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彪
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显著进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多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语文教学来说,学生获取知识、探索未知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的工作也越来越便捷、高效,对语文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所以,国家大力倡导把多媒体技术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优势表现突出,既能使教学内容展现形式生动有趣,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能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生日常的识文断字、对文章的阅读理解都是由其语文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学好语文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的关键。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课文所学文献资料的收集、知识点的展现方式到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频率,都说明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色,有效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减少空间、时间上的教学局限性,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书本上枯燥的文字用形象、生动的图像、音频、视频呈现出来,打破了时间与时空的限制,更为直接地呈现了可以感知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理解力得到提高,加深了教学内容的主题思想,更有助于后续的背诵。在讲述《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好处更为明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不易看见的云朵与天气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教师再结合展示的图片为学生解释看云识天气的事理并播放天气的形成,将文字转变为相关音频、视频,轻松地让学生掌握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节省大量教学时间
多媒体技术可灵活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和深化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查阅更准确的教学资料。在多媒体还没被运用的时期,教师能利用的只有一张嘴、一块小黑板,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而现在,课堂教学中,板书已经被多媒体所替代,为学生节省了许多时间,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将有限的教材加以拓展,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诗词、文言文,如《三峡》《岳阳楼记》涉及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这导致教师传授、讲解知识的难度增大,对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教学方式有很大的要求,但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有趣、多样的展现方式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形成了师生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内心体验感得到满足,求知欲望在互动中得到增强,加深了对所学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多媒体主要起辅助的作用。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编排,产生新的构思,制订出更优的教学方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让课堂变得不再“死气沉沉”,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轻松解决难啃的知识点,甚至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热爱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朗读环节播放舒缓的音乐,大屏幕自动切换展示相关的图片信息。朗读声情并茂,音乐舒缓低沉,情感磁场充斥在整个课堂,环绕着每个学生,营造出一种可知、可感的情景,让学生真正去体会、感受作者所诉说的那种“父亲”深沉的爱是什么,從而对课文的主旨有更深的感触。
四、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课文理解
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更容易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使知识内化,完成由书本知识到学生自身知识的转化。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能给教学增色,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定要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结构,把学生实际和内容作为出发点,及时对教学方案和环节进行创新改进。教师必须准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将其合理、科学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切忌喧宾夺主、过分依赖。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这样才能做到“以媒生情,以媒传知”。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华.浅谈应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1).
[2]陈凌云.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