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思考

2022-05-30 10:48王婉如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0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实践性个体

[摘           要]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凸显和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中研究的重点话题。通过回归实践性的本质,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性的内涵解读到误区辨析,立足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角度为人工智能时代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寻实现路径。

[关    键   词]  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思政教学空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04-03

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推进意识形态引领工作的重要阵地,绝大多数发展困境都来自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正如马克思曾言:“生产者也改变着,他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性特质,解决其困境必须围绕时代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推动人类社会经历了革命性的更新与进步,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面前,在信息化发展与推动人的自由发展面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践性亟待守正创新的内涵式发展。

一、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主旨内涵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如何规划、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问题。通过帮助学生辨析思维认识领域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矛盾,进而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应该讲,重视思政教育实践性是现代思政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则是实践性归于现实性和有效性的一种体现。简而言之,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是随着教育活动中的诸多要素:主客体关系、内容资源和场所被冠以数字化、智能化特征,较之过往时代大大加深了实践性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呈现教育教学空间的创新发展。

(一)教育主体间互动性增强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个体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不断加深,教育客体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更高层级的需求,从被动吸收转化为主动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教学中教育者侧重理论灌输的“主导式”课堂模式被消解,受教育者需求关于个体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生态等话题的平等开放式对话,思政教育主体间互动性增强。简而言之,教育主客体的地位未发生本质改变,但对立统一的关系呈现多元化的内涵式发展。

在思政学科理论话语与生活实践的融合进一步加强的同时,思政教育推动人主体性发展的目的也进一步凸显和完善。客体的个性化特征进一步凸显,对教育主体的理论深度和实践认知也提出更高要求,这便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社会交往关系中催生的一种关联性变化,对个体及社会交往关系、行为的重点分析成为加强人工智能时代思政教育实践性的重要支撑。

(二)教育环境发生多元性转变

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层面的突出作用表现在学习数据的快速计算和反馈、教育资源的更新换代、智能化测评、学习场所变化等方面。大数据信息技术通过算法加持对学生主体的各类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将生成的有效信息充分运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具體而言,现代思政教学环境呈现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从教育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内容生成于人类文明实践进程,意在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角度找到生命本体的价值生成路径,人工智能技术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思政学科理论的整体性探究和实践性指导功能。在网络信息的基础之上广泛扩充教育资源,有助于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体系间的壁垒,呈现从学科理论概念到具体实践的创新转变,思政元素多元复杂的关联性和隐匿性特征被进一步挖掘,理论与实践主客体相统一的关系进一步加强。

从实践层面来看,通过对数据量的分析更加精准地照顾到每一份个体需求。信息技术手段变身为智能学习助手、数据资源库等满足个体个性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单一空间向网络虚拟空间转化,数据信息对个体的教育驱动作用显著增强。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本质而言,人工智能技术手段为思政教育提供高度的教学仿真场所,打破时空的界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困境

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个体学习大数据的加工、分析和数据间因果关系的呈现,在教学方法、工具、技术手段和理念层面推动思政教育实现转型升级。但这一过程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教育技术异化与人的异化现象、数据分析技术的低效产出和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等,使得二者融合大打折扣。

(一)价值理性的缺失

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往往停留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初期阶段,这种以数据的原始输入、统计分析、结构化处理和学习者模式分析为主要目的的量化运算,容易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

张海生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逻辑、困境与策略》中也曾提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不断催生教育技术的变革,但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大量为了数据计算而计算、为了融合而融合的问题。基于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引领特征,个体感知能力和实践参与指向往往呈现出深度复杂性,而简单借助量化、结构化的数据模拟分析来完善素质教育,往往忽视对虚假观念的破除和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性分析,呈现技术理性与人的价值之间的背离。因此,人工智能技术要实现与现代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考虑教育的本质复杂性,实现价值理性的回归。

(二)数据分析困境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教育“双主体”向度的转变,教育者从传统的授课主体变成互动参与者和思想引导者,充分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掌握受教育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偏好;受教育者从传统单一的信息接收者转变成为海量网络信息的快速“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大数据信息的更新推送增强知识储备。

然而,在当前数据时代发展过程中,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与高校受教育者的需求并非完全吻合。首先,网络教育平台间的联通互动性尚未解决,教育者无法深层次精准掌握受教育者的学习数据。通过已有教学平台获取的信息数据只是停留在数据表层,可加工和利用性较低。如果扩充到全网络大数据实时分析层面,大多数现有的高校和教育者又无法实现这一庞大统计和分析,应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普适性发展还有待加深。其次,为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数据真实是重要因素。基于学分和考评机制严格约束的数据无法真实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教育者无法进行关于学习数据有效的相关性分析,大数据的预测功能无法体现。

(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

通常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基于对受教对象的分析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要求进而组织实施引导工作的,这一过程决定了教育内容围绕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进行,即我们谈论众多的公共性向度。然而大数据时代同时伴随着公共性话题被消减、分化,变成具体而微的个体特征。其优点是受教育者快速、全面地参与到话题讨论和教育教学中,缺陷是教育内容和资源被碎片化处理,使得教与学的互通受阻。

要想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充分考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于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分享。首先除却目前承担主体教学任务的高校思政教师外,教育资源的挖掘和研发还需各教育机构、教学部门、社会群体的通力协作。然而现实情况是各机构和平台间的互通不畅、教育资源共享困难、教育资源缺乏深加工,人工智能技术这一单向度的线性发展特征无法有效支撑思政教育。其次,数据是对于现存事物客观的量化描述,经过精准计算和分析事物间的相关关系和预测,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精准计算和分析,导致人们的信息领域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信息茧房”效应随之产生,大数据技术在推送海量信息源的同时间接为用户个体造成“封闭信息源”,相近个体逐渐形成闭环群体关系,这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影响更甚。在一定程度上,关于政治、道德、文化等公共性话题或触及个体痛点或事不关己而逐渐游离于受教育者关注视线之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资源隐性壁垒因此产生。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依据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本质发展、个体思维方式的改变、参与社会实践方式的转变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真实体现。这些思想回归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为实现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提供实现依据。

(一)回归价值主体——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实践性的一种表达,这一过程往往蕴含着受教育者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在到自为的逐渐转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可以看出,思政教育的主旨发展正是回归受教育者本身,通过对个体发展其复杂性进行多维度分析与解读,以此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

科学技术的革新推动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变革与发展,随着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人的社会关系愈发呈现复杂和多元性,思政教育的实践性需深入个体生活发展的内在本质推动人的本质发展。这不仅要求教育者充分关注数据采集、分析、计算的全过程,并通过应用事物的相关联系构建数据的价值理性,服务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在深入文化传播、情感互动、道德引导、理论学习的信息分享中,帮助受教育者解困于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无目的性、失序性和个体主义至上,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价值引领,引导个体充分认识生命自由的本质,回应时代的使命担当。

(二)实现认识层面的转化

如果没有海量数据信息和大数据算法的支持,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无法凸显作用。但因其数据实时性、全面性和自主生成的特征,高校受教育者面临着学习信息冲击性强、杂乱而多、缺乏逻辑架构的特征,对数据的浅层分析代替了因果关系的考察,在关注“是什么”的同时,忽略了“为什么”的思维本质。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是推动个体思维方式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转变。

事实上,数据信息的应用应建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性和因果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加工,更好地把握受教育者的话语体系、需求体系和学习过程。如通过搜集客观数据或对网络热门词汇的理论分析和趣味性引导,更精准地把握受众心理,破除受教育者思维层面的错误认知。在辩证反思到实现自我建构的过程中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实现从直接经验到深度理论认识的上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不断建立对受教育者关注事物相关联性的量化分析,对其因果性关系本质的探究也进一步加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回归“生活世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事件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对个体与人类文明实践深层次互动的研究,回归生活世界和个体真实需求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终极实践指向。

研究生活世界是对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坚定理想信念、贴合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目标的体现。新一代青年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变革,思维方式和公平正义感逐渐增强,呈现出热衷于在网络社会寻求存在感、表达自主意识的特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真实、开放的思政教育空间,在教育主体间性互动或多种网络教育资源的互动参与下,立足高校文化建立起思政叙事性话语体系。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可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个体特征和真实需求,关注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平衡,在真实的中国故事话语体系和社会热点话题分析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受教育者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对受教育者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引领新时代大学生以更生动的形式参与时代发展。

概括地说,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充分挖掘信息时代的基础特征,利用数据分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实现全面统筹分析,能够提升教育现实性和有效性。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注意教育技术手段的创新不能取代思政教育资源的生产与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思考最终还应回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本质话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性探索中,应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对接个性化的“人”,提升人的实践能动性,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5.

[2]张海生.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逻辑、困境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21(2).

[3]匡立波,周双娥.信息茧房:个性化推送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供需错位及矫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97-10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502.

①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高職思政教育实践网络平台建设的研究”(编号:20JK009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婉如(1994—),女,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实践性个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