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焕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应用问题应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数学学科本质就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多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取得好分数,但是逻辑思维能力却没有因学习数学而得到提升,说明教师开展的教学存在问题。应用探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合理提升学生应用數学知识的能力。
一、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应用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探究性学习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整体过程不需要教师帮助,即便教师加入其中,也只是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与启发,而不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解决问题。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主要就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相关知识,而学生则通过教师的讲解对知识进行学习,教师会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让学生改正。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依赖较为严重,不愿意自主思考。同时习惯性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并不代表学生完全信赖教师,大多数学生只是认为这种方法较为轻松,实际上他们对教师仍然存在反感和抵触感。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难度大大提升,在学生必须要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下,教师应合理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更好地达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性学习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知识,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每位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但如果不能应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学工作往往也就无法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强化思想,从自身做起,减少教学弊端,避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要给学生留下自主思考的空间,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由,那么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就会得到提升,尤其是在学生通过研究发现问题并对其解决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会持续提高,从而为其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获得成就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依靠教师对问题进行解决的习惯,不利于诠释数学教学的目标。开展数学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应对考试,而是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如果学生只是僵化地进行学习,那么也就无法更好地获得进步。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性,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究性学习的优势以及对自身的好处,在学生接受了这种学习模式后,其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改变教学风格,更新教学观念
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意义已经无须赘述,但无论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有多少好处,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应用探究性学习,整体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提升,学生也无法因探究性学习而受益。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对教学风格进行改变,同时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学生内心较为叛逆,不愿意被强制性管理,对自由存在一定的向往。初中数学教师应对这一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观察,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合理改变教学风格,避免学生因对教师较为反感而放弃学习。初中数学教师不能为了维护教师形象而严厉地训斥学生,而是需要积极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并不是强加给教师的要求,而是教师必须要做到本就应该做到的一点。如果教师自身都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那么也就没有资格对其他人进行教育。教师需要维护与学生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不会因为害怕教师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是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应用的第一步。学生敢于去表达,在自己有一些新的想法时就会主动投入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给予鼓励,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同时在每堂课结束前教师都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对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就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为了保证探究性学习的应用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确保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对具体的教学行为进行优化,循序渐进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观念应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不能保留迂腐的应试教育思想,而是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增加数学研习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之所以增加数学研习课,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诠释探究性学习的价值。研习课本身与自习课的形式较为相似,是高级版的自习课。在研习课中没有教师教学,由学生自己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与自习课不同的是,在研习课上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在思路受到阻碍时,其就可以与其他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如在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中函数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对函数有关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学习目标加强对函数定义的了解,之后让学生结合定义做一些与函数相关的习题,提升学生对函数的理解程度,完成对各种函数的分类,了解函数的性质以及其对应的图象。教师切忌多为学生布置习题,因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反感的环节就是多做习题。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中最薄弱的地方,之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学习效率。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能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对良好的教学时机进行把握,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合理开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的学习来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应合理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节奏,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三)营造探究氛围,开展合作交流
探究的氛围必须要合理营造,如果氛围不够良好,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佳,那么具体的责任完全在于教师。部分教师的能力缺失,意识水平较低,仅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却不能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拓展。如果学生的心态较为积极,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具体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标也能更好地实现。
在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立足教学目标,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保证课堂氛围的和谐。教师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进而对相关的技能进行掌握。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让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促使学生协同配合,对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探究性学习本身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必须要发挥探究性学习的具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来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整体过程不需要教师帮助。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由,那么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就会得到提升,尤其是在学生通过研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解决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会持续提高。为了保证探究性学习的应用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确保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对具体的教学行为进行优化,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最薄弱的地方,之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