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运动损伤与预防

2022-05-30 01:48鲍士文
当代体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教练部位运动员

鲍士文

拳击运动的特殊性,导致常有运动损伤现象发生。拳击项目发生运动损伤部位主要有:头面部、躯干、下肢、上肢四处部位。损伤的类型主要有:运动性创伤、肌肉损伤、骨骼损伤、脑震荡四类。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运动负荷过大、思想意识重视程度不够、准备活动不充分、心理素质不稳定。通过研究分析,提出预防拳击运动损伤的具体措施有:加强核心力量与稳定性训练、重视准备活动、加强专项运动能力与拓宽专业知识、科学安排训练过程,以此为拳击运动员维持健康提供支持。

拳击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有关拳击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现代拳击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最初称之为“西洋拳”。在第3届圣路易奥运会上,拳击就已是正式比赛项目,2020东京奥运会上拳击项目共设有男女13枚金牌(男子8枚、女子5枚)。拳击作为奥运会的传统比赛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十分普及,开展非常广泛,深受人們喜爱,也是许多国家竞技体育项目中必设项目。按照我国著名学者田麦久教授的项群理论分类,拳击运动属格斗对抗项目,运动中对抗性强,竞争激烈,运动强度大,动作变化多端,加上对抗时是以拳头击中对方为主要目的,虽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但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仍高于其他运动项目。运动损伤(sport injury)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损伤,它的发生与运动技术、运动项目、运动环境和运动强度等有密切关系。故在日常训练教学、实战、比赛过程中应注重运动损伤的防治工作。鉴于此,本文详尽阐述拳击运动损伤的特征、性质与成因,并针对项目特点,提出如何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为有效保护拳击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的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拳击运动的特点

拳击是运动员双方通过戴有特制手套的两只拳头,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综合考验运动员体能、技术和心理能力而进行直接攻防对抗的运动项目。攻击的目标只限于对方腰髋以上的身体部位,对手通过闪转腾挪的身法、步法和格挡进行防御,最终以有效击打点数多少或拳击手场上优势判定比赛输赢。由于特殊的运动方式,致使拳击运动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而言,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事件。损伤会减少普通业余爱好者对运动的热情,会影响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从而影响比赛成绩,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危及身体健康,断送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所以,弄清拳击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原因,最大限度的减少甚至避免在训练、比赛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是一件颇为重要的问题。

2 拳击运动损伤特征

2.1 损伤部位

首先,头面部是拳击运动中极易损伤的部位。这主要是由于拳击运动在实战比赛中头面部直接暴露在对手面前,更容易直接击打得分,而且头面部的神经敏感部位较多,如太阳穴和下颌部位,分布较多的神经束和迷走神经,比赛中抓住机会,一记重拳击打到对手敏感部位就有可能“KO”对手,从而赢得比赛胜利。在训练课堂经常为提高抗击打能力,会承受上百次的出拳动作,这势必会造成头面部的急慢性损伤,在实战比赛中双方都会针对头面部进行重点打击,而造成运动损伤,出现皮肤和皮下出血,甚至巨大的撞击,会使受伤部位的器官破裂出血。因此,头面部损伤的几率大大超过身体的其他部位。

其次,躯干是拳击运动中经常损伤的部位。其中胸腹部和腰背部最为常见。腹部、胸肋部和头面部损伤一样,多为对手击打的撞击受伤。腰背部损伤则与项目特点密切相关。一方面,腰背部脊柱处于全身的中轴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力量的中枢,拳击出拳发力以及躲闪动作都需要腰背肌肉的协调作用。另一方面,腰背部肌肉群长期进行力量训练容易导致腰肌劳损。在运动过程中腰部的反复扭转,以及提供稳定支撑,这些都容易造成腰背部损伤。

再次,下肢是拳击运动中容易损伤的部位,其中膝关节和踝关节最为突出。拳击实战站位多以膝关节微微弯曲状态,步法移动中多以有节奏的弹跳动作完成,长时间的站立跑动跳动,容易引起膝盖疲劳,加上在防守技术中经常使用的半蹲姿势,对膝关节半月板造成很大损伤。在出拳击打的瞬间,后脚蹬地后的某些剧烈的动作可能会导致韧带的过度牵拉,容易造成踝关节周围的肌肉拉伤,甚至跟腱断裂的风险。这些常见的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一般以慢性的磨损为主,共同点都是因为长期高强度锻炼,肌肉疲劳引起。

最后,上肢是拳击运动中时常损伤的部位,其中肩关节和掌指关节最为常见。肩关节在拳击运动中既要承担出拳时的稳定作用和发力任务,又要承受防御时的格挡重任,所以在出拳时用力过猛或者使用不正确的方式去阻挡对手,都会导致肩关节脱位情况发生。拳击训练与比赛,都是在运动过程中对运动的人体完成出拳实施击打动作,对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时空感把握要求很高,稍有闪失,就会导致掌指关节扭伤和骨折。

2.2 损伤类型

拳击运动损伤类型较多,多数为轻度损伤,发生严重损伤的几率并不大,但一旦发生,情况相对就比较严重。损伤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运动性创伤:包括口鼻出血、手部挫伤、眼部或眉弓裂伤、腕踝腰扭伤等比较常见的挫伤、扭伤、拉伤、擦伤等外伤,导致此种损伤的原因是运动员的动作不规范,体力不足,肌力无法支撑运动的幅度而产生以上问题,以及运动击打所导致的无法避免的损伤现象。

二是肌肉损伤:是训练或比赛时负荷过大,或做动作发力过猛、幅度过大,由外力作用下使肌肉发生拉伤。在肌肉过度疲劳的状态下,极易发生肌肉损伤情况。在日常训练中,出现肌肉僵硬或疲劳反应时,可进行按摩或减少运动强度,防止肌肉损伤;在高强度的比赛中,可通过局间休息时间及时进行按摩、冷敷,有效缓解肌肉的疲劳,避免肌肉损伤。

三是骨骼损伤:受到拳头或其他外力的猛烈撞击,直接对骨骼的组织和局部软组织造成损伤,如骨裂、骨折、脱臼等严重损伤。骨骼损伤的自然愈合时间较长,严重影响训练与比赛,是拳击运动中最棘手的伤病之一。

四是脑震荡:脑震荡是拳击运动中非常危险的损伤。脑震荡是属于颅脑部位受到外力的撞击或敲击下,脑部受到轻微损伤的伤情,症状常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是短暂性昏迷和脑功能出现紊乱,更严重的会出现脑出血。比赛中经常可见运动员头部被重击后站立不稳,或被击倒后昏迷不醒的场面,这都是由于对头部的重力击打所造成。使运动员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直接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

3 拳击运动损伤的成因分析

3.1 运动负荷过大

运动负荷是指机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比赛或训练中承受的压力,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运动负荷。拳击运动员在专项身体训练中训练时间长、运动强度大、范围广,时常会对单个动作进行反复练习,并且拳击技术体系全面、复杂多变,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中,身体局部承受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很大,必然会造成其关节、器官等部位的严重磨损。

3.2 思想意识重视程度不够

拳击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损伤的严重性与预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不够,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性,缺乏保护意识和预防措施。认为轻微的损伤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认为在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当运动员情绪不佳、体力不足、身体疲劳、带伤训练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兴奋与抑制扩散,条件反射联系不稳定,容易造成肌肉紧张、动作不协调、不熟练。在此情况下依然坚持训练,造成运动损伤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3.3 準备活动不充分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级系统的兴奋性,克服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降低肌肉的粘连性,促进关节囊滑液的分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创造良好的竞技内环境。运动损伤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缺乏充分的热身运动和合理的准备动作所致,如果在运动前没有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或重视程度不够,直接进行剧烈的运动,肌肉处于僵化状态,运动所需要的条件反射度达不到要求,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导致局部抽筋或肌肉断裂,最终引发严重的运动损伤。

3.4 心理素质不稳定

心理素质是人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在拳击运动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技战术稳定发挥的重要保证,也直接影响到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在过分紧张、惊慌胆怯、缺乏自信心的状态下,技术动作很容易产生变形,错误的技术动作和不规范的技术要领就会造成运动损伤;在情绪急躁不安的状态下,动作粗野或违规动作就容易出现,因而造成运动损伤;在情绪波动大的状态下,容易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身体受到损伤。

4 拳击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4.1 加强核心力量与稳定性训练

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环节。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心、传导上下肢力量的作用,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强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较弱的核心肌肉功能,往往意味着较高的损伤风险。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就是增强核心区肌肉的稳定能力,增强运动表现,最终提高运动能力,减少运动损伤。

4.2 重视准备活动

为提升运动损伤的预防效果,在训练和比赛前,都要认真、充分的做好准备活动。“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准备活动会耽误专项技能训练的时间,或过度消耗体能,充分的准备活动反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机体可以快速适应大强度训练或比赛环境。进行热身运动后,肌肉体温升高,可以提高肌肉伸缩速度,增强肌肉力量。热身运动可以使关节滑液分泌,减少关节磨损,利于提前适应高强度的运动状态,防止因局部负荷过大而造成的损伤。

4.3 加强专项运动能力与拓宽专业知识

专项运动能力是指运动员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的适应程度。首先,加强爆发力、速度耐力、有氧耐力、心肺功能、灵敏协调等专项身体素质,补足个人能力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注意原动肌与协同肌的协调发展,通过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主动积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其次,熟练掌握专项运动技能,进一步规范技术动作,避免因错误动作引发运动损伤。同时,应拓宽专项知识面。加强专项业务学习和人体运动机理的了解,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拳击运动损伤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自我预防的能力。

4.4 科学安排训练过程

优异运动成绩的获得,是运动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科学训练的结果,是运动员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体能多年积累的体现。在训练中,通过全方位考虑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训练强度等各种细节与要点,科学训练与系统指导,逐步增强拳击运动员的临场反应能力、综合应战能力。首先,贯彻因人施教的原则。将个人素质、伤病情况、技能水平等信息建立个人档案,对运动员的个人信息精准把控,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设置科学的训练方案;其次,严格遵循规律的原则。在日常训练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搞大跨越式训练。在比赛中,要遵循比赛规则和风险规避,对赛前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整理与分析;最后,建立医务监督的原则。加强运动队队医的队伍建设医务人员监控到位,对运动损伤进行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和提前预防。通过构建安全、健康、科学、严谨的训练、比赛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使运动员以健康的身体与心态参加训练与比赛。

4.5 加强教练在训练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很多拳击运动员之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实际上就是因为在训练的过程中,缺乏教练的角度,教练是运动员开展训练学习的指导者,每一位教练都应该要以身作则,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每天要教授给运动员一些训练技巧之外,还要引导运动员展开正确的训练,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因为没有教练的监督指导,自己做出一些错误的动作,最后出现不好的结果,所以很多时候运动员受伤和缺乏教练的监督管理有关。笔者在观察很多教练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教练对运动员的训练监督力度还不够,所以在预防拳击运动员受伤情况的出现,作为一名教练应该要努力的做好监督工作,尽可能的保证每一次拳击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教练都能够在场,针对运动员出现的违规行为教练及时有效的制止。当然教练制止了运动员的违规行为之后,教练必须还要告诉运动员一些正确的操作步骤,预防运动员下一次再出现违规的运动行为,从而起到降低运动员伤害的教学目标。

4.6 开展运动损伤的保护和救护工作

在拳击运动的训练过程中,出现受伤的现象式难免的,我们可以控制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但是不能够完全杜绝运动损伤现象的出现。所以在运动员受到伤害的时候,每一位运动员必须要能够及时有效的对一些基本的伤害进行处理,并且能够通过合理高效的途径寻求帮助。所以针对拳击运动员展开运动损伤的保护和救护工作非常的重要。首先教练要传授给运动员一些基本的损伤保护知识,告诉运动员在拳击运动的过程中,有哪些基本的损伤现象的出现,当运动员遇到各类不同的损伤的时候应该使用何种药剂,应该采用哪种方式展开有效的处理。当损伤较为严重的时候,运动员如何通过高效的方式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怎样去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救治。

5 结语

拳击运动受运动技术特点的影响,运动损伤现象不可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对运动员的训练、实战、比赛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对个人健康、生活、心理产生负面作用。因此,针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要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践上完全落实,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确保拳击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体育中学)

猜你喜欢
教练部位运动员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