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弦外之音”体会策略

2022-05-30 10:48刘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课文文本

刘伟

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阅读材料有很多隐藏信息,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文本,并根据文本的情景,对其中的人物、情感和情节等进行体验。当学生掌握了这些的“弦外之音”后,则可以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落实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弦外之音”进行简要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阅读兴趣较低

小学生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未发育成熟,他们容易“三分钟热度”,对于语文阅读也是如此。如何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持续的兴趣,是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但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沉闷,导致阅读氛围不佳,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后,他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就不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更加不会对文本内容进行主动探究,进而理解不了文本中的“弦外之音”。

(二)阅读指导不足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量有限,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阅读材料,他们难以自行解读,阅读水平较低。因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选择将阅读内容“嚼烂”后,再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阅读指导下,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难以形成自身的独特见解。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产生较大的依赖性,一旦遇到问题不会主动思考,而是等待教师讲解,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阅读环境有待改善

阅读是一项非常专注的思维活动,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为有力保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阅读环境的创建,让学生可以沉浸在阅读世界。但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学生缺乏理想的阅读环境,难以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这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弦外之音”体会策略

(一)善用留白,促进体会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部编版教材的课文编排,往往将阅读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和体验文本中的生活化内容。并且很多的课文都会留有空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可以不自觉地将文本内容与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进行对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留白,引导学生对这部分留白进行揣摩和探究。这样学生自然可以对文本中所蕴藏的“弦外之音”进行理解和掌握。

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的教学为例。课文介绍了几种自然界中比较典型的植物傳播种子的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非常自然地联想到自然中的各种植物,引起情感共鸣。另外,课文在结尾处留下了一句话“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可以合理运用这一留白,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主开展想象,并主动观察和探索现实生活中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模仿文本的叙事方式完成创编。比如:“野葡萄的妈妈也非常有办法,她会让自己的孩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吸引小鸟。当小鸟将葡萄宝宝吃进肚子后,种子就会随着它们的粪便,传播到各个地方。”在对课文留白填补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科普知识,深刻体会课文的弦外之音,感受生命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还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巧用矛盾,激活思维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思考,才会形成深刻的阅读体验,而矛盾最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能促使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质疑和新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运用文本中的各种矛盾,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弦外之音”进行分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利用文本内容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首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一座座老房子倒塌的视频片段。这一现象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经验,老房子到了一定的年限,自然会倒下。这时就可以根据课文题目,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老屋总也不倒呢?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以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文章时,他们会发现原来文章是采取了童话的叙事方法,让老屋更加形象更加立体化。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体会文本中的“弦外之音”,感受到老屋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三)生活化教学,深化阅读体验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工具性特征,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指导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的生活水平。阅读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外,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生活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含大量的生活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非常贴合。因此,在对阅读文本的“弦外之音”进行体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抽象的阅读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

课文《听听,秋的声音》中描绘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声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秋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认为最能代表秋天的声音。有的学生说“落叶的声音最能代表秋天”,有的学生则说“农民伯伯割稻子的声音最能表达秋天”,不同的学生发表着不同的见解。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观点,让学生从这些生活细节中充分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体会课文的“弦外之音”,提升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弦外之音”体会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不利于学生对文本“弦外之音”的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阅读环境的营造,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文本的“弦外之音”,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作者简介: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一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