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出路探索

2022-05-30 10:48周苏源王玉兵
当代体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周苏源 王玉兵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也应将思政元素结合到日常教学中,发挥思政教学与体育教学通向并进的育人价值,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进行有利导向,从而为社会培养综合素养高的人才,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要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课堂中,课堂教育不仅是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德育,要注重对学生的三观价值进行培养,培养能够传承和创新中华优良传统的当代学生。

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协同育人,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日常专业授课时潜移默化的将爱国教育、素质教育灌输给学生,不断的对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引导和强化,培养爱国的优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更关乎我国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建设。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要从宏观层面展开,从国家建设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承创新中华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然后再从微观层面细细琢磨,要树立好当代大学生的正确三观,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有做人做事的底线,做一个对问心无愧的人。

大學体育教学是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身体锻炼来实现增强体质、提升体育素质的教学结果。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学的一部分,大学体育教学对促进我国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思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运动能够增强运动人员的身体素质,锻炼他们接受挑战和突破自我的决心,对他们走出困境和挫折具有重要价值。体育运动就是竞技运动,对于个人而言,体育竞技能够激发参赛人的必胜决心和集体荣誉感;而对团体来说,体育竞技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促进群体关系。且竞技运动总会有一个输赢,胜负之分能够锻炼参赛人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努力结果,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且公平竞技的竞技原则也说明了比赛人员和比赛过程的公平、公正,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规范意识极为重要。体育运动对于我们的德育教育具有如此之多的教育功能,能够在个人、团队、意识等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引导,因此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结合就极为重要了。

体育教学不仅是专业教学,也是高校课程组成的重要部分,要实现思政教育,发挥体育教学与思政教学的协同效应,就要将德育贯穿课程始终,实现知识教导、价值培养和技能培养三者合而为一,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我国思政教学的现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高校作为当代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更应抓住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场所,其里面的学生的思潮与流行文化紧密相关,要注意学生在接收各类思想时的价值取向,要对跑偏的思想及时进行有力导向,教育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认知,避免他们误入歧途或者做出与国不利的行为。目前,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上法律在网络这块的威慑度不够,互联网成为邪恶之人的不法之地,导致网络上流传着各色信息,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弄潮儿之一,他们在网络上浏览到的各色信息对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不良影响。再加上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各种反动言论与不良思想不断腐蚀人心,在许多大学生因此产生迷惘之时乘虚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这些事物都会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严重的冲击。因此,各高校要加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以保证各高校学生在面对不良诱惑时能够及时警惕并举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在高校教育中,思政教育越来越偏向专业化,将思政教育集中到某些专业课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这些课程虽然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觉悟进行专业教导,但过于封闭的专业教学会导致思政教育与生活产生隔阂,不能与大学教育很好的同心同向,使其成为毫不相干的两种教育。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做什么都有强烈目的性,高校专业教学更多的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偏离了党与国家对培养当代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的初衷,教学内容与社会期望不符,缺乏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同时,高校体育教学还未建立好与思政教学协同的教学理念,没有与之相关的教学案例与课程示范。所以,当代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处于隔离状态,二者非但没有有效的融合提高综合素养学生培养效率,也没有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的教学意识与教学理念决定了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协同的教育效果,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了我国社会和谐与否。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政教学的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不断的研讨分析,探索出最佳的解决办法,保证高校思政教学的推进,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2 我国思政教学的困境

思政教学的实施,本就意味着我国高校教学体系的改革,他要求高校将思想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而不再互相分割,达到思想、知识、技能的有效结合,使得我国高校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1 思想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力群体,但现阶段的许多大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承担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取向等能力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理论教导的主要手段,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政治敏感度具有重要意义,是为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指向。但现阶段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引起学生的心里共鸣与思想升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类似思想政治教师授课方式老套无法引发学生兴趣,知识更新缓慢无法与时政紧密结合,课程与我党政治思想和发展理论脱节,高校过于看重专业知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等。

2.2 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思想产生巨大冲击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注定了互联网的盛行,网络时代众多的新媒体软件已成为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已不再只是传统媒体。因此社会大众能够获取到的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且新时代宣扬言论自由,网络警察虽监控不良信息却不能对那些限定传送或者倾向性不太左的思想进行限制删除。因此网络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主流思想进行了冲击,使得马克思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宣传工作受到了较大影响。随着互联网逐渐渗入我们的生活,他对我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接收信息最为繁多且用于网络浏览时间较多的群体,网络上的一些不良言论,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资本社会等在群体间不停传播,在网络上对西方国家制度进行不断鼓吹,重新宣扬月是国外圆的思想,对我国的执政方针、执政理念、执政官员不信任且戴着有色眼镜,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混淆,使得他们产生混乱与迷茫,从而腐蚀我国培养的新一代人才。在这些错误思想的引诱下,部分大学生思想走向了歧途,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之上,在班集体中实行个人主义,对集体利益嗤之以鼻。

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基石与引领者,而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大学时期要对他们施加影响却是轻而易举。因此,国外的一些反动势力总是企图渗透大学生群体,将一些错误思想与不良行为融入到教学或者思想言论中,以侵害大学生的思想,讓他们背叛祖国,背叛信仰。自从社会主义诞生以来,资本主义总是使用各种手段妄想消灭这个共和制度,而多年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的存在必有其道理。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他们占据了多数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大学生群体成为反动势力最想侵染的人群。他们利用文化输出、言论煽动等一切手段来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进行侵害,使得当代许多大学生的思想存在认知错误,与国家执政方针和发展方向截然相反。

3 课程思政教学与体育教学协同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要求各大高校将思政教育工作渗透入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学。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来说,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不仅是对体育精神的升华,还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巨大提升。课程思政教育与大学体育教育相结合,不仅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对教学内容的创新,使得体育教学内容更为丰富饱满。且思政教学与体育教学相融合,不仅是对大学生的肉体进行锻炼提升,也是在体育精神上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进行完善与改进,体育精神与政治思想的相互融合与创新,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未来前程奠定基础。

3.1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通过对学生身体进行锻炼或者专业性训练展开。但在思政教育背景下,创新型体育教学模式需要从教师开始进行改变。要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境界,提升他们的政治嗅觉,加强思想理论知识的培训。并且还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教学穿插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不同的场景或者活动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和强化,加强他们的国家、民族认同感。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场景,落实教学目的,安排教学小组来对思政教学与体育教学协同教学进行考核,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使得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且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起到有利作用。

3.2 制定标准的教学内容

以体育课程为主体,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至教学计划中,按照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协同教育。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课程的锻炼和轻松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穿插其中,提升学生们对国家政治敏感度。利用好高校教学资源,打造良好的高校体育环境,全面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渗透工作,展开思政教育的新发展。将思政教育教学列入教学目标和教学考核中,提高大学讲师教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促使他们更好的去进行思政教学,以此激发教师群体对思政教学的思考与创新能力。

3.3 加强体育教师团队师资力量

大学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占据素质教育很大比重。对于大学体育教师要不断进行技能深造与创新,才能更好的展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育。定期对大学体育教师进行讲座培训、技能培训的方式不断的对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进行强化培训,然后还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党政教育和考核,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通过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来保证体育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学和体育教学。对于不同的体育项目和不同的教学要求,体育教师们要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活动或者理论灌输将思政教学传授给学生群体,最终以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导的目的。

3.4 组织课程思政教育专题教学

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专题教学,邀请相关的优秀专家、教师、党委工作者来对高校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或者分享。通过他们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与解读,加强高校教师们对课程思政教育目的地理解,从而能够更积极、更好的完成体育思政教学。通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国家执政思想的解读、社会真善美的案例、国家评选的最美劳动者等来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经过强化学习后的体育教师能够更好的将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编写合理的教学方案,加强学习力度,更好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加影响。且还能够将课程思政教育专题教学录制成视频,发布到校园网络上,要求当代大学生们及时学习并编写学习手册。还能够在学校展开思政教学辩论赛,从班级、年级、学院进行选拔,最终展开校园思政教育辩论赛,以达到将思政教育深入学生内心的目的。或者可以展开有奖竞赛活动,要求学生们撰写优秀论文,将论题新颖、行之有效或者理论扎实的优秀作品分享给全校学生,并奖以奖学金或者学分,以达到提高大学生们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认知。

3.5 立德树人,升华德育教育的意义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人才。立德树人的口号不仅是要教导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还要注重德育教学。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时代人才,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加入到日常教学中,对他们的思想道德进行教导,教导具有爱国思想的社会主义人才,要培养符合国家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人才。首先要对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日常行为进行严格规范,要让体育教师们牢记教学初心,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通过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填充丰富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完美整合,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让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对思想政治进行锻炼和升华。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正确三观和良好道德水准的新时代学生,而对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来说,不仅要进行德育,还要严防他们与不良环境和错误言论的接触,及时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利好导向,教导大学生们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进行国家建设。

4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教育与大学体育教育结合的实践教学,不仅是体育教学的新机遇,还能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使得高校教育培养出的新时代人才能够更符合社会发展与国家需要。改进教师教学理念,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新进展,在强化锻炼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导,将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认同感深植心中。

将课程思政教育深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双向并进,协同教育,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感受体育竞技的魅力的同时,发扬公平竞技等体育精神,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强化教育,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体育精神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的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完成时代与社会对大学生这一社会发展主力军的期望。

本文系202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立项课题(2020SJB1258)。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齐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