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峻盛
关键词:上海非遗;报纸分析;信息载体;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5 — 0120 — 0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根据其定义,非遗具有无形、活态的特点,因此对于非遗的传承尤其需要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注重媒介对于非遗传承的影响力。
2008年,“装裱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3年,文化部非遗司在国家图书馆挂牌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目前国家在不同的省市设立了32家传习所。[2]2008年,国家图书馆与中国书店的古籍修复技艺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21年天津市的天津图书馆与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的古籍修复技艺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上海作为文化重镇,2019年增选古籍修复技艺非遗项目,上海市的古籍修复技艺非遗项目由上海图书馆申报并保护。与其他相关省市相比,上海市的古籍修复技艺非遗项目的发展仍有进步空间。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非遗的传播主体主要是个人与政府,在相关非遗信息的接受角度来看,非遗的受众主要是通过媒体、资料阅读、媒介视听等了解非遗文化。[3]
报纸是主要刊载新闻和评论,面向普通公众,定期连续出版的出版物。[4]报纸是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于非遗而言,从信息传播的渠道来看,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以其及时、海量等特点成为承载相关信息最多的一条传播渠道,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同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5]
弗雷德·西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和威尔伯·施拉姆于1956年发表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其中提及了“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我国学者李明德认为,传媒社会责任理论遭遇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传媒社会责任的内容中的微观结构包含了传媒社会责任主体(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传媒社会责任的客体(公共利益)和传媒社会责任的内容(传播真实信息、维持公平正义、倡导主流价值观等)。[6]美国学者路易斯·W·霍奇斯认为,新闻媒介是否担负了社会责任主要看是否实现了它的四种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告知环境的功能以及社会的或文化的功能。[7]非遗文化具有强烈的公益性与社会性,报纸报道非遗内容是其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因此结合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分析非遗信息的传播是合适的。
本研究整合以上观点,回归传统纸媒,从社会责任主体和社会责任内容方面详细分析报纸关于以“古籍修復技艺”为代表的古籍保护类非遗项目的报道,分析其是否满足了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的要求,并且从上海市与其他相关省市对于各自的古籍修复技艺非遗项目的报道对比的角度出发,针对上海市的该项目提出在报纸这一传统媒体上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传播的建议。
本研究选取慧科数据库、中国知网以及读秀三大数据库为数据信息来源,慧科拥有首屈一指的中文媒体大数据库,超过570000个数据来源,涵盖出版界、网络、社群媒体和商业资料;中国知网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读秀收入中文图书全文430多万种,元数据2.5亿条(其中中文报纸近3000万条)。因此,利用三大数据进行相关报纸内容的查找保证了数据的丰富性,提高了研究的完整度。
笔者以“古籍修复技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限为最近四年,整合相关内容,共计获得有效报纸报道468篇,而后主要利用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一)相关报纸单位的分析
1.上海市重要报纸相关报道数量缺乏优势
根据数据统计,发表关于“古籍修复技艺”内容较多的报纸主体主要是《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中国文化报(数字报)》《光明日报(数字报)》《云南日报(数字报)》《中国民族报》《湖北日报》《天津日报(数字报)》《湛江日报》以及中国新闻社。以上报纸及单位在五年内发表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相关内容均达到6篇以上。其中,《宁波日报》发表约24条有关报道,《宁波晚报》紧随其后,发表了约19篇相关报道。
而作为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报纸《新民晚报》与《文汇报》发表数量较少,发表有关报道各3篇。
《宁波日报》与《宁波晚报》发表有关报道的显著的遥遥领先的数量较多,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古籍修复技艺同样是宁波市自己的非遗项目;(2)宁波市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于2021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3)《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均隶属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是宁波市传媒研究基地和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因此对于文化相关内容提及较多。
2.“数字报”地位不容忽视
在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相关报道数量层面处于前十地位的报道主体中有4个主体是“数字报”,占比40%。数字报是信息的载体从模拟化向数字化转变的体现,被“数字化”后的新闻信息,既有利于计算机进行处理,也有利于更广泛地传播,在数字化思维的影响下,整个社会的信息载体实现了从模拟化向数字化的全面转变。[8]在数字人文的背景下,数字报是传统报纸的延伸,由于其信息的发布是在互联网中,所以相关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效率相较于传统报纸而言更加快。由此可以看出,在古籍修复技艺的相关信息的报道中,数字报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关注度值得注意。
(二)相关报纸地域的分析
在报纸地域方面,提及“古籍修复技艺”的报纸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四川、山东、广西、江苏、河北、安徽和湖北。其中北京、浙江和广东在数量上排名前三,分别报道了98篇、75篇和41篇。而古籍修复技艺同样作为上海的非遗项目,在上海地区的报道数量并未跻身前十名。
以报道数量最多的北京地区为例,北京地区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化报(电子版)》。《中国文化报》创刊于198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权威性文化综合类日报,其报纸特色在于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因此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相关报道与北京其他报社相比而言更多。
而对上海地区而言,近四年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有关报纸报道12篇,其中《文汇报》3篇,《新民晚报》3篇,《青年报(电子版)》3篇,《解放日报》2篇,《劳动报(数字报)》1篇。总体而言,上海地区的报纸关于古籍修复的报道集中在《文汇报》《新民晚报》《青年报(电子版)》。
对比同样具有古籍修复技艺非遗项目的浙江地区,浙江地区在近四年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共计75篇。报道数量是上海市的6倍。
因此,从相关报纸地域分析的角度来看,上海市对比其他省市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来说确有不足。
总结相关报纸单位和报纸地域,在社会责任角度而言,上海市的报纸对于该非遗项目的报道相比其他省市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就报纸所属的单位而言,无论是上海市或其他省市,其社会责任的承担往往是部署及省市级的报业集团。
从时间、类型与主题分析报纸在报道非遗文化时是否承担社会责任具有直观性,尤其是主题。
(一)报道时间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四年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纸报道数量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增长速度加快:2018年4月到2018年6月,全国报纸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出现了54篇;2019年7月到2019年9月,全国报纸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出现了60篇;2020年10月到2020年12月,全国报纸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出现了40篇。而2020年1月到2020年3月,全国范围内发布的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内容只增加了3篇。
以增长数量最多的时间段:2019年7月到2019年9月为例,该时间段中8月25日到8月31日增长的报道最多,共计18篇。在2019年7月到2019年9月这段时间中,《中国文化报(电子版)》发表的相关报道最多,占5篇。究其原因,在该时间段,全国范围内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相关活动增多,如比赛、展览、中心的成立等等,因此报纸对于相关内容的报道会增加。
从上海的角度出发,上海在近四年关于古籍修复技艺为数不多的报道中,于2020年10月到2020年12月这一时间段增长的报道最多,为3篇。这与全国范围内的趋向相一致,并且在该时间段内亦是由于上海地区开展了相关古籍修复技艺的活动,从而有相关的报纸对该类活动进行报道,如上海图书馆在2020年10月推出的"融汇古今,乐创未来——非遗技艺体验课"系列公益活动。
时间段展现了报纸对于非遗文化的报道的频率,在以上提及的时间段,报纸承担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社会责任意识较强,原因多是现实生活存在非遗相关活动。
(二)报道类型分析
在报道类型角度,本研究以报道的篇幅和体裁出发进行分析。
在报道篇幅上,目前全国范围内对古籍修复技艺的相关报道以1000字以下的短报道为主,共计223篇,占比47.65%;1000字以上2000字以下的报道有114篇;2000字以上5000字以下的报道119篇;而5000字以上的长报道占比最少,仅有12篇,占比0.03%。
总体而言,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相关报纸报道以消息类报道为主,而详细的评论和人物专访则较少。
由此可见,报纸在非遗文化方面(如古籍修复技艺)承担社会责任时,往往更着重于短消息,对于人物的专访类报道的数量仍需增加。
(三)报道主题分析
在报道主题方面,本研究以热门报道或最长最短报道为样本进行分析。
在全国的角度来看,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热门报道排名前十的是《古籍修复师:故纸堆里修复时光》《敦煌遗书等珍贵古籍修复》《西藏迈入古籍文献“云阅读”时代》《国家图书馆将举办 古籍大展等系列活动 迎接110周年馆庆》《40万种精品图书亮相“2018北京书市》《湖北八家文化场馆齐聚“晒”古籍文献》《国图文献修复师晒技艺》《3.2万部古籍实现在线阅览》《全国汉文古籍总量达270余万部》《文物修复师:“古籍在我们指间恢复生命力”》。提炼其主题,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热门报道主题主要集聚在“古籍修复师”“古籍数字化”“古籍展览”三类主题。其热门报道关键词主要集中在“古籍”“修复”“展览”“观众”“图书馆”“文化”,这与上述的热门主题相符合。以最热门的主题“古籍修复师”为例,报纸对于古籍修复师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古籍修复师工作流程和工作成果。热门主题排名第一的是《中国质量报(数字版)》对于古籍修复师潘美娣的报道,其文笔细腻,具有散文化特征,吸引了报纸受众的阅读,目的在于让受众对古籍修复师有所了解,唤起受众对于古籍文化的传承与傳播意识。
在上海市,由于上海市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上海市5000字以上的最长报道《从上图古籍修复见匠人匠心》为典型样本,该文章由《劳动报(数字报)》发布,共计5926字,该文章属于人物专访报道,主要报道了上海市古籍修复师张品芳。上海市最短的有关报道仅111字,由《解放日报》发布,简要报道了学生体验古籍修复技艺。纵观12篇有效报纸报道,上海市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主题主要在“古籍修复师”,有4篇:《90后“拯救”善本碑帖 在碎纸片中追求极致匠心》《7年时光,85后甘与故纸堆打交道 古籍上每块碎片 皆有年轻的匠心》《“我在上图修古籍”》《从上图古籍修复见匠人匠心》。另外,上海地区在专题报道方面,除了专访古籍修复师,还专访了复旦大学。究其原因,复旦大学具有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中心——复旦大学传习所,古籍保护离不开人才培养,古籍修复技艺具有明显的“师带徒”特征。上海市具有复旦大学古籍修复传习所这一特色组织,因此相关报纸会对其进行报道。
因此,从内容角度而言,上海市和其他省市对于该非遗项目的传播满足了社会责任理论强调的传媒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告知环境的功能以及社会的或文化的功能:
在政治功能上,上海市和其他省市均向公众通报了关于该非遗项目的相关政策,比如非遗名录公告等;在教育功能上,上海市和其他省市的报道有助于保护非遗的思想的践行,促进相关非遗政策的实施;在告知环境的功能上,上海市和其他省市的报道将目前非遗遭受的困境等环境的变化告诉公众;在社会的或文化的功能上,上海市和其他省市的报道从侧面反映了人类的状况和当前的生活。
结合上述内容,笔者以“古籍修复技艺”非遗项目为例,结合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在报纸层面提出相应履行社会责任的传播的建议。
(一)适当增加关于古籍修复技艺及相关传承人报道的数量
根据上文分析,上海市的部分重点报纸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对比其他省市而言在数量上具有明显的劣势,其社会责任承担度与其他省市报纸相比稍弱。上海市對于其古籍修复技艺项目的传播应当发挥上海市特色报纸的带头作用,如《文汇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青年报》。《文汇报》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早在2014年10月15日就宣布了改版信息,重点突出其文化属性,而古籍修复技艺作为非遗项目,文化价值较高;《新民晚报》作为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综合性报纸,在上海市的非遗项目上也同样应继续注重于上海市的特色文化。且目前大部分报纸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时对于非遗传承人的相关报道少,报纸应当注意对于传承人的报道。
(二)传播渠道与载体上应重视“数字化”的优势
上文分析出,大量古籍修复技艺相关内容报道来源于“数字报”,在上海,《青年报(数字报)》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数量和《文汇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纸质载体平分秋色。目前,越来越多的纸媒推出自己的新媒体矩阵。以《新民晚报》为例,《新民晚报》不仅有自己的客户端和官方微博,同时也有如“新民晚报”“侬好上海”“新民印象”“新民眼”等10个微信公众平台。同时《解放日报》也推出了自己的新闻阅读客户端“上观新闻”,为用户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实时资讯等。因此,在古籍修复技艺相关内容传播上,报社可在信息传播的载体上注重数字化,拓宽信息传播的渠道。
(三)主题上注重上海本地的特色内容
对比其他省市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报道均带有自身地区的文化特色内容,上海市的报纸已发布的相关报道同样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上海市的相关报纸在报道的主题上应当在结合全国范围内的热门主题的前提下继续注重上海地区关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特色内容,如复旦大学传习所的相关信息,作为上海市古籍修复技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上海图书馆以及工作于上海市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师张品芳。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相关热门主题中,“古籍数字化”的相关内容对于受众的吸引力较大。而上海图书馆正具有自身推出的古籍数据库: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这一平台试图将古籍目录中的数据尽可能细粒度化并单元化,然后外挂各类知识库系统提供关联,形成一个智慧数据服务系统。[9]系统较为专业,社会服务性强。而上海报纸的报道目前尚未涉及该项目。
对于非遗,报纸作为其相关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应继续发挥其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承担传媒的社会责任。目前上海市相关报纸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相关报道在报道数量上、报道体裁上、报道主题上、报道风格上、报道载体上均有改善的空间。上海市相关报纸在传播中应当注重增加古籍修复技艺乃至上海市其他非遗项目报道数量上的适当增加,注意到新媒体矩阵的巨大影响,同时也需要在风格与主题的上更具有上海本身的特点。这样才可更好地推动上海市非遗项目相关信息的传播,承担好传媒的社会责任。
〔参 考 文 献〕
[1]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非遗知识[EB/OL].(2016-07-15)[2021-12-19].http://www.ichsh
anghai.cn/ich/n557/n558/n559/u1ai5732.html.
[2]庄秀芬,杨照坤.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综述[J].古籍保护研究,2020(02):63-72.
[3]柴颂华,吕尚彬.基于“5W”模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J].学术论坛,2016,39(07):149-153.
[4]常庆编.大众媒介论[M].济南:齐鲁书社,2012:40-41.
[5]赵路平,吕颜婉倩,黄琰秋.基于报纸和网络文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4):37-45.
[6]李明德,张园.传媒社会责任意识的深层建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01):101-106.
[7]符建湘,郑柏梁.理论新闻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26-27.
[8]李嘉卓.从数字化到数据化:媒体深度融合内容生产中的思维嬗变[J].新闻爱好者,2021
(06):39-42.
[9]刘炜,林海青,夏翠娟.数字人文研究的图书馆学方法:书目控制与文献循证[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05):116-123.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