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在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士沟通交流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英语的情况,以英语通用语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
关键词:一带一路;英语通用语;高职英语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英语的情况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语言学家Kachru把全世界使用英语的区域分为三个同心圈,即内圈、外圈、扩展圈。内圈包括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例如美國、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外圈包括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官方语言的国家,例如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等;扩展圈包括把英语视为外语的中国、韩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没有以英语为母语的内圈国家;有少部分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或官方语的外圈国家,比如印度、新加坡、菲律宾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多数国家属于扩展圈国家,英语都属于外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没有像英美等国家一样把英语作为母语,这些地方都是英语非本族语国家,英语是这些国家与国外进行交流的通用语(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简称ELF),换句话说,英语通用语是指英语非本族语国家的人选择英语作为他们的交流工具,这些国家使用的英语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是这些国家使用的英语都以英语本族语为核心;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各自的文化特征和发音习惯产生了英语变体,即英语本土化。英语通用语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属于所有的英语使用者,不属于某一特定使用者,并随着交际方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英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使用情况完全符合英语通用语的特征,这对于一直把英美本族语和它们的文化规则作为唯一教学标准的高职英语教学来说是新的挑战。
二、英语通用语语用能力特征
英语通用语框架包括语言、文化与语用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分别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和预期内容。 语言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本族语变体、语变体、本土化特征;预期结果为成功进行交际的能力。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本族语文化、非本族语文化、本土化文化;预期结果为跨文化能力。语用方面的教学内容为普世通用规则、本族语规则、非本族语规则;其预期结果为生成恰当策略的能力。语言教学内容中的“本土化特征”是指能表达中国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预期成果是成功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时要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情况,将语言融入实际需求中。文化子系统里包含了本土文化,这说明英语教学不再只注重英语本族语文化,有必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特征、历史、地理等。学生通过本族语文化、非本族语文化、本土文化的学习能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应对文化差异,具有国际视野,最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用子系统包含三种规则,这些规则在学校是不可能全部学完的,学生无法预测未来面对的交际者,因此要培养他们在职场上随机应变的能力,即生成恰当策略的能力。
三、英语通用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构建高职英语学科人才培养新标准
传统英语教学以词汇、语法为主,教师注重增加学生 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以标准英语中的语法和发音严格要求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令许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或表达自己的想法。笔者从事高职英语教学十几年,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很容易听懂标准英语,而换成带一点儿口音的英语听起来就非常吃力,而且绝大部分高职学生不可能达到英语本族语者那样的英语水平,如果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语言的精确性,对于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并不合适,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该以符合未来的职业特征为主。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让语言与职业相结合。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英语通用语的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在具体工作环境中能与来自不同国家、带有不同英语口音的人进行顺利交流,并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高职院校肩负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因此新的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在职场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主,在课上可允许学生讲英语时带一点儿中文口音,能流畅表达即可,而不是特意强调学习非常标准的英语发音,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高职院校扩招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不再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用能力,可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兴趣指导其选取不同的组合。高职院校基础设施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大部分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包括许多海外项目,而这些国家并非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能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高职英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合作和创新能力,这是学生需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由于高职扩招,班级人数增加,学生人数过多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利用翻转课堂为他们分配课前和课后的学习任务,例如线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课中结合课文内容请各小组进行简单的探讨,培养他们平衡个人与团队关系、尊重他人意见等能力。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除了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客观地了解国外的历史、文化及国情,并体会到祖国的独特魅力,认识到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开展时能协调学生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二)为高职英语教师赋能
为使高职英语课程与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相结合,首先要提升英语教师的基础性能力与发展性能力。基础性能力是指教师的英语学科知识运用能力、教学实施技能、教学目标设计技能。基于学生学情和教学需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族语非英语,交流时说的英语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母语口音。教师在听力素材的选择上,除了使用标准的英语听力材料外,还应当添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英语听力素材以及与当地文化相关的素材,这样能让学生就业后与英语非本族语者的交流更加畅通。
发展性能力是指教师还应具备职业和课程思政能力。职业能力是指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即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的能力,例如建筑英语、工程管理英语、数控英语、设备英语等专业英语课,这是发展性能力的核心,学校可为英语教师提供专业课程的学习机会,将英语语言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适当结合;课程思政能力是指英语教师要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
其次,多数英语教师因为专业限制和教学任务较重,很少走进企业去了解一些行業的发展趋势,无法做到将英语课程与职业相结合,这就要求学校为英语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去企业学习和锻炼。通过到企业学习锻炼,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教学内容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以此改变教学方式、内容,优化教学评价,将最新、最实用的职业相关内容引入英语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实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选取适合的英语教材
教材“教什么”决定了学生“学什么”,高职英语教材的选用应符合高职学生的学情,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必再以传统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作为参考,教材内容符合国际人才英语考试(简称“国才考试”)标准即可。“国才考试”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背景下推出的英语沟通能力认证考试系列,非常符合“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另外,可根据具体学年选择不同类型的教材:第一学期以巩固基础为目标,使用普通用途的英语基础教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第二学期应重视文化内容的传授,不能只有英语本族语的素材,应包含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发音特色等,全面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以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主,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工作理念和制度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在职场中应对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
第二学年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可使用不同的职业英语教材,将重点放在职场能力培养上。基于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所选取的职业英语教材内容应简单易懂,将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针对英语基础非常好和自身愿意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开设选修课,教材以专业英语为主,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和锻炼。
(四)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
基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学情,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的认知面,使其具备国际视野。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任务型教学、混合式教学等。
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线下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方式,学生能更积极地参与学习,促进教与学。教师将在线学习、讨论和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为线下课堂节省出不少时间,以便高效高质量地开展教学活动。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前布置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资料。在收集资料时,学生会对下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并培养归纳整理信息、分析辨别的能力。在课前探究中,学生能关注到社会和生活中的热点,逐步养成了独立思考和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把一些难度适中的任务分配给学生,例如个人任务或小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能力。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四、优化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目标,高职英语的教学评价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来进行。
定量:通过课前(10%)、课中(60%)及课后(30%)三部分来实施,以学生在各阶段的任务完成率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量化评价。教师基于职教云设置考核权重,包括签到得分、提问得分、讨论得分、头脑风暴得分等。
定性:从自我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三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来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包括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评价包括对课前准备、参与课堂活动、语言流畅度、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组间评价包括对不同组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度、课堂演讲时的仪表仪态等方面的评价,以此提高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积极性。
五、结语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英语使用情况,高职院校培养的基础设施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行业知识,也要具有良好的英语通用语水平。基于英语通用语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考试,而是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促进国家和当地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有责任与义务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输出优秀人才,培养出既精通专业也知晓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广勇.“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解决途径[J].语言教育,2017(1):2-6,13.
[2]文秋芳.英语通用语的教学框架[J].语言科学,2016(4):354-355.
[3]陈新仁,李民.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新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2):7-12.
[4]顾秀梅,陈彩珍.“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教育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64-69.
[5]冉永平,杨青.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思想新探[J].外语界,2015(5):10-17.
[6]张伶俐,汪卫红.英语通用语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4):29-34.
作者简介:陈佼立(1983-),女,四川德阳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教育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持人:陈佼立,课题编号:DY21C03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