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辨析与思考

2022-05-30 05:48毛淑娟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教育

毛淑娟

[摘 要] 在当今学前教育界,幼儿语言入学准备一直是理论和实践层面讨论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预防和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基于对幼儿园语言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异同辨析,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出发,提出生活、游戏、阅读三种路径,帮助幼儿做好口语交际准备、阅读图画书准备、书面语言文字意识准备,以期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促进幼儿语言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语言入学准备;幼小衔接

幼儿语言入学准备是指对幼儿在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应当达到的语言发展水平的期望或能够适应小学学习新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状态。这里的期望是指一种应然状态,即在研究者主观意识中,幼儿入学前在语言方面应做好哪些准备,以及幼儿在入学前其语言发展能力应具备的水平和状态。相关研究指出,小学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内容应包括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方法等方面,而部分教师及家长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有的家长认为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就是做好认字、拼音、背诵诗词等知识准备,有的家长认为会拼音、识字量大的幼儿在上小学后成绩更好、更自信等。其实,这些观点都违背了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初衷。

一、辨析“幼儿园语言”与“小学语文”的异同

通过对《3~6岁儿童學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的辨析,本文从目标、内容和学习途径进行异同比较。

(一)不同之处

1.目标上的不同。《指南》中幼儿园语言领域的目标是:认真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级技能。简言之,就是聚焦于倾听、表达、阅读和书写四个方面。《语文课标》对小学一、二年级阶段的目标表述得十分具体,主要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阶段目标。

从对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园语言领域的目标主要侧重三个方面的达成:一是倾向于体验性目标,如愿意、喜欢等情感性词语描述;二是注重语言习惯的养成,如认真听、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等;三是聚焦口语表达能力的达成,如讲话、日常用语等,阅读和书写准备方面目标也仅强调兴趣、愿望及初步技能的养成。小学语文的目标从幼儿发展层面涉及情感、习惯、方法、能力,从学科层面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认读与书写、阅读、写作、工具书使用等,目标更加关注语文学科的专业化、系统化。

2.内容及途径的不同。在内容上,幼儿园语言领域包括看图讲述、谈话、文学作品学习、早期阅读、听说游戏等活动类型,强调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等。在学习途径上,《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交往,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

《语文课标》把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而对与幼儿园衔接紧密的一、二年级来说,识字、写字则是重点,其具体要求则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学习途径上,小学语文教师通常采用的是讲授法和练习法,学生在教室静坐听讲,在课堂中学习。

通过对二者在内容和学习途径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幼儿园语言领域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对口头表达、阅读的兴趣及初步的能力;而小学语文则是通过系统的语文教育让儿童掌握字词、拼音和背诵,不但注重学习过程的多样化,而且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二)相同之处

1.内容上注重有机整合。《指南》将幼儿园语言领域分为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个方面,而《语文课标》除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这些要求,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从这些要求中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对目标和内容的设置有所区别,但是各个目标和内容都不是单独进行的,都注重内容的整合,注重课程本身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2.形式上强调生活情境。《指南》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语文课标》也指出教师要“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成就教育,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强调了生活情境对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作用。

3.重视阅读理解。《指南》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语文课标》也提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和小学都非常关注阅读对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在对阅读目标的规定上,也存在很多共性。

4.强化口语交际。《指南》指出“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语文课标》也提到“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二者都提到语言能力要在交流和与他人互动中才能得到发展,要为幼儿提供可交流和互动的具体情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思考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有效路径

基于对异同点的辨析,本文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出发,提出生活、游戏、阅读三种路径,帮助幼儿做好口语交际准备、阅读图画书准备、书面语言文字意识准备,促进幼儿更有效地做好语言入学准备。

(一)多元方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语言表达的基本前提。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听到的信息并能在头脑中将语言内化的能力,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包括听到、注意、理解、想象、记忆的心理过程,涵盖四个要素: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的注意分配、倾听的辨析能力和倾听时排除干扰的能力。

在生活中,家长需要以身作则,耐心倾听幼儿的表达,并引导幼儿在与别人交谈时不打断对方,礼貌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培养专注的倾听习惯;家长可以在生活中给幼儿布置一些小任务,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倾听,鼓励他主动提问,观察他是否能按照指令完成任务,提高幼儿倾听的辨析能力和排除干扰的能力,增强倾听的准确性;和幼儿共同倾听、分辨和模仿生活中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和辨析能力。

当幼儿处于有趣而生动的游戏情境时,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会有所增强,会更加专注地倾听。如游戏“听得准,做得对”:一方说,一方做动作,通过层层递进、不断增加难度的游戏指令、听辨指令来行动;游戏“快乐传声”:把一句话悄悄告诉下一个幼儿,依次接力,最后一个幼儿说出或表演听到的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为幼儿朗读故事,鼓励幼儿用耳朵“阅读”,并在朗读故事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故事情节的提问,提醒幼儿专注倾听,听完之后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多样情境,提升幼儿的讲述能力

讲述能力是指幼儿感知理解一定的凭借物,借助对这一凭借物的认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构思自己独白的能力。幼兒阶段的讲述能为小学的学业任务提供认知工具,提供情境和分享信息,对于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理解、分析、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

教师要主动营造安全、积极的讲述氛围,让幼儿敢讲并有机会讲。在讲述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经验、兴趣选择恰当的讲述主题,让幼儿有内容讲,如描述一个物体, 按时间线索讲述一件事情,围绕一个事件讲述观点。

游戏也是提高幼儿讲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游戏“新闻播报员”:幼儿当播报员,其他小朋友当记者或观众。在播报过程中,记者可适当发问,引发幼儿进行思考并应答。游戏“为动画配音”:可以把动画片中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矛盾冲突最为集中、最有话题性的环节截取出来,与幼儿共同倾听、模仿和再现表演。

在与幼儿共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画面,结合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提问的方式分为描述性提问(有谁?它在干什么?长什么样子?)、判断性提问(谁和谁是什么关系?它们在什么地方?这是什么时候呢?)、推理性提问(在说什么?会想什么?)、分析性提问(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逐层深入,调动他们的观察、记忆、想象及逻辑思维能力,使之有条理地组织语言来讲述。

(三)多类符号,帮助幼儿做好阅读绘本的准备

《指南》指出,儿童的阅读发展经历了从图像到文字的发展过程。图画书中的图画、符号、文字等都是幼儿阅读的主要内容。

家长在生活中可引导幼儿关注各种文字符号,加深幼儿对文字符号的理解。如关注生活中的安全标志,给幼儿讲解标志的意义;关注随处可见的公共场所的名称、各种广告牌上的文字和图画等,让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符号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在幼儿园经常组织一些绘本阅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让幼儿在游戏、比赛中逐步提高阅读绘本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为小学语文的阅读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以情节画面为主、配有适当文字的绘本,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及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如幼儿入学适应的需求不一样,家长选择的绘本也不一样,可以是心理适应、社会适应,也可以是学习适应方面的绘本。在阅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如引导幼儿在阅读时逐页阅读,仔细观察关键的画面(如故事中的人物、动作、背景等)、关键情景的变化、关键细节表情(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等,在阅读中引导幼儿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编、续编,通过绘画或制作的方式再现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

(四)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树立书面文字意识

有研究表明,幼儿一些初步的书写意识是在阅读中逐渐萌发出来的,他们可以在对生活中的一些文字信息进行观察和注意后,慢慢地积累一些基本的书面语言知识,并学习一些书写的基本方法。

在生活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围绕生活中的某一经历进行表达,表达的方式可以是写计划、日记等;也可以通过教会幼儿一些生活技能促进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如自己拿筷子吃饭、自己扣纽扣等。正确的书写姿势是做好书面文字意识的基本要求,在幼儿画画及书写的时候,要注意纠正他们的书写姿势,提高书写动作的整体协调性。在为幼儿挑选阅读书籍时,可以有意识地为他们选择适合识字的绘本,如《兔子先生去散步》《我喜欢书》等,这些图画书本身就是为了展现符号、文字、书籍等功能而创作出来的。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开展一些识字游戏,在趣味的互动中培养幼儿的书面文字意识。如游戏“小小信使”:爸爸和妈妈各在不同的房间里,爸爸随机说一个字,幼儿从妈妈那里把相应的字卡拿来给爸爸;游戏“我来写你来补”:家长写幼儿熟悉的字,故意漏掉部分笔画,让幼儿来找错,并补齐。游戏中选择的文字,可以是阅读中出现过的、生活中感兴趣的文字,也可以是容易混淆的、体现汉字的特点和规律的文字。

参考文献

[1]黄波.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8,16(24):189-190.

[2]刘昆.幼小衔接视角下教师对儿童语言入学准备观念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9):104-109.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幼儿教育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