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 刘四方 刘加怀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实验。中学化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育人功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2011年至2014年,依托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化学新课程实验设计与创新研究》,我们打造了适合不同课型的化学实验有效教学模式系列,并在100多所课题实验学校或子课题研究单位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修订的高中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借鉴国际教学与评价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教学实际,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与评价相融合的理念,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示范,对新时代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我们在原有“化学实验有效教学模式系列”的基础上,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运用美国学者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西蒙关于决策的“满意原则”理论,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检验,打造了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系列,为一线教师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优秀方案。
演示实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的难点之一在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师生评价三条主线如何有机融合;难点之二在于如何通过评价对教学进度和过程进行调控,以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本研究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演示实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根据演示实验的特点,确定演示实验教学的4个主要教学环节为引入环节、演示环节、整合环节和巩固环节;其次将教师引导的教学过程分解为提出问题、演示讲解、引导分析和设计作业4个环节;再次,将学生学习过程对应分解为倾听讨论、观察思考、整合信息和练习巩固4个环节;最后,最关键的教学评价反馈过程包括评价标准的确定和评价结果的表达与调控。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每一个教学环节所需达到的学习要求即为评价标准,具体见表1。
为了方便运用,评价结果的表达以评价的“满意原则”作支撑。若每一个教学环节基本达到对应的学习要求即为“满意”,在表格中评价标记为“是”,则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若教学环节未达到对应的学习要求即为“不满意”,表格中评价标记为“否”,则返回本环节补充学习。该模式系列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操作简单,为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案,见模式1。
探究性实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探究性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几种重要的实验教学形式之一。它是指学生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模仿科学研究,通过自己或小组实验、探究、分析、研讨等过程,从而得出结论、建构知识的一种认知活动。根据其内容和行为特点,其活动环节分为引入环节、论证环节、探究环节和应用环节等。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每一个教学环节所需达到的学习要求即为评价标准,具体见表2。
该模式以学生探究为主线、以教师引导为支撑、以评判反馈为保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见模式2。
分组实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生分组实验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独立操作实验,是学生学习过程主体化的充分体现。该模式分为预习环节、交流环节、实验环节和整合环节等。该过程以学生实验操作为主,同时也需要学生对实验有前期预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根据布鲁姆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每一个教学环节所需达到的学习要求即为评价标准,具体见表3。
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分工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在实验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服務者,见模式3。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实验教学模式,我们还开发了“验证性实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边讲边实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认为该模式系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简洁性,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三条主线的深度融合,为贯彻新课程理念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范式。
责任编辑/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