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合四协作”模式培育教学创新团队

2022-05-30 15:14秦清梅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师型课程思政教师

【摘要】本文阐述广西物资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积极打造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的过程,指出中职学校可通过创新“三融合四协作”的培育模式,将在岗与兼职培育、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学校与企业培育有效融合,同时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校校协作共同体、“小队教学”共同体、师生教学共同体四个协作共同体,全面提升团队教师的能力,促进团队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教学创新团队 “双师型”教师 三融合四协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4-0050-04

全面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打造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是时代赋予中职学校的新任务。为此,教育部等部门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中职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队伍进行提质培优。

一、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方向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优化人员结构与工作方式定位,并以此为方向协同运作。教师、教材、教学“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三教改革攻坚行动”首要强调提升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职业教育中的“双师”结构,对应的是校企合作下师资力量的“双职称型”与“双素质型”,这是为了适应产学结合的职业人才培育需求。从这一角度出发,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提质培优,应以思政为魂、质量为先,在此前提下不断提升教师的引领力和公信力,不断满足中职学校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学需要。

在打造“双师”结构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应以本校思政水平为基础,以适应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为依据,全面担起学生“理实”双向培育的教学职责,由此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在共同目标引领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以教学团队为纽带,将学校、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联系起来,从而增进教育教学的人员交流、研究合作与资源共享,优化多元主体间的人员互聘、学术互动、师资互联、资源互用,最终形成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为方向的命运共同体。

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改革文件的出台,大部分中职院校都认真开展了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部分职业院校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教师实践能力薄弱,与行业前沿技术脱节

中职学校教师大多为高校毕业生,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让中职学校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作背景,缺乏企业生产知识和实践经验,实践能力相对薄弱,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加大实践考核力度已成为当前职教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学目标需要依靠教师落实。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课程思政协同推进能力不足,致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难以融合。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中职学校需要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基于此,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课程思政引领下“三融合四协作”教学创新团队培育模式的构建

基于课程思政引领的中职学校教学创新团队,有利于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有利于培育具有鲁班精神、工匠精神、服务“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时代职业技术人才。下面结合广西物资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培育做详细阐述。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对课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实践,创新推动“三全育人”,构建“三融合四协作”教学创新团队培育模式(如图1所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三融合”指在岗与兼职培育融合、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融合、学校与企业培育融合,“四协作”指校企协作、校校协作、“小队教学”协作、师生教学协作等四个协作共同体。

(一)党建引领,建设新时代教学创新团队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实行党支部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有幸福感、成就感、使命感的新时代教学创新团队。

1.党建为纲,搭建“三全育人”同心圆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以《广西物资学校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广西物资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为指导,以“育人导向、价值引领”“遵循规律、精准施策”“制度保障、形成合力”为理念,构建“三全育人”同心圆。

2.项目为擎,提升教书育人服务力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勇于创新,担当实干,以项目建设为引擎,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借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作项目契机,推动团队教师全员投入教学及育人工作,为全面开展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建立全程化全覆盖“课堂教学—岗位实践—‘1+X考证—技能比赛”四方融合的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切实为提高人才培育能力和水平提供保障。二是依托国家示范学校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进行行业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开设订单班、举办行业培训等形式,丰富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路径及职业精神塑造路径。

3.科研为本,深挖创新实干新动能

为培育师生的创新意识及工匠精神,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积极构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科研提升格局,深挖创新实干新动能。一是注重岗位实践、课程改革、技能比赛、“1+X”考证、课题研究等工作,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提供良好条件。二是依托专业技能大赛、教学成果奖、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或平台,推動教师将科研成果用于教学改革实践,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及专业技能大赛,为科研反哺教学及育人提供动力。三是积极转化科研成果,打造社会服务育人品牌。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依托科研成果,带领学生赴农村开展“直播助农乡村振兴”等工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民生工程贡献应有的力量,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身正为范,引领“四有”教师新风尚

为全力打造“三全育人”人才培育体系,引领团队成员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积极组建专业思政及课程思政工作小组,依托校企协作、校校协作、“小队教学”协作、师生教学协作等四个协作共同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从入学阶段、专业拓展阶段、社会实践阶段三阶段入手,深挖电子商务行业思政元素,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构建课程育人体系,使课程与思想教育同向同行,进而带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心理育人,实现各育人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互相协作,最终达到“1+1>2”的课程育人效果。

(二)创新“三融合”培育模式,全面提升团队教师的能力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积极探索“在岗与兼职培育融合、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融合、学校与企业培育融合”的教师培育模式(如下页图2所示)。具体做法为:通过国内外研修、学术交流、引进及营运项目、技能考证、学历提升、参与比赛、开展培训、孵化农特产品项目、技术技能指导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团队教师能力。

1.建立在岗与兼职培育融合的“双师”能力养成机制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积极联合企业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广西农村服务中心、电商行业指导委员会、广西电子商务协会、跨境产业园、广西农小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合作协同育人,让专任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其中,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方式由形式化向内涵化转变,以现场参观、讲座学习、企业分享电商技术、项目推进、轮岗实践等形式完成。

同时,采取教师岗与企业兼职等多种方式,实施“双123”计划,即每位教师在学校“研究1个专业方向、主讲2门核心课程、参与3个课题项目”,在企业“兼任1个企业专业岗位、指导2个学生创业团队、完成3个月企业实践”,培育教师“为师”和“为商”的能力,促使团队“双师”能力和水平螺旋式提升。

2.建立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融合的成长激励机制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努力形成“专业建设促教师发展—教师业绩促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学校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个人意愿,制订“一人一案”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制订电子商务专业团队建设方案和专业发展规划,同时,使用“档案袋”管理工具,将个人发展、团队建设和专业发展规划纳入统一管理,不断优化、更迭和换代,实现教师与团队共成长。

3.建立学校与企业培育融合的双向培育机制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鼓励电商专任教师进入企业进行项目实践,鼓励企业兼职教师进入校园上课,从而搭建校企合作的互通桥梁。一方面,教师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日常工作运营,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企业关键技能改进与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兼职教师到校上课,能够把他们熟悉的新技能、新方法、新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得到更新。这样一来,教学创新团队通过企业在岗实践和校企交流,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了实践工作能力,帮助教师掌握了最新的电商专业标准和技术。

(三)建立团队“四协作”共同体,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

教学团队协作共同体是一种以协同理念为指导,改变教师团队旧有单一模式,形成多主体合作、优势互补的教师团队发展模式。教学团队协作共同体具有目标一致、观念分享、情感依托、系统开放、分布学习、组织松散等特点,并在具体模式上表现出共享领导、问题导向和混合学习的特点(如图3所示)。

教学团队协作共同体以“共享领导”为典型特征,强调教学团队协作共同体的任务性、专业性以及教师的技能水平不一致性,并通过“问题导向”聚焦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最终通过网络进行“混合学习”,强化教师线上线下的协作、互联、互通。

1.构建校企协作共同体,共同推进人才培育模式转型升级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与电商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高层次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实践培训、校企教师互聘、资源共享等方面全面开展深度合作,促进“校企双元”育人体系形成,提高电子商务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育质量。由此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并协同研究构建电商专业人才培育体系。此外,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协同政府、企业、行业实现政校企行四方通力合作,构建“农商项目引领、岗课赛证融通、服务家乡振兴”的人才培育模式,推进人才培育模式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2.构建校校协作共同体,促进区域教师协同发展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按照“开放共享、协同合作”的思路,加强与区内外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建立校與校之间的协作共同体,完善校校协作的工作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协同合作创新,促进教师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

3.构建“小队教学”共同体,促进教师形成特色化教学风格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积极开展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推动“通识课程+技能模块课程+学徒课程”课程体系的落实。根据模块化课程体系,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组建1+1+5共7个课程组,具体为1个专业群基础课程组,1个素质教育课程组,5个职业技能+对应学徒课程组,每个课程组由一个模块课程负责人和助教构成,明确团队教师(含企业教师)职责分工,每位教师要全面参与人才培育方案制(修)订、课程开发、教学流程重构、学生学习管理等。同时,支持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研究方向选择课程组,主讲(主持)1—2门课程,形成特色教学风格。此外,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推行模块课程首席讲师制,汇聚力量,打造5个网红级模块课程讲师。

在教学上,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围绕模块课程划分小组,采用集体备课、主讲教师+辅助教师结合的方式分工组织教学,在日常教学、“1+X”试点、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等各项工作中均采用项目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根据团队教师专项特长对标模块化课程及单元,进行优化组合和灵活分工、取长补短。

4.构建师生教学协作共同体,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师生教学协作共同体即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和资源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我校电子商务专业通过构建师生教学协作共同体,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将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一种非单纯的教和学的线性关系,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在信息反馈、情感交流、持续改进等方面深度交互、融合。

与此同时,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依托电商学习中心的资源优势和智慧学习功能,深化“三教”改革,以项目为框架,编写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体现“课程思政”“做中学,做中教”“理实一体化”等职教思想的新型教材,研发支持混合式教学和自主研究学习的新型教学资源,并根据企业真实项目实施过程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流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改革,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培育适应行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综上所述,构建课程思政引领下“三融合四协作”教学创新团队的培育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职业学校教师实践能力薄弱、与行业前沿技术脱节、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推进人才培育模式转型升级,促进区域教师协同发展,帮助教师形成特色化教学风格,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并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职业院校“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晶晶.“双高计划”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群)“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2).

[2]曹晔,刘红磊.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价值、内涵与任务[J].职教论坛,2021(37).

[3]易雅琴,冯天祥.提质培优行动計划背景下特色高水平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9).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1+X证书制度的‘标准引领、课岗证赛四位一体、三级递进的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GXZZJG2020A04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秦清梅(1982— ),广西桂林人,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建设。

猜你喜欢
双师型课程思政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