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语文教育日益重视,通过教育工作让学生享受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快乐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为国家培育优秀的人才。在初中阶段,语文成为各个科目学习的基础,而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环节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且在课内外达到有效的延伸。由于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必要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名著阅读,因此,名著阅读指导及阅读行为的课内外衔接就成为现代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课内外衔接
新课程标准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于名著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能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教师进一步引入各类名著阅读,能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名著资源,并且加入课外的名著内容,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使课内外的阅读材料之间具有更多的结合点,构建优质的阅读环境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初中语文经典阅读的现状
经典名著能够发挥卓越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建立和形成,教师全面整合名著阅读的学习方法,且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作为重中之重,才能够达成名著阅读的积极效果,但目前,纵观我国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及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相关教学,可发现有几个问题依然困扰着学生和教师,这些问题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学生在实施阅读学习的时候欠缺创新思维。
(一)学生的阅读创新性一般
学生的阅读创新性一般,主要是因为目前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虽然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发展受到了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依然存在,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学生的学习也不能完全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对于名著阅读学习的效果不佳,名著的学习质量也不能完全保证,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教师也难以推进名著阅读校内外衔接的进程。
(二)名著阅读方法指导不到位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些世界名著产生了兴趣,课堂后会搜集相关版本进行阅读,但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其文学基础和阅读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科学的方法或者指导,没有根据学生的阅读进程,只是将阅读材料简单地提供给学生,那么学生就很难有效地完成自主阅读。很多学生反映,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名著非常难以理解,因此,在阅读的同时不能得到和谐发展,没有办法掌握对应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将阅读材料简单提供给学生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三)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缺乏探究性
很多教师在指导阅读的时候,虽然意识到了名著阅读需要加入大量的思考内容,但是由于目前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时间相对紧张,教师很少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探究的活动,无法提升名著阅读的创新性,给学生所创设的综合素质的环境也并不非常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因此,教师本身所使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多年不变,学生阅读名著的方式也没有很大的改观。正因如此,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面临着很大的问题,缺乏探究性,缺乏对阅读衔接的灵活性,是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存在的问题。
二、有效推进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课内外衔接策略
通过一定的阅读经验,人们发现阅读环节是一种深受环境影响的过程,因此努力拓宽阅读渠道,加速阅读的进程,需要涉及课内外的衔接,积极尝试阅读,并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在一起,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更加丰富的人文修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感受也更为敏锐,才能使名著阅读顺应时代的发展,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在现代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过程中采用阅读学习的方式带动学生多方面的成长,提质增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且能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阅读不再是一件需要被強迫的工作。
(一)连贯课内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内外的阅读环境,需要有意识地衔接和培养,从而能够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通过精心安排,把一些名著串联在一起,定期向学生推送相关知识,每次上语文课的时候,也可以拿出2~3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书籍,定期推荐,由学生向教师介绍名著或者由教师向学生推荐名著的方式,都可以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更有特色,吸引学生关注名著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布置不同的学习小组,以轮流展示的方式晒晒自己的阅读批注、读书笔记、阅读进度,讲一讲现有的阅读学习效果。定期由学生给大家进行阅读书籍的推荐。这种校内外均有阅读氛围的方法,可以使传统的阅读氛围更为丰富,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图书角、图书漂流活动等等,定期组织与之相关联的图书推荐活动,在家长会和与家长日常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家长和学生达成亲子阅读的关系,多种多样的方法都能为学生营造轻松而适宜的名著阅读环境,而且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的阅读成果,也会对阅读更有兴趣,愿意静下心来自由阅读。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自行查找《红楼梦》的写作背景,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这部巨作的。虽然这不属于课堂任务,但学生在课下查找相关资料时还会学到其他与《红楼梦》相关的知识,比如,《红楼梦》有何独到之处而位列四大名著之一等。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的时候,可以跟其他的同学在线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有时由于世界名著的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对此的观点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因此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均就名著内容加以探索,收集相关的内容和资料,把课堂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把课堂外的思考结果带到课内,这种相互关联式的学习内容引发了学生的关注,也使学生更喜欢在课外阅读,喜欢和小伙伴们进行比拼,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当学生完成这项任务时,教师要把学生查找的资料整合起来,进行展示和讨论,评出学习效果最好的小组或个人,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深刻地体会到阅读所能带来的享受。
(二)引进课外名著,连接课内教材
很多教材中的内容都是节选自名著或者与名著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与名著阅读材料息息相关的教材内容,这些内容文字精美引发了学生的关注,也使学生对整本书产生了兴趣,比如《我的母亲》《傅雷家书两则》《刘姥姥进大观园》《孔乙己》《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等,这些均成为非常重要的名著阅读契机。为了能够使学生通过教材找到课外阅读的线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基础,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既抓住课文的实际特点,又能够在讲述中心思想的时候给学生描述整本书的内涵。学生在学习部分内容时,并不一定能完全领会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内容,但是教师却可以告诉学生,比如,朱自清的《春》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这篇非常优美的文章,描述了朱自清先生对春日和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朱自清散文集》的原本或一些其他相关的文章,在周末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增进对文章阅读的感受和体会,在引进本书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一些思考,实现了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的有效衔接,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并且以阅读为目标实现名著阅读的新一轮发展。
散文常常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尤其是针对美景大自然或者人类情感的散文,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美感,而课外的名著与课内教材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产生非常奇妙的感觉,因此,能够对教材中的文本部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思考的时候也会加入一些自己个性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将有可能影响学生未来的人格发展和情感发育。阅读能带动人的情感发育,作者在撰写文章的时候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而学生在理解这些文章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情感,这些情感衔接了课内和课外,古今中外,深受读者的喜欢。
(三)延伸课内外阅读触角,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阅读是一种借助文字工具性的内容,理解作者情感和时代背景,了解文化精神的方式。语文阅读需要学生大胆的想象和探索,学生的思考必须要围绕阅读本身来进行,同时又能拓展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顺利地引进课外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资料,学生的理解也围绕阅读名著材料本身的特点和时代背景所展开,并要求对作者的生平和简介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带着不同的视角去看待所阅读的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的顺利引导之下,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大意,而且还能展开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来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適合初中生读的国外优秀名著,包括《爱的教育》《居里夫人传》《安徒生童话选集》等多种题材和类型,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外优秀作家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这也间接促进了我国走出去的步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国内优秀名著包括《红岩》《繁星·春水》《朝花夕拾》等,阅读我国优秀的名著可以激发初中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他们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深厚的感情,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初中阶段学生拥有丰富的见识和开阔的眼界。
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不断地延伸学习触角,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启发方式,利用多媒体教材或者动漫故事的方法,都能够启发学生对阅读本身产生兴趣,还可以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度较为迟缓的问题。延伸教材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形成,使学生愿意大胆地尝试一些必要的语文元素,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锻炼其阅读学习的能力。当语文阅读不仅成为一种兴趣,还成为一种本能的能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知识输出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进步。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也能够帮助学生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家长可能也阅读过类似的名著,而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家长也觉得有话可说,这使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能够通过阅读而衔接,学生课上的学习程度,也能够为家长所掌握,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家庭亲子教育活动,阅读书籍能够促进家庭教育氛围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可否认,在初中名著阅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又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要建构与阅读教学相关联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和教师都能就课内外阅读教学衔接展开思考,借助教材中的内容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家庭中实现教育教学的延伸,课内外阅读的结合,使得课内阅读为课外阅读服务,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的延伸,二者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祁虎林.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J].新课程,2022(2):197.
[2]孟静云.关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课堂架构的三点思考[J].读写算,2022(1):195-197.
[3]刘润芳.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智力,2022(1):88-90.
[4]隋青.提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4):106-107.
[5]孙海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思考[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