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满红
【摘 要】作文是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文是思想与文字的融合。通过作文可以考查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语文逻辑能力、语文基础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低。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作文教学十分重要。小学作文其内容通常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探寻生活化元素均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质量,使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做到“有话可说”。基于此,本文从生活化元素融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入手,探讨了形式多样,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作文教学策略,提出了生活化作文教学是提高小学作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将日记周记作业常态化,强化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是习作素材取之不尽的宝库。极具生活性的写作元素,通常需要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去感受和收集。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周记、日记等写作形式常态化,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人之处、感悟生活中的美好。假日里,去与大自然接近,观察一草一木,体悟生命力的顽强,感受到花草树木将大自然点缀得那么美丽。在周记、日记作业布置之初,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比较平淡,并没有发现需要记录的内容,出现“流水账”“无话可说”的现象。这时,教师就要规划好作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情况,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感人之处、可写之处,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记录,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标点没错误,将日记、周记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与此同时,在某一单元、某一课的教学任务完成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生活记录方向,既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参考,又能够调动学生记录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例如,在六年级上册《花之歌》一课的学习后,教师便可以将周记、日记的内容方向设定为观察植物,学生可以使用任何文体、任何语言表达方式记录身边的任何植物。这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作业,不会对其内容和形式做过多刻板的规范,主要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其目标任务是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接下来,教师要对学生的周记、日记完成情况做不定期的抽查,对其中写得比较好的内容进行勾划和赞扬,鼓励学生再次将其进行优化,积累后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去,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学生以日记、周记的形式来提高写作水平,是很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最动人与感人处,让学生感受生活,提高写作水平。据笔者实践研究,通过日记与周记的写作,学生能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并将其记录,一方面提升学生对生活观察和感知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在不断的文字记录中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二、作文主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写作的真情实感
学生写作的真情实感是小学生写作教学中需要强调的关键问题。作文像生命一样是有情感的,情感要真实,不能虚假。只有将感情注入文字,作文才能生动、有活力。当前学生作文出现的显著问题就是生硬、缺乏感情,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就胡编乱造,将非亲身经历之事写进作文中,使文章鲜有感染力。因此,想要使生活元素真正走进作文教学,在作文主题的选择时,教师要将生活化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途径,对学生进行锻炼,选取与学生真实生活经历相符合的写作素材,来勾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从而表达出自身的真情实感。例如,在开学伊始,教师就要将学生带进新学期的氛围中,如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在观看结束后,倡导学生将观后感以文字的形式陈述出来。在开学后第一次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话语进行导入,通过师生之间的口语交际,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写作方向。如“同学们,看了《开学第一课》你们一定感慨万千,这些优秀的人都可成为我们学习道路上的榜样,接来下的观后感写作,大家可以从任意视角着手,重要的是不论大家选择的视角如何,一定要表达我们的真情实感,既是观后感,也是我们的真实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不要为学生做硬性的写作内容规定,每位学生的观看和思考角度不同,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尊重每位学生的理解角度。
三、将生活化写作情境与学生的写作需求结合
起来
情境的创设和构建对写作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很多时候仅凭借教师的语言表述和相关的文字阅读,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更是摸不着头脑。因此,将生活化的写作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作文教学中将生活元素融入,让学生身体力行,在情境中去体验生活,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冲动,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生活元素的定义,告诉学生什么叫作生活元素。在学生对生活元素的定义有所了解后,带领大家走出课堂,来到校园之中,亲自去观察和体会。大家走在校园中,路过其他班级听到朗朗读书声,看到被风吹动的一草一木,看到正在辛勤工作的保洁阿姨,闻到食堂中飘来的阵阵香气等,这些都是学生每天经历的真实生活,是最真切、未经艺术加工的生活情境。相比于在教室内有意识地构建情境,这样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才是最自然、最真实的做法。让学生走进情境之中,而不是被动地感受情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的能力,学生的感官得到了真实的体验,往往最能激发其真情实感。接下来,教师再带领大家回到教室,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看到、听到、闻到、感觉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和润色后形成一篇优美的作文。这样的方式,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打破了传统教室内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在轻松的氛围内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在新课改教学方式中开发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生活元素真切地与学生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明确生活与写作密不可分。
四、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生活认知度
由于学生平日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对实际生活的认知能力有限等因素,直接将生活元素引入作文教学可能会让学生不能有效理解。因此,教师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与长处,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将生活元素直观地展示,让学生观看与体会,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天》后,作文写作方向为“身边的市井生活”,任务布置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亲自去市场、街边、住宅区感受真实的生活,再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内容,如菜市场买菜卖菜的人们、熙熙攘攘的步行街、爷爷奶奶树下乘凉等。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关键词用笔记录下来,便于接下来将关键词联系为完整的画面,有助于写作的连贯性。接下来,让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视频内容相结合,与老师、同学进行分享,让学生快速进入写作情境之中,也讓学生明白生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作文是发挥文字的巧妙性和优美性对生活的一次描写、记录。这样,通过视频和图片的直观呈现,将有效唤起学生对真实生活的回忆,强化学生的生活认知度,提升写作能力。
五、引入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素材积累数量
素材是支撑写作的重要源头,学生只有将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在写作时顺利落笔,写得顺心与应手。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历和阅历较少,接触的客观事物有限,积累写作素材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不容易的。或者,学生可能会在生活中发现一些具有写作意义的生活元素,但是不能顺利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和积累,无法将真实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写作素材。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生活元素素材储备,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生活元素,提升学生的素材积累量,打破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例如,在学习完《腊八粥》后,教师可在课上即时开展“我最爱的食物”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说出一种或几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从食物的外观、味道、口感、气味等多个方面进行描述。并且,学生还可以由食物进行拓展,说说自己与食物之间发生了什么趣事,有哪些生活小故事可以与大家分享。在每位学生发言后,教师再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概括,引导学生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将其进行整理,在日后的写作中成为作文素材,为写作所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将好词好句整理出来并进行积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好的生活元素素材时,学生可以将其积累整理到筆记本中,并在作文课中与大家进行分享。这样,在学生互相分享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他人的不同视角和文学品味,相互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六、形成长期培养计划,日积月累
作文水平是在学生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提高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安排。在作文教学内容的创新下,可以通过分级教学形式开展长线语文教学,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阅读材料,分级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包括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学生在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颁发具有象征性的勋章,代表学生该分级下的语文学习达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根据自身学习特点进行层次性与系统性的学习与拓展。
此外,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开始前,开展语文学习分享会,通过布置课后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身课外学习的文章以及心得进行说明,采用自主学习作文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会,并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分享形式可以是美文、美句的赏析与理解心得,也可以是推荐一本书,推荐一篇文章或者诗歌,还可以是自己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感悟。教师也可以阅读鉴赏为核心,锻炼学生的阅读与作文综合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总结写作经验。通过教材范文的学习,让学生学到范文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文章的布局谋篇技巧,使学生发现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用语和不同的布局方式。
综上所述,生活与写作是息息相关的,小学作文教学要以学生实际来安排,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最主要的写作素材,这是符合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的行为。教师将生活元素融入语文写作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感知和探索能力,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获得写作技能的发展,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表情达意,反映生活,歌唱生活。
【参考文献】
[1]明欣.让学生走进语文生活的课堂——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5(1):84.
[2]程杏杏.生活元素走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究[J].文学少年,2020(35):1.
[3]齐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挖掘与利用[J].中外交流,2018(1):110-111.
[4]李学红.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挖掘与利用[J].新一代(理论版),2018(20):80.
[5]吕存科.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探究[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