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尧
一
忆往事,首忆是老潘。
论年资,老潘乃我的父辈;论身份,老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人大代表。然而因为当年同事们大都喊他老潘,于是乎,乳臭未干的我背地里直呼其老潘,只是当面见着时才喊他一声潘校长。
有一晚,老潘来我们办公室闲聊,聊到了经亨颐老校长早年提出的人格教育,不知不觉,我竟然也参与在了其中,且已口吐狂言,说经老校长的人格教育只是提了句“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已”的理念罢了,既没有具体的教育目标,更没有可操作的教育措施,要教育学生学做什么样的人,怎样教育学生去做那样的人,这些他都没说。老潘走后,同事们都笑嗔我是年少轻狂嘴尖皮厚,我也才有点意识到,当时的语境其实根本轮不到我这种小字辈置喙。
暑假过后,迎新黑板报上出现了“四自校风: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我暗自一惊,这“四自校风”,不就是在教育学生学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学做人吗?看来,老潘正在努力把经老校长的人格教育具体化。
之后,学校还出台了不少全新的教育举措,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开辟“放心试场”,规定只要签订一份考试诚信承诺书,学生就可去无人监考的“放心试场”参加考试。这一招遭致了不小的非议,但老潘在大会上坚称:“一个人格自尊、行为自律的学生,在考试中怎么还需要有老师监视?一直把学生当成小偷防范的监考模式,又怎能培养出学生起码的人格意识?”当时我就打心眼里支持老潘,觉得这才是敢于创新的教育改革。
南校门落成后,新修的那条贯通南北的水泥路成了校园的主干道。有天傍晚,在主干道上散步时偶遇老潘,他说先贤给春晖的每幢楼都起了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楼名,我们给这条新路起个什么路名好呢?当时我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贤给春晖的主体教学楼起名‘仰山楼,那我们给校园的主干道起名‘景行路,不就呼应起来了吗?”
老潘退休已20来年,他的不少政策早已褪色乃至退出。路牌的式样换过多次,但“景行路”的路名从未换过。我想,在传承与发展经老校长的人格教育方面,老潘的成绩已然定格。
二
老汪,曾是春晖最精细的“小男人”了。当年,财会室每发一笔钞票,不论多少,老汪都要立马拿出他的那个笔记本,分门别类地逐一记录。同事们虽则当面笑他妇人之心,但心里倒还是蛮支持他的,因为有了他的记录,学校一年到底发了多少钱,就不再只是听校长一人自说自话了。
有一年,教代会上的财务报告还真因与老汪的记录不符而差点没被通过,因为报告中教职工的福利收入比老汪的亲笔记录多出了84元。大会分组讨论阶段,老汪先在组内发起了抵制,接着便捏着那笔记本兴奋地去找校长理论。老潘称自己的数据来自财会室,绝对不会错;老汪说他的数据源于自己的亲笔记录,绝对错不了。两人僵持不下,就叫来会计出纳,几个人一笔一笔地对起了财务帐。
但老汪这回很是有点尴尬。原来,当年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在周一上午第一节课前到校的教职工,学校就提供面值2元的食堂餐券一张,一年下来,人均84元。会计把这券折成钱做成了账,但老汪却没把这券看成钱予以记录。
时过境迁,回味这段,感觉到的不再是老汪当时的窘样,倒是老潘的民主治校,账目清爽。
三
这是项公退休前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个段子了。
那天下午,校办送来一则红头文件。项公接过文件,摘下眼镜,一字一词地念了起来:“……考虑到其家庭的实际困难,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给予其一次——性生活补贴5000元……哎?怎么回事?怎么还要给我发一次什么性生活补贴?”逗得我们个个失笑喷茶。
原来,当年像项师母这种家庭妇女,养老、医保是一概没有的,而她偏又体弱多病,学校考虑到项老师退休后的家庭实际困难,就决定给予他一次性的经济补助。偏巧那文件恰好在“次”字与“性”字之间换了行,不知是他老眼昏花老糊涂了,还是老爱搞笑故意歪读,反正,好端端的“一次性/生活补贴”,硬是被他读成了“一次/性生活补贴”。
当年自己年轻,就喜欢项公的搞笑,而今年过半百,却不禁感念起当年学校对教职工的真心关怀。而享受过春晖关怀的教职工,又何止项公一人?
徐老师病危之际,对前去探望的校领导说,自己唯一的儿子还在读高中,估计也考不上大学,拜托领导能为他儿子找份安身立命的活干。如今,在校当了30多年水电工的徐师傅也已白发苍苍,而每每说到当年校领导给他学技术、搞编制这节,都会激动不已。
那年头,为教职工解决個人的生活困难,仿佛就是学校领导的分内事。家属的工作问题、子女的就学问题等等,不管难度有多大,领导总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真办不成的,就校内消化。而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可能就要数创办小学部了。
那时教师调动不是件易事,不少教师的家属都在偏远乡镇教书,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生活颇为不便;而由于交通的不便,校内不少教工子女的就学也很是困难。索性,校领导来了个两全其美,利用“春晖文化名人带”的房子,办起了个小学部,既解决了那些分居两地的教师家属的工作问题,又解决了校内教职工子女的就学问题。附近村子的孩子也慕名前来,学校也是尽量接纳。一时间,“春晖小学”生气蓬勃。如今,小学部虽已停办,但其骄人的业绩却也足以为校史添彩。
回首30年前,春晖还是一所交通不便的乡村学校,却俨然也是一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当年春晖教师的生活很是清苦,但却个个脸上洋溢着书卷气,心中荡漾着自豪感,他们在沐浴春晖关爱的同时,又把这份关爱加倍地传递给了莘莘学子。
(作者单位:浙江省春晖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