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2022-05-30 14:36杨姣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6期
关键词:环节意识幼儿

杨姣

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大班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充分发挥幼儿园一日生活、学习、游戏各环节的教育功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较长时间以来,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进班观察可以发现,大班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更偏重于对守规行为的培养,而忽视了大班幼儿自主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需要,“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基于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聚焦在生活活动中,探究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和分析,准确解读幼儿行为的专业能力。同时在策略的实践运用、反思优化的过程中,对促进教师“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教育理念的形成也有积极的影响。

实践的过程

“为什么”“是什么”“有什么”,激发和唤醒教师研究的愿望,确定研究的方向 通过前期的调研、访谈以及共同设计家长问卷可以发现,大班教师对幼儿自我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不全面、不客观、不准确等问题,又或者认为孩子的自我管理就是在教师统一的常规要求当中做到“不淘气、不出格”等。所以帮助教师全面认识自我管理能力、了解其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激发教师对该内容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被定位为研究活动的起点。首先,结合社会热点现状讨论,引发教师对“为什么”研究的思考。然后通过查阅相关论文、阅读理论书籍的方式,完成了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是什么”的知识积累。接下来,为了进一步聚焦研讨内容,引导教师明确大班自我管理能力到底“有什么”,从而为后续策略的实施提供验证依据,通过对《纲要》《指南》等文件深入的学习,我们发现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其实一直渗透在幼儿园日常教育范畴的各个方面,所以通过细致的分类整合,我们将这些内容初步整理出了以自我生活管理、自我行为管理和自我情绪管理为主体、涵盖12个项目、24个具体要求和若干培养建议的《大班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标准》,同时也最终确定了在生活活动中实施策略研究的定位。從意识到行为,从理论指导实际的运用,在“为什么、是什么、有什么”的思考和学习中,完成了教师研究者立场的确定,树立了开展研究的自信,也为接下来“怎么做”的研究展开确定了明确的方向。

在实际问题的诊断和分析中,注重发挥教师主体的思辨能力,逐步清晰研究的路径 对应标准在班级中展开观察行动后,教师们的问题层叠而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线上“微教研”的形式,让教师随时将本班幼儿在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和自己指导中的困惑以文字、图片或现场视频的方式发送到教研微信群中,而这些来自现场生动、鲜活的问题,最终整合梳理形成了在生活活动中,助力幼儿“做生活的小主人”“做时间的小主人”“做任务的小主人”为主要内容的策略探究方向。而在碰撞与交流的“对话”过程中,教师理性思考的意识以及思辨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为教师由关注表面现象引向更深层次的专业研究提供了路径和保障。

聚焦生活活动中主要环节,多形式探究生活活动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是,研训结合、经验互享,挖掘过渡环节蕴含的契机,引导幼儿形成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过渡环节是衔接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驿站”,应该是宽松、自主、有序和利于交往的,也是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微话题”中教师困惑的反馈,以及日常深入班级的观察可以发现,教师“高控”导致消极等待现象明显、统一行动多、催促现象严重等问题比较凸显,“教与导”“管与放”的尺度把握不好。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线上理论学习加线下研讨策略的研训方法,一方面帮助教师深入认识到了过渡环节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学习了很多具体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将理论运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同伴间的策略实施分享和反思,立足于园本实践、班级特点,探讨出了在“三无”(无明显痕迹的教育、无明显规则的约束、无主观控制的语言)、“三放”(放手自主的选择、放手随意的游戏、放手天性的释放)的原则下,如何根据过渡环节的不同功能设计环节内容,在孩子的自我管理培养过程中逐步启发孩子的自我意识。

二是,案例研讨,现场观摩,优化进餐环节的组织和指导,转变观念,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途径。管理大师稻盛和夫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答案永远在现场。”在如何优化进餐环节,提高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系列研讨活动中,我们从“自主进餐 快乐有序”案例切入,引导教师反思目前本班进餐环节对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优势和不足,从餐前、餐中、餐后三个部分进行了讨论和分享,但在分享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提出了策略是否可行的质疑。这种认知的冲突激发了教师对惯有行为的新视角和研究意识,形成了不同观点的阵容。结合这种情况,我们一起走进了大二班进餐的现场,通过观察该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表现和教师策略实施的过程,教师们真正感受到了“三个基于”(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基于孩子的发展需要、基于孩子的能力水平)原则下幼儿的成长和改变。大二班班长在分享中这样说道:“我总是在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改变孩子,但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反而是孩子的行为改变了我。”

三是,视频观察、互动交流,劳动教育活动研讨中,在准确分析评价幼儿的行为的基础上,提升了指导策略的有效性。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家长的一致肯定,而孩子们在劳动中不仅树立了爱劳动的意识,习得了基本的劳动技能,最重要的是在幼儿园的劳动活动中,孩子们的计划性、任务意识、时间观念等都会得到锻炼,在为自己服务、为集体服务中也有助于幼儿自尊、自信的发展。为了深入挖掘劳动活动的价值,提升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我们录制了多段现场视频素材,通过孩子自然状态下的表现,帮助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直观感受孩子的行为特点、问题所在,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研究效果

通过对过渡环节、进餐环节、劳动活动等内容的深入研究和策略的实施改变如下。首先,大班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具体表现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催促的语言明显减少。幼儿通过功能墙饰的提示、互相提醒调整自己行为,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解决问题的主见意识得到凸显。其次,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如在过渡环节中,幼儿不再依赖于教师的安排和管理,开始有意识地计划自己想做的事、想一起玩的伙伴等,而通过劳动活动中的引导,幼儿从最初的“随性而为”开始发展成有计划的分组、有目的的分工、有反馈的共同管理,责任心、任务意识、时间观念等有很大进步。再次,在期末的家长问卷调查中,“大班幼儿本学期进步明显的方面”选项中,96%的家长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了勾选,其中在教师与家长“一对一”沟通中,不少家长纷纷表示自己的孩子相较以前能“主动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做事的时候不用总催了”“对自己的事情感觉更有主见”等。最后,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对教师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优化一日生活活动安排及班级管理有效性的提高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反思与调整

一是,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潜意识中存在的“师本位”观念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消极影响,如何完成教师从“管理者、要求者、无微不至照顾者”到放手支持幼儿自主意识及能力发展的“引导者、陪伴者”的角色转变,将是真正帮助幼儿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后适应的重要内容。

二是,幼儿自我管理意识的树立、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如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掌握科学的培养策略,实现1+1>2,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

猜你喜欢
环节意识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