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学书书写”现象

2022-05-30 13:22杨念睿
艺术评鉴 2022年21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杨念睿

摘要:“书写”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书写出的文字也是人们社会生活实践下的产物。在中国古代,为了提升书写技能,古人会大量反复临习前人碑帖,即“学书书写”现象。本文介绍了学书书写的概念,重点结合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古代“学书书写”影响,以及对当代文字书写的启示。

关键词:学书书写  现象分析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21-0033-04

在如今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载体的时代,文字书写的地位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文字书写的重要性,研究古代文字书写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当代文字书写的尴尬局面。

中国人的书写历史深远悠久,从国家政治到信札往来,书写体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书写的成果也多种多样。古代书写现象以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展开,因此,自文字产生以来,人们就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产生了“书写”。

一、“学书书写”概念

汉字书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不容忽视,我国独具特色的汉字是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字与书写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文字本身具有意义,为了表达出文字的意义,就要靠书写来完成。因此,书写活动是极为重要的,它在表达观点、储存材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前人研究当中,书写活动的形态主要分为“实用书写”“艺术书写”以及“学书书写”。“实用书写”作为古代书写的基本形态,它与“艺术书写”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本着活动的目的,后者为了表现文字的形态美与艺术美。而“学书书写”则是基于这两者而产生的一种书写形态。“学书书写”是指文人為了提高书写技能而大量临摹碑帖的现象,为书写活动做了技术上的准备和完善。也可以说,历代的书写者为了将自己的字写得更加美观得体,更加符合当下时代书风,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种过程就是“学书书写”。

“学书书写”现象是伴随着文字的实用性产生的,也是古代文人对于书法艺术本身的狂热而出现的。古代文人们为了达到自身某种“目的”从而大量书写,他们学习前人墨迹,研究碑版石刻,从而使自己的技法水平逐渐提升,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结合古代背景及文化氛围,深入发掘古代的书写现象,能发现许多值得我们仔细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二、古代“学书书写”现象成因分析

一种现象的发生绝非偶然,隐藏着必然性的原因。古代“学书书写”现象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是因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二是因为书写是当时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三可能也与古代教育制度的成熟等有关。这些因素催促着人们进入到书写的氛围当中,书写热潮在古代一直延续着。

(一)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在古代,文字一直作为实用性的工具,主要是为了服务政治。“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就是用不同的结来区别不同的事情,使得部落统一管理。甲骨文产生于宗教又服务于宗教,而殷商时期的政治文明形态就是宗教。到西周,金文是周王朝的正统文字,主要记录政令,传播文化交流等等。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种书体差异和混乱,秦始皇为了治理国家方便,颁布“书同文”政策,小篆盛行,并快速发展。到了汉代,隶书又成了官方文字,从篆入隶的原因也是由于隶书书写较快,实用性更强。

汉代草书有了发展萌芽,但赵壹在极力倡导《非草书》,他认为草书“非圣人之书”,“善既不达于政,而拙亦将无损于治”。他将书法与政教联系起来,要求文字要为政教伦理服务。

各个朝代都设有书法机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书法职位。因此,书法与古代官职有着直接必要的联系,书写能力在选拔官吏时尤为重要。秦汉时期,“能书会计”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官员标准,汉魏时期唐代科举制度中的铨选制度要求“身言书判”,其中的“书”就指的楷法遒美,也说明文字书写能力的重要性。

古代职官设置中,商周时期设置掌管文字的官员,外史负责向诸侯国公布规范文字来进行政令交流,或是祭祀等各种社会政治活动,因此建立统一的文字就需要外史掌握成熟的文字书写能力。太史负责对官员进行学习教育,以及考核官员的文字规范。

秦汉以后设立博士这一官职。秦代的博士就负责掌管国家的典籍,汉武帝设立了五经博士,魏晋时期开始出现“书博士”,负责学生的书法教育,隋唐时期建立的书学制度已经成熟,尤其在唐代,国子监内设书学博士,从唐代开始,我国古代的书学制度已经非常成熟。

古代为了培养书法专门人才来缮写秘籍,设立 “校书郎”。汉代蔡邕,唐代颜真卿等大书法家都兼任“校书郎”一职。此外,唐代的弘文馆和内宫宫人也被要求学习书法,明清时期也设置了各种秘书部门或文职官员,记录要旨和诏令,以及传授书法等等。

(二)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

在古代,当时信息交流手段落后,在人们相隔很远的情况下,书信往来便是人际沟通联系的唯一手段。此时的书写又多了一层作用——传达功能。从唐代张怀瓘的“四海尺牍,千里相闻”及“虽则不面,其若面焉”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书写对于朋友交往、表达情感的重要性。正所谓“见字如面”,这就是书写的魅力所在。“诗人题壁”现象,在墙壁上写字也是在传播信息,这是唐宋时期特有的文化。

文学史上有许多诗句都是诗人们给友人书写的信件而留存至今。比如唐代诗人王建写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中秋佳节思念友人杜元颖,于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记录下来,以书信的方式传递给友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也成为珍贵的唐诗得以保存下来。

北宋苏轼和黄庭坚的情谊是值得人们称赞的。神宗元丰元年二月,黄氏寄东坡书,上二诗,另附一封书信来表达他的仰慕之情。在信中写道:“盖心亲则千里晤对,情异则连屋不往来,是理之必然者也,故敢坐通书于下执事……心之所期,可为知者道”。黄庭坚将苏轼当作知己和老师,恳切希望能与其交往,向他请教书法与文学。此后,苏黄之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见面,一直以书信交流。正是因为“书写”这一方式,才能让两个有趣的灵魂碰撞,两人才建立了如此深厚的友谊,也有了“苏黄”的称号。无论是诗句还是信札,表达情感或是交流学习,“书写”始终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充斥在文人墨客的日常生活当中。

(三)书法教育机构的发达

古代的书法教育体系相对比较成熟,有专门的书写教育学校和机构,也会建立专门的字书、石经,以及前代书法名家的字帖范本,会安排书写水平极高的老师教字童学习,师资力量比较强。

古代书法教育推动了人们文字书写能力的提高。从殷商时期的一些卜辞残片当中就能看出书法教育的兴起,到商周教育中以“六艺”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就包含着“书”这一项,有利于提高当时人们的识字书写能力。秦代重法,重刻石,一些刀笔吏为师,负责教授学生文法律令。东汉鸿都门学的设立也促进了文字书学的发展,师宜官、梁鹄、毛弘等这种书法家都是在此修研学习被培养出来的书法家,这也是一所最早的文学艺术大学。到西晋时期,书法成为专门学科,建立了完善的教学机制。隋唐时期,“书学”成为国家高等学府中专门学习书法的体系,更多的书法人才逐渐被培养出来。

字书是书写教育专门的书写教材,有利于人们在学习书写时更加便利,也促进了古代文字“学书书写”现象的形成。最早的字书便是周宣王太史编纂的《史籀篇》,秦代时期的《爰历篇》《博学篇》,以及《仓颉篇》用小篆写成的三本字书都出自《史籀篇》。汉代将以上几种统称为《仓颉篇》,这在汉代不仅是字书,也是史学童的专业教材。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出现,文字才有了字典的性质,可供人们查阅和学习。自此以后,字书的样式不断变化发展,各种字典开始兴盛,每个时代都有字样代表。

石经最早是汉灵帝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地位而派蔡邕等书法高手刊刻的,历经8年之久,将儒家经典抄刻成石,即《熹平石经》。这是汉灵帝针对当时“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的情况而特地刊刻的石经,也是汉代“标准书法”,这对书写规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正始石经》和《开成石经》在当时也是重要的习书规范。

随着“学书书写”的人数越来越多,书法名家和优秀字帖也越来越多。优秀的名家法帖渐渐成为文字书写的“模仿”对象,人们对文字的审美眼光也发生变化,因此书体和书法风格逐渐丰富。

综上所述,不论是官吏选拔、考核等铨选制度,或是政府机构的日常办公,亦或是在官司教育体系和日常交流与创作中,都需要人们反复书写,书写在内因和外因的推动下始终向前发展。而伴随着大量的书写,“学书书写”现象也由此产生。

三、古代“学书书写”的影响

由于时代背景不同,统治阶层的不同政治理念以及帝王的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书法的审美观念也会随之改变,书法的文化走向与时代书风也各有差异,从而更加值得我们探索“学书书写”意义。“学书书写”是一种良好的书写氛围,我们能看到许多积极向上的影响,但是在这种现象背后,也能从中体会到盲目“学书”背后产生的弊端。

(一)积极影响

首先,“学书书写”现象中包含着古人的临摹创作过程,我们从中可以分析出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方法,它给予当代书法创作者以及汉字书写者一些模范作用。学书书写最初都是为了提升书写技能,在不停地书写练习过程中也造就了伟大的书法创作者,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始终保持勤勉刻苦的书写态度。

从“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中能看到张芝不断练习书写的勤奋,所以才有了“草圣”的称号;书法家王羲之,他一生都以张芝勤勉练习书法为榜样,因此自己也勤学苦练,被唐太宗称为“尽善尽美”,他促进了中国书法文字的演进,也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典范人物,在整个书坛有着崇高的地位。从智勇“退笔冢”的故事当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锲而不舍的书写精神。从苏轼“笔成冢,墨成池”及“笔秃千管,墨磨万挺”的学习理念中,我们能感受到苏东坡刻苦学习书法的历程,也才有了《黄州寒食诗帖》这一佳作的诞生,此帖亦被评为“天下第三行书”。

古人在书写的时候,除了勤奋的练习,还会找准“学书路径”。他们会在自己尊崇的前人身上认真研究,从而获取有用的书写经验和书写方法。在古代书法史上,许多书法名家都会學习前人的技法、创作风格,钻研前人书法更深层次的内涵,从前辈身上气节和学养中得到熏陶等,从而提升自己的书写能力。

宋代书法家米芾,他认为“取诸长处,总而成之”,即学习古人的长处。米芾在学习欧阳询时,只是学习险绝的书风特点,并没有学习规矩森严的风格。“一日不书,便觉思涩”,他对前人书法刻苦勤奋的钻研,使他也能灵活地融会贯通,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他的书法临帖和创作方面都有高超的技艺,他完善了大幅长轴行草书的形式,促进了晚明行草书的成熟。王铎一生都在“学古”,他“独宗二王”的思想观念留给后人很多启发,其悉心研究二王的创作风格,学习唐宋书家,以探究古代书法家的“深奥其变”,由于他有着坚定的崇高观念,使得他的书法在明末清初众多书法家中脱颖而出,后人纷纷学习王铎的书法用笔和整体书风。

其次,这种大量反复临摹的书写风气下,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又因实用性或者审美眼光的变迁等因素,书体也不断多样化。从古老的甲骨文字、金文、小篆到隶变之后产生的篆隶楷行草的发展变幻,都是依附着古人们“学书书写”进行传承的。“学书书写”是各个阶级都会进行的活动,而在政治上占有相当地位的历代书法家们对书法艺术的不断创新与研磨,则为书法艺术赋予了真正的灵魂,使其由单纯的文字记录鲜活、灵动起来,真正上升到风格多变、异彩纷呈而又大气磅礴的艺术层面。在漫长的“学书书写”过程中,后辈不断地向前人学习,提高自身的书写技能,反复打磨推敲笔法,创新书风。在这种漫长的“学书书写”氛围影响下,中国书法艺术逐渐成熟,也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学书书写”留下来的大量书法墨迹和碑刻,有利于学者们更好地考证书法碑帖的真伪及源流。古人们大量的临摹,使得大量古代书迹得以保存,它们为研究文学、校正文集等提供了大量资料。在这些书迹中,记录的一些重要文件和作者记载等等也为考证一个人的生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从而使我们的文学史和书法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充实了我国的文化成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知识,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繁荣自强,文化自信才能更具创新活力,而发展依靠的便是创新,文化的作用不容小觑。

(二)产生的弊端

随着书写的人越来越多,书写水平也越来被大家重视。科举制建立之后,使得“学书书写”热潮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书法艺术水平降低,个人的风格被压制,呈现出千篇一律的书写风格。宋代“院体”和明代“台阁体”,以及清代“馆阁体”都是盲目临摹下的产物。

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后,书法便成为文人走上仕途的重要技能。举子们书法的优劣、书体书风能否契合判官之喜好,这些直接影响着最终考试成绩的评定。书法与科举制度日渐结合,宋代的科举制度更加完善,但是考生的书写必须要迎合考官,所以形成了“趋时贵书”现象。此时的书写完全是脱离古法和自然的韵味,完全沦为一种社会投机行为,而其结果又导致了宋代“院体”的流行。宋代的翰林书画院收藏了大量官场中的书画,而其中的书风和画风都为了迎合皇帝的口味。那么在“趋时贵书”的时代背景下,“学书书写”现象是有很多消极影响的。当时的士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临摹的都是这些“院体”书法。明代注重“法”,举子们为迎合朝廷偏好,又纷纷练习官方规定的书体,出现“台阁体”,该书体的主要特点是平和规整、程式化,失去了书法本身的艺术性,逐渐走向功利化。到清代又出现了“馆阁体”,士子们为了赢取帝王欢心,创立不久的风格难以延续,使得此时的书法艺术无法创新发展。

四、古代“学书书写”对当代文字书写的启示

从古人大量临习前人字帖这些过程发现,古人对于文字始终包含着敬意。古人会将书写当作人生乐事,正如欧阳修《试笔》中的“学书可以消日”,他认为书法是人生一乐,要专注于主体精神,只要写起来有乐趣,拙亦无妨。欧阳修的这一思想拓宽了书法审美的范畴,开创了宋代“尚意”书风,书写还是要表达个性和抒发感情。因此,宋代欧阳修之后的书风,由谨守规则开始转向潇洒恣肆,韵味十足,书法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在书写过程中,古人提出书法水平的好坏和一个人的修养有必然联系,这也扩充了书法艺术的思想内涵。比如宋代苏轼认为“论书兼论其平生”,黄庭坚谈到“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在“学书书写”这条漫长的路途中,人们不仅在实践上提升自己的书写能力,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我们欣赏到他们高超书写技艺的同时,也能看到他们高尚的思想情操以及文化修养。清代书法家刘熙载进一步将书法与主体精神的关系总结为“书如其人”,他认为书法包括一个人的“才”“学”“智”,一个人的才情、学养、志向等精神因素的外化,并且还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他认为写字终究还是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从侧面我们也能体会到书法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积极且充满生命活力的。

在如今,从目前现象来看,大学生对于以上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缺乏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当表现在文字书写上时,错字、笔顺不对的现象频繁出现。

因此,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一定要加强各个阶段教育的文化建设,传承我国优秀文化,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包含着对中国书法的自信,每个中国人都要写好中国字,文化认同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具备中国精神。当学生主体真正了解了文字背后的奥秘,学习规范正确的书写文字后,才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发挥最大的贡献。

在建设当代书法教育体系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代书写教育,将汉字教学与书法教学相结合,形成我们当代“学书书写”新风尚。提高书法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阶段书法教育水平,汉字书写教学作为书法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当下大学生美育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书法最重要的是其中的文化,高校对于书法教育的建设一定要遵循“文化第一”原则,只有这样,学生在练习书法、学习汉字时才会愿意下功夫,领悟到中国书法的内蕴,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高校书法建设才能发挥最佳作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仔细体悟古人的“学书书写”这一现象,从而认真改进汉字书写教学体系,当代的汉字书写教育才能逐渐成熟发展。

对于个人而言,要自觉主动地接受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会在书写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反省,形成正确的书写价值观,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和道德素质。古代“学书书写”现象虽然只是侧重于技法层面的一种书写活动,但在古人提升技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文字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也能从文人们挥洒墨色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书写文字的精神和生机勃勃的书写状态。

五、结语

将文字书写下来产生某种“意义”,达成某个目标,这一“书写”过程既表明了文字的功能,还凸显了书写目的。通过现象看本质,古代“学书书写”现象给我们传递出了重要的信息——文字在我们中国发展历史上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书写”是文字表达的重要载体。而“学书书写”现象一方面推动了书法学习的延续,但也在某些时期阻碍了文字艺术发展的自由性和抒情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今我们也能从这种书写现象中得到启发,多加关注古代书法教育,从而更好地完善当代书法教育体系,提高当代文字书写的积极性,使我们的文字书写和书法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獻:

[1]刘守安,高秀清.中国古代“书写”文化简论[J].艺术百家,2012(05):103-113.

[2]陈中浙主编.中国艺术与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3]唐幼铎.论中国古代政治对书法文化发展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37-39.

[4]郭良实.古代书写规范成因探析[J].中国书法,2017(13):200-201.

[5]邓建民.王铎与傅山书法崇古观念差异性研究[J].关东学刊,2016(06):148-154.

[6]邸楚雯.文化传承视角下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青少年书法,2021(04):64-66.

[7]靖长恒.明清“馆阁体”优劣辨[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8]贺电.清代书法与政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年.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