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2-05-30 14:36:17陈雅然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6期
关键词:德育情感音乐

陈雅然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阶段教育积极响应“以德为先”的教学原则,将德育教育与学科之间进行有效融合,并贯穿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知识和音乐技巧,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綜合能力及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学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利用音乐学科独有的特点,通过教师创设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表达、赏析、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充分体现音乐育人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音乐的传递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透过声音能够感知音乐世界的美妙,触动每一个人的心灵,使每个人在音乐之声中展现出多面性,更形象地诠释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以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是一种具有独特气质的艺术形式。音乐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不同类型的音乐,结合不同的音乐情境,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体会音乐的无限魅力和内涵。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全面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要为学生讲授相关的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作品,还要让学生能够掌握音乐技巧和方法,如:欣赏、唱歌、乐理、器乐等,涉及的音乐知识方方面面,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精神上的音乐共鸣。小学音乐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各方面特点穿插德育教育内容,创设多样化教学模式,丰富课上教学内容,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思考能力及艺术情怀,拓展学生音乐思维和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欣赏力、创新力,引导学生对祖国、对生活、对自然、对生命、对音乐等方面的热爱之情。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优势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认知、情感等方面逐渐形成的黄金时期,这也是对学生最好的启蒙阶段。而音乐学科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中获得感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可以说是教学中锦上添花之笔,使学生获取的知识面更加宽泛,更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课程本身 音乐传递给人们的是正能量,在音乐声中怀揣梦想、看到希望,触动心灵、开启智慧的大门,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缓解精神上、心理上的压力,这也是音乐课程本身具备的特有功能。音乐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泛,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情怀、审美能力等,通过听觉的感知,能够浸入心灵深处,同时脑海里会呈现出相应的画面感,将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与音乐的主旋律联系在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得到精神上的富足。音乐教育的根本是围绕“以声动情,以美育人”,散发出对生命、对祖国、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在音乐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当前一大主流趋势。

教材内容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尚小,正处于思想认知、思维建设、心理等方面形成的关键时期,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外界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因势利导,充分满足学生贪玩、好动的心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小学音乐教材进行研读探究,结合教学内容来渗透德育教育,会发现现阶段教材中会有一些与德育相关的内容,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水平,运用这些内容能够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科学地引导学生对生活、对祖国、对生命的理解,让学生不仅学习相关的歌曲,还能够从每首歌曲中领会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实现音乐育人的目标。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通常情况下小学低年段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属于独立思想、自主意识形成的萌芽期,情绪上不够稳定、容易多变,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较为强烈,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一定的耐心,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二年级的学生正是立规矩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可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由于年龄较小,加上有的学生成熟度较晚,对自身的掌控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期间加强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行为意识,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形成与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内容涉及广泛,培养学生大德育观,除了道德教育,还涉及思想、品德、政治方面的教育,其中包含:习惯养成、行为规范、道德品质、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爱国教育等,不仅有对祖国、对家庭、对社会多方面的渗透,还涉及诚实守信、环境保护、自然科学、生命安全、感恩教育等。总之,全面性地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在歌唱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不难发现,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材中涉及学生歌唱的曲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虽然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但也容易让学生眼花缭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歌唱带来的欢乐。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歌唱时吐字清楚、音色音律把握准确、声情并茂地演唱等专业性层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讲授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体会歌曲的含义,将情感与歌曲高度融合,带动课堂氛围感,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音乐的艺术情怀,在课堂上做到“以声动情”。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来,不断挖掘歌曲中的德育元素,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音乐文化,了解作词作曲家的初衷,体会歌曲内涵等,以故事、脱口秀、演讲等多方面的形式进行呈现,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课上带来的视听盛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愿意了解更多音乐方面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深刻的道理。教师由此也能真正实现音乐育人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能够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歌曲的庄严,同时,让学生们了解到国旗和国歌是祖国的象征,体会歌曲的情感,从心底迸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国歌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可能会感到一丝陌生,并不能完整地唱下来。就这节课来说,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带领学生走进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了解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有了这些铺垫,再进行国歌的演唱时,学生们会情不自禁地站立,流露出真实情感,为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们继续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动听的歌曲,让学生们认识国旗、了解国旗是中国人身份的象征。教师对国旗进行深层次的知识延展,让学生们了解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对国旗怀揣一种特殊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又如,在小学一年级中学习《大鹿》这首歌曲时,教师在教学前先为学生讲述一个故事,通过多媒体动画为学生们播放,“在茂密的森林中,小白兔兴高采烈地采蘑菇,它万万没想到会遇到一只大灰狼,扔下蘑菇撒腿就跑,大灰狼紧跟其后。这时被大鹿发现,大鹿毫不犹豫地冲向小白兔,挺身而出解救了小白兔。”这样的故事代入,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边听边联想,对大鹿产生深深的崇拜感。这时,又提出问题:“如果大鹿没有帮助小白兔,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当同学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呢?”学生们激烈地讨论着,课堂氛围活跃宽松,学生沉浸在学习之中。讨论后,学生们明白了,如果大鹿没有帮忙,小白兔会被大灰狼吃掉,所以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要学会助人为乐、积极帮助他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样一来再进入歌曲演唱时,学生们会投入真情实感,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同样,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还有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如:《三只小猪》《小雨沙沙》《小树快长高》等,一方面能够学习到团结勇敢的精神品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自觉对大自然加以保护和关爱,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欣赏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欣赏教学。音乐无国界,可以说音乐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通用型语言,能够揣摩人的心灵、洞察人的情感,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能够缓解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还是一种优雅高尚的艺术形式。音乐欣赏能够让学生在舒缓的氛围中体会音乐带来的情感,是让学生获得音乐感知、音乐体验的有效途径。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固然重要,不仅需要学生去体会音乐中的情感成分,还要散发出自身的情感,与音乐达成精神上、情感上的共鸣,而且要让学生们去感受音乐,感受不同类型、不同国家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拓展学生音乐视野,揣摩不同类型的音乐意境,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音乐是一种由内心给出的精神向往,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能够联系到文学天地,一首铿锵有力的旋律能够彰显民族的伟大,一首悠扬飘逸的曲目能够体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在音乐课堂中,教师积极引入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并对音乐鉴赏课产生全新的认知和体会。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中欣赏《劳动最光荣》这首曲目时,这首歌曲是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曲,歌曲的曲风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突出劳动最光榮的深刻道理,让学生们充分感受歌曲的情景与形象,体验劳动的乐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教师带领学生们初听歌曲,让学生们了解是怎样的生活情境,歌曲中出现了几个小动物,分别都有谁?又是谁与其他小动物不一样?为了能够达到歌曲的效果,教师让学生们参与角色扮演,比如:喜鹊、雄鸡、蜜蜂、蝴蝶等,让学生们能够真正融入歌曲的意境,对歌曲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小学阶段,教师不可忽视对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劳动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能够培养学生管理能力、时间观念、程序意识等,对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的欣赏,能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器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除了歌唱、欣赏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器乐。开展民族器乐教学,能够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在德育教学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美育”,在审美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美学意识和欣赏标准,通过美的熏陶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文化渗透时,可以从器乐演奏入手,为学生推荐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乐器及音乐作品,体验音乐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如:葫芦丝、唢呐、二胡、古筝、琵琶等传统的民族乐器,通过多种形式、多样化乐器的引用,能够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器乐的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作品赏析让学生们感受民族音乐的内涵,以及民族音乐带来的别样风情。学生的认知与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距离,教师为了能够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引入传统文化的知识点,通过了解民族乐器、音乐赏析、学习民族歌曲等多方面内容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此才能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器乐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沙槌和串铃》时,这节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两种乐器的形状和音色,学习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并与歌曲融合在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小雨沙沙沙》这首歌曲进行演奏。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演奏的方法,注重与歌曲的协调性,并让学生说一说、谈一谈沙槌和串铃的声音特点。当学生们掌握演奏技巧后,教师安排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上台表演,用这两种打击乐来参与歌曲的表演。教师用美妙的音乐和多样的器乐来渗透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音乐素养,在此期间,学生们通过器乐的学习和歌曲的演奏,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感,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地沉淀,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创设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通过歌唱、欣赏、器乐等方式渗透德育教育,拓展学生音乐思维和知识视野,充分发挥音乐的德育作用,在音乐课堂上唱响德育之声。

猜你喜欢
德育情感音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