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雪
内容摘要: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历史素材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历史素材种类丰富、教育意义深刻,是一种容易吸引学生的有效教学资源。本文主要围绕“历史素材作为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优势”、“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现状分析”、“历史素材作为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路径”、“历史素材融入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注意事项”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结合历史素材,分析如何优化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希望突出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趣味性、启发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关键词:历史素材 写作教学 开发利用
聚焦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现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资源类别比较单一”、“资源趣味性不强”、“资源启发性不足”等。受到资源限制,教师可发挥空间比较小,学生也很难打开思维,很难进入自由写作、快乐写作的状态。历史素材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涉及历史中的人、事、物,带有神秘感和趣味性,可以点燃学生写作兴趣,启发学生创作思维,让学生产生各种联想,获得丰富的写作灵感。作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应针对历史素材,开发一套有效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体验全新的写作课堂,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一.历史素材作为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优势
1.题材相当丰富
围绕各种各样的历史素材,中学语文教师可以进行分类,提炼出不同题材,如:“历史人物资料”、“历史故事资料”、“历史演变资料”等。语文教师可利用资源越多,写作教学的内容、层次越丰富,带给学生的体验感更好。而且,在丰富的历史素材中,有些题材主要传达“孝道精神”,有些题材主要歌颂无价的“友情”,还有些题材热情赞扬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这些真挚的情感,赋予历史素材鲜活的生命力,使历史素材不会被时代淘汰,始终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在写作过程中,每一种历史素材,都可以唤起学生内心柔软的情感[1],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创作、有深度地创作。
2.调动学生兴趣
接触经典的历史素材,学生写作兴趣更高涨。具体来说:一方面,在理解中产生写作兴趣。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是因为不理解写作主题,没有进入到特定情境中。对历史素材的细致分析,可以“以点带面”、“深入浅出”,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写作主题,建立一定同理心,产生写作欲望;另一方面,在探索中产生写作兴趣。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些学生思维比较游离,很难进入状态。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穿插传奇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故事揭秘的方式,鼓励学生一步步探索,循序渐进地进入写作状态。学生想知道历史故事的发展,想知道历史故事的结局,自然会兴奋起来[2],会积极配合教师。这就是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
3.教育意义深刻
在宽广的历史素材之中,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进入深度思考,可以带给学生无穷智慧。举例来说,在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如:屈原、杜甫、范仲淹等,学生可以感受到:“为国为民”、“锲而不舍”、“士为知己者死”……如果学生长期接受这方面熏陶,个人认知会快速成熟起来,有利于学生斟字酌句,进行有深度地写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除此之外,在浩瀚的历史故事中,如:草船借箭、三顾茅庐、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学生可以体会什么是:“运筹帷幄”、“匠心匠人”、“先天下之忧而忧”……这对学生来说,是智慧的方法论,有利于学生组织逻辑思维,更周密地进行文章布局,更生动地讲述文章中的一个个故事。由此可见,无论是杰出的历史人物,还是浩瀚的历史故事[3],都充满教育意义,可以进入中学语文写作课堂。
二.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现状分析
1.资源类别比较单一
目前,以语文教材上的写作教学资源为主,缺乏拓展性写作教学资源,这是部分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现状。教材上的写作教学资源非常精准,但资源体量有限,需要進行合理延伸。如果中学语文教师受限于教材资源,很难灵活开展写作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写作课堂比较封闭、沉闷,很难激发学生的拓展性写作思维。除此之外,有些中学语文教师整合写作教学资源时,主要基于个人教学经验,带有比较强的经验主义思想,不注重多渠道整合、多主体参与[4]。尽管有些语文教师经验丰富,但难以适应新时代,难以满足学生对写作资源的需求。以上都是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单一化的表现。
2.资源趣味性不强
为了更高效地传达写作要求,有些中学语文教师过于严肃,忽视了学生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缺乏导入环节。有些中学语文教师直接切入写作教学,传达的知识点非常密集,学生注意力还比较分散,很难接收这些知识点。而且,有些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内心可能带有排斥情绪、畏难情绪,难以进入一种轻松、自由的写作状态;另一方面,教学形式单一。有些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时,不注意方法和形式,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述”、“提醒”,强调写作要求、写作标准、写作框架。虽然这些因素很重要,但过于直接地说教、长篇大论的说教,显得有些生硬,学生未必能产生共鸣。在后续的写作中,学生还是可能记不住[5],遇到各种写作障碍。
3.资源启发性不足
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时,中学语文教师经常会推送范文,通过范文鉴赏,组织写作教学。范文也属于写作教学资源中的一部分。优秀的范文,确实可以起到“举一反三”、“开拓思路”的效果,但与此相反,一些模式化的范文,很难调动学生情绪,很难发挥启示作用。目前,有些中学语文教师选择的范文,存在两种情况:第一,创新性不足。有些中学语文教师挑选范文时,视角比较单一,选择的范文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学生很难透过这些范文,产生自己的理解。这一类范文,起不到“示范”的作用;第二,娱乐性不足。为了吸引学生,有些中学语文教师会特意整合娱乐性较强的新闻素材,将这些新闻素材视作一种范文[6]。这些新闻素材娱乐成分过多,学生开心一笑过后,并没有获得思维上的启迪。
三.历史素材作为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路径
1.引进历史素材 丰富资源类别
历史素材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涵盖的资源非常丰富,这些资源可以揭示:求学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处事的道理。将历史素材应用到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之中,可以很好地拓宽教学资源。举例来说,在历史上,孔子及其弟子善于研究各种理论,对求学、求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通过渗透他们的言行、故事,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获取写作素材、写作灵感。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学习要反复温习,使知识更牢固,作为求学者,应善于温习功课,并从温习功课中获得快乐。当学生写作时,可以引入该观点,引入相关历史故事,讲述求学的正确方式、心态,呼吁求学者怀着“毅力”、“恒心”,坚持所学方向[7],克服重重困难。这样的写作,充满正能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鼓舞很多求学之人。
2.剖析历史素材 增添资源趣味性
传达具有思考意义的历史素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在历史上,曹操北征乌桓,最终胜利而归。路过碣石山时,曹操写下著名乐府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该诗大气磅礴,展现了曹操胸怀天下、敢于进取的英雄气概。正是因为曹操心中有抱负,所见皆成景、皆成诗。对于学生来说,何尝不是这样?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面临怎样的困境,只要学生心中怀有坚定的理想,就会有说不完的憧憬,并不用担心写作时“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从历史素材分析,过渡到写作技巧,这是写作教学的新方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联想能力,深度剖析历史素材中的内涵,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
3.搜集历史素材 突出资源启发性
对历史素材的挖掘,可以带给学生很多启发。以欧阳修的历史故事为例,学生们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并不陌生,那么,欧阳修从哪里获取的创作灵感?中学语文教师可以介绍与《醉翁亭记》相关的历史故事:在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到滁州,担任该地的知州。这一年,歐阳修四十岁,属于盛年,本应为国尽职尽责,却只能呆在滁州,做一个“醉翁”,这当中有他的苦闷。但是,这种苦闷,又有几许欣慰。如果没有被贬滁州,欧阳修可能体会不到融于百姓、与民同饮的快乐。欧阳修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创作了这篇优美、隽永的《醉翁亭记》,一直流传到现在。对于学生来说,在写作的道路上,同样要注意个人经历和感受,过去经历了什么?现在的生活怎么样?这些点点滴滴,都可以融入写作,使文章饱满、真挚,耐人寻味。
四.历史素材融入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注意事项
1.注意精准性
中学语文教师引入历史素材时,不能盲目跟风,要注意精准性,要贴合写作教学要求。举例来说,关于写人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历史人物,但教师要注意精准性。历史人物应该很饱满,有多个方面,教师不仅要分析其“外貌特征”,还要阐述其“性格特征”、“社会影响力”等,如果仅仅停留在外貌分析,写作教学显得过于浅显化、笼统化,不够精准,缺乏针对性。除此之外,有些中学语文教师引入历史人物时,强调信息量,涉及“李白”、“杜甫”、“王昭君”、“成吉思汗”等多位历史人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会接触大量历史人物信息。从表面上看,学生在接收各种信息,但实际上,学生来不及思考、沉淀,所接触信息非常抽象,难以吸收、记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浅尝辄止,不能将历史人物贯穿在写作中。
2.注意引导性
传达历史素材时,中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要通过合理方法,让历史素材通俗易懂,便于大部分学生理解、应用。具体来说:一方面,引导学生去理解。当学生不理解历史素材的内涵,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提供分析思路,帮助学生克服理解层面的障碍。或者,中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历史素材讨论活动,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打开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解读历史素材。唯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灵活地借鉴,发挥历史素材的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应用。当学生非常喜欢某一类历史素材,却不懂得如何应用时,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列举实例,进行“作文中的历史素材-经典案例赏析”,通过一个个成熟的写作案例,传达写作经验和技巧,拓宽学生写作思维,让学生自信起来,敢于去尝试、探索,具备活学活用的能力和勇气。
3.注意发散性
历史素材的背后,可以反映很多问题。历史素材的延伸,可以挖掘很多问题。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介绍历史素材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认知水平,注意教学的发散性。举例来说,在写作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分不同步骤,介绍经典的历史故事。第一步:讲历史故事。在这个环节,中学语文教师侧重于讲解历史故事的原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第二步:说历史故事。围绕经典的历史故事,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发起话题讨论,聚焦:“历史故事中的情感”、“历史故事中的精神”、“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增进学生对历史故事的理解;第三步:改历史故事。进入这个环节,中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提醒学生打开思维,立足新时代背景,立足个人理解,合理改编历史故事,进行有意义的“故事新编”。经过以上三个步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还可以拓宽学生写作素材,让写作轻松起来,让学生体验“思如泉涌”。
综上所述,历史素材的渗透,确实可以充实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带给学生更多启发,让写作从被动的事情,变成积极的事情,从困难的事情,变成轻松的事情,转变学生对写作课堂的刻板印象。未来,为了更好地引入历史素材,中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尝试:(1)针对资源类别,引进不同种类的历史素材;(2)围绕资源趣味性,贯穿一些有趣的历史素材;(3)突出资源启发性,搜集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历史素材。除此之外,中学语文教师还要注意“精准性”、“引导性”、“发散性”,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素材的内涵,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欣赏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项维成,李蓉.培养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8(11):64-65.
[2]陈平.把握相关性,优化初中语文与历史的融合教学[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8(1):82-83.
[3]米祥勇.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135.
[4]王凤芳.寓言的教学价值、语言特色和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9(Z2):63-66.
[5]黄缨婷.立德树人育人为先——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明日,2019(8):136-136.
[6]封娅萍.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8(24):48-48.
[7]李玲琴.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与对策探究[J].学周刊,2019(35):100.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