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中绿色材料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分析

2022-05-30 11:25:42陈静
文理导航 2022年25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幼儿

陈静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对美的理解和思考,促使幼儿能够学习到绘画、创作的技巧。为了提高美术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要合理使用绿色材料,通过渗透环保意识,要求幼儿在探索中学会美术创造,掌握绿色材料的开发及利用措施,可提升幼儿的美术综合素养。基于此,文章就幼儿美术教育中绿色材料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绿色材料

幼儿美术教育中合理使用绿色的、环保的材料,尤其是要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能够让幼儿形成环保思想。因此,教师要探讨现代美术教育的重点及难点,在解决传统幼儿园美术活动实践问题的过程中确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融入新颖的、科学的、系统的美术活动思路,侧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幼儿学会使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创作,降低传统美术教育资源使用不合理方面的问题。

一、绿色材料应用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依托生活,合理使用绿色材料,促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创意设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给予幼儿必要的鼓励,说明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足幼儿鼓励和尊重,消除幼儿探索不积极的问题。因此,教师给幼儿提供适宜的美术材料和工具,侧重对幼儿进行指导教育,可让幼儿善于发现身边的事物,学会使用绿色材料进行设计。具体来讲,将绿色材料应用于美术教育过程,具有以下要点:第一,绿色材料的获取途径较多,且获取相对便利,能够减少传统创作设计所需求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将绿色材料与幼儿的生活相统一,不仅能让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还能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故重视绿色资源的开发、使用与融入,对幼儿美术教育推行是有利的。第二,幼儿要善于使用废弃的材料,了解如何将废弃易拉罐、掉落的树叶和树枝、小石子等材料应用于实践过程,可促使幼儿形成健康、环保、爱干净的意识。通过关注到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幼儿明确自己成长的方向,侧重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動脑能力,思考如何使用废旧材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和问题分析能力。第三,教师也要教会幼儿在学习实践中认真思考,明白借助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形成“变废为宝”的价值观。完成环保意识的渗透后,幼儿可逐渐建立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第四,环保意识渗透中,教师也要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不仅能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还能让幼儿在认知过程中与教师有情感、心灵方面的互动,促使幼儿愿意与教师分享在美术活动中的趣事及困难。通过增进与幼儿的亲切感,满足幼儿对新颖事物的认知需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五,幼儿品德、行为塑造过程中,教师要渗透正面的思想,尤其是幼儿的年龄较小,正处于接受知识的时期,故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通过指导幼儿在发掘新材料的基础上面对困难,能够让幼儿的内心更加坚强。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接受的材料,侧重培养幼儿的动手实操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起自信心、自尊心,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对幼儿抗挫折意识、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有利的。

二、借助绿色手工创作游戏,凸显游戏的趣味性

将绿色手工创作游戏应用于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侧重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能够让幼儿在过程中愿意参与并动手实践,以期提高幼儿的实践水平。因此,教师要筛选出无伤害、无毒的材料,引导幼儿借助材料进行联想创作,并在创作中体现出“绿色”的思想,可让幼儿形成“绿色环保”的思想意识。比如教师可选择“小花园”作为实践场景,要求幼儿以小组的形式绘制出不一样的小动物,并说明自己创作动物的思想及努力。其中,幼儿A使用了树叶、树枝、木板和小石头材料,在自己的画板中拼接成了一只小鸡。小鸡的眼睛使用了红色的小石头,躯体使用了裁剪过的树叶,脚丫子使用了树枝和木板,组合成了一只生动的小鸡。部分幼儿还想到公鸡的尾巴也是红的,于是想到可以使用废弃的易拉罐,使用红色画笔涂满了易拉罐,并将易拉罐剪成了条状,最后将其拼接到了公鸡的尾巴处。完成实践教学后,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构造出趣味性较强的学习氛围,通过指导幼儿完成手工制作,可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极大程度地凸显出手工制作的价值。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常识,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可持续的、环保的思想,指导幼儿依托自己的想法进行手工创作,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形成。比如有部分幼儿非常喜欢“小猪佩奇”这一动画形象,于是他使用了泥巴捏出小猪的外形,然后使用胡萝卜、西红柿等蔬菜填充了小猪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所以,在手工创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创新、创造思想,并给予幼儿必要的鼓励,可让幼儿学会使用绿色材料制作出自己所喜欢的模型和创作。

三、整理绿色材料,凸显资源开发的适用性

做好绿色材料的整理工作,指导幼儿学会观察,明白花瓣、树叶、废弃材料的使用思路,再做好乡土材料的使用、挖掘过程,可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当中。因此,教师要凸显出废弃旧材料的使用价值,做好绿色材料的归纳,说明不同绿色材料可以在哪些场所获得、使用,可让幼儿明白美术学习的思路。同时,教师也要渗透“用之有方,用之有度”的思想,说明绿色材料的开发、使用要求,可提升绿色材料的使用价值。例如在“绿色材料”说明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使用信息化技术说明哪些材料是绿色材料,哪些材料是污染材料,如煤炭就是不可再生能源,而光能、太阳能、地热能就是可再生能源,同时以图片、视频、文字的形式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比如看到水龙头没有关闭时,应当及时关闭水龙头;又比如当看到有浪费粮食的现象时,应当及时制止,促使幼儿形成环保思想。完成环保思想的渗透后,教师要筛选出自然绿色材料、乡土绿色材料和生活废旧材料,说明此类材料如何在绘画中展现,并减少使用污染的材料,规范使用自然绿色材料。在“景观”的设计中,幼儿可自行挖掘乡土绿色材料,在组合、创作中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并以此进行手工创造。其中,部分幼儿使用了家里常见的废弃物,如易拉罐、空饮料瓶、塑料袋、废纸板等,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了自己喜欢的物品,比如汽车、坦克、别墅等。通过指导幼儿进行创作,贯彻“变废为宝”的实践思想,可让幼儿逐渐形成节能环保意识。最后,教师要善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明白如何在美术创作中更好地保护环境。比如有幼儿将废弃的纸杯进行了连接,得到了一条威武的龙,最后使用红色的塑料袋进行了点缀,实现了变废为宝的思想。同时,教师也要对课程进行创新,说明如何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凸显出“节能环保”的思想形态,可让幼儿明白哪些物品是具有污染性的、哪些物品是节能环保的,提高幼儿的思想价值观。

四、利用绿色材料,凸显资源的利用价值

减少或不使用高污染的材料,教会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意识到绿色材料的使用要求,可让幼儿学会对绿色材料的甄别和筛选,提升幼儿的认知度。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幼儿的喜好、性格、思想是不同的,故幼儿对绿色材料的使用、选择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组合。比如有的幼儿喜欢树叶和废弃的塑料袋,那么幼儿可使用此类材料进行创作设计,其中可使用绿色的树叶粘贴成道路的样子,然后使用塑料袋对路面进行装饰,完成了林間小路的设计。此时,教师还可给予幼儿一定指导建议,比如说出林间小路的两边应当添加竹子,从而营造出一个静谧的空间。第二,由于幼儿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故教师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指导,在激发幼儿个人喜好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绿色的材料,以期提升绿色材料开发、使用的合理性。比如教师可要求幼儿使用“画报”展示出自己的见解。其中,教师可对幼儿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的幼儿制定不一样的计划。A组幼儿的实践、绘画能力较强,故对该组幼儿主要采用联想式的教育指导方式,通过引导幼儿在创造、创作中阐述自己的见解,可让幼儿愿意进行思想、情感的表达。比如有部分幼儿看到天空中的小鸟,于是使用塑料袋、易拉罐组合成了一个天空,然后说出必须要做好环境的保护,否则鸟儿就不会自由翱翔在天空中了。完成理论的渗透后,教师可给予幼儿必要的鼓励,促使幼儿在小组分析、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后掌握绘画的方法及思路。B组幼儿的创作能力相对较差,故教师要给予幼儿完善的指导思想,手把手教会幼儿使用绿色材料、生活废旧材料进行画报的创作,可进一步考查幼儿的乡土情怀和生活思想。通过教会幼儿在创作中发现绘画创作的方法,可提升幼儿的绘画技能,对幼儿的思想教育也提供了一定思路。

五、依托绿色环境,凸显美术教育的趣味性

为了提升美术教育的趣味性,教师要合理组织绿色材料游戏,侧重分析关于当地文化、社会、人文的建设要点,可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及价值观。因此,教师可运用教室的墙面、落地窗,通过就地取材的思路,为幼儿提供画笔、颜料和工具。比如教师可要求幼儿在“玻璃窗面”表面进行绘画,要求幼儿使用剪纸展现出窗花、贴纸。在作品表现中,幼儿发现可以对窗户哈气,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在湿润的部分画出自己所喜欢的物品。当幼儿完成作品创作后,教师可指导幼儿根据作品的轮廓进行描边,如果有部分轮廓出现错误,幼儿也可使用抹布进行修改,最后再对这部分进行描边,有利于节约传统绘画过程浪费纸张的问题。总之,教师要渗透环保的思想,指导幼儿从自己做起,学会使用环保的、绿色的思想,减少不必要的物料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其中,教师可要求幼儿事先收集绿色材料,规定好作业区域,再对区域内指定部分进行艺术创作,完成艺术创作。同时,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指导中,教师也要渗透绿色的、环保的思想,教会幼儿使用绿色材料,明白如何在创作中贯彻环保意识和环保思想,这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养成是有利的。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幼儿对绿色材料的认知度,教师要不断创新美术教育方法,重视材料的使用、开发、利用与管理,教会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环保,从自身做起,学会使用各类绿色材料,以期提高幼儿的创新、审美、创作、绘画、艺术修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陆丹.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投放及利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1(10):89-90.

[2]茅菁菁.幼儿叙事性美术教育活动初探[J].家长,2021(3):141-142.

[3]陆炜.纸艺活动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作用分析[J].才智,2021(1):107-109.

[4]于永真.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3):64-65.

[5]张彩霞.在幼儿创意美术互动中培养其环保意识[J].文教资料,2020(21):80-81.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5:18
教孩子画画——放手,让孩子获得精彩
浅析实用性和艺术性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结合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6:29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