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古诗词与“北京冬奥”美好相遇

2022-05-30 08:14:03陈李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榆荚冬奥春雨

陈李娟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板块共选编了10首古诗词,到了复习阶段,学生对这些古诗词的新鲜感已经淡化,如果“炒冷饭”反复默写,或“重起炉灶”逐一分析,不仅会破坏学生对古诗词的“胃口”,而且在语文素养的提升上也是“原地踏步”,起不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了突破古诗词复习的难点,笔者尝试用“联通北京冬奥”的方法来激活古诗词复习,让学生在主题情境中逐步闯关,不仅巩固了这一板块的古诗词学习,还回顾了小学六年来相关主题的古诗词,同时拓展了赏析课外古诗词,从而让古诗词复习有趣、有料、有味、有质。

主题一   春来好雨,滋润万物

1.冬奥引入:还记得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场吗?从“雨水”至“立春”,每个节气对应一句诗词或谚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应“雨水”节气的是杜甫《春夜喜雨》中的“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2.课内回顾:自古以来,诗人们喜爱春雨,赞颂春雨,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 __________ ,草色遥看近却无”,把春雨的滋润、顺滑表现得淋漓尽致;张志和笔下的春雨如丝,正好垂钓:“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 。”

3.拓展赏析:春来好雨,滋润万物。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听到的雨声、看到的雨景不同,心情也不同。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他几句不同的是(     )

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释志南《绝句》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D.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主题二   春风过处,繁花似锦

1.冬奥引入:“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二个“春”指的是“春分”。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中,对“春分”节气的解读是“春风如    __________  ,一到便  __________   ”。

2.课内回顾:

(1)春风有色彩,如王安石笔下的

“   __________ ,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有香味,如杜甫笔下的“迟日江山丽, _________ ”;春风有形态,如贺知章笔下的“不知细叶谁裁出,          ”;春风有童趣,如高鼎笔下的“儿童散学归来早,  __________ ”;春风还引发哲思,如朱熹所说“  __________  ,万紫千红总是春”。

(2)春风过处,春色满园。叶绍翁从出墙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春色:

“ __________, __________。”这满园的春色里有灿若云霞的桃花:“桃花一簇开无主,  __________   ,” 有青翠欲滴的柳树:“    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3.拓展赏析:春风十里,繁花似锦。请阅读《春风》,完成以下题目。

春 风

【唐】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苑:养禽兽、种树木的地方(旧时多指帝王的花园)。

(1)春风最先催开的是   __________ ,随后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也竞相开放。

(2)想象一下,荠花、榆荚在欢呼: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下面對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先发”“次第开”可以看出春风比较喜欢帝王花园里的花。

B.“荠花”“榆荚”开在深村里,所以不受人注意,连春风都姗姗来迟。

C.“亦道春风为我来”一句中的“我”仅仅指“荠花”“榆荚”。

D.春风在诗人眼里,是公平无私的,它不但吹开了城中名贵的花,也吹开了乡野寻常的花。

主题三    折柳送别,意蕴深远

1.冬奥引入: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环节用中国式浪漫表达了对所有运动员的情感。这一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__________  ;

今我来思,__________      。”

2.课内回顾:

(1)到了唐宋,咏柳诗歌达到最繁荣的时期,将柳的“离别”与“思念”意象发挥到了极致,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 ”,表达了朋友间的依依不舍;王之涣《凉州词》中“    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表达了戍边士卒对家乡的思念。

(2)此外,“流水”“雁”“雨”“舟”“风”“云”等意象也常常出现在送别诗中,如李白在《赠汪伦》时由衷感叹:“   __________ ,不及汪伦送我情。”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深情凝望:“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   。”高适在《别董大》时看

到这样的情景:“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__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时置身于“    __________   ,平明送客楚山孤”的環境中。

3.拓展赏析:杨柳和春天的邂

逅,始于《诗经》,流传至今。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离别之情的一句是(      )

A.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

C.欲折长条寄远行,想到君边已憔悴。——宋·文同《折杨柳》

D.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唐·白居易《青门柳》

主题四    恋春惜春,春驻心间

1.冬奥引入:一朵雪花的故事已完美落幕,然而中国式浪漫永不

谢幕,它带来的友情、温情,如春天般永驻世人心间。美好的春天总让人恋恋不舍,就像黄庭坚作词《清平

乐》这般自问:“   __________   ,寂寞无行路。   __________  ,唤取归来同住。”王观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把春天般美好的祝愿送给了友人:“才始送春归, __________  。若到江南赶上春,    __________   。”

2.课内回顾:“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那是因为“   __________ ,一行白鹭上青天”“绿阴不减来时路, __________    ”“独怜幽草涧边生, __________ ”,黄鹂叫声悦耳动听,是春天的象征。可美好的春天总会慢慢消逝,面对时光的流逝,苏轼用“谁道人生无再少? __________ !”劝大家不要自怨自艾。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心里永远住着春天。

3.拓展赏析:中国人对春季最为喜爱和珍惜,因为“春”代表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请阅读《晚春》,完成以下题目。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和“惟解漫天作雪飞”中的“解”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B.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下列对《晚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百般红紫斗芳菲”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初春时百花争奇斗艳的场景。

C.杨花、榆荚“无才思”,化作雪花漫天飞舞,因而破坏了春色的美感。

D.此诗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之

情,同时也启迪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主题五   微火不微,照亮未来

1.冬奥引入:从大山孩子演唱《奥林匹克圣歌》,到普通人传递国

旗;从中外年轻人共同演绎《致敬人民》,到主火炬采用“微火”方式……北京冬奥无不体现了人民性。在古代,关心劳动人民的著名诗篇不少,如范仲淹借“君看一叶舟, __________  ”这样一个镜头,表达了对渔民的关

切和同情;罗隐用“采得百花成蜜后, __________   ”这一深刻之问,替劳动人民发声;还有李绅《悯农》诗中的

“  __________   ,粒粒皆辛苦”“四海无闲田,__________    ”都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2.课内回顾: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正如微火一样,坚持燃烧,奉献绵薄的力量,汇聚成世间最温暖的光。古诗词中赞美劳动人民的佳句有很多,如翁卷描绘的“乡村四月闲人少, __________    ” 和范成大描绘的

“   __________   ,村庄儿女各当家”“日长篱落无人过,__________   ”都呈现出乡村劳动人民繁忙的景象。

3.拓展赏析: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强调了“人民性”,表现了中国正走在以人民为基、为人民造福和受人民尊崇的康庄大道上。下列诗句理解和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诗通常被世人用来讴歌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以落花为比喻,表达了诗人龚自珍虽然脱离官场,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壮怀。

C.“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一诗表达了对身穿罗绮的养蚕农妇的同情。

D.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要为祖国前途命运分愁解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出力的家国情怀。■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榆荚冬奥春雨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雷锋(2022年2期)2022-04-12 00:08:12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冰雪运动(2021年5期)2021-04-19 10:43:50
榆荚新开片片香
榆荚新开片片香
作文中学版(2020年2期)2020-03-26 11:59:52
榆荚新开片片香
榆荚盛开片片香
春雨
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