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娴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税收管理正在逐步往智能化方向前进。如果将智能财税用于税收管理,不仅有利于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还能降低办税成本,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文章对智能财税具有的优势、相关企业具体需求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智能财税在降低企业办税成本方面的作用,企业办税成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智能财税在企业办税成本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智能财税;企业办税成本;作用
一、引言
当前,税务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使财务体系趋于完善化,这为财税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当前,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先进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财税管理中。需要对企业办税成本中的智能财税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提升财税管理水平,让财税管理紧跟时代发展,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
二、智能财税的优势
(一)人資管理的智能化
首先,智能财税一体化有利于在多个方面发挥作用。例如:信息管理、绩效考核、合同管理,甚至在休假、考核、发工资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编码系统。通过对于人才管理模块的运用,能够实现合理配置资源,使人才能够快速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实现人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其次,为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可以制定完善的薪酬制度、奖惩制度、责任落实制度,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
(二)智能金融平台
通过智能金融平台,将公司资金的来源以及流向进行全记录,并对所开具的发票进行跟踪,降低财务税务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同时,适当调整管理结构,优化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其次,当前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结算与收支。而这两种管理模式都为智能财税所支持。
三、企业对于智能财税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一)符合现行企业战略规划
目前,“金税三期”已经上线,税务机关即可以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利用,搜索企业的历史数据以及最近数据,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并与相关理论结合,以提升征收管理水平。因此,对于税务风险管理以及信息化管理模式而言,税务机关相较于企业而言是比较先进的,通过这些技术可以保证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因此,企业需要利用智能化技术予以应付,以满足全面税收制度标准要求,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而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税务管理,其不仅与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相连接,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巨大影响。不仅如此,传统的税务管理已经不能符合当前企业的要求,在国家税务信息化的浪潮中处于劣势,因此,使用信息化工具以实现税务管理工作集中管理,及时收集与利用税务信息,并对税务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动态掌握税务变化情况,完善税务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税务管理模式,要注意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寻找高素质人才,以保证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保证工作效率,降低税务风险。
(二)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
当前,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很多企业的交易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其主要由过去的传统交易方式转变为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而税务智能化推动了这一交易模式的发展与使用频率。企业税务智能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日常管理智能化,通过大数据计算以保证决策准确;通过大数据算法与企业目前的税务体制进行结合,对所需要的数据进行精准分析,提升企业面对风险能力。
(三)潜在市场巨大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税务审批制度的风险已经逐步转移,这些都导致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压力更大,而企业若想化压力为动力,就要依托于新技术。而企业智能税务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提升税务信息化水平,更新管理模式,转换管理思维,以为企业营造安全的税务环境。
四、智能财税在降低企业办税成本方面的具体体现
(一)降低时间成本
在传统模式下,企业要想办税,一定要去当地的税务机关,并且向相关部门递交多项材料,由多个部门进行多次审核后才能办理涉税业务,由于步骤过于冗杂直接消耗了工作人员的时间与精力。随后税务部门发布了相关政策,使资源浪费的状况有所好转,但是效率仍然不高。因此,智能财税的推广与应用为企业与人民带来了极大便利。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子税务信息系统,可以将所有涉税业务进行转移,这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还精简了办公步骤,减少资源浪费。根据某企业自智能财税体系推广以来的数据显示,企业办税节约的时间不断增加,效果逐渐明显。
据图可知,当智能财税体系施行后,企业的办税时间不断减少,尤其在2019年最为明显。不仅如此,通过图标可以反映出一个现象,即智能财税的应用程度正在不断加深,效果越来越明显,企业只需要利用互联网就可实现各种涉税事项的办理,为企业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当智能纳税系统全面推广后,企业的办税成本逐渐下降,这不仅降低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强度,也提升了纳税人的满意度,自觉遵守税务法规。
(二)降低经济成本
企业在办理各项涉税事务的过程中,都要与当地税务局进行密切联系,并对所要提交的资料精心准备与多次审核。但是,很多涉税事项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要准备相同的资料,并且由于业务办理步骤繁杂,很难一次性完成。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涉税业务,很多企业的办税经营成本过高,损耗了经济利益,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通过智能财税系统,企业可以进入税务局的官网,与税务局联系,并根据其所提供的方法步骤,进行相应的涉税事务办理,这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降低了经济成本。根据对某公司应用智能财税系统后的分析可以看出,智能财税系统对于降低企业办税的经济成本方面效果显著。
根据数据得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财税系统不断成熟,企业所用的办税成本也在逐渐下降。通过这一系统,企业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进行办税服务,时间自由,方便快捷,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就目前而言,智能财税系统的推广将使企业的办税成本不断降低。所以,利用互联网办理税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这也为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企业一体化管理
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部门较为分散,只是业务人员管理业务、财务人员管理财务,各个模块之间互不联系,较为疏远,这并不利于数据的提取与关联。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不能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业务财务情况进行税务管控,很有可能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状态。因此,实行智能财税体系有利于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与联动,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
(四)数据共享管理
目前,企业税务智能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其不仅可以实现对多个税号进行统一管理,各个税号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但是,目前很多集团的企业税务管理水平仍然不能满足自身发展,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一些公司还开设了子公司,这导致子公司的业务独立,税务管理流程与主公司不相同,导致数据管理难度加大,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增加。
五、当前智能财税系统应用背景下企业办税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技术建设不足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财税系统应运而生。这完全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以及财税体制改革效果显著。当前,在财税体制改革的驱使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智能财税系统的产生,不仅如此,还通过一些新技术对智能财税系统进行优化与增强,这有效提高了企业财税的管理水平。当前,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传统的办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虽然目前财税智能系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但是其在功能技术方面仍然有很多缺陷。例如:浏览器不适配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税务局官网的界面会发生卡顿现象,导致大量数据丢失,增加麻烦。不仅如此,当前这个系统的整体技术体系仍然不够完善,所以老旧版本的智能财税系统也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导致办税效率降低,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浪费了资源与时间。
(二)缺乏专业办税人员
所谓智能财税系统,即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减少成本损耗的新型网络办税模式,其不仅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时效性以及交互性展现出来,还说明了其自身存在的共享型特征。當企业在运用智能财税系统时,可以通过进入税务局官网的方式,与客服即地方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线上办理涉税业务,这既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和排队现象的发生,还降低了经济成本,减少重复准备资料的麻烦。可以说,在未来,智能财税系统的应用将会成为大势所趋。随着智能财税系统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模式办理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办税成本。然而,据相关调查,即使很多企业已经使用智能财税系统进行网络涉税业务的办理,但是很多工作人员对于网络涉税业务办理的步骤仍然不熟悉,只能通过其办理一些简单的业务,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业务,很多工作人员仍然选择去税务局办理。其主要原因是地方税务部门的作用不明晰,没有发挥应有的领导作用。不仅如此,相关部门对智能财税系统的宣传力度不到位,导致很多企业都不了解这个系统所带来的便利。最后,企业并没有深入了解智能财税系统,缺乏兼计算机与税务管理的人才。
(三)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缺失
作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税务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发展。在实际过程中,增强税务管理不仅提升了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水平,还能节约成本,避免资源浪费,这在提高企业经济发展效益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智能财税系统推广以来,网络办税已成为主要办理涉税业务的方式。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已经使用了这种模式,但是由于内部工作人员资历较深,思维固化导致其受到了传统办税模式的影响。很多工作人员并不重视对智能财税系统的应用。不仅如此,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人员不到位,导致税务风险加大。
六、智能财税在降低企业办税成本应用中的对策建议
智能财税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很大便利,不仅精简了步骤,还节约了成本,同时也是财税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标志。目前,互联网对于财税体系的应用不断强化,智能财税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所以,在应用智能财税的过程中,要将多方面力量进行整合,以加强智能财税系统的推广与应用。
(一)持续进行技术改进和支持
智能财税系统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化基础上的,并且为智能财税的不断应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目前,很多企业对于智能财税系统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加强技术的改进与优化,以提升智能财税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办税效率。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税务部门要加强技术优化,并邀请相关部门的知名专家进行指导与教育,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分享经验。不仅如此,还要派监督人员对智能财税系统进行全方位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目前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预防,并结合相关标准,对问题进行改进与优化。同时,适当添加一些网络功能,扩大智能财税系统管理范围,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强化税务部门的服务引导力度
随着智能缴税的应用与推广,税务部门作用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税务人员最早接触的是财税系统的工作人员,其知识的专业化也是过硬的,实践操作经验也是比其他工人更加具有操作性,所以其可以对一些可能会发生的财税系统进行一些单方面的预测,并根据自身需求和现有设备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所以,为了降低成本,一定要指导强化税务部门的服务体系。为了保证企业版税的便利性,税务部门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并且与地方媒体进行联系,对地方财税部门进行宣传。对于智能财税部门的安装需求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给予支持,对企业给予支持,以保证企业纳税人在税务部门的服务于指导下正确使用智能财税系统。这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能让税收事业进行发展。
(三)加强企业办税人员的培训学习能力
企业办税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借助到智能财税系统。所以,工作人员对于该系统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网络办税的水平,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办税成本。所以,对于企业办税人员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在智能财税系统的应用与推广普及的过程中,不同企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纳税部门要根据纳税企业工作人员的不同需求举办相应的纳税人培训活动,例如:有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培训、智能财税系统使用方法培训等,以此来保证相关税务人员能够熟练地进行各项操作。其次,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办税需求来对纳税人进行全方位培训。例如:邀请专家举办培训,并与专家交流,以提升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最后,鼓励办税人员自主学习。办税人员要及时与税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以了解最新使用指南,并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办税人员也要多多阅读有关于智能财税方面的书籍,创新自身观念,利用闲暇时间提升自己,以保证应对各种特殊情况。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提升企业收税人的业务能力,为企业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构建完善的税务管理机制
构建完善的税务管理机制,不仅能够对有内部管理程序进行重组与优化,还能提高企业税务的管理水平。所以,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为了保证税务管理机制的完善,企业要重视税务管理,构建完善的税务管理机制,对不完整的内部管理程序进行优化,以保证企业税务管理机制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于目前已有的资源,要结合自身需求,并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对于目前没有的资源,要及时更新。另外,由于目前企业偷税漏税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于税务管理的监督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落实责任分配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提高管理效率。
七、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财税系统已成為当前企业办税减少成本的重要举措,并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如果对智能财税系统进行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降低经济成本,合理利用资源,还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市场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对于企业的发展要求逐渐严苛,为了迎接市场竞争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企业要对税务管理予以重视,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有效资源,以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行。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加大对于企业办税人员的培训力度,以为企业运用智能财税系统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红华.智能财税在降低企业办税成本方面的作用研究[J].当代会计,2020,12(05):123-124.
[2]梁美.企业财税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J].纳税,2020,14(04):23-24.
[3]赵林,刘明军,李立宁,李旻实,曹亚婷.智能财税一体化研究[J].电子世界,2019,32(11):65-66.
[4]付佳鑫,云辉.浅析大数据时代下云会计的小微企业财务管理[J].全国流通经济,2019,12(35):177-178.
[5]姚琴.电子税务:以大数据推动智能化管理[J].世界电信,2014(01):101-103.
[6]刘超,侯单单.智能税务:企业“内圣外王”新力量[J].新理财,2018,12(07):61-62.
[7]刘梅玲,蔡磊,吴婧.京东电子发票项目的建设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8,12(12):49-53.
[8]牟军,窦茹美.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税务信息管理平台构建[J].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0,11(03):52-56.
(作者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