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辈
初中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不仅可以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还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中化学课程可分为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两部分,初中生的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较难理解,通过实验的方式可以使他们更加快速、准确地掌握化学知识。与此同时,相比理论知识的讲授,实验教学具有更高的趣味性和參与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格外重视实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活动中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源自学生的自觉性和直接兴趣。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激发兴趣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在过去的实验教学中,我通常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通过自身操作的方式,为学生演示整个实验的流程、现象等,但起到的效果不够理想。于是,我主动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看法,学生认为在演示过程中只能观看,更希望能亲自动手,参与到化学实验活动中。在整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我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进,不再直接为学生讲解或演示,而是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并用问题来串连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实验的原理与思路,掌握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活动中,我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实验,为他们讲解了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并带领学生梳理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过程,让每个小组画出实验装置图。同时,我设计了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如“在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可以完全反应吗?如果不能,应该怎样防止剩余的一氧化碳溢散到空气中?”最后,我对每个小组制订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整合,并引导学生按照最优方案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扮演了指导者的角色,利用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逐渐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增强了他们探究问题与操作实验的能力。
二、化学实验教学是动态生成过程,要灵活处理课堂上的“意外”
与理论知识的讲授相比,化学实验教学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多变性,再加上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知识,自身的知识与经验比较有限,所以实验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预料之外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应当将化学实验教学当作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方案来执行,教师要灵活处理课堂上的“意外”,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开展实验,设计出更具开放性的实验活动。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或者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是学生个性化思维的一种体现。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思维过程,并善于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转化为新的教学契机。
比如,在教学“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说红磷燃烧产生的不是白雾,而是白烟呢?”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记忆,学生在认知上会产生盲区,也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于是,我首先对这名学生主动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表示了肯定,并说明“烟”是固体小颗粒,而“雾”则是液滴,然后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红磷燃烧产物的种类。通过这种开放性的实验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质疑与探究的精神。
三、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注重生活素材的应用
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学生发现知识与生活有所关联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生活素材的应用。化学实验室中的器材固然更加精确严谨,但也会使学生对化学实验形成复杂的印象,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开展化学实验,不仅更加简便快捷,还能拉近学生与化学实验之间的距离,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总之,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感受化学魅力的有效途径。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教学的优势,带领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实验活动中了解化学知识的神奇,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态度与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实现化学知识水平与实验能力的共同提升,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