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 有效途径

2022-05-30 10:48:04郭巧华
文理导航 2022年24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有效途径双减

郭巧华

【摘  要】“双减”政策提出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培养,积极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地,并且从小学数学作业管理出发,探讨“双减”政策落地的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开阔,也能更好地践行“双减”政策的理念,使学生做好数学作业,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同时,实现他们的终身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管理;有效途径

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业是较为重要的一环。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更能通过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律发展,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但从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来看,数学作业设计未能很好地体现这些功能,也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从数学作业角度出发,探讨数学作业的管理策略,加强数学作业的设计,从而使数学作业更好地发挥这些功能,也能更好地践行“双减”政策的理念。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及管理的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双减”政策下,需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有效管理,让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促使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作业内容提高学生的作业学习能力。教师在“双减”政策下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管理时,还应当以数学教学与数学作业作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指导思想。数学作业设计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实施,并且逐渐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更好地辅助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极大地巩固了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比较重要,也符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只有做好数学作业的设计与管理,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启发作用,并且实现小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想提高数学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用一些创新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对学生的学习特别重要,学生只有参与到作业训练之中,才能给之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应当加强作业的优化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丰富整个教学活动,对数学作业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设计。

总的来说,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弊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主动的优化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通过数学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与内容,转变学习的方法。在进行作业管理与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管理和分层次的作业设计。

二、“双减”政策下创新作业管理的思路

首先,完善整个教育工作的理念,创新作业教学的管理方式,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当前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现状来看,主要是教师将作业管理下放到小组学生,让学生组长对作业内容进行检查,来帮助学生进行作业分析与训练,这样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因此无法更好地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地。基于这样的现状,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当深入解读政策,精准把握本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作业管理的本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作业的管理及作业的设计工作。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同时,还应完善作业管理的细则,制订明确的作业管理要求,使教师在作业管理中有细化的实施步骤。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校还要积极倡导教师以信息化的方式对作业进行管理,从而提高作业管理的

效果。

其次,小学数学作业管理应当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并且通过小学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学生是作业的使用者和完成者,因此在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管理的過程中,作业内容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重难点突破、自我纠错以及自我反馈等都是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作业管理中也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管理。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规划、自我监控以及自我调节,能够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并且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拓展自己的数学视野,逐渐形成数学能力。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经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通过量的积累引发质的转变,有效完成作业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

最后,要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促使学校与家庭形成共同的育人格局。这样的模式下能够全方位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管理,学生在学校可以通过教师的作业管理,促使自己更好地完成作业。在保证作业总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精心优化与设计,可以使作业更好地延伸功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家长的监督与管理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学校和家庭都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优势,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帮助学生进行作业训练与学习,来促使整个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方法选择

(一)建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审批制度

在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审批制度能够针对数学作业完成的时间、数学作业的内容、数学作业的审批人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设计。在这样的审批制度中,各个育人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数学教师来说,每天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审批,然后将审批的结果每周一汇总交给年级教研室,年级教研室对作业审批情况考查之后,上交学校由学校教导主任把关。对学生家长来说,在审批制度下,学生家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更有效率,也能及时通过数学作业巩固自己的数学基础。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可以在保证作业总量不变和不变相给学生家长布置批改任务的情况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作业管理观念和正确的教育观念。

(二)设计具有层次的小学数学作业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注意推动作业设计的高效性,要注意作业的质量,而不是注重作业的数量,要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访谈交流等多种办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数学作业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教师也能在层次化的数学作业设计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并且对作业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作业管理的效果。

以“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节教学知识内容为例,在知识教学结束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高水平、中等水平和一般水平,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布置分层次的数学作业。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布置了思维拓展式的数学作业:要求学生准备一张方格纸,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格表示一平方厘米,那么能画几个。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布置了能力提升作业:如果一根绳子绕一个玻璃瓶的四周刚好绕三圈,那么这根绳子的长度为多少分米?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教师则应以基础训练为主,为学生布置习题练习,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巩固所学基础。

(三)注重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

对数学作业进行创新设计,能够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并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更好地打牢数学基础,帮助学生形成能力,为学生后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对数学作业进行创新设计,这样才能为作业的高效管理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在作业创新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双减”政策的理念,在作业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拓展作业的多元化形式与多样化内容,与此同时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保证作业的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小学生完成。例如,在数学作业中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布置游戏化的课后作业,也可以布置实践调查类的作业,总之布置作业要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并且考虑到小学数学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完成数学作业打牢数学基础。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点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实践类作业:准备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然后尝试剪一下,能够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吗?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根据题目的要求,自己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尝试用剪刀剪,在得到结果之后分析自己这样操作的依据。这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复习相关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素质与能力培养,也转变了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模式。

(四)减小作业的总体量

“双减”政策对学生的作业任务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光是要减掉之前冗长的作业内容,还需要使整个作业环节具有科学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的布置具有其合理性。教师需要发挥作业设计的作用,用一些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基于这样的“双减”政策,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通过作业内容优化,减少作业总量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作业管理。教师要确保作业质量提高,体量减小,关键点在于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与开发。具体来说,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可以將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完成数学作业,这样既可以增强作业的吸引力,又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意愿。在学习了与概率有关的知识点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如下主题实践活动,并且将之作为数学作业让学生完成:假如你是商场经理,元旦节就要来了,商场要搞一个转盘抽奖活动来招揽顾客,一等奖是价值500元的商品,二等奖是价值100元的商品,三等奖是价值10元的商品,分别用红色、蓝色和黄色标记,如果你是经理,如何来设计抽奖?通过这样的方法为学生搭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基于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从而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理念的提出,全面降低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学生的培训负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政策理念下,要想有效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师要抓住作业管理这一关键环节,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效的作业管理措施,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建立完善的数学作业管理模式,通过提高数学作业管理的效果,更好地促进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体现“双减”政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柯达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应用思考[J].读与写,2019(1):7.

[2]李亮霞.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环球慈善,2020(9):10.

[3]周娜.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分析[J].读与写,2022(1):157-159.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有效途径双减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8: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