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5-30 10:48杨海萍董翔薇
理论观察 2022年5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高校

杨海萍 董翔薇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5 — 0015 — 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课程思政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1]。2016年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高校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功能,开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要求高校不仅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思政教育,还要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家国意识的高校学生。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概念界定,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表述也并不一致,为了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必须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从字面理解包括“课程”和“思政”两个方面。唐宋时期“课程”一词开始出现并流传开来,唐朝学者孔颖达在《五经正义》的注释中首次提出了“课程”一词,经学者考证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记录,宋朝学者朱熹在《朱子全学·论学》中多次提到“课程”一词,主要指功课的内容与进度,与现在对课程的理解比较接近;在西方“课程”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rrere”,有奔跑和道路进程的含义,后来被进一步引申为“教育进程”。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课程”一词的含义是学生学习的科目和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高校“课程思政”中的“课程”是指高校所有门类课程及相关教育主体根据各学科课程教学特点开展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社会活动。“思政”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按照一定阶级和社会的要求,通过不同教育工作者有计划、有目标、系统性地对学生或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思想转变为个人的价值观和道理思想。高校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坚持马克主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高校各类课程为教育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教学全过程,进而实现全程育人的教学方式。课程思政不是“课程”和“思政”的简单拼凑和相互叠加,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是将所有门类课程的思政思想和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并将它们融入到所有门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立德树人”原则为指导,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让所有门类课程都具备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而培养高校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2]。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特征

高校课程思政具有创造性、全面性和引导性等基本特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基本特征,对高校教师加深对课程思政的正确理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课程思政具有创新性特征,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我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改革过程中的创新性发展,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思想政治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鼓励高校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课程思政具有全面性特征,课程思政要求高校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專业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全体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全员育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要求所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共同努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全体高校教育参与者身上,才能保证课程思政的健康、快速发展。再次,课程思政具有引导性特征,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健康的三观,而不仅仅是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新时代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融入思政思想和健康的精神价值,通过课堂授课和课后实践,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相互融合的教学目标[3]。

二、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是提高高校学生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推进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从“育人”这个根本教学目标出发,探析高校教育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可以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互联网时代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学生的思想会受到更多不良信息的侵蚀,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社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奉献精神等综合素质。在全过程育人的理念下,无论哪种专业课程都承担着精神引领功能,课程思政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情怀。

(二)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师转型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虽然高校专业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但有能力、有经验的思想政治专业老师数量依然不足。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每一名高校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就对高校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专业课教师转型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5]。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想成为社会和学生满意的合格高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理想信念和美好的道德情操,强调新时代课程思政对高校教师来说是一个全面提升自己的机会。新时代不仅要求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求对学生给予精神层面的指引,让“全员育人”落到实处。只专注提升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忽略政治素养提高的教师无法胜任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工作要求。

(三)课程思政是实现“大思政”教育格局的现实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渠道,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影响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国际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国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应对挑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急需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必须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的推广可以丰富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想内涵,促进第二课堂等实践课程的发展,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各类专业课中包含的思政精神,鼓励高校专业课教师积极投身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工作中,探索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使高校各学科的育人教育成为一个有机成体,逐步实现“大思政”的教育格局[6]。

三、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制度不完善

制度建设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引导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保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健康发展。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长期规划,目前仍有一些高校设定的规章制度不够合理和规范。如果高校的管理制度不能为课程思政服务,那就是徒有其表[7]。一些高校管理工作和思政教育严重脱节,一些制度无法做到上传下达,导致部分高校课程思政进展缓慢,效率低下,一些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没有完全理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混淆了二者的任务和功能。高校课程思政制度建设要贴近教育教学,部分高校依然是刚性制度,在人事处理、奖励惩罚等方面缺少人文关怀,很多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老师在评职评优中没有得到相应奖励,这就造成很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8]。

(二)部分专业课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不足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专业课教师在“育人”意识和能力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首先,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塑造高尚品格是思政专业教师的工作,专业课教师只要讲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些认识和看法,使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孤岛化”现象,思想政治课程和专业课不能在学生思政教育中形成合力[9]。其次,部分高校更加注重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備课程思政能力不够重视,这些做法不利于专业课教师形成对立德树人教育本质的正确认识。再次,部分专业课教师从事思政教育的经验比较缺乏,课程思政能力有待提高,受专业知识优先教学环境的影响,部分专业教师依然将教学重点局限于专业领域,偏离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10]。

(三)部分高校学生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

学生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影响对象,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开始与社会接轨,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目前,部分高校中的一些学生对专业课中包含的思政思想不够重视,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入思政内容没有必要,认为专业课中的思政思想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延伸,是枯燥乏味的,对参加学校组织的思政实践活动不够积极,甚至消极懈怠[11]。一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学习态度不积极,缺少奋斗精神,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行为。00后高校学生具有极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敢于向传统权威发起挑战,一些学生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度不够。因此,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变化和内在需求,引导学生以积极、理性的心态参与到专业课思政建设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2]。

四、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专门的思政课程,更需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连接起来,实现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为了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必须做好相应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13]。高校必须明确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建立高校书记、校长主体责任制,提出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发挥高校党委对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分工和责任,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要指导专业课教师在设计课程培养目标时,将课程思政思想融入专业课教学,并把课程思政作为教学评价指标,避免教师在专业课思政教育中出现走过场现象,还可以在评优、评职中对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课教师给予优惠政策,提高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14]。

(二)引导专业课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思政

要想实现高校课程思政教书育人的目标,就要让专业课教师完全理解课程思政的思想内涵,专业课教师必须转变对课程思政的错误理解,形成思政思想融入专业课教学的理念。首先专业课教师必须正确理解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两者的功能是相同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学生树立健康人生观的主要推力。课程思政要求在高校教育中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只靠思想政治课程很难完成这个目标,因此必须将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功能都发挥出来,让所有课程都具有思政教育的能力。其次,高校必须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可以通过讲座、宣讲等多种形式,帮助专业课教师理解思政课程理论和政策解读,统一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思想,实现课程思政嵌入传统教学的目标,教师不仅肩负着讲授专业知识的使命,更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工程师,专业课作为教育的载体,包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要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的制度导向,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交流,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理解,把课程思政落实到每一门专业课教学中[15]。

(三)建立专业化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综合能力是完成课程思政的重要保障。因此对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培训意义重大[16]。首先,高校要积极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强调课程思政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政策宣讲、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高校专业课教师学习领会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知识,打破传统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脱节的现象,不断提高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如何将课程思政与本专业课程连接起来,通过合适的切入点,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其次,高校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思政培训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通过知名专家、教学名师的讲授,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成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引领者。再次,还要实现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的有效沟通。高校可以通过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座谈、建立共同课组等形式,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指导,为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讲授中,更好地将课程思政思想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创造有利条件[17]。

(四)做好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课程设计

专业课教学是思政教育的载体,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是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基本问题。只有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做好课程设计,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围绕课程特点找到专业课与课程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新课程,也不是专业课的思政化,要在讲授专业课的过程中,将思政思想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8]。作为专业课教师,要认真整理专业课教学内容,在授课中即传授了专业知识,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结合专业课特点力求创新,抛弃过去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体验式、谈论式教学方式,实现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的思想真正活跃起来。在思想的不断碰撞中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塑造[19]。

总而言之,在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比如翻转课堂、课堂讨论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主要负责启发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牢记教育的目標是立德树人,理解课程思政的初心和使命,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将思政教育与学生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即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 考 文 献〕

[1]高国希.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提升[J].教育研究,2020(09):23-28.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3]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蕴与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12):66-69.

[4]佘双好,董梅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及趋势[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01):154-164.

[5]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6]杨建超.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理性审视[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21-128.

[7]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8]陈磊,沈扬,黄波.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方向,现实困境及其实践超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7):51-53.

[9]成桂英.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9):67-70.

[10]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130-134.

[1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12]董勇.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5):90-92.

[13]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0):60-64.

[14]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4-6.

[15]周晓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9(09):4-6.

[16]石丽艳.关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5):41-43.

[17]孙杰,常静.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现实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15-17.

[18]王敏,王滨.热观察与冷思考: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15-17.

[19]王明华.协同理论视域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6):33-35.

〔责任编辑:包 阔〕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高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