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斌
摘 要:深度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对知识点展开深入的研究,起到深化认知的作用。将其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教育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营造出活跃的班级氛围,并完善评价制度,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数学;教学探析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发展需求,尤其是高中数学课程,学生面临着较大的高考压力,教师为了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采用题海战术夯实基础,不利于学生深入挖掘知识点以及灵活应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研究深度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和内涵
深度学习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机器学习中的人工神经网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它的内涵已经超越了机器学习的领域,逐渐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1],可以将其称为一种理念,是提高学生认知的有效途径之一。现阶段对于它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结合以往经验能够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它强调的是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以激发兴趣为首要任务,带动学生主动加入课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烘托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将新旧知识有效串联在一起,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完成知识迁移,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体现其综合性和完整性。学习数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这与深度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
第三,它是一种教学结构,将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有效结合在一起,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思维、经验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停留于教材表面内容,而是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基础,将理论与实际串联起来,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促進思维意识的发展,能够灵活应用所学内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突显出数学学科的价值。
第四,它是一个目标,也是起点,起到提高认知、夯实基础的重要作用。可以将深度学习理解为它是通过授课方法呈现的,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做到与时俱进,研究深度学习的核心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授课手段,进一步突显出深度学习的价值。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析
(一)构建数学情境,鼓励自主研学
深度学习的第一个步骤是“研学”,在教师的指引下开展自主学习,通常采用任务导向型的合作探究对本课重难点知识进行渗透[2]。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其个体差异性,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考虑到他们的数学基础、领悟能力、学习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完成人员的配备,为后续的环节做好充足的准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备课时深入挖掘教材,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置一到两节的研学课,而后创设问题情境,给予适当的提示后要求学生开动大脑,认真思考。接着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凭借大家的力量展开深入研究,在交流与互动中对数学知识形成全新的认知,以报告的形式呈现讨论结果。如在“基本不等式”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掌握基本不等式,并能够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求最值问题,理解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构造条件使用基本不等式。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以此引出本课主题。随后提出问题“当a>0,b>0时,在不等式a2+b2≥2ab中,以、分别代替a、b得到什么?”要求大家先行自主思考,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其中原理,接着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由组内其他成员进行点评,经过商议形成统一的答案,以纸质报告的形式加以呈现。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思路中进行思考,形成良好的班级环境,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
(二)营造交流氛围,实施展学模式
“展学”即展示学习成果,它是建立在“研学”的基础上的,是评价和反思的有效途径之一,突出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同化和迁移的必要性。交流的过程也是借鉴的另一种表现,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内涵,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将其融入高中数学课堂中,具体体现为各个小组展示成果,在相互点评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在互动中获得共同成长。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解决大家心中的疑惑,从而强化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3]。以“随机事件与概率”为例,教学目标是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的概念,能够列举生活中的随机事件;理解它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从而认识随机现象,知道事件发生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投硬币的实验,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五人一组,每个人都要投10次硬币,在离桌面相同的高度之上一元硬币自由落下,记录桌面上硬币朝上的次数。各组的组长负责统计总共的投掷次数和投得正面的次数,并到讲台上向全班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给5分钟的时间让其他小组进行提问,针对其成果展开评价。这两个环节使得班级氛围异常活跃,教师借此进行知识的深层次讲解,并布置对应的习题加以巩固。设置基础题和拔高题这两类,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完成适合自己的内容,促进知识的内化,并锻炼思维的活跃性和深刻性,突显出深度学习的价值。
(三)注重及时反馈,开展教师辅学
在深度学习理念的引导下,学生要学会反思和改进,“辅学”是指对前两个阶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完善解题方法,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为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个性化辅导,以此保证课堂效率。可以查找日常中他们的课堂表现记录或是月考成绩,利用空闲时间和大家进行谈话,引导他们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借助自身经验进行辅导,从而找出根本原因所在。在“一对一”模式下,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将心里话说给老师,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为例,要求学生学会在简单空间图形中利用给定的向量积表示空间向量,理清三个定理间的关系,以此形成联想类比的思想。在介绍完基础知识后,教师布置对应的习题,由大家独立完成,在公布正确答案后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在课后根据他们的解题过程分析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学生进行二次计算,直至答案正确为止。而后对坚持不懈的精神提出表扬,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树立自信,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而后根据新旧知识的串联总结出全新的解题思路,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解决,以此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四)完善评价制度,促进全面评学
评价既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对教师授课水平的反馈,与深度学习的理念非常相符。因此,教师应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它是从多个角度汇总而来的,包括学习生涯中的方方面面,不仅能总结近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还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建立档案的方式完善评价制度,其中包括成绩展示、自我点评和小组点评这三个环节。成绩展示包括每一次随堂测验和月考分数的记录,以及日常作业的完成情况,形成关于答题准确率的记载;自我点评是以自己为主体,根据近期的表现进行自我打分,帮助他们进行反省,能够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小组点评是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对于合作探究中的表现给出分数,表现优异的学生获得应有的表扬,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也要虚心接受建议,并在日后的合作中吸取教训,以认真的态度面对问题的研究,贡献属于自己的价值。将全班学生的多方面表现记录到档案袋中进行统一保管,以此完善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出深度学习的价值,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4]。
三、结语
综上所述,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析不仅体现在构建数学情境、营造交流氛围、注重及时反馈以及完善评价制度这四个方面,还有更多行之有效的途径需要教师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加以深入研究和探索,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授课方式,促进深度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从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徐静.基于深度学习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21):29-30.
[2]王怡楠.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0.
[3]罗颖.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4]常树杰.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