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阳 张波 刘凤林
摘 要:心理学在管理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企业长期发展实践中,管理心理学逐渐形成完善的发展体系,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大量应用管理心理学常识,对于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企业都处于快速复工复产状态,适度应用管理心理学知识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本文从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入手,阐述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中的應用方向,结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应用现状,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作出有益的尝试及探索。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企业管理;实践应用
一、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应用心理学知识,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果,促进内部和谐,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和满意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与心理成长阶段密切相关。”员工自我发展过程也是需求不断产生和被满足的过程,当本阶段需求被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需求,从而激发员工付出更多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从市场供给视角分析,需求与“被满足”是两条相交线,需求被满足时两条线相关,当新的需求产生后,两条线会快速背离。企业管理者将管理心理学引入内部管理,希望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员工的心理需求,根据员工的需求阶段进行供给,保持员工足够的向上动力,以此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益。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领域的分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核心的学科体系。在企业管理中渗透心理学理论和技巧,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忠诚度和创造力,直接反应组织、领导、个体、群体的心理规律。企业管理目标在于提升生产效率、融洽内部关系、增强管理效益,管理心理学的应用直接作用于“人”的关键因素,通过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提升企业管理价值,这也是柔性管理的集中体现。目前,世界500强企业都将员工心理变化规律作为提升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围绕员工心理变化设计管理策略,从而产生强大的管理力量,对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分类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几乎涉及到“人”的管理范畴都无法脱离管理心理学的影响,对于全面提升管理绩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心理建设
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其对企业的忠诚度与归属感是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益的重要指标,关注员工群体的心理建设,对于优化企业的管理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员工心理具有趋同性和个性化双重特征,在心理建设前提下,能够全面提升群体效益,促进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同时,通过员工心理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供员工资产的潜在价值。
2.人才获取
招聘和内部选拔是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人才获取和使用时,需要考虑到招聘对象的经验、学历等基本要素;同时,还要考虑到招聘对象的合作能力、抗压能力、智商、情商及自我调适能力,而这些都属于心理范畴的指标。通常情况下,以“卡特尔人格测验”作为测试工具,了解求职者的综合心理素质,通过关联性数据了解人才的心理指标和能力指标配合分析。
3.团队建设
企业是由不同的模块构成,团队紧密合作是发展的前提,而团队建设必须以管理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最大限度调动个体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不断强化团队意识,逐渐将个人意志转化为团队意志,让个体获得更大的参与动力,同时团队建设环境的形成,能够对组织内部产生激励作用,让个体在其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成长。
4.制度设计
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抓手”,在制度设计时必须要以管理心理学理论为参照,充分考虑到制度条款在实际应用的可执行性和实效性,是否符合差异化、个性化管理要求。为提升制度落实的效果,员工必须要参与制订的全过程,从而产生更大的教育效果和影响力。由于制度是管理的依据,以人作为管理对象,从心理学视角进行设计,能够更好地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
三、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现状分析
从企业管理实践分析,部分管理者认为“慈不掌兵”,任何时候都不开“大棒”和“胡萝卜”,忽视管理心理学的实践应用效果,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管理心理学始终都存在,只不过没有得到关注和总结。
1.管理群体具备基本的管理心理学技能
侯巧姣(2017)在《管理心理学在当前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中,研究提出“企业65.8%的管理者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管理中得到实践应用,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笔者通过观察部分企业的管理实践过程,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能够较好地融合和使用,其中80.7%的管理者心理学知识应用源于经验,他们通过实践总结,找到对管理最有效的方法,虽然有些方法倾向于“土办法”,但管理效果相对较好。
2.重视管理工作内因的激励作用
管理心理学应用具备双因性,即从内部或外部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分析认为,内因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即从心理层面为员工成长加码能够取得较好的实效效果。从企业管理视角分析,内因既包括“管理环境的建设与培育”,也包括“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对管理心理学应用效果分析,发现其对于员工成长的影响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应用心理学理论实施管理,可能无法取得“短平快”的效果,但其效果一旦达成,却具备极强的持久性。
3.柔性管理成为发展新趋势
传统管理工作大多都是“硬核管理”,其焦点放在“管”上,制度设计大多都是针对员工如何做到管得死、管得严,而非放在“理”上,“理”则意味着协调、组织、沟通、共享等思维。随着管理心理学影响不断深入,绝大多数企业都选择柔性管理模式,在持续教育、宣传、沟通的前提下,推动管理制度落实。即使是硬性管理制度也要以柔性思维作为基础,让员工在管理工作中感受到温度和情感,让员工有更强烈的归属感,不断增强“以企为家”意识,让企业获得强大的发展力量。
4.注重员工帮难解困
企业不仅为员工提供生存的“饭碗”,还能够将关注视角放在为员工排忧解难上,随着“海底捞文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将关注视角放在“员工关爱”上,让员工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对于员工而言,关心不是体现在企业能够给多少上,更体现在给予的及时性和必需性上,企业能否在员工需求时给予及时的帮助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资产价值,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不仅要“帮”还要帮得及时、帮在点上。
四、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心理学理论应用系统性不足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应用中是极为常见的,但应用效果则千差万别,甚至会出现负向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心理学常识应用系统性、完整性不足。首先,缺乏系统性。心理学能够渗透到管理工作方方面面,但在各个管理模块的关联性较弱,没有形成系统支撑。心理学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估,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重用轻管”现象,虽然使用但却没有评估工具去测评其实施效果。其次,完整性不足。管理心理学本身是一个闭合的系统,但在具体实施时,没有在实践中做到有始有终。如,管理者有头无尾的乱许诺,管理工作不深不细,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2.管理心理学工具选择失当
心理学与管理工作融合存在随机性,工具选择失当,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首先,唯数据化。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AI不断发展,数据量化在管理工作应用越来越多,导致部分管理者出现“数据崇拜”,认为数据是万能的,从而让管理工作中缺乏情感支撑。其次,理论工具化。部分管理者认为管理心理学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工具,盲目扩大心理学的应用效果与范畴,从而让心理学理论成为管理的桎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模型理想化。管理心理学应用和测试一般需要固定模型去评估,但绝大多数企业的效果评估是主观性的,即通过层层反馈确认管理工作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管理工作过于相信数据量化,管理评估则弱化数据的评估效果。
3.管理文化环境建设滞后
管理工作是需要环境承载的,但从企业的管理实践来看,环境建设始终处于滞后状态。首先,缺乏文化支撑。管理工作并非单纯的管理,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文化作为支撑,而文化建设源于企业长期管理实践的总结,但很多企业只将“利润指标”放在首位,忽视管理文化建设,导致管理工作缺乏灵魂。其次,环境尚未形成。管理环境是指构成管理工作的一切指标形成的体系,环境对于组织或机构成员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但从企業管理实践分析,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工作都存在随机特征,“人治”特征过于突出,日常管理工作大多都是以领导意志为基础和前提的。
4.人资开发的心理学应用存在局限性
对于企业管理工作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重中之得的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其与心理学应用的融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管理思维偏移。部分管理者认为管理心理学应用目标是为了提升管理效果,但实际上管理心理学是作为管理工作的底蕴、文化、内核存在的,不是重点去影响重点,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其次,应用存在局限。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应用上往往不够系统,前文提及的招聘工作,求职者心理抗压能力评估通过交谈获取,本身的数据支撑不足。在员工职务晋升时,大多存在论资排辈现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拔机制少之又少。
五、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应用中的策略方法
1.加强常识性教育,优化心理建设基础
常识性教育是基础和前提,能够进一步优化心理学建设基础。首先,注重载体宣传。在企业进行管理心理学理论和技巧宣传培训,最大限度提升管理层的思维认知。如,企业官网、企业公众号、企业微博等,内部可以采取黑板报、宣传栏、电子屏等方式,提升管理层对心理学的理解与认知。其次,筑牢常态化基础。将管理心理学应用作为一种基础性、常态化的工作,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都必须要思考是否符合心理学要求,赋予管理工作更多的柔性因子。最后,突出评估实效性。心理学应用无法具体量化评估,但可以选择模糊评价指标进行确认,从中找出规律性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解决。
2.选择数据工具,分析企业管理需求
首先,确认评估模型。根据管理工作评估赋值选择相应的指标,利用各类指导的关联性搭建评估模型,以此对管理工作的心理学应用进行具体评估。其次,科学组织评估。在企业管理工作心理学应用评估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样本选择、案例选择,确保所有的行为均符合管理标准和要求,能够有效进行管理工作的评估。对于企业管理工作而言,管理工作评估是极为重要的,必须要将其作为重要的内容执行。最后,掌握管理需求。通过选择适宜的评估工具,对管理工作进行综合性评估,充分了解当前的管理需求,有意识地进行供给和解决。
3.注重氛围建设,优化管理文化环境
管理环境是确保管理制度有效执行的基础,必须要从文化视角搭建管理环境。首先,注重环境建设。管理文化环境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总结形成的,必须要具备科学性、公平性、合理性,逐渐形成企业独有的管理文化。其次,加强团队建设。企业是由多个管理模块构成,每个模块都有一个管理团队,各个团队按照职责进行运转,并且渗透管理心理学,让团队充分发挥作用。最后,融合文化内核。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工作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能够对管理工作产生支撑作用,提升管理工作的激励效果。
4.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人资管理效益
制度是实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制度落实管理工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完善管理机制。企业在建立管理制度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管理心理学融合效果,将人资开放作为管理工作重点。其次,提升管理效益。管理工作必须要科学、合理、高效,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将管理心理学融合其中,能够让制度更加深入人心,提升落实的效果。最后,完善人资体系。推动管理心理学系统化落实进程,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心理学优势,真正实现柔性管理目标。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管理心理学在管理工作应用意义及分类入手,分析企业心理学应用现状,认为当前管理群体具备基本的管理心理学技能,重视管理工作内因的激励作用,柔性管理成为发展新趋势,注重员工帮难解困工作,对于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分析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心理学理论应用系统性不足,管理心理学工具选择失当,管理文化环境建设滞后,人资开发的心理学应用存在局限性。结合实践研究制定相应的策略:加强常识性教育,优化心理建设基础;选择数据工具,分析企业管理需求;注重氛围建设,优化管理文化环境;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人资管理效益。对于企业而言,管理心理学应用永远在路上,因为员工的需求始终处于变化状态,只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才能够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效益。
参考文献:
[1]秦绍学,耿希峰,张宇晨,邹艳琳,穆秋竹.管理心理学在企业激励管理中的效用分析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21(04): 76-78.
[2]侯巧姣.管理心理学在当前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商場现代化,2017(09):135-136.
[3]黄业华.管理心理学视角下,企业管理如何创新[J].人力资源,2021(02):110-111.
[4]张文仙.企业管理心理学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路径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1):163-164+167.
[5]陈娟.将管理心理学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2020(14):6-7.
[6]王光远.管理心理学在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中外企业家,2020(20):105-106.
[7]黄嘉发.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营销界,2019(28):67-68.
[8]刘志勇.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经济师,2019(03):22-24.
[9]郭娜娜.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9(05):19-20.
[10]周宏坚,鲍正德,唐娅雯,余万.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2018(07):244.
作者简介:陈向阳,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在读;苍筱鑫,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在读;张波,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本科在读;通讯作者:刘凤林,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