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兰
【摘 要】坚持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立足长远、终身、面向未来的立场,强调并倡导“大单元、主题式”整体教学设计,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在真实语用环境下,进行自主性语言实践活动,努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和分析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为打造品质化语文教学活动作出了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拟就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建构上,试简述一些实践与探究之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核心素养引领;实践与探究
最近以来,在核心素养目标根本引领下,由“多文本阅读、整本书阅读”逐步走向“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的语文学科活动,让“大单元主题式语文”再次走向教育生态的“自然回归”状态。这种回归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就高中语文学科来说,如何坚持在核心素养目标下切实构建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模式呢?这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课题。
一、简析“单元教学”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征
首先,单元教学即是指在语文学科活动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围绕“单元主题”模块来设计并组织各类要素和知识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形式。这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双方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效融合。
其次,单元主题教学具有自身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集中地体现在:一是“整体性”。单元内容是由相互作用、彼此依赖的知识和内容构成的,具有有机整体的特定功能。单元教学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即在于“整个单元”。无论知识学习还是能力培养,无论工具性教学还是人文性教育,都要在“整体性”原则下,统揽全局、协调互动、科学进行。二是“序列性”。说到底,单元教学是按照一定序列开展的整体性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构建良好的教材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认知结构,有目标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理解、体悟与内化,逐步走向“能力型、品质化”良性发展状态。三是“比较性”。这是单元教学的本质特征。单元内容之间尤其是阅读语篇,或在思想方法上,或在语言艺术上,或在能力训练上,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在单元主题教与学过程中,在整体性目标下进行“求同与求异”,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四是“可控性”。在单元总体目标引领下,让教学流程具有方向感和持续性,更加从容地走向所预期目标。五是“时效性”。紧盯单元目标和文章主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教与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在“习得多、悟得深、好又快”状态下,更好地提升閱读与写作能力,不断凸显令人期待的“品质化”教学
效益。
再次,系统思维视角下的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在变化、调整与优化过程中应有一定的合理性,既要考虑语文教与学的特点,同时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系统性思维,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在进行每个单元教师设计和学科活动中,应坚持在“单元目标”引领下,通过系统性思维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中更好地成长与成熟起来。积极开设丰富多元的情境化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而又积极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持续有力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努力促进学生品质化和学科品质化的发展。
二、对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性探究
就高中语文学科活动来说,“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应始终坚持在核心素养根本引领下,从单元主题、内容优化、结构形式、德智互动和情感体验等多方发力、多元互动、激励引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学科素养,不断走向系统思维状态下的品质化教学道路。
(一)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领会单元主题思想,善于通过“明确目标、优化设计”为路径,激励学生不断地走向品质化教学状态
学校教育是有理念指导、有目标引领和有策略遵循的综合性实践工程。“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又何尝不是这种现象和道理呢?具体明确并有效把握单元目标,是进行高质量教学的必要性前提,同时还是走向品质化教学的实质性保证。以高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主题为例。教学目标应当确立如下:(1)在阅读教学上。了解语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语篇在描写景物中所蕴含的情趣和哲理;通过教学活动,理解写景抒情散文关于“融情于景、托物传情”上的特点;学习并体会阅读语篇中运用形象化语言以及多类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引用、排比等)状物写景的方法。(2)在写作指导上。学习并体会“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的方法,能够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踪顺序状写较多景物,并能学写比较复杂的游记。(3)在听说训练上。能口头向同学较好地介绍某地某处风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单元目标应提前公布,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有目标和方向。
(二)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领会单元主题思想,善于通过“内外互动、知识学习”为路径,激励学生不断地走向品质化教学状态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照“文体划分单元”进行编排设计的。就每一个单元来说,都是由教学要点、课文内容、单元知识和单元训练等构成的。不仅如此,单元知识具有统驭课文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课文。鉴于此,在课文教学前,教师应在单元知识短文、知识要点归纳和运用知识分析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以高中第四册第五单元“古典小说”为例,由于时空跨越等因素,高中学生对于古代小说比较陌生,所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前,除了温习“小说三要素”外,还须指导学生从学习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一步归纳出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比如:小说起源于劳动,根源在于古代神话传说;古代小说发展分为“先秦两汉萌发状态”“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宋代话本”“明代拟话”“明清章回体”等阶段;还有古代小说的基本特点——人物言行与细节描写、情节曲折、富于个性、叙述带有说书人印记等。如此就会奠定好单元教学基础。
(三)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领会单元主题思想,善于通过“教读示范、优化整合”为路径,激励学生不断地走向品质化教学状态
阅读自古即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同时还是无可替代的“语文之根”。即使到了高中教育阶段,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合理、快速有效地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依然是语文学科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就单元教学形式而言,如何进行“教读示范”呢?一是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二是落实知识,借助具体语篇验证单元理论,揭示规律性;三是“授之以渔”,侧重于分析问题路径和解决问题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意识和能力。以高一第四单元精读课文为例。教读重点即在于:(1)如何抓住景泰蓝和荔枝果实的特征说明事物的?(2)如何理清说明顺序的?(3)综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如何分析语言特色和写作方法?所有这些、诸如此类,是教师在教读过程中结合具体课文内容,应该把握的基本要点和重要内容。在上述这些问题的学习与分析、研讨与内化中,学生能够较好地习得说明文知识和能力,基本完成单元目标。
(四)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领会单元主题思想,善于通过“自读深化、情感体验”为路径,激励学生不断地走向品质化教学状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陆游这一流传深远的千古诗句,其意在于强调“学用结合”的必要性和“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如果说学生在教读过程中习得了一些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还属于实质意义上的“理论性”层面。只有把所学理论性知识通过“学用与体验”状态下进行运用和感悟,才能激励学生在“知行统一”中更好地进行内化与迁移,在“熟能生巧”中不断地成长与成熟起来。这就是“自读深化”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以高一第二单元为例,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火刑》自读活动环节,教师设计如下问题:(1)课文表现了两位科学家什么样的精神品质?(2)分别采取什么线索进行材料组织的?(3)各自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记叙的?(4)分别采取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文本主题的?以此引导学生或个体读悟,或在多人小组合作状态下研读、交流和分享。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总结和提炼,效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五)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领会单元主题思想,善于通过“读写互动、资源拓展”为路径,激励学生不断地走向品质化教学状态
无论唐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叶圣陶先生的“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抑或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无一不是在解释语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互动、相辅相成”关系。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在常态化语文学科活动中,教师善于把阅读与写作相互渗透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从中攫取令人期待的“1+1>2”效果,而且有利于在厚积薄发中不断地拓展学科资源,切实赢得“滚动式”学习效应,为教学相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传统“单文本”阅读教学是这样,当前“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活动同样如此。比如,在上文(三)教读活动中,引领学生就“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选择实际生活的“熟悉或喜爱”事物,开展相互之间的“说一说、写一写、评一评、比一比”活动。再如,在上文(二)“古代小说知识”学习后,激励学生自主选择某一形式,开展或个体或多人合作形式下的“自由创作”活动……
(六)在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领会单元主题思想,善于通过“德智融通、和谐发展”为路径,激励学生不断地走向品质化教学状态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现象,无论语文知识还是学科活动,其中不仅蕴藏应有尽有的“智慧和真理”现象,同时还孕育有丰富多元的“道德和审美”元素。在学校教育中,只有把“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兼容并蓄、和谐互动起来,才能切实体现语文学科活动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义。尤其在全面强调“立德树人”教育大背景下,“德智互動”不仅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应有之义,还是切实构建“学力课程”的核心元素和灵魂力量。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同样强调“德与智”的和谐发展现象。比如,在上文(四)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突出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的精神和品质,引导学生进行研讨、启发与交流,并就“吴吉昌式”或“布鲁诺式”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等,进一步激励他们在联系生活认知和实际经验基础上,开展喜闻乐见下的“阅读与写作”互动。无论从何种角度还是哪种层面来说,这不是学生健康型发展和品质化成长中的“必需品”吗?
三、结束语
在以语文教学改革为主导的教育大背景下,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快速走向自然回归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行为上主动起来,善于通过上述几个方面为主抓手,与时俱进、多元互动、融慧创新,有利于在熟能生巧中切实打造品质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堂虎.对中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究性思考和应用型实践[J].学苑教育,2021(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