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建宝
现阶段,立足于教学改革,体育教育应积极求变,潜心钻研教学,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质。本文主要以游戏教学法为例分析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一、体育游戏的运用原则
(一)体育游戏的安全性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要确保其安全性。[1]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活动为竞技性质的活动,而且趣味性往往和竞争性成正比,这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一味追求乐趣而忽视安全方面的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承担保证学生安全的责任,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来为其选择具备安全性的体育游戏,而且在体育游戏实施之前,最好结合实际来做好游戏效果的评估工作,避免课堂上出现不安全的因素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体育游戏的教学性
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其教学性。游戏教学法是初中阶段开展体育教学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辅助教学,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必须保证所选择的游戏活动具有教学性,学生参与活动一定是有收获的,而不只是单纯地进行游戏。这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剖析,明确教学的方向,即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意识,在保证游戏趣味性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
(三)体育游戏的适用性
运用游戏教学法还要注重保证体育游戏的适用性。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游戏并非都是可以被学生所接受或者都对学生有吸引力的,也存在一些学生无法完成的、不适合学生的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选择体育游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游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部分中学存在对体育这一课程不重视的情况,这也影响到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立足教学改革的背景,教师首先要注意摒弃传统观念,引导学生明确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体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锻炼身体。
体育游戏大多是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学生在互相配合的基础上完成任务,收获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会增强,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会友爱、互助,即通过体育游戏能让学生明确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游戏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
课前,热身可以让学生慢慢进入体育锻炼的状态,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能顺利开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热身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体育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体育游戏的安全性,不要选择过分激烈的体育游戏,从而避免学生受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简单、易上手的体育游戏来引导学生进行热身,如队列训练、换位跑步训练和跳的训练等,这些简单的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二)游戏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是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实施阶段。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各種体育知识和技能,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体育游戏来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开展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长跑为例,作为中考体育的主要项目,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的长跑能力,而这一项目往往需要进行刻苦训练。部分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往往会对跑步产生畏惧情绪,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如可以将接替跑、接力跑等娱乐竞技性质的活动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长跑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中利用科学、合理的游戏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同时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进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挖掘学生学习兴趣点的有效策略[J].散文百家,2021(21).
[2]戴瑞发.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学咨询,2021(26).
[3]余凤玲.激发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案探讨[J].读与写,2021,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