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

2022-05-30 10:48陈容张琴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高职大学生

陈容 张琴

【摘 要】为探索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高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文章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主动性人格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1727名高职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一,主动性人格(r=0.62,p<0.01)、领悟社会支持(r=0.47,p<0.01)与生涯适应力显著正相关,生涯适应力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第二,生涯适应力在主动性人格(β=0.54,P<0.001)、领悟社会支持(β=0.27,P<0.001)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β=0.34,P<0.001)之间起中介作用。高职大学生群体主动性人格水平越高,他们所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他们在应对复杂的职业环境和挑战时就会拥有更丰富的社会心理资源,越容易得到积极的适应结果,对自己的生活也越满意。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生涯适应力;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001-05

生活满意度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体对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整体积极性的主观评价[1]。它受到人格特质、认知过程和行为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与职业相关因素、身心健康有关[2-3]。生涯建构理论(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CCT)以生涯适应力为核心要素,强调生涯适应力在个性倾向和职业适应结果间的中介作用[4]。个体要达到稳定的生涯适应状态,需要经历适应动机和准备(adaptivity)、生涯适应力(adaptability)、适应行为(adapting)、适应结果(adaptation)等过程,且每个过程都会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在生涯建构理论模型框架下,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可以看作处于职业生涯初始阶段个体的职业适应的结果。在众多与生活满意度有关的变量中,有研究者发现,内部变量和人际关系变量是较强的预测因子[5]。在内部变量中,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着积极影响[6]。本研究以生涯建构模型为理论基础,于2019年9月—12月调查成都高职院校1941名大学生,考查其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生涯适应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潜在的心理机制。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成都市某高职院校抽取19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727份,有效回收率88.97%。其中,男生1163人(67.3%),女生564人(32.7%)。

(二)方法

1.抽样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利用学生课间时间完成数据采样。

2.调查方法

调查前对发放问卷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以班级为单位完成调查问卷,其中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和专业等人口学变量,及主动性人格问卷等标准化心理学问卷。

主动性人格问卷(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PPS):本研究使用商佳音、甘怡群[7]修订后的中文版主动性人格问卷,共11个项目,一个维度,采用7点计分形式,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中文版的主动性人格问卷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6,达到测量学标准。本研究中,α系数为0.889。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本研究采用由Zimet等人编制、姜乾金等人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8],使用中根据被试特点将“领导、亲戚、同事”改为“老师、同学、亲戚”。该量表共12个项目,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老师、同学、亲戚)三个分维度,每个维度含4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方式,1代表极不同意,7代表极同意。社会支持总分由三个维度的分数相加而成,分数越高,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為0.936,3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是0.844、0.868、0.846。

生涯适应力量表(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China Form):本研究采用Savickas和Porfeli编制、Hou等人修订的生涯适应力中文版[9-10]。量表共24个项目,由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控制4个维度组成,采用5点计分形式,从1(不强)至5(非常强),总分越高代表个体的生涯适应力越强。本研究中,α系数为0.961,4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是0.889、0.889、0.901、0.914。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 Satis-faction Scales Applicable to College Students,CSLSS):本研究采用编制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量表共计6个项目,前5个项目反映客观满意度,第6个项目反映主观满意度,总分反映个体生活满意度总体水平。计分从十分满意到十分不满意分为7个等级,被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07。

(三)统计分析

本研究利用IBM SPSS21.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利用Mplus7.0进行各变量区分效度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及中介效应分析。

二、结果

(一)区分效度及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CFA)进行变量间区分效度的检验。有研究者认为,在结构方程模型中,与将所有项目作为研究变量的观测指标相比,使用项目组合可以产生更稳定的模型拟合[10-11]。在本研究中,由于测量生活满意度的问卷题目较少,所以不采用项目组合,其他3个变量均使用项目组合的策略。主动性人格问卷采用平衡取向方法进行项目组合,将之组合成3个观测指标(4,4,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生涯适应力量表分别根据其维度均分组合成3个观测指标和4个观测指标,以此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生活满意度问卷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删去1道题,保留5道题用作正式研究。

由于本研究采用自陈量表收集数据,因此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为了减少共同方法偏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首先在程序上进行控制,如匿名回答,向被试说明研究数据仅用于学术目的等;其次采用“控制未测量的潜在方法因子”的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ULMC)[12]。表1报告了四因素模型与其他竞争模型的拟合指数及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表明,四因素模型相对于其他几个模型拟合度最好(x2/df =3.45,CFI=0.98,TLI=0.98,SRMR=0.03,RMSEA=0.04),这验证了区分效度。根据“控制未测量的潜在方法因子”的方法,将四因素模型与四因素加共同方法因子的模型进行比较,如果TLI和CFI增加幅度超过0.01,SRMR和RMSEA降低幅度超过0.05,则说明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13]。本研究中,两个模型进行比较后的拟合指数如下:ΔTLI=0.005;ΔCFI=0.006,ΔSRMR=0.008;ΔRMSEA=0.006(保留3位小数),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各变量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显著正相关(r=0.62,p<0.01),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34,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涯适应力显著正相关(r=0.47,p<0.01),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51,p<0.01);生涯适应力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46,p<0.01)。

(三)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常用于中介效应检验的是逐步法和Sobel检验(1982),但是两者的检验效力都有明显的局限性,而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的检验明显优于前两者[14-15]。

據此,本研究采用Bootstrap法检验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其中,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为外源潜变量,是模型中的自变量;生涯适应力为外源潜变量,是模型中的中介变量;生活满意度为内源潜变量,是模型中的因变量;性别、年级、兼职经历、父母教育水平作为控制变量。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β=0.40,P<0.001);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涯适应力(β=0.54,P<0.001),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涯适应力(β=0.27,P<0.001);生涯适应力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β=0.34,P<0.001)。主动性人格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2,P>0.05)(见表3)。

表4显示了各路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结果。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95%置信区间为[-0.035,0.075],包含0在内,说明直接效应不显著;生涯适应力对主动性人格和生活满意度的间接效应95%置信区间为[0.106,0.185],不包含0在内,说明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95%置信区间为[0.213,0.31],不包含0在内,说明直接效应显著;生涯适应力对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的间接效应95%置信区间为[0.043,0.078],不包含0在内,说明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间起着中介的作用。

三、讨论

基于以往研究和生涯建构理论,本研究考查了1727名高职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生涯适应力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生涯适应力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明确了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

主动性人格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涯适应力,个体的主动性水平越高,他们展现出来的生涯适应力越强,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16]。研究结果还表明,主动性人格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通过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根据生涯建构模型,主动性人格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与个体的生涯适应力积极相关,而个体的生涯适应力又会影响后续的适应行为,如职业成功、工作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学业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等。生涯适应力是如何发挥中介作用的?鉴于高主动性人格和高生涯适应力状态的人行为模式相似,如积极主动、未来导向、寻求资源等,生涯适应力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也就不足为奇。本研究结果表明,与生涯适应力有关的积极应对状态对积极主动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起着关键作用。与不积极的个体相比,积极主动的个体对生活更满意的原因可能是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挑战时,他们会主动应对环境的变化,而不是被动接受人与环境的协调,充分调动自身生涯适应力资源,识别并抓住机会,做出更多塑造外部环境的积极行动。而当个人在创造自己的环境时,如果积极主动并有信心应对变化,这有利于体验更多的幸福和成功。

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涯适应力积极相关,是预测生涯适应力的重要因素,生涯适应力在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间起中介作用。这一研究结果拓展了以往关于社会情境因素对个体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的研究。以往有研究者指出,作为社会性个体,个人并不能独立于社会,因此应对职业问题的能力有赖于情境变量,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水平是反映个体社会关系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个体获得职业知识和建议以及应对变化的重要资源。以往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的职业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生涯适应力越强[17]。这是因为高职大学生在面临环境变化或角色转型的问题或挑战时,来自家庭、学校、朋友等的支持,如情感、经济、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可以使他们准备得更充分,更有信心和能力应对环境变化[18]。根据生涯建构理论模型,高生涯适应力会激发更积极的适应结果[19]。本研究中,社会支持和生涯适应力作为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预测变量可以解释49%的变异量,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显著,支持了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积极关系。

綜上所述,本研究从个体内部因素和人际情境因素两方面检验了生涯建构理论在主动性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应用,揭示了生涯适应力对个体生活满意度的积极预测作用。教育实践上,探讨四者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主动性人格水平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个体应对职业环境变化和挑战的社会心理资源越丰富,越容易得到积极的适应结果,对生活就越满意。因此,家长和学校应重视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的培养,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增强其生涯适应能力,从而提升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ED D,M.S E,E.L R,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2).

[2]GHOSH A,KESSLER M,HEYRMAN K,et al.Student Veteran Career Transition Readiness,Career Adaptability,and Academic and Life Satisfaction[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9(4).

[3]A.W M,M.J C.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16(2).

[4]SAVICKAS M L.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areer construction[J].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2013(2).

[5]CHEN W,ZHANG D,PAN Y,et al.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steem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attachment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7(108).

[6]GINEVRA M C,MAGNANO P,LODI E,et al.The role of career adaptability and courage on life satisfaction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8(62).

[7]商佳音,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9]HOU Z J,LEUNG S A,LI X,et al.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China Form: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2(3).

[10]LANDIS R S.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to Forming Composite Measure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00(2).

[11]ALHIJA F N-A,WISENBAKER J.A Monte Carlo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Item Parceling Strategies on Parameter Estimates and Their Standard Errors in CFA[J].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2006(2).

[12]汤丹丹,温忠麟.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问题与建议[J].心理科学,2020(1).

[13]温忠麟,黄彬彬,汤丹丹.问卷数据建模前传[J].心理科学,2018(1).

[14]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

[15]方杰,张敏强.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乘积分布法、非参数Bootstrap和MCMC法[J].心理学报,2012(10).

[16]吴洁清,董勇燕,熊俊梅,等.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5).

[17]KARATEPE O M,OLUGBADE O A.The effects of work social support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on career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2017(3).

[18]EBENEHI A S,RASHID A M,BAKAR A R.Predictors of Career Adaptability Skill among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in Niger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JRVET),2016(3).

[19]SAVICKAS M L.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J].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2005(1).

【作者簡介】

陈容(199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The Influence of Activ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Suppor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n Life Satisfac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Career Resilience*

Rong Chen , Qin Zhang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Center, Chengdu Avi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610100)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ctive personality and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support and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career resilience,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1,727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y adopting the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and using the act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the comprehension social support scale, the career adaptation strength scale and the college student life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sca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active personality (r=0.62, p<0.01) and comprehension social support (r=0.47, p<0.01)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areer resilience, and career resilience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ife satisfaction (r=0.46, p<0.01). Second, career adaptability lies in active personality (β= 0.54, p<0.001),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β= 0.27, p<0.001) and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β= 0.34, p<0.001).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active personalit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more social support they receive. The richer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they will have when dealing with complex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s and challenges, the easier it is to get positive adaptation results, and the more satisfied they are with their lives.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ctive personality;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career resilience; life satisfaction

猜你喜欢
生活满意度高职大学生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对策研究
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