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新商科“匠苗成长”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5-30 09:37潘宁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新商科职业院校

潘宁

【摘要】本文分析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培养现状,阐明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思路,阐述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新商科工匠”为目标、以新型数字商业业态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桂商文化价值观培养为基础的适应数字化经济发展的职业院校新商科人才“匠苗成长”培养模式,即“零基础、零专业知识、零技能的‘三零匠种—具备商业服务意识和新商科专业知识的‘二识匠苗—懂新商科专业、懂新营销技术和懂商情、商道的‘三懂匠蕾—擅用营销新规则和数字媒体工具进行现代营销的‘实用匠花—具备桂商文化精神的‘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匠果”模式。

【关键词】职业院校 新商科 “匠苗成长”嵌入式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8-0108-04

随着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经济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和商业3.0等新型技术与模式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现代化数字经济的驱使下,社会亟须具有工匠精神和数字商业思维,掌握运用数字商业规律、知识和新营销技能的跨界跨专业的技能型新商科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学岗直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新商科工匠”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明确提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宽课程覆盖面。因此学校要探索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经济发展岗位相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以输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强技术技能新商科人才为目标,将现代化金融企业岗位能力嵌入新商科人才培养过程,把素质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融合,实现学岗直通、能力递进,解决学校供给侧与地方金融企业需求侧相融合问题。

一、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培养现状

(一)传统商科学生存在商道、商情、商德意识淡薄问题

职业院校对传统商科人才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商业理论知识和营销实战能力,往往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商科学生商道、商情、商德意识淡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他们往往精致利己,为达目的甚至会不择手段,更有甚者为了商业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进行商业犯罪。

(二)传统商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壁垒

职业院校传统商科各专业之间均以专业自身的发展为导向,专业与专业之间界限分明,课程设置自成体系。例如,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等商科类专业课程设置都相对独立,技术职能和专业素养相对单一,对专业共享性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性规划,导致商科各专业之间存在严重的知识壁垒,学生通用性的知识掌握不牢靠,基础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较差。

(三)传统商科教学内容与产业存在脱节现象

技术变革加快了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职业院校商科专业教学思路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传统商科专业教学内容存在延迟更新现象,导致其与企业发展、转型和升级相脱节。笔者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职业院校均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但这种合作往往流于表面。合作中的短期实习实训未能真正提升学生技能,也无法满足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践需要,供需结构矛盾逐步凸显。

(四)传统商科教学方式单一

新的经济业态发展使得新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对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数字经济时代兴新行业不对称,与新媒体技术不融合,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专业前景和职业能力一无所知的入学新生,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学生很快对专业学习丧失兴趣和学习动力。这样既不利于职业院校商科人才逐级培养,又不利于企业商业人才选拔。

(五)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双师双能”型商科人才匮乏

职业院校商科专业教师各擅长领域不同,各专业教学能力相对独立,教师对交叉融合性知识教学普遍感到吃力,职业院校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双师双能”型商科人才匮乏。例如,精通金融行业知识的老教师对现代化的运营模式和手段不太了解,有的甚至对之一片空白,无法使用新媒体营销技术,这些教师对新兴的营销方式一时难以掌握;擅长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青年教师对金融知识又不甚了解,对傳统的金融知识需要时间去沉淀。然而,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职业院校必须调整现状,整合商科专业教师团队,加强教师教学和专业能力建设。

二、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思路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数字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具备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数字商业规律、具有全球视野和数字商业价值观、能将多种思维交叉融合、智商情商双商在线、知识技能跨界复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新商科人才,这对职业院校来说是新的变革和挑战。

鉴于此,从服务当地金融企业出发,以弘扬本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树立有商德、懂商道、具匠心的桂商文化价值观,创新职业院校新商科“匠苗成长”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以需定岗、以岗定学,构建“平台+模块”的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打造“岗位实境嵌入式”实训基地。同时,校企协同建立“分层分岗,匠心墩苗”师资队伍,创新“闯关晋级,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从零基础、零专业知识、零技能的“三零匠种”到“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匠果”型商业人才转变。

(一)创新“匠苗成长”嵌入式职业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机融合方式。桂商文化弘扬的是一种包容、坚韧、善于博采众长,且淳朴、厚道、诚信,敢于牺牲的拼搏精神,是广西商人的精神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商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匠苗成长”嵌入式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桂商文化价值观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导向,学岗直通”为前提,将新商科岗位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将典型工作任务嵌入教学内容、将工作过程嵌入教学过程、将岗位实境嵌入教学环境、将商业精英嵌入教学团队;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商科岗位需求侧,对入校新生进行全方位职业打造。其模式如下:

零基础、零专业知识、零技能的“三零匠种”—具备“商业服务意识和新商科专业知识”的“二识匠苗”—懂新商科专业、懂新营销技术、懂商情、商道的“三懂匠蕾”—擅用营销新规则和数字媒体工具进行现代营销的“实用匠花”—具备桂商文化精神的“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匠果”如图1所示(见下页)。

“匠苗成长”嵌入式职业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职业院校商科学生商道、商情、商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从而降低了商业犯罪风险,同时也解决了因数字化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更新过快与商科专业教学内容不匹配等问题。

(二)构建“平台+模块”的职业院校新商科课程体系

学校利用新商科岗位相通、专业能力相近的特点,以能力导向为教育理念,对金融企业充分调研,并经过专家研讨后,打破传统商科专业界限,跨专业、跨学科,准确定位新商科课程。即构建具有专业共享性的桂商文化大思政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新商科专业交叉教学的综合能力训练平台,重新梳理符合职业院校新商科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并参考电子商务师、数字营销师、网店美工、物流员、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考证标准,根据电子商务员、带货主播、网店运营师、网络客服、网店美工、物流员、数字营销师、会计从业员、快递员、仓储管理员等核心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岗位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需定岗,以岗定学,形成“平台+模块”职业院校新商科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见下页),使新商科专业学生既通晓专业基础知识和具备人文素养,又熟谙“互联网+”行业技术的专业岗位能力,从而缓解校企双方供需结构矛盾。

(三)创建“闯关晋级,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引入新商科行业新技术、新设备,让新生入校即可进行岗位认知培训、岗位工作流程观摩、校企轮岗专业课程授课、技能认证与技能竞赛,将“教、学、做、练、赛”有机结合,围绕“培训+观摩+授课+考证+竞赛”五环节开展教学。学生通过岗位认知培训确定学习目标,观摩岗位工作流程明确学习任务。学生按照真实的工作流程在校企互换轮岗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实现“课岗融通、知行合一”,并通过“过关晋级、人人过关,一关失败、从头再来”的专业技能认证检测。教师根据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技能和素养需求设计赛题,进行全覆盖、全参与的“闯关晋级,能力递进”的层层选拔精英式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对每一项技能的掌握都达到岗位要求,从而提高就业创业本领,使学生毕业即就业。如图3所示(见下页)。

(四)建设“岗位实境嵌入式”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双创能力

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分析数字经济社会亟须的商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重构新商科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体系,在普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商务素质的基础上,以桂商文化价值观引领,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工作过程及工作环境,建设“岗位實境嵌入式”实训基地,将各岗位能力嵌入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嵌入实训室建设及实训过程中,依托专业搞创业,依靠创新促创业,强化学生“双创”能力,解决职业院校商科专业学生就业难、商业企业用工荒的问题。如表1所示。

(五)校企协同共建“分层分岗、匠心墩苗”师资队伍

校企重组教师资源,在教学名师、企业商业精英的全程指导下,结合学校教师岗位特点及能力要求,对标打造校企协同共育“分层分岗、匠心墩苗”教师队伍。学校根据职业院校新商科教师发展需求,将教师团队分为引入层(教学能手)、匠心层(骨干教师)、领雁层(教学名师)、精英层(企业商业精英)四个层次。按照新商科精准对接岗位教学的要求,分为基础知识课、专业课、核心课、实践指导四类教师岗位,围绕匠种到匠果成长的培养路径,让每一个层次的教师都进入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分层培养学生新商科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促进新商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改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新商科学生从“三零匠种”向“一精多会、一专多用匠果”层层转化,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如图4所示。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商业智能化转型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职业院校作为商业人才培育的摇篮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匠苗成长”嵌入式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从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要出发,不断优化和创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使校企双方都能结合商科专业特色,共同整合教学资源、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境和重组教师团队,以培养符合新时代金融行业需求的商科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雅鹏,胡柳波,吕丹.关于新商科发展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20(8).

[2]黄淑萍,郑淑蓉.面向新商业文明的中国新商科探索[J].财务管理,2021(4).

[3]张乐融.新商科人才需求与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

[4]陈晓芳,夏文蕾,张逸石,等.新时代新商科的内涵及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改革[J].财会月刊,2021(5).

[5]许抄军,刘海英,陈臻,等.兴商科背景下新商科建设与改革[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42).

[6]邱金林.传承优秀桂商文化,培养现代商贸人才[J].高教论坛,2015(2).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新商科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新商科”理念下跨境电商专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现代商业流通视阈下新商科专业群重构
新商科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