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将融合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从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教学过程的深入等方面去探索,让特殊需求学生与教师、其他学生相互包容、互相帮助,让融合教育逐渐走向真正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邓猛.普通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全纳教育态度的城乡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1):61-66.
[2]邓猛.融合教育实践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